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三学习方法 > 九年级化学 > 2016化学初三复习提纲(2)

2016化学初三复习提纲(2)

时间: 陈哲凡673 分享

2016化学初三复习提纲

  2016化学初三复习提纲(三)

  第十、十一单元学到的三大系列物质

  同系列内的物质间一般不反应,但可在适当条件下相互转化

  系列一 系列二 系列三

  金属 非金属

  ↓O2 ↓O2

  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H2O 盐 ↓H2O

  碱 酸

  碱的通性 酸的通性

  ①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    ①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

  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   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②氢前的金属+酸→盐+H2 ↑(注意:浓硫酸、硝酸跟金属反 应不生成氢气,生成水)

  ②碱+酸性氧化物→盐+水    ③酸+碱性氧化物→盐+水

  ③碱+酸→盐+水(“中和反应”)    ④酸+碱→盐+水(“中和反应”)

  ④碱+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   ⑤酸+盐→另一种酸+另一种盐

  碱的通性的①②④项的碱必须是可溶于水 碳酸盐+酸→盐+H2O + CO2 ↑

  盐的通性(盐的通性中(1)(3)(4)项的盐必须是可溶于水)

  ⑴金属+盐→金属+盐(必须符合金属活动性顺序规律)

  ⑵酸+盐→酸+盐 碳酸盐+酸→盐+H2O + CO2 ↑

  ⑶盐1+碱1→盐2+碱2 参加反应的盐和碱都必须是可溶于水

  ⑷盐1 +盐2 →盐3+盐4参加反应的盐都必须是可溶于水且符合复分解反应的规律)

  26.氧化物的性质:

  ①有四种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碱,其他的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跟水不反应

  Na2 O+H2 O=2NaOH CaO+H2 O=Ca(OH)2

  K2 O+H2 O=2KOH BaO+H2 O=Ba(OH)2

  ②酸性氧化物: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跟水化合生成同价的含氧酸。

  CO2 +H2 O=H2 CO3 SO2 +H2 O=H2 SO3 SO3 +H2 O=H2 SO4

  27.盐酸和硫酸用途:硫酸和盐酸可除去金属表面的锈,都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盐酸(氢氯酸,HCl气体的水溶液,无色液体)浓盐酸有挥发性,会挥发出HCl

  硫酸(H2 SO4 ) 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气体的干燥剂

  28.浓硫酸的稀释:稀释浓硫酸时,必须把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 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酸盐酸硫酸

  物理性质挥发性 在空气中产生白雾浓硫酸有吸水性

证明是酸的方法
①石蕊试液石蕊试液遇盐酸:变红色石蕊试液遇硫酸:变红色

  无色酚酞遇盐酸:不变色无色酚酞遇硫酸:不变色

  ②跟金属反应 Zn +2HCl=ZnCl2+H2↑

  Fe+2HCl=FeCl2+H2↑Zn +H2SO4=ZnSO4+H2↑

  Fe +H2SO4=FeSO4+H2↑

  跟金属氧化物

  反应氧化铁

  固体溶解,溶液变黄色固体溶解,溶液变黄色

  Fe2O3+6HCl=2FeCl3+3H2OFe2O3+ 3H2SO4= Fe2(SO4)3+

  3H2O

  氧化铜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蓝色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蓝色

  跟碱反应的方程式现象氢氧

  化铁固体溶解,溶液变黄色固体溶解,溶液变黄色

  氢氧

  化铜

  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蓝色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蓝色

  跟碳酸盐反应碳酸钠

  碳酸钙

  检验Cl-、SO42-方法Cl-:加硝酸银溶液,再加硝酸SO42-:

  现象有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有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

  方程式

  此类反应必须加稀硝酸,以消除CO32-、OH-对实验的影响。

  盐酸(或氯化物)和硫酸(硫酸盐)的区别方法:最好用可溶性钡的化合物氯化钡(硝酸钡或氢氧化钡),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硫酸(硫酸盐),无现象的是盐酸

  不能用硝酸银溶液,因硝酸银跟硫酸反应有硫酸银白色沉淀生成。

  29.硝酸(HNO3 )有酸的通性,但跟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 磷酸H3 PO4

  30.氢氧化钠(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 化学式:NaOH)

  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且放出大量热,有吸水性,易潮解由于氢氧化钠易潮解,称量时必须放在玻璃器皿(如烧杯、表面皿)里称量。NaOH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又会跟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必须密封保存

