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一学习方法 > 七年级政治 > 七年级下册政治复习资料

七年级下册政治复习资料

时间: 妙纯901 分享

七年级下册政治复习资料

  复习的目的是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七年级下册政治复习资料,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七年级下册政治复习资料(一)

  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

  第一框《走近法律》

  1、为什么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p86

  答:守规则的重要性:社会是由人集合而成的,社会活动是人的活动。人们活动的动机、目的往往不同,如果没有行为的规矩,各行其是,社会就会混乱不堪,陷入毫无秩序的彼此冲突之中。

  3、 什么是社会生活中的规矩?p86

  答:社会生活中的规矩,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就是社会成员都应遵守的行为规则。

  ★3、法律具备哪三个最为显著的特征?p87

  答:(1)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2)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法律在生活中有何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或为什么生活离不开法律?)p89——90

  答:(1)我国法律作为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它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地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理。法律为人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同时,它还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2)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国家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我们享受权益,需要法律的保护。

  ★5、我们应树立怎样的法律意识?p90

  答:学法、守法、用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的态度;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是我们应树立的价值标准。

  6、社会道德、学生守则、国家法律三种行为规范的区别。

行为规范

如何产生

适用范围或对象

靠什么发挥作用

社会道德

自然形成

全国适用

舆论、习惯、信念

学生守则

教育行政机关制定

在校学生

教育、行政力量

国家法律

国家立法机关制定

普遍适用

国家强制力

  七年级下册政治复习资料(二)

  第二框《法不可违》

  1、为什么不能违法?p91、93

  答:(1)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我们维护自尊,培养自信,实现自立,力求自强,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守规则,尤其是不能违反法律。(2)任何违法行为都有其法律后果,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什么是违法行为?p93

  答: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3、违法行为可划分为哪几种类型?p93

  答:(1)依据违反的法律类别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2)依据违反情节的轻重分为:一般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犯罪(也叫严重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4、如果人们无意间犯法可以原谅吗?

  答:不能原谅。因为法不可违。任何违法行为都有其法律后果,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5、什么是刑法?刑法有什么作用?p94

  答:(1)刑法是以国家的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2)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利武器。

  ★6、什么是犯罪?犯罪具有哪三个基本特征?p94——95

  答:(1)所谓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2)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第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第三,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当罚性,是犯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然后果。

  ★7、什么是刑罚?刑罚有哪些种类?p95

  答:(1)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2)我国刑罚种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A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B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

  七年级下册政治复习资料(三)

  第三框《防患于未然》

  1、 道德水平高低与违法犯罪之间的内在联系?p97

  答:人的行为是受思想观念支配的。道德水平高、法制观念强,就会追求上进,不犯或者少犯错误,就不会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道德水平低,法纪观念淡薄,就会追求低级趣味,难免犯违反纪律的错误,发展下去就可能违法,甚至陷入犯罪的泥沼。

  ★2、如何认清犯罪的危害?98

  答:违法犯罪所付出的代价极大,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都有百害而无一利。我们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

  ★3、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99——100(涉及的题型:某人从有错不改到跌入犯罪的深渊说明了什么?)

  答:(1)应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自觉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加强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2)我们一定要重视道德修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4、我国哪部法律专门规定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和矫治?99

  答: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哪些属于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见课本P99-100)

1805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