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一学习方法 > 七年级语文 >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期末复习试题(2)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期末复习试题(2)

时间: 郑晓823 分享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期末复习试题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期末复习试题答案:

  1.C(A项中“罕”应读hǎn,B项中“凿”应读záo,D项中“攒”应读cuán。)

  2.A(A项中“贮立”的“贮”应为“伫”。)

  3.C(A.“随波逐流”比喻自己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是贬义词,与全句的语境不相符合;B.“济济一堂”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不合语境;D.“见异思迁”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是贬义词,不合语境。)

  4.B(概括不够完整,除了表达作者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之外,还写了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生活,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境。)

  5.(1)未写明丢失的准确时间;(2)“从上海买回的”与启事无关,应删去;(3)“学生证、身份证和现金若干”改为“一本学生证、一张身份证和若干现金”;(4)最后应表达谢意。(本题考查寻物启事的写法。回答本题应首先明白寻物启事应包含的具体内容:标题、正文、落款。正文部分包括:①丢失物的名称、外观、规格、数量、品牌等,同时要写明丢失的原因、时间和具体地点;②交代清楚拾物者送还的具体方式,或注明发文者的详细地址、联络方式等;③寻物启事是求人协助寻找的,故除文中写些表谢意的话外,还可以写明给拾到者以必要的酬金之类的话。了解了这些,不难看出,本启事中未写明提包的丢失时间;“从上海买回的”并非是描述提包的具体属性的,属多余;正文结束的地方应表达对拾到者的谢意;另外,“内有学生证、身份证和现金若干”表述比较模糊,应写明具体数量等。)

  6.(1)示例:(网名:)蓝天鹰 (留言:)我的烦恼是天上的乌云,阻挡了我高飞时的视野。(2)示例:人生在世,有烦恼是很正常的;要消除烦恼,有一颗宽广、宽容的心非常重要。(3)示例:有烦恼时,可以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多给自己找一些正当、实际、需要聚精会神去对付的事做。[(1)题为开放型题目,设计网名可参考已给出的网名,起一个有象征意义、颇能代表本人心志的名字,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一种自己喜欢的事物作名字。留言时,参考其他网友的发言,写出自己对烦恼的认识即可,注意其他留言的格式,使用比喻修辞手法。(2)题先认真品读名人名言,把握其主要意思:人生活在世上,不可能没有烦恼,有了烦恼,要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然后用合理的语言将大意概括出来。(3)题提建议时想想自己平时有烦恼时是怎样排解的,再想想同学有烦恼时自己是怎样开解他(她)的,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将方法、措施概括出来。]

  7.“我”参加完毕业典礼匆匆回家,得到爸爸死去的消息。(概括事件的主要内容,需明确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和地点干了什么事。节选内容主要写了“我”回到家后,听说了一件事——爸爸去世,其他内容都是对这一事件的预设和铺垫。)

  8.环境描写。烘托一种安静氛围,暗示了爸爸的去世。(“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描写,属于环境描写。花儿象征爸爸,用爸爸最喜欢的夹竹桃的垂落,暗示爸爸的情况很糟。)

  9.篇末点题,首尾呼应,含蓄地交代了爸爸的死讯,表达了“我”失去父亲的悲痛并意识到自己已长大了。(篇末段的作用:结构上,点题、呼应;内容上,升华主题,表达人物感情。)

  10.示例:(1)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2)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3)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作者认识到自己长大了,懂事了,不再像小孩子了,从选文中找出表现作者这一心理的句子即可。)

  11.“扳”通“攀”,音pān,牵,引。(掌握通假字要记住本字和所通之字,并理解其读音和意思。找通假字时需先弄明白句子的意思,再根据句意推断所用之字的意思,然后根据意思看其用的是本字还是通假字,若是通假字,通的是哪个字。)

  12.(1)观看,观赏。(2)完成。(3)文采和道理。(4)有人。(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意思,一是要多多积累,二是要根据词性和句意来推断。)

  13.(1)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2)同县的人都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都请他父亲去做客。(翻译文言句子时要直译和意译相结合,做到文从字顺,注意落实重点词语的意思,如“收”“奇”“宾客”等。)

  14.“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并自为其名。”“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仲永的非凡才能是通过他不平常的举动和成就来反映的,找出直接描写方仲永的句子,再筛选出写其与众不同的地方的句子。)

  15.人的才能并非一世不变,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是十分重要的。(方仲永原本是一个聪明、才能不凡的孩子,稍加教育开发,应该不难成才。然而最后却“泯然众人”了,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其父“不使学”,由此可见后天学习在一个人的成才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抓住这点回答即可。)

  16.丰富、幽静。(抓住关键句——“在香山,秋的丰富和幽静调和得匀匀的,让人觉得,这才是秋的基调”。“基调”即风格、特点。“这”指代的是“秋的丰富和幽静调和得匀匀的”。题中要求归纳两个词语,经过筛选,自然能够提炼出写香山秋色的“丰富”和“幽静”这两个词。)

  17.一方面增加了文章的波澜,使文章曲折有致;另一方面以香山的嘈杂、万安山的寥落和萧索与小湖旁的秋色作对比,突出作者对后者的喜爱。(本文主要写作者寻找秋韵,第②段写的香山萧索气象不是作者所喜爱的,故转而继续寻找秋韵,这样就自然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和后文的小湖旁的秋色形成对比。)

