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二学习方法 > 八年级物理 > 初二物理下册期中检测试题(2)

初二物理下册期中检测试题(2)

时间: 妙纯901 分享

初二物理下册期中检测试题

  初二物理下册期中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1. C 解析:放在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传送带竖直向上的支持力,这是一对平衡力,如果没有其他力的作用,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但物体向右加速运动,这说明物体还受到一个向右的水平力的作用;因为传送带向右加速运动时,物体有相对传送带向左运动的趋势,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所以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这就是使物体向右加速运动的那个水平力。综上所述,物体受到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向右的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C选项正确。

  2. C 解析:圆珠笔的笔尖装有小滚珠,写字时小滚珠在纸面上滚动,这样把滑动变为滚动,可以减小摩擦,故C选项正确。其他三个选项中,都是增加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摩擦。

  3. B 解析:小石头原来的运动状态是向上运动,由于惯性,绳子断了之后它会继续向上运动,断绳后小石头只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所以速度减小为零时,小石头上升到最高点,然后加速向下运动,故B选项正确。

  4. D 解析:当列车匀速行驶时,杯内的水面应该是水平的,所以A、B选项均错误;列车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杯随车停止运动,但杯内的水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左运动,杯内水面应该是左高右低,所以C选项错误;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杯随车停止运动,但杯内水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右运动,杯内水面应该是右高左低,所以D选项正确。

  5. BC 解析: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滚动,是由于足球具有惯性,而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故A选项错误;用桨向后划水,船就会向前运动,动力来自水对船桨向前的作用力,正是利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选项正确;飞机机翼的形状上面较凸,下面较平,所以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根据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会产生向上的压力差,从而产生升力,使飞机上升,故C选项正确;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运动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故D选项错误。

  6. D 解析:通常把等于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称为标准大气压,但是大气压不一定都等于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故A选项错误;空气的流动性决定了大气对浸在它里边的物体所产生的压强是向各个方向的,故B选项错误;大气压会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所以高山上的气压比平地上的气压要低,故C选项错误;液体的沸点受到大气压的影响,大气压越大,水的沸点越高,故D选项正确。

  7. A 解析:人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这两个力大小都等于人的重力,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都作用在人上,满足了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A选项正确。人对磅秤的压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这两个力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不是平衡力,故B选项错误。磅秤对人的支持力与磅秤的重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选项错误。人的重力与人对磅秤的压力,这两个力方向相同,也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不是平衡力,故D选项错误。

  8. D 解析:鸡蛋破裂的原因不是受到压力的大小造成的,而是它受的压强大小不同造成的,故A、B选项错误;鸡蛋握在手心用劲攥,是整个手握鸡蛋,使鸡蛋的受力面积增大,所以鸡蛋受到的压强减小。把鸡蛋往碗边轻轻一磕,减小了鸡蛋的受力面积,增大了鸡蛋受到的压强,故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9. A 解析:由题图可知, < ,而两试管内液体的质量相等,所以由公式 知

  > ,因为深度 相同,根据公式 可知, > ,故应选A。

  10. ABC 解析:轮胎刻有花纹使接触面粗糙,可以增大摩擦,故A选项正确;座垫做得较宽,可以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压强,故B选项正确;安装滚动轴承,可以变滑动为滚动,从而减小摩擦,故C选项正确;用力捏闸是为了增大压力,从而增大压强,故D选项错误。

  11. D 解析:在长木片上的羽毛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羽毛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平衡力的特点可知,重力大小等于木片对它的支持力,重力与支持力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重力的作用点是重心,故重心位置在羽毛上的 点。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D选项的分析是错误的。

  12. D 解析:短跑运动员穿上钉鞋,车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都是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摩擦,故A、C选项不符合题意;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握手闸,增大了闸皮对车圈的压力,从而增大了摩擦,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行李箱底部安装滚轮是变滑动为滚动,从而减小了摩擦,故D选项符合题意。

  13. BCD 解析:骆驼的脚很大,可以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但是不能减小压力,A选项错误;啄木鸟的喙很尖细,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B选项正确;壁虎脚掌上的吸盘与天花板接触,吸盘内几乎没有空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其能稳定在天花板上,C选项正确;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水面上的压强比深水处小得多,所以深海里的鱼,捕上岸时会死掉,D选项正确。

