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三学习方法>九年级化学>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2)

时间: 郑晓823 分享

  12.(5分)试依据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氯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y= 7 (填数值),根据规律写出Z= 16 (填数值).

  (2)核电荷数为12的镁元素的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 Mg2+ ,它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核电荷数为 10 的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3)如图的排列具有一定的规律,如同一行中,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你还能找到哪些规律?试写出其中一个: 同一行中,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数依次增加 .

  考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1)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进行解答;

  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纵行质子数依次递增进行解答;

  (2)根据离子符号的表示法: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明离子所带电荷数及电性,进行解答;

  (3)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及其规律进行解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 解:(1)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得 17=2+8+y,则y=7;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纵行质子数依次递增,所以Z为16;

  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纵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所以与氯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氟;

  (2)根据离子符号的表示法: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明离子所带电荷数及电性,所以核电荷数为12的元素的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的符号为:Mg2+;它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核电荷数为10的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3)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及其元素周期律可得:同一行中,从左到右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同一列中,从上到下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故答案为:

  (1)7;16;

  (2)Mg2+;10;

  (3)同一行中,从左到右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数依次增加.

  点评: 了解原子的构成特点,掌握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13.(7分)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我校三(5)班实验小组虹桥公园小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水样浑浊,悬浮有固体小颗粒,散发出淡淡的鱼腥味.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1)向水样中加入一种常用的絮凝剂,并进行搅拌,加入的絮凝剂可以是 明矾 ,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 过滤 (填操作名称),除去水样中固体小颗粒.再向水样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 吸附 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 物理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此时得到澄清透明无色无味的水,这种水是 混合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加入适量的漂白粉杀菌消毒,得到自来水,漂白粉的有效成份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请判断中Ca(ClO)2氯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 +1 .

  (3)这样得到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请你设计实验进行检验.(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取少量水样注入烧杯,加入肥皂水搅拌,如果有较多的浮渣出现是硬水,如果有较多泡沫是软水 .

  考点: 水的净化;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硬水与软水;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1)根据明矾与活性炭在净化水中所起到的不同作用,以及物质的变化和组成分析较多;

  (2)利用化合物的化学式,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计算其中Cl元素化合价;

  (3)根据硬水、软水组成上的差异所形成的变化的不同,采取加肥皂水的方法区分两种水.

  解答: 解:(1)明矾具有使水中不溶性固体小颗粒凝聚的作用,而使小颗粒形成较大颗粒加快沉降,是一种常用的絮凝剂;静置后进行过滤,可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再加入活性炭,利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除去水中颜色和异味,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因此属于物理变化;通过以上净化的水仍含有可溶性杂质,虽然澄清透明但仍为混合物;

  (2)Ca(ClO)2中Ca元素化合价为+2,O元素化合价为﹣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3)向自来水中加入肥皂水,若出现泡沫较少而有较多浮渣,则水为硬水;

  故答案为:

  (1)明矾;过滤;吸附;物理;混合物;

  (2)+1;

  (3)取少量水样注入烧杯,加入肥皂水搅拌,如果有较多的浮渣出现是硬水,如果有较多泡沫是软水.

  点评: 本题为对与水有关知识的综合考查,涉及知识点较多,养成勤于归纳的习惯对于解答类似问题会有较大帮助.

  14.(4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用漏斗过滤时,注意液面始终要 低于滤纸的边 .

  (2)实验室用烧瓶制取蒸馏水时,烧瓶的底部应垫放 石棉网 .

  (3)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段 润湿 ,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4)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刻 细砂盖灭或用湿抹布盖灭 .

  考点: 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加热器皿-酒精灯;蒸发与蒸馏操作;仪器的装配或连接.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1)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2)烧瓶的底部面积较大,加热时,为了受热均匀,应垫上石棉网;

  (3)根据仪器链接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解答;

  (4)根据灭火的三大原理: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具体环境条件回答.

  解答: 解:

  (1)用漏斗过滤时,注意液面始终要低于滤纸的边缘,防止液体从滤纸和漏斗间流出,造成滤液仍然浑浊.

  (2)实验室用烧瓶制取蒸馏水时,不垫上石棉网,会因为受热不均,引起炸裂.

  (3)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要先将玻璃管润湿左手拿橡皮塞右手拿玻璃管,先将玻璃管润湿再将玻璃管对准橡皮塞的孔稍用力转动插入,;

  (4)根据灭火的三大原理:隔绝氧气或空气,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清除可燃物,如果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最好的方法是用细砂盖灭或用湿抹布盖灭.

  答案:

  (1)低于滤纸的边

  (2)石棉网

  (3)润湿

  (4)细砂盖灭或用湿抹布盖灭.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实验仪器的连接,是较为简单的题型,只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稍加留心即可做好.

  实验题

  15.(11分)

  (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长颈漏斗 ;② 试管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2瓶纯净的氧气时,要求能随时控制生成气体的速率并节约药品,应选用发生装置 B 收集装置 F 进行组合.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H2O2 2H2O+O2↑ .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 D (填编号);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KMnO4 K2MnO4+MnO2+O2↑ .

  (4)如用E装置收集O2,检验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氧气已满 .

  (5)如图H,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瓶中预先放入少量水的目的是 防止集气瓶底炸裂 .

  (6)注射器G可用于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步骤如下:

  ①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水至 浸没长颈漏斗下端管口 处.

  ②将注射器C连接到装置A的导管口处.

  ③缓慢拉动注射器G的活塞,观察到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有气泡产生 ,表示装置A的气密性良好.

