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二学习方法 > 高二语文 > 高中语文文言文复习(必修2)(2)

高中语文文言文复习(必修2)(2)

时间: 文娟843 分享

高中语文文言文复习(必修2)

  《兰亭集序》知识点梳理

  1.通假字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趣 通 取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由 通 犹

  2.古今异义

  茂林修竹 古:长今;常用义为“修理”、“修饰”

  列坐其次 古:旁边、水边今:常用义为质量差

  或取诸怀抱 古:兼词,“之于”合音 今:常用义为众

  曾不知老之将至 古:读zeng ,竟 今:读zeng 多作姓

  向之所欣 古:过去、原来今:常用义为方向

  终期于尽 古:至、及今:无此义

  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这些文章今: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3.词类活用

  A.形容词作名词

  群贤毕至 贤士

  少长咸集 年轻人,年长的人

  B.形容词作动词

  齐彭殇为妄作 看作相等

  C.名词作动词

  映带左右 环绕

  一觞一咏 喝酒

  D.数词作动词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看作一样

  4.一词多义

  列坐其次 旁边水边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驻扎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次一等

  余船以次俱进 次序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情致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达到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得到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招致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高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长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学习 进步

  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办好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至 、及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期望、要求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时间期限

  5.虚词运用

  所以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表原因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以此 用来

  吾知所以距子者,吾不言 表方法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助词 表定语后置

  之 曾不知老之将至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及其所之既倦 动词往 达到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助词 的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1、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二、词类活用

  1、始舍于其址。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2、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3、有泉侧出。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5、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

  6、而其见愈奇。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8、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9、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1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11、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

  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三、一词多义(扩展)

  (一)虚词“乃”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2、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副词,竟,竟然,居然

  3、良乃人,具告沛公副词,于是

  4、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副词,才

  (二)实词“道”

  1、有碑仆道名词,路、道路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3、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名词,主张

  4、何可胜道也哉动词,说、讲

  5、策之不以其道名词,方法

  (三)实词“盖”

  1、日初出大如车盖名词,车盖

  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连词,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3、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动词,超过,胜过

  4、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助词,有“大概”的意思

  (四)实词“文”

  1、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名词,文字

  2、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名词,纹理

  3、属予作文以记之名词,文章

  4、文过饰非动词,掩饰

  (五)实词“然”

  1、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代词,如此,这样

  2、吴广以为然形容词,对、正确

  3、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4、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连词,表转折,但、但是

  (六)虚词“其”

  1、用作代词,可以作第一、二、三人称代词;可以作指示代词(这,那);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第三人称代词,它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则或咎其欲出者。指示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指示代词,指代“好游者”,译作“那些”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指示代词,译作“这”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指示代词,译作“其中的”

  2、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其是之谓乎!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其可怪也与?

  3、固定用法“何其”,译作“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多么衰落啊!)

  四、重点句式

  (一)固定句式

  1、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吗?)

  2、何可胜道也哉!(哪里……呢!)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的缘故。)

  (二)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往往放在动词后面,表示地点,时间,比较等意义。如: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于天地……”作状语修饰限定动词“观”,“对天地……”

  2、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于其址”作状语修饰限定动词“舍”,“在……”

  3、请辞于军“于军”作状语限定动词“辞”的对象,“向军队”

  4、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于星火”表示“比星火……”

  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划线“于蓝”表示“比蓝……”表比较

  6、皆断头注槊上,植(于)市门外“(于)市门外”表示“在市门外……”

  7、具告以事“以事”表示“把事情……”

  (三)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强”作为中心语“爪牙”“筋骨”的定语,后置。

  求人可使报秦者。(想找个可以出使去回复秦国的人)“可使报秦”作为中心语“人”的宾语,后置。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数量词“一双”作为“白璧”的定语,后置。

1247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