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一学习方法 > 七年级生物 > 七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

七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

时间: 妙纯901 分享

七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

  导学案设计作为七年级教师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对教学整个过程实施方案的整体架构与合理预设。学习啦为大家整理了七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设计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教师寄语:

  探索人类起源,开创世界未来。

  教学目标:

  1、说出人类起源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进化来的。

  2、尝试采用对比的方法,比较四种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异同、人类起源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人类的形态特征,描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形态、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3、说出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

  4、认同人类起源与森林古猿。

  教学重点:

  1、人类起源与森林古猿,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

  2、知道人猿同祖,能说出人与猿的相似点

  3、说出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

  教学难点:

  采用对比的方法,比较四种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异同、人类起源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人类的形态特征,描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形态、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趣味导读

  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按照这本书中的理论,达尔文认为人和动物一样都是进化而来的。他曾提出人类的祖先与大猩猩和黑猩猩存在亲缘关系。当时,很多人都无法接受他的观点,因此人们经常进行人类起源的辩论。最著名的一场辨论是在科学家赫胥黎与威尔伯福斯主教之间进行的。这是1860年6月牛津大学大不列颠会的一次会议上,人们都想听听主教对“猴子理论”的谴责。听众大都反对达尔文的观点,但是赫胥黎却支持达尔文的观点,因此主教斯文地问他:“请问这位宣称自己是猴子后裔的先生,您是通过祖父还是通过祖母接受猴子血统的呢?”这时,赫胥黎坚定的说他“宁愿要一个可怜的猿猴作为自己的祖先,也不要一个运用自己优厚的天赋和巨大影响,却把嘲讽奚落带进庄严的科学讨论辩论会的人作祖先”。对于人类起源,你认为达尔文的观点正确吗?收集关于人类起源的资料,在课上与同学们进行一场辩论吧!

  学习过程:

  人类是自然界中最高等的动物,并且人类也是经过漫长的过程进化而来的,那么人类是有什么进化而来的呢?

  一、课前预习:

  (一)、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1、19世纪时,进化论的建立者是猿的共同祖先是 。

  2、在距今1200万年前,森林古猿曾广泛分布与非洲、亚洲、欧洲地区,尤其是非洲的

  3、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徒过来的属于(填“观点”或“事实”)

  二、小组合作探究

  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观点。

  (1)人类起源的各种观点:

  ②、希腊神话认为一切皆从混沌开始,然后混沌生了地神盖亚。盖亚被称为大地之母,她生了众神,是世界的开始

  ③、在《圣经》中则记载了上帝创世说。

  ④、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学说提到,人类是从森林古猿进化而来。

  三、归航拾贝:

  通过本节的学习

  你的收获是什么?

  你的困惑是什么?

  四、随堂检测:

  1、留在森林里的古猿进化形成了( )

  A、黑猩猩 B、大猩猩 C、猴 D、类人猿

  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共同的祖先是( )

  A、黑猩猩 B、长臂猿 C、森林古猿 D、大猩猩

  3、在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可能是: ( )

  A、黑猩猩 B、长臂猿 C、猕猴 D、狒狒

  五、学习感悟: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策略浅谈

  摘要:

  生物中考是我们生物学科的一次大型考试。教师应采取有效的复习方法,来接受这次检阅。首先应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及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做到“以课标定学”和“以考纲定学”,把握备考方向。其次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制定、实施科学周密的复习计划。

  关键词:

  中考复习;效率;复习计划;复习方法

  八年级的生物教学,教过的老师都知道,教学的难度相当大,因为只能把教学定位于授新课与复习课之间,一年时间要把两年教学任务完成且要有明显的效果,时间紧!任务重!因此,如何提高八年级生物课教学效率是摆在每一位生物教师面前的问题。下面谈谈我校八年级生物备课组的作法:

  1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计划是行动的先导,因此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是非常必要的。根据教学安排,我组的复习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4月6—5月20日)归纳知识要点,形成知识网络,以课本教材为主,辅以基础训练,再配以近几年的中考试题集锦加以巩固;第二阶段(5月25日—6月10日)进一步夯实基础,完成几份以往几年各县质检卷;第三阶段(6月13日—6月20日)学生查漏补缺,落实知识。教师精心选题,学生做最后三份试题。