  用途:作中性或碱性气体的干燥剂,不能干燥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氯化氢,

  可干燥H2、O2、N2、CO、NH3 CH4等;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等工业

  化学性质:(KOH的化学性质跟NaOH相同)

  ①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分别通入氢氧化钠溶液里(无明显现象)

  CO2+2NaOH=Na2CO3+H2O SO2+2NaOH=Na2SO3+H2O SO2+2NaOH=Na2SO4+H2O

  ②硫酸和硝酸分别跟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无明显现象)

  ③氢氧化钠跟盐反应

  a. 氢氧化钠溶液跟氯化铁、硫酸铁、硝酸铁溶液的现象和方程式:

  现象有红褐色沉淀生成:6NaOH+Fe2(SO4)3=3Na2SO4+2Fe(OH)3↓

  b. 氢氧化钠溶液跟氯化铜、硫酸铜、硝酸铜溶液的现象和方程式:

  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2NaOH+CuSO4=Na2SO4+Cu(OH)2↓

  c. 氢氧化钠溶液跟氯化镁、硫酸镁、硫酸铝溶液的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方程式:2NaOH+MgSO4=Na2SO4+Mg(OH)2↓

  31.氢氧化钙(俗名:消石灰、熟石灰 化学式Ca(OH)2 )

  白色固体,微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用生石灰跟水反应制得。

  用途:与硫酸铜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可用来降低土壤酸性,制建筑业的三合土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不同点:氢氧化钙跟二氧化碳、碳酸钠、碳酸钾反应

  有白色沉 淀生成,氢氧化钠则无沉淀生成。

  CO2+ Ca(OH)2=CaCO3↓+H2O Na2CO3+ Ca(OH)2 =CaCO3↓+2NaOH

  写出下列转变的化学方程式:CaCO3→CaO→Ca(OH)2→CaCO3

  32.常见的盐

  a.氯化钠(NaCl 食盐的主要成分) NaCl+AgNO3 =NaNO3 +AgCl↓

  粗盐提纯的步骤:1.溶解 2.过滤 3.蒸发 4.称量并计算粗盐的产率。

  实验仪器:药匙、烧杯、玻璃棒、蒸发皿、漏斗、量筒、酒精灯、

  b.碳酸钠(俗名:纯碱,Na2 CO3 类别:盐,正盐 不是碱)

  ①碳酸钠+酸→盐+H2 O + CO2 ↑ 例: Na2 CO3 +2HNO3 =2NaNO3 +H2 O+CO2 ↑

  ②2AgNO3 +Na2 CO3 =2NaNO3 +Ag2 CO3 ↓ ③CaCl2 +Na2 CO3 =2NaCl+ CaCO3 ↓

  ④BaCl2 +Na2 CO3 =2NaCl+ BaCO3 ↓ ⑤Ca(OH)2 +Na2 CO3 =2NaOH+ CaCO3 ↓

  c.硫酸铜(硫酸铜晶体俗名:蓝矾、胆矾)

  ①加热蓝色硫酸铜晶变为白色 无水硫酸铜是白色固体,遇水变蓝色

  CuSO4·5H2O CuSO4 +5H2O ↑ CuSO4 +5H2O= CuSO4·5H2O

  ②硫酸铜溶液跟可溶性碱反应有蓝色沉淀生成物:CuSO4+2NaOH=Cu(OH)2↓+Na2 SO4

  ③置换反应Fe + CuSO4 =FeSO4 + Cu Zn + CuSO4 =ZnSO4 + Cu

  三、化学符号及含义

  1.若干个原子:在元素符号前加数字,“1”省略

  S 表示1个硫原子,硫元素,硫单质 2Ca 2个钙原子

  2.若干个分子:化学式前加数字(单个的元素符号除外)

  ①2H2 O 2个水分子 ②2N2 2个氮分子 ③nSO2 n个二氧化硫分子

  3.若干个离子:离子符号前加数字(离子的电荷数标在右上角,电荷的数值等于它的化合价)

  ①2S2- 2个硫离子 ②2Ca2+ 2个钙离子 ③2SO4 2- 2个硫酸根离子

  ④nOH- n个氢氧根离子 ⑤2Fe3+ 2个铁离子 ⑥3Fe2+ 3个亚铁离子

  4.元素的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

  +2 -2 +1

  Ca +2价的钙元素 O-2价的氧元素 H2O 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1价

  5.“2”的含义

  2Ca2+ 前2:表示2个钙离子,后2:每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2H2 O 前2:表示2个水分子 后2:每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

  +2

  CaO 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

495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