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地理学习方法>

高三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

时间: 朝燕820 分享

  高三了,也离高考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了。那么,地理这科要怎么做练习呢?接下来,学习啦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做份四川省南充市高三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四川省南充市高三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

  选择题

  下图是以南充市某地E(31°N , 106.5°E )为中心的地球俯视半球图,N点为北极点,弧 AEC 将图示区域分为相等的两版。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 B 地的坐标可能为

A.(59°N,l06.5°E) B.(59°N, 73. 5°W)
C.(31°N,l06.5°E) D.( 31°N , 73. 5°W )
【小题2】图中的 A 点位于 B 点的
A.东南方 B.东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
【小题3】若昼半球与图示区域重合面积达一年中最大值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B、C、D、E五地中,此时E点的太阳高度最大

  B. B地和D地的昼长相等

  C.此时南充的昼长达一年中最长

  D. A 地正值日出,太阳位于其东北方

  阿克库勒湖位于新桩北部阿勒泰地区,因其湖水呈乳白半透明状又称“白湖”。其成因是上游冰川中的内碛和表碛岩块经冰川运动,被挤压、研磨成白色的粉末带入河流,进入湖泊使湖水成白色。读“白湖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如下图 )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A 点与图中海拔最低点之间的高差约为

A.120m B.270m C.420m D.520m
【小题2】下列关于湖泊和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白湖为内流湖,其流量的变化受气温的影响小
B.图中①②③河流均注人白湖
C.① 河与 ② 河相比,流速更快
D.③ 河与 ④ 河相比,流量的季节变化小
【小题3】根据材料的信息,可以推测引起湖水呈现白色的主要地质作用为
A.冰川的侵蚀、搬运作用 B.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
C.冰川的搬运、堆积作用 D.风力的搬运、堆积作用

  下图是某小岛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图中岛屿的地理位置和河流分布特点分析,降水最多的城市是

A.A B.B C.C D.D
【小题2】关于a、b 洋流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
A.a、b均为暖流增温增湿
B.a、b均为寒流降温减湿
C.在a、b的影响下,易形成世界性的大渔场
D.a、b均为西风带的影响下形成

  下图为“我国东海航空识别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东海航空识别区离邻国本土最近的距离约为

A.50km B.l30km C.210km D.280km
【小题2】我国根据国际法对进入识别区的外国飞机进行定位和动态监测识别,利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下图为“我国环渤海地区产业转移方向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产业转移的主要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大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
B.转入地区的经济更发达,资源更丰富
C.转出的多为重工业
D.多靠近交通发达的沿海、铁路沿线附近
【小题2】实现 A 、 B 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① 北京市用地紧张,首钢占地面积大 ② 环境污染严重

  ③ 耗水耗能多,能源不能满足需求 ④ 转入地交通更便利,资源更丰富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综合题

  据材料和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6 分)

  材料一 “天漠”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现象,它的形成要有“丰富的沙源”、“强劲的风力”,它们像是形形色色的“迷你沙漠”,却会出现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带,与江河湖海如影随形。

  左图中 M 地附近有 20 多万亩沙丘。

  材料二 鄱阳湖附近的水系(左图)和鄱阳湖南部资源、交通等示意图(右图)

  材料三 2011 年 11 月,位于 M 沙地的风力发电站成功并网发电。因北部无高大山地阻挡,M地大风日数多。仅2012年1月,4 级以上的大风日数就达到4. 8天。

  (l)指出左图M地最有利于形成“天漠”的季节,并分析该季节形成“天漠”的主要条件。 (10分)

  (2)简述左图 M 地建风力发电站的区位优势。(8分)

  (3)根据右图所示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P 地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有利条件。(8分)

  读下图和相关资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非洲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图 8 )

  材料二 l963 年,图中湖泊面积2. 5万平方千米,但由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的原因,到 2007年,该湖面积减小到2000平方千米,不足原来的1/10 。

  材料三 人口、贫穷和环境问题,一直以来是困扰非洲的主要问题。据统计,非洲西部育龄妇女平均生育人数5. 8 人,人均年收入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l/ 2,不合理的开发和对植被的破坏,导致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的加剧。

  (1)据图描述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分布的变化特征。(6分)

  (2)简要分析造成图中湖泊面积减小的原因。(6分)

  (3)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分析甲、乙两地发展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差异。( 8 分)

  (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的知识,试提出该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6分)
看了"高三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的人还看:

1.2016高中地理会考试题及答案

2.宇宙中的地球高中地理测试题及答案

3.中国地理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4.全球气候变化高中地理测试题及答案

1810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