  2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2.1抓纲务本,突出重点

  重点的确定,一要看内容所占篇幅,二要看学生理解的难易程度,由此判断:生物圈中的人﹑绿色植物、生物的生殖发育及遗传变异等是教学的重点,肯定要读懂,讲透,练足。

  2.2创新方法,增强实效

  俗话说,思想决定方法,方法决定效果。这里所说的方法包括教法和学法。首先说教法。课堂教学是提高质量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讲练结合是复习教学的主旋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①语言的生动性。在语言的准确性与简洁性之间融合生动性,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盎然,让学生从困倦学习中走出,做到学中乐,乐中学。如“血液”的教学,将红细胞称为“无私奉献者”,将白细胞称为“勇于献身者”,将血小板称为“称职的防汛工兵”,学生们都露出开心的笑容,且快速记忆。②教具的直观性。充分的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教学挂图及实物,通过视觉吸引学生,并易于理解。如教学“血管”时,用上肢直接演示动脉和静脉流向,两手相连,形象地展示出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三者之间的关系,学生看得真切,记得牢固。再说学法。首先要给学生学习的时间。我给学生有这样一个规定“:每课5分钟,每周晚自习10分钟。”让学生有时间去加深理解,消化吸收知识点。其次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具体有效的指导,初中生物知识需要记忆的成分比较重,理解固然重要,记忆必不可少。对记忆的方法作些指导,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本人最近几年的经验,证明以下几种方法对于指导学生记忆是非常有效的。举三种记忆方法:英语﹑拼音记忆法。如“血液成分”中红细胞代码为RBC,白细胞代码为WBC,其同类项为BC,第一个字母R﹑W分别为红细胞﹑白细胞英语单词的第一个字母,血红蛋白的代码为Hb,分别为拼音“红”“白”的第一个字母。2、谐音记忆法。微生物中营寄生生活的有细菌﹑真菌﹑病毒,将“细”用“飞白手法”换成“是”,记为“是真病”;微生物中属于生产者的有蓝藻﹑硫细菌﹑硝化细菌,谐音记为“难留肖”,意为姓肖的难以留住。3、配伍记忆法。缺生长激素患侏儒症简称为“生侏”;幼年缺甲状腺激素患呆小症简称为“甲呆”,避免了两类相似病例的混淆,遇到此类题目学生很快能做出判断。在学习策略的指导方面,我还在学生中试过互测互检法。学生不拘时间,不拘场合,在业余相互出题检测,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尤其要记印象不深的内容,结合别人的回答来记,效果比孤立地看书好几倍。

  2.3强化训练,步步提升

  “练”既是检测的手段,也是巩固的过程。在第一轮复习中运用课件向学生展示“考纲要求”,并结合用好《双基优化训练》,这本配套练习“知识归纳”对学生宏观把握教材,把握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起了提纲的作用“;中考例题解析”“适应训练”融基础性﹑针对性﹑典型性于一体,聚广度﹑新度﹑深度于一身,紧扣教材,联系生活,梯度适中。学生处理练习分三步完成:第一步“走出教材”﹙不看书﹚做有把握的题目;第二步“回归教材”查缺补漏,不会做的题目查阅教材后完成;第三步核对答案,纠正错误。收阅后对自查自纠做得好学生给予肯定,对出错率高的题目予以重点讲解。第二轮专题复习以“科学探究、识图解答、强化训练”为重点,对教材内容进行再回顾,注重前后知识的衔接与照应。习题处理中要关注内容和题型的拓展延伸,考试说明指出“不出旧题”,这就意味着出题的角度是可变的,涉及面会更宽。第三轮查缺补漏,落实知识的训练之中要加强题型研究。从近几年试题可以看出,单一题减少,综合题居多。以下题型值得关注:①.图表题。这类题目将教材内容抽象化,学生根据图表内容分析综合,进而得出结论。如《中考冲刺》P152第16题,此题涉及到肺﹑肾小球﹑组织细胞﹑消化道壁的血液循环。②.一个内容多个知识点的综合。如“骨﹑骨连结﹑骨骼肌在运动系统中的作用依次是﹙﹚”考查了运动系统各部分的功能;如“以下对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收缩状态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曲肘时收缩﹑舒张;B伸肘时舒张﹑收缩;C立正时两手自然下垂舒张﹑舒张;D直臂提水时收缩﹑舒张;”此题考查了骨骼肌不同情况下的四种状况,D项错误。③.实验题。考点无非人物,过程,结论,或用课本知识解释生物现象。复习中注重了题型变化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才会提高。

  总之,复习教学丰富多彩,复习方法也是灵活多样。只要教学灵活,科学合理,复习才能事半功倍,冲刺才会后劲十足,达到预期的效果。

  作者;黄智海 单位: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生物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2009.1.

  [2]刘达玉.浅谈初中生物复习方法和策略,沙洋县李市中学[M],2010.4.

  [3]王霞.优化训练重实效,齐河县第三中学[M],山东,2010.8.

七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相关文章:

1.2017七年级下册生物计划

2.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

3.七年级生物心脏教案

4.七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湘教版

5.七年级下册地理导学案人教版2017

207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