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一学习方法>七年级地理>

初一上地理世界气候教案

时间: 陈哲凡673 分享
  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它与气温不同它具有稳定性。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您带来的初一上地理世界气候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上地理世界气候教案:
  一、背景与意义分析
  本节课是前两节气温和降水知识的概括综合,也是前两节知识的延伸与深化,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总结的能力和探究意识,加强环境教育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
  1、知识积累与疏导:了解“气候”的概念并能区别“气候”和“天气”,世界上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认知率达100%。
  2、技能掌握与指导:说出影响气候的因素,学会收集有关气候的数据,运用图片、地图、填表、观察、比较、归纳总结、探究的方法获取知识。利用率达100%。
  3、智能提高与训导:通过观察图片地图中发现问题,共同探讨,学会与老师合作、学生合作,能举例说明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互动率达100%。
  4、情意修炼与开导:如何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以及对气候灾害预防和减灾。讨论活跃热烈又有序,提出问题、探究意识积极性高。投入率达95%。
  5、观念确认与引导:认识气候在自然地理中和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加强环境意识的教育。认同率100%。
  (教学目标的分立表述,有利于教者全面考虑本课教学的思路,有利于课堂教学评估,但是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各教学目标之间是协同和合为一体的。)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
  对气候影响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不容易准确分析各类型的气候特征及分布。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探究活动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录像:看几幅不同气候的景观图片
  2、教师:
  ⑴同学们是否去过或看到过这些地方?你能从画面上感悟到是什么气候?
  ⑵同学们通过观察,你们对气候是如何理解的?
  ⑶谁能描述我们南通的气候特点吗?
  ⑷谁能知道气候与天气有什么不同?
  (通过生动形象的画片,让学生感悟到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出问题,学生相互讨论交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才能形成教学问题场。)
  探究活动二:合作学习,分析图表。
  1、学生:看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2、教师:设疑世界上有多少种气候类型,各分布在什么范围,比较各地的气温和降水有什么特点?
  3、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图表。
  4、学生:边归纳总结边填表。
  (通过设疑,观察,给学生相互交流的机会,形成教学问题场与教学情景场的叠加,创设学生发问讨化,研究问题,通过归纳总结,给学生表达思维的机会,初步形成个体意境场。)
  探究活动三:分析因素,加深认识。
  录像:观看资料:⑴气温、降水量图;⑵实例。
  教师:提问,比较各地气候有何特点?说明原因。
  学生:小组讨论、总结。
  教师:最后归纳,气候受地形、纬度、海陆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师生、生生互动作用,探究发问,然后小组讨论汇报,归纳总结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探究活动四:实例分析,巩固提高。
  1、学生:从举例、自身体验出发,气候对不同地方人们的生活、生产的影响。
  2、教师:引导学生完成相应的思考活动题。
  (学生在以上探究活动和实例的讨论中初步形成个体意向场,初步达到了教学目标。)
  初一上地理世界气候相关知识点:
  1、天气的特征是多变,气候的特征是稳定
  2、卫星云图中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白色越深,降水可能性越大,白色越浅,降水可能性越小
  3、天气符号:识记天气符号,特别注意雾、冰雹、雷雨、沙尘暴、霜冻、大雨、中雨、小雨、大雪、中雪、小雪等天气符号
  4、画有风尾和风旗的一方,即指示风的方向,风尾和风旗均画在风杆的右侧
  5、空气质量Ⅰ级代表优,Ⅱ级代表良,Ⅲ级代表轻微污染
  6、气温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
  7、日平均气温=2点+8点+14点+20点气温之和除以4
  气温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8、一天当中,气温最高出现在14时(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9、世界上最炎热的大洲是非洲,最寒冷的大洲是南极洲,除南极洲之外寒冷区域最大的大洲是亚洲,世界“雨极”(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最少的地方是南极洲
  10、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
  ①从纬度位置看: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这是由于各地获得太阳辐射量的多少不同造成的,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多,高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少
  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地区,海洋与陆地气温不相同。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这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陆地吸热快、放热快、海洋吸热慢、放热慢
  ③从海拔高度看: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较周围低。海拔每升高一百米,气温下降0.6℃
  11、一年中,北半球7月气温最高,1月气温最低,南半球相反,海洋上最高月气温和最低月气温出现时间比陆地拖后一个月
  12、根据温度判断半球,温度向北降低是北半球,温度向南降低是南半球,判断依据是由低纬向高纬气温逐渐降低
  13、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14、三种主要降水类型及分布
降水类型分布
对流雨 赤道附近
地形雨 山地迎风坡山坡处(迎风坡山脚,背风坡降水少,沿海背风坡降水也少)
锋面雨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寒暖流交汇处)
  15、降水包括雨、雪、冰雹;雾和霜不属于降水
  16、测量降水量的仪器叫做雨量器
  17、世界年降水分布规律
  ①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降水从赤道向两季逐渐递减
  ②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来自海洋上的湿润气流影响,沿海地区降水多
  ③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及内陆地区降水很少,东岸降水较多
  18、分析气候的两个要素为气温和降水
  19、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
  两纬度不同地区气候差别受纬度位置影响
  一个沿海地区,一个内陆地区气候差别受海陆分布影响
  海拔不同地区、山地迎风坡与背风坡气候差别受地形地势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热岛效应、臭氧层空洞等与人类有关的气候问题受人类活动影响
  20、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角度叫做太阳高度角,太阳直射点角度最大,为90°,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角度逐渐减小,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有规律的运动,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直射点越靠近北回归线,北半球昼越长、夜越短,南半球反之
874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