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三学习方法 > 九年级化学 > 九年级第一学期化学上册期中试卷

九年级第一学期化学上册期中试卷

时间: 礎鸿1124 分享

九年级第一学期化学上册期中试卷

  化学考试不理想不要哀伤,想要考好化学期中考试得靠自己努力的。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九年级第一学期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九年级第一学期化学上册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其中1—10小题每小题1分;11—15小题每小题2分。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海水晒盐 B. 烟花燃放 C.瓷碗破碎 D.汽油挥发

  2.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B.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C.人体呼吸时吸入的是空气,呼出的全部是CO2

  D.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1%

  3.生活中常用的加碘盐、高钙牛奶、无铅汽油中的“碘、钙、铅”指的是 ( )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4.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

  A.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 —— 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 —— 相同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C.用水 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 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D.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 —— 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5.下列各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其中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 )

  A.食盐水、过氧化氢、液态氧    B.高锰酸钾、二氧化氮、氮气

  C.洁净的空气、氯化钠、水    D.大理石、水银、干冰

  6.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黄色火焰

  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的白色固体

  C.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7.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

  A.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程度

  C.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D.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8.右图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该原子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4.31g

  B.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

  C.镁属于 非金属元素

  D.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容易得到2个电子

  9.新型净水剂铁酸钠(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 )。

  A.+2 B. +3 C.+5 D.+6

  1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 滴加液体 B. 倾倒液体 C.量取液体 D.点燃酒精灯

  11.饮料中的果味大多来自酯类.丁酸乙酯(C6H12O2)是无色具有菠萝香味的液体,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丁酸乙酯是由20个原子构成的

  B.丁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6g

  C.丁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3:8

  D.一个丁酸乙酯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12.二硫化碳(CS2)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S2 + 3O2 CO2 + 2 X,据此推断X的化学式为 ( )

  A. SO2 B.SO3 C.S2O6 D.S

  13.以下方法不能用来鉴别CO、CO2这两种无色气体的是 ( )

  ①通入澄清的石灰水;②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中;③闻气味;④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⑤在密闭容器中用活的昆虫实验,观察昆虫是否死亡;⑥点燃,看能否燃烧。

  A.③⑤ B.③⑥ C.①② D.①③

  14.实验室常用燃烧的方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3.2g某有机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则该有机物中 ( )

  A.一定含有C、H 两种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B.一定含有C、H、 O三种元素

  C.只含有C、H 两种元素,不 含有O元素

  D.C、H两种元素质量比为11:9

  15.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A

  B

  C

  D

  A.电解水一段时间 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C.加热氯酸钾制氧气 D.实验室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4道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6.(5分) 用化学符号表示:

  (1)两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2)三个亚铁离子 ;

  (3)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

  (5)保持干冰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_________ 。

  17.(5分)化学与我们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

  现有:①石墨 ②氧气 ③金刚石 ④酒精 ⑤氮气 ⑥稀有气体六种物质。

  请按下列要求填空(填序号):

  (1)制氮肥常以空气作原料   ;

  (2)用来制干电池电极的是 ;

  (3)可用于制作霓虹灯的是 ;

  (4)可供人类呼吸的气体是 ;

  (5)可用于制作玻璃刀刀头的是 。

  18.(5分)水是生命之源,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 任。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请举出你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种做法: 。

  (2)下列是一些净水的方法,其中可使硬水变成软水的是: (填序号)。

  ①过滤 ②蒸馏 ③沉淀 ④煮沸

  (3)按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理论上A试管

  中产生的气体与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 ,

  该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从组成角度看:水是由 组成的。

  19.(5分)下面是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三种粒子

  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钠原子与氯原子的最本质区别是 。

  (2)氯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上述A、B、C三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_________ (填字母)。

  (4)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时得电子的是 原子;Na+的结构示意图

  是 (填字母)。

  三、简答与推断题(本大题包括3道小题,共14分)

  20.(4分)碳与碳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古代书画家用墨绘制的字画虽年久仍不变色,说明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

  (2)CO2能参与光合作用完成大气中的“碳循环”,但是大气中CO2的含量不断上升,会使全球气候变暖, 从而加剧“______________”。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因素是(填序号) 。

  ①人和动物的呼吸 ②植物的光合作用 ③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和森林遭到破坏

  (3)蔬菜大棚用作气肥的CO2,可以用稀硫酸(H2SO4) 与碳酸氢铵(NH4HCO3)反应制得,反应后生成硫酸铵、水和CO2,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1.(4分)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4 10 40 44