  考点: 氧气的制取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 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试管是常用的反应容器;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瓶中预先放入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集气瓶底炸裂;注射器G可用于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水至浸没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处,将注射器C连接到装置A的导管口处,缓慢拉动注射器G的活塞,观察到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有气泡产生,表示装置A的气密性良好.

  解答: 解:(1)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试管是常用的反应容器,故答案为:①长颈漏斗;②试管.

  (2)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度;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故答案为:B; F;2H2O2 2H2O+O2↑;

  (3)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故答案为:D;2KMnO4 K2MnO4+MnO2+O2↑;

  (4)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故答案为: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氧气已满.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瓶中预先放入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集气瓶底炸裂;故答案为:防止集气瓶底炸裂.

  (6)注射器G可用于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水至浸没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处,将注射器C连接到装置A的导管口处,缓慢拉动注射器G的活塞,观察到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有气泡产生,表示装置A的气密性良好,故答案为:①浸没长颈漏斗下端管口;③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有气泡产生,表示装置A的气密性良好.

  点评: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气体的验满和注意事项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16.(4分)(南昌)小雨阅读课外资料得知:双氧水分解除了用二氧化锰还可用氧化铜等物质作催化剂,于是她对氧化铜产生了探究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铜是否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它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见好?

  【设计实验】小雨以生成等体积的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

  实验序号 KClO3质量 其他物质质量 待测数据

  ① 1.2g /  收集等量氧气所需时间

  ② 1.2g CuO 0.5g  收集等量氧气所需时间

  ③ 1.2g MnO2 0.5g  收集等量氧气所需时间

  (1)上述实验应测量的“待测数据”是 收集等量氧气所需时间 ;

  (2)若实验②比实验①的“待测数据”更 小 (选填“大”或“小”),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

  (3)将实验②反应后的固体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若称量得到0.5g黑色粉末,再将黑色粉末放入试管中, 向试管中倒入适量的氯酸钾,混合均匀后加热,产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简述操作和现象 ).

  【预期结论】氧化铜还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评价设计】你认为小雨设计实验③和实验②对比的目的是 探究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哪一个催化效果好 .

  考点: 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专题: 压轴实验题;科学探究.

  分析: (1)运用催化剂的概念和本题的实验目的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解答.

  (2)如果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实验②比实验①所用时间小.

  (3)根据实验②反应后的固体只有氧化铜,而且预期结论是:氧化铜还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分析解答.

  【评价设计】实验③和实验②对比的目的是探究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哪一个催化效果好.

  解答: 解:(1)本题的实验目的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所以“待测数据”是收集等量氧气所需时间.

  故答案为:收集等量氧气所需时间.

  (2)如果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实验②比实验①所用时间小.

  故答案为:小.

  (3)实验②反应后的固体只有氧化铜,而且正好是加入的氧化铜的量,而且预期结论是:氧化铜还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所以我们可以向试管中倒入适量的氯酸钾,混合均匀后加热,产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说明氧化铜有催化作用.

  故答案为:向试管中倒入适量的氯酸钾,混合均匀后加热,产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评价设计】实验③和实验②对比的目的是探究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哪一个催化效果好.

  故答案为:探究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哪一个催化效果好

  点评: 催化剂只是改变反应的速率,对反应的生成物及生成物的量都没有影响,本身的质量不变.抓住催化剂的质量反应前后不变和能加快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这两个性质探究.

  17.(3分)(2014•张掖)碘元素对青少年智力发育影响很大,加碘盐通常在食盐中加碘酸钾(KIO3).如图所示:

  超市销售的一种加碘盐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碘酸钾中钾、碘、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 39:127:48 .

  (2)每袋该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 10 mg.

  (3)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一个18岁的青年每天摄入碘元素的质量为0.15mg.假设碘的来源仅靠这种加碘食盐,该青年每天摄入这种食盐应为 7.5 g.

  考点: 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专题: 压轴实验题;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 (1)根据碘酸钾的化学式(KIO3)可知,碘酸钾中钾、碘、氧三种元素质量比=(钾的相对原子质量×钾原子个数)):(碘的相对原子质量×碘原子个数):(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氧原子个数);

  (2)根据“每袋该食盐的质量×含碘量”计算即可;

  (3)根据“碘元素的质量÷加碘食盐的含碘量”计算即可.

  解答: 解:(1)碘酸钾中钾、碘、氧三种元素质量比=39:127:(16×3)=39:127:48;

  故答案为:39:127:48;

  (2)每袋该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0.5kg×20mg∕kg=10mg,

  故答案为:10;

  (3)0.15mg÷20mg∕kg=0.0075kg=7.5g.

  故答案为:7.5.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式进行计算的能力.


猜你感兴趣:

1.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2.新人教版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测试题

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

4.新人教版初三上册化学期末考试题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2)

12.(5分)试依据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氯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y= 7 (填数值),根据规律写出Z= 16 (填数值). (2)核电荷数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人教版初三上学期化学期中试卷
    人教版初三上学期化学期中试卷

    关于初三上学期的化学期中考试即将到来,教师们要如何准备好的期中试卷供学生们练习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人教版初三上学期化学期中

  • 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
    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

    在即将到来的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同学们要准备哪些相关的考试题来练习从而提升学习成绩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九年级化学第

  • 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试题
    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试题

    面对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同学们要如何准备好期中试题来巩固好知识点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试题,希望会给大

  • 海淀区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
    海淀区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

    在九年级化学上册的期中考试即将到来之际,同学们要准备哪些相关的化学试卷来复习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海淀区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

1245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