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二学习方法 > 高二生物 > 人教版高二必修三生物第二章知识点

人教版高二必修三生物第二章知识点

时间: 舒雯911 分享

人教版高二必修三生物第二章知识点

  生物学是农学、林学、医学和环境科学的基础,学好生物至关重要。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人教版高二必修三生物第二章知识点的相关资料,供您阅读。

  人教版高二必修三生物第二章知识点: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1、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二氧化碳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途径、反应速度、作用范围、作用时间)

  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但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神经调节为主,体液调节为辅)

  4、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激素:甲状腺激素

  5、体温恒定的调节:

  (1)人体热量的来源:骨骼肌不自主战栗,肝脏产热,肾上腺分泌增加

  (2)热量的散出: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呼吸、排尿和排便等。

  (3)寒冷环境下的调节(冷觉感受器)神经——体液调节

  (4)炎热环境下的调节(温觉感受器)神经调节

  6、体温恒定的条件:产热量=散热量

  7、水盐平衡的调节:(神经——体液调节)

  (1)体内渗透压升高——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渗透压降低——尿量减少

  (2)体内渗透压升高——大脑皮层的渴觉中枢——主动饮水——渗透压降低

  (3)抗利尿激素:有降低渗透压的作用,由下丘脑合成,储存到垂体后页,由垂体释放。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即膜电位)表现为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即静息电位)。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分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就发生一次很快的电位变化,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即动作电位)。但是,邻近的未兴奋部位仍然是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这样,在细胞膜外的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了电位差,于是就有了电荷的移动;在细胞膜内的兴奋部位与领近的未兴奋部位之间也形成了电位差,也有了电荷的移动,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该电流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在膜内则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从而形成了局部电流回路。这种局部电流又刺激相邻的未兴奋部位发生上述同样的电位变化,又产生局部电流。如此依次进行下去,兴奋不断地向前传导,而已经兴奋的部位又不断地依次恢复原先的电位。兴奋就是按照这样的方式沿着神经纤维迅速向前传导的。

  细胞间的传递

  兴奋在神经与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

  一个神经元与另一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叫做突触。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一个小枝的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做突触小体。这些突触小体可以与多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而形成突触。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的。突触前膜是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膜;突触后膜是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胞体膜或树突膜;突触间隙是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存在的间隙。突触小体内靠近前膜处含有大量的突触小泡,泡内含有化学物质——递质。当兴奋通过突触传导到突触小体时,突触小体内的推出小泡就将递质放到突触间隙里,使另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这样,兴奋就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而传递给了另一个神经元。

  由于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通过胞吐作用于突触后膜上,使后一个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所以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就是说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而不能向相反的方向传递。

  外界刺激传入神经中枢后,通过神经中枢的分析与综合,再由神经中枢对机体的各项活动进行调解。虽然各级神经中枢对机体的活动都有调解作用,但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起着主导的作用。

人教版高二必修三生物第二章知识点相关文章:

1.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2.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知识点总结

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知识点总结(2)

4.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5.高中必修三生物第二章知识点

6.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汇总

7.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8.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知识点

1923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