  反应后的质量/g 22 待测 56 10

  (1)当反应后乙物质的待测质量为      g,则乙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3)该反应中甲、丙物质的质量比为      。

  22.(6分)A、B、C为三种单质,甲、乙、丙为三种化合物,它们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通常状况下A为无色气体,B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第四位。现将几种物质做以下实验,实验记录如下:1 在A中点燃B可得到黑色固体甲;2 将C与甲混合、高温灼热得到B与一种无色气体乙;3 将乙通入丙的澄清溶液中,可观察到溶液变浑浊。试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B ,C__________,甲 ,乙 。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第1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第3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3道小题,共20分)

  23.(5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请回答:

  (1)玻璃仪器洗干净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细口瓶中倾倒液体时,标签一定要向着手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 _。

  (3)在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液体__________保持水平。

  (4)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5)取用少量液体时可用滴管,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帽在上,不能平放或倒置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9分)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所需的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仪器①的名称是 _________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___ (填选项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___ 。

  (3)选择收集气体方法时,必须考虑的气体性质有 _________ (填序号)。

  ①颜色 ②密度 ③ 溶解性 ④可燃性

  (4)若用装置E排水收集氧气,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 _________ (填“a”或“b”)导管通入瓶内。若用装置E收集一瓶较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气体从_______________(填“a”或“b”)导管通入瓶内。

  (5)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 _________ 装置(填选项字母)。若选A装置作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还须补充的一种用品是 _________ ,写出该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6分)某化学小组的同学们使用下列装置探究气体的制取和性质:请回答问题:

  (1)A中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

  (2)B中,将二氧化碳气体缓缓的倒入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性质,这一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 。

  (3)小明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为了防止集气瓶壁炸裂,正确的操作是

  。

  (4)小明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进行探究。他将镁和不同含碳量的铁丝

  (镁和铁直径均为0. 4mm)放入氧气中燃烧,并将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物质 镁 含碳0.05%的铁 含碳0.2%的铁 含碳0.6%的铁

  燃烧时

  的现象 剧烈燃烧,发出

  耀眼白光,无火星 剧烈燃烧

  极少火星 剧烈燃烧

  少量火星 (未填)

  ①你认为表中未填的实验现象 是 。

  ②造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主要原因是 。

  五、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道小题,共6分)

  25.(6分)现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26.5g,待反应不再有气体生成后,将试管冷却,得到剩余固体16.9g,求:

  (1)制取氧气的质量?

  (2)剩余固体中含有的各物质的质量为多少克?

  九年级第一学期化学上册期中试卷答案

  一、1.C 2.A 3.B 4.D 5.A 6.C 7.D 8.B 9.C 10.A 11.B 12.D

  +2

  二、13. (1)2P2O5 (2)3Fe2+ (3) MgO

  14.(1)⑤ (2)④⑥ (3)③

  15.(1)氢氧两种元素 (2)水分子 (3)D 煮沸 (4) 2H2O通电2H2↑+O2 ↑

  16.(1)质子数不同 (2)非金属 (3)氯; A (每空1分)

  三、17.(1)不活泼 (2)温室效应; ③ (3)2NH4HC O3+H2SO4=(NH4)2SO4+H2O+CO2↑

  18. 48.3% 莽草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每个莽草酸分子是由7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

  19. (1)① (2)② (3)②

  20. ①碳元素的化合价都升高 ② Fe

  21. (1)B:Fe 甲:Fe3O4 乙:CO2

  (2)3Fe + 2O2 Fe3O4 (2分) CO2+Ca(OH)2 === CaCO3↓ +H2O(

  四、22.(1)C (2)b (3)b f (4)玻璃棒

  23.(1)锥形瓶 (2) 2KClO3=====MnO2△2KCl+3O2↑

  (3)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节约药品。 (1分) 2H2O2二氧化锰2H2O+O2↑

  (4)D (5)a

  24.(1)CaCO3+2HCl=CaCl2+CO2↑+H2O

  (2) 不可燃、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灭火

  (3)将燃着的细铁丝伸入集气瓶中央

  (4)①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②铁丝中含有的一定量的碳引起的

  五、25.解:设KClO3的质量为X

  生成O2的质量为:33g --23.4g ==9.6g

  2KClO3=====MnO2△2KCl+3O2↑

  245 96

  X 9.6g

  MnO2的质量为33g-24.5g = 8.5g

  答:略

3734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