  14. 1.70 不相等 相等 解析:第二次木块从 点运动到 点的距离,或 ;由速度公式 知:相同时间内第二次木块通过的距离大些,则有 ,故两次实验中木块的速度不相等;由于两次木块在相等时间内各自通过的距离相等,说明木块做的都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受平衡力作用,即 ,而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发生变化,即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不变,故两次木块所受拉力的大小相等。

  15. 惯性 阻力(摩擦力)使他们的运动速度减小为零[或阻力(摩擦力)减小了他们的运动速度;或阻力(摩擦力)改变了他们的运动状态]

  解析:运动员骑车水平前进,当运动员停止蹬车后,由于人和车具有惯性,还能继续前行,但由于受到阻力(摩擦力)的作用,改变了人和车的运动状态,使其运动速度逐渐减小直至为零,最终就会停下来。

  16. 竖直向下 0.98 解析:重垂线静止时细线一定沿着竖直向下的方向;重锤的重力为 。因为细线的拉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细线的拉力为。

  17. 马德堡半球 76 10 13 解析:历史上,有力地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最早测出大气压值的科学家是托里拆利;测定了一标准大气压的值为水银柱高,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是 。

  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可知,

  一个标准大气压能支持水柱的高度: ;

  一个标准大气压能支持酒精柱的高度: 。

  18. 3.6 3.6 3.6 解析:仔细观察弹簧测力计,分度值是0.2 N,所以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6 N;因为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物块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所以物块受到的拉力与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为3.6 N;当速度增大到4 m/s时,物块对地面的压力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变,故摩擦力大小不变,还是3.6 N。

  19. 解析:站立时的压力: ,

  站立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

  站立时的压强: 。

  20. 如图所示

  解析: 物体相对于 物体向左运动,所以受到的摩擦力 方向向右;支持力 的方向与支持面相垂直。

  21. 根据液体的压强公式,液体的深度越深,压强越大,大坝底部做得宽大结实才能抵抗强大的水压。

  22. (1)必须 等于 (2)丁 (3)压力 接触面粗糙程度 (4)错误 (5)不一定

  解析:(1)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物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此时弹簧测力计对物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才相等,这样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比较四次实验可知,物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由大到小依次是:丙、乙、甲、丁,即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丁。(3)在甲、乙两次实验中,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改变的是接触面受到的压力,所以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之间的关系;在乙、丙两次实验中,控制压力不变,改变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所以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之间的关系。(4)在甲、丁两次实验中,物块对木板的压力不同,接触面积也不相同,没有采取控制变量法,所以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的结论是错误的。(5)物块固定,拉动长木板时不一定要匀速,此时物块总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拉力始终是平衡力,大小相等。

  23. (1)形状 (2)大气压 (3)乙 乙瓶内的水与瓶壁产生阻力阻碍了瓶子的转动

  解析:(1)用力捏,瓶子变瘪,是矿泉水瓶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瓶口朝下,瓶内的水不会流出,硬纸片没有掉下来,说明大气对硬纸片有向上的压力,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3)未结冰的水和瓶子是两部分,转动时,瓶子受力开始转动,水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静止的状态,从而给瓶子一个阻力,所以很快就停下来;结冰的水和瓶子是一个整体,转动时,瓶子和冰都受力开始转动,转动的时间较长。

  24. 压强计 漏气 增大 液体的密度

  解析:使用压强计时,若压强计不漏气,则用手指按压橡皮膜时,U形管两边液面会出现高度差,通过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橡皮膜受到的压强。若压强计漏气,则用手指按压橡皮膜时,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几乎不变。由图乙和图丙可知,探头放入同种液体(水)的不同深度处,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不同,探头在水中的深度越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就越大,说明液体的压强越大,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比较图丙和图丁可知,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但液体的密度不同,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不同,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25. 解:(1)茶杯内水的质量

  (2)茶杯内水受到的重力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

  茶杯对桌面的压强

  解析:(1)已知水的密度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 的变形式 可求茶杯内水的质量;(2)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茶杯和水受到的总重力大小,根据 计算出压力大小,受力面积 已知,根据 计算出压强。


  看了“初二物理下册期中检测试题”的人还看了:

1.初二物理期中试卷及答案

2.初二物理下册期中检测题

3.初二物理上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4.八年级物理下期中试卷及答案

5.初二物理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295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