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地理学习方法 > 人教版高一地理《山地的形成》测试试题及答案(2)

人教版高一地理《山地的形成》测试试题及答案(2)

时间: 朝燕820 分享

人教版高一地理《山地的形成》测试试题及答案

  22.山区某中学组织学生调查公路选线原则,下图是他们从有关部门得到的设计方案图,对此他们提出了如下问题,请你协助解决。

  (1)该地区计划修建b镇到a镇的公路,①与②两个线路方案中,________较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建b镇到d城市的公路没走直线,绕道经过c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a~b与b~d是两条同等级公路,影响其修建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

  A.占用土地         B.工程造价

  C.民工数量 D.技术水平

  23.在城市居住的小明回老家农村过暑假时,在附近的山上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如山上有自流井,还有坚硬的花岗岩等。这些事物是如何产生的?你能帮他解决疑问吗?

  (1)甲、乙两处形成了山地,是如何形成的?

  (2)山上有自流井,可能位于哪个字母附近?为什么?如果打算勘探是否有石油,应选在什么位置?

  (3)城市的新房正在装修,可以在什么位置选取优质的岩石做装修材料?

  人教版高一地理《山地的形成》测试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处岩层断裂并发生了明显位移为断层,乙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丙处岩层向下凹为向斜。

  2.C 3.B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M山地为断层相对上升的岩体形成的,属于断块山。庐山、华山和泰山都是断块山,而喜马拉雅山是褶皱山。

  4.B 解析:图中由于岩层的挤压形成褶皱构造,褶皱基本形态分为背斜和向斜;图中没有岩层的断裂和明显位移。

  5.B 解析: Q地为向斜构造,是良好的储水构造,地下有岩浆侵入形成的花岗岩,石灰岩受热可能形成大理岩;P地为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P地④岩层已被侵蚀掉。

  6.C 解析:库区所在的谷地属于背斜谷,背斜顶部因受张力易被侵蚀而成谷地。

  7.A 解析:该处地质构造主要有褶皱和断层,是地壳运动形成的。

  8.B解析:火山喷发时,如果岩浆沿着地壳中央喷山口或管道喷出,会形成火山,不会形成玄武岩高原;长白山主峰、富士山都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锥是由火山碎屑物质和喷涌出来的岩浆在流动过程中堆积而成的;火山规模有大有小,小的相对高度不及100米。

  9.D 10.C解析: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变形(弯曲)为褶皱,变位(错动)为断层。图中②为地堑、③为向斜山(或背斜谷)、④为地垒。

  11.B解析:根据图中甲处的山地来看,其岩层明显是向下弯曲,所以应是向斜构造。

  12.A 解析:从地质构造看,泰山的形成应属于发生在两条断层之间相对上升的岩块,即图中的①。

  13.C 解析:背斜是石油、天然气的良好储藏构造,图中③是背斜构造。

  14.A解析:台湾岛地形以山地为主,沿海地区地势较为平坦,适宜修建铁路,而中部为台湾山脉,修筑铁路成本高、难度大,故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

  15.A 解析:根据题干及剖面图可知,从白垩纪到第三纪再到第四纪,岩层为从老到新。仔细研读合肥附近的地质剖面图,可以发现岩层中间老,两翼新,故地质构造应为背斜,且岩层上拱,故选A。

  16.A 解析:根据图中六大板块的分布、轮廓,可以判断出太平洋板块以大洋为主,很少有陆地,而其他板块均包含有大面积的陆地。

  17.C解析:由喜马拉雅山的位置来看,刚好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地带附近,是由这两大板块挤压而成的。

  18.C 解析:从地形上看①③为山,从地质构造上看①为断块山,③为向斜山。

  19.D解析:第2题,隧道一般建在背斜处,即图中丁处。

  20. A解析:山区公路的建设要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要尽可能多地穿过居民点,以方便客货的集散;山区公路应避开陡坡,在陡坡上呈“之”字形弯曲迂回前进。

  二、非选择题

  21.答案:(1)B处 从岩层的新老关系看,该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

  (2)A处为向斜,槽部因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

  (3)大理岩(或变质岩) 石灰岩受岩浆侵入影响,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易发生变质

  (4)B处。B处为背斜核部,背斜的岩层受力点在两翼,在背斜核部开隧道不易塌方,安全性、稳定性好;背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顺岩层向下渗流,不会因积水而影响交通,也不会威胁隧道安全。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应为向斜;而B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应为背斜。第(2)题,A处为向斜成山,属于地形倒置,主要是向斜槽部和两翼遭受差异性侵蚀的结果。第(3)题,花岗岩为岩浆岩,则岩浆和石灰岩的接合处容易发生变质,形成大理岩。第(4)题,一般来说,从安全性方面考虑,隧道多选择在背斜处。

  22.答案:(1)② 受地形的影响,山地地区修建公路要避开陡坡,尽量沿等高线修建。

  (2)考虑经济因素,尽可能多经过城镇,加大运输量,提高经济效益。

  (3)B

  解析:第(1)题,从b镇到a镇的公路,①、②两个线路比较可以看出①要经过两座山脉,地势起伏大,②在谷地中通过,相对平坦。第(2)题,图中绕道经过c镇,可以加大运输量,促进经济发展。第(3)题,从图中的两条线路比较发现,b~d线路经过的地区地势平坦,a~b线路经过山区,地势起伏相对要大一些,因而工程造价稍高。

  23.答案:(1)流水侵蚀作用。

  (2)B,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A,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3)③地附近。

  解析:据图可以知道,此处因褶皱而引起地势起伏变化,甲、乙两地的地质构造为向斜,能够形成山地和流水侵蚀作用有关。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坚硬的花岗岩可作装修材料,属于岩浆岩。
看了人教版高一地理《山地的形成》测试试题及答案的人还看:

1.宇宙中的地球高中地理测试题及答案

2.常见天气系统高中地理测试题及答案

3.全球气候变化高中地理测试题及答案

4.海水运动高中地理测试题及答案

2018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