  18.示例①:运用了对比。如:“这样耀眼的红叶!不是黄栌,黄栌的红较暗;不是枫叶,枫叶的红较深。”更加突出了红叶滋润、鲜亮、耀眼的特点,表现出作者对红叶的喜爱。示例②:运用了比喻。如:“地下也有不少,成了薄薄一层红毡。”将“地下”的红叶比喻为“薄薄一层红毡”,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红叶多、密、艳的特点,表现出作者对秋天红叶的喜爱之情。(要明确修辞手法,举出具体的例子,最后说明表达效果。按照这样的模式来答: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19.①不仅仅是自然界中作为丰收季节的“绚烂多彩”“肃穆庄严”“朦胧清明”等丰富的景色,②更有对人生大彻大悟的思考,包括对人生的价值、把握现在和当下、珍惜美好和欢乐等的感悟。(这是一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散文,结尾卒章显志,表现寻找秋韵后对人生的大彻大悟的思考。当然,不能简单地摘抄最后一段,题干要求结合全文分析,就要立足全文,从本文的写作意图入手,结合文章内容深入分析。)

  20.思路点拨:这是一篇话题作文,写好这一篇文章我们需做好以下四点。

  (1)把握选材角度。

  “成长的烦恼”是一个极为宽泛的话题。成长的烦恼类型很多,在学校,可能因为学习成绩好差,因为与同学的交往摩擦,因为与老师的交流产生误解而烦恼;在家中,可能因对父母教育的不理解,与兄弟姐妹的不融洽而烦恼;总之,成绩、友谊、家庭、亲情、贫穷、富有等等,只要是成长过程中的烦恼,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在构思的过程中,应选择自己认为最郁闷、最烦恼的一件事或几件事来写。此外,要写出真情实感,取材要以我们的亲身经历为依据,以自身感悟为写作的出发点。

  (2)注意写作顺序。

  既可以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写,先交代现实情况,再点明自己的烦恼;也可以先总述自己的烦恼,再具体说说某件事,以及为了解除烦恼自己付出的努力;还可以通过角色转换表达自己的烦恼和希望。

  (3)注重心理描写。

  人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烦恼常常通过心理感受而表现在外在的行为上。所以,将自己遇到的苦恼、烦闷,或者无法理解和避免的事情,通过心理独白传达出来,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选定最佳文体。

  如果你平时常有独到的见解,而且议论往往能折服读者,那么可以选议论文写作来展示才华;如果你头脑中感悟较多,可以取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形式成文;如果你有切身经历,而且自以为比较感人,平时又长于记叙和描写,可选记叙文这样的文体写作。总之,记叙文、书信、日记等都是很好的体裁。

  例文:

  成长的烦恼

  成长的烦恼,如我肩上的书包,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书本越来越多,书包越来越重,成长的烦恼也越来越多。而且,这烦恼甩也甩不掉,走又走不开,似乎永远粘着你不放。

  上小学的时候,我如一只自由而快乐的蜗牛,驮着自己的梦想在这个世界上漫步。无论我在什么地方爬,无论我爬得有多慢,都没有人来干涉我。我可以在泥里打滚,可以在草地上晒太阳,还可以趴在树下看蚂蚁爬树,我想干什么都可以,只要我愿意,我可以“随心所欲”,就这样,我无忧无虑地过着自己的生活。

  可是,到了初中,我就不得不由一只蜗牛进化成一头小牛。我像小牛一样忙忙碌碌地学习,除了吃饭睡觉、每天走在上学或者放学的路上的时间以外,我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面。即便这样,好像时间总是不够用,因为我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作业和听不完的父母的唠叨。要是每天有25个小时该有多好啊!而这时自己的身体也在慢慢变化着,有些变化让我不太适应,也没有人给我指导,这些都让我烦恼着。

  成长的烦恼一:学习的压力

  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我要说,书中尽是学生的烦恼。白天忙于上课,晚上忙于做作业,一点自由的空间都没有。无论考多少分都有烦恼,考得不好,招来老师和父母的教训;考得好了,还要为保持好成绩而烦恼。

  成长的烦恼二:友谊变味了

  由于都忙于学习,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很多小学里的朋友,都失去了联系,偶尔见面,也没了当初的亲切感。现在的朋友,表面上和和气气,暗地里却拼命竞争,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小小利益,竟然向老师打小报告,去校领导那里告密。这样的友谊,我宁愿不要。

  成长的烦恼三:青春痘

  一到初二,我额头上全是青春痘,很是难看。对我这个爱漂亮的小美女来说,这是个很大的打击,妈妈和我多次去医院就诊,吃了很多药,要了很多化妆品都没有用,小痘痘像着了魔一样赖在我身上,苦恼着我。

  更让我烦恼的是,我的身体开始慢慢变化,我开始变得害羞。

  这些就是我成长的烦恼,我把我成长的烦恼写成作文,和大家分享。

  点评:本文是一篇十分成功的文章。小作者采用小标题的形式一一列举了自己在成长中的烦恼,全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自己上学和成长过程中的事情:书包变沉了,学习的压力变大了,与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减少了,同时身体的变化如长青春痘等也让自己十分苦恼。开头用一个比喻自然引入,十分贴切,结尾一句话点题总结,简洁凝练。语言活泼自然,符合人物的年龄特点,更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看过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期末复习试题的还看了:

1.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2.初一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复习测试题

4.初一下册第一单元语文检测题

111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