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二学习方法 > 高二语文 >

高二年级的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时间: 诗盈1200 分享

  大家可以经常看一些语文的试题,语文可能看多了就懂了,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高二语文,欢迎大家一起来参考看看吧

  高二学年语文上期中联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就中国的文化源头而言,无论是孔、孟,还是佛、老、墨翟,无不以济世安民为己任,怀抱一种死而后已的念头。自庄子、列子之后,继之以巢父、许由,乃至西晋的王衍之辈,倡导洁身自好,愿做山林高人、达士,隐士之风骤然而起。两者之分,其根本在于“人”“我”之别:孔、孟认得“人”字真,身心性命只是为了天下国家;而庄、列则认得“我”字真,视天地万物只是成就自己。

  ②事实确乎如此。在儒家学者中,孔、孟到处周游天下,孔子弟子亦不免事奉季氏。究其原因,固然因为舍此无以自活;但更重要的因素,还是因为孔、孟怀抱起死回生之力,而天下又有垂死欲生之民,所以遍行天下,希望藉此行道。

  ③那么,士人为何必须出仕做官?从原始儒家的观点来看,显然是为了达臻兼善天下的公共理想。担任官职是士人维持小农生存、实践其公共理念的必要媒介。即使是史书中所广泛记载的隐士、逸民,尽管他们远离官场,然此类隐居行为之所以被不断强调,还是因为他们原本就怀抱一种被君主征召入仕的期待。

  ④就原始儒家的理想而言,士人积极入仕体现为一种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当然,这种依附性尚不足以证明士人阶级的存在完全是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儒家的忧乐观足以证明士人阶级原本怀抱一种“孔颜之乐”的理想情操。所谓“孔颜之乐”,就是孔子“疏食饮水”,乐在其中;颜子身处陋巷,箪食瓢饮,不改其乐。究其本义,并非是说孔子以“疏食饮水”为乐,而是孔子将“不义而富贵”,视之轻如浮云。至于颜子之乐,则是倡导身处陋巷,不失自己的本心,即使身处富贵,仍能坚持自己的节操。儒家又有“仁者不忧”之说。所谓“不忧”,就是不忧于未来,是一种不对个人未来祸害加以担心的境界。至于万民之忧,却被儒家一直系挂心头。为此,儒家士人也就有了“居朝廷则忧其民,处江湖则忧其君”之论。

  ⑤随着士大夫社会的确立,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开始发生异化,也就是从做官为了“养民”“爱民”,进而异化为做官为了追逐个人的一己私利。于是,士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也从高尚的淑世理想,转而变成单纯追逐利益的寄生官僚意识。随之而来者,则是官员为官意识、习气的三大转变:一是从“养德”转变为“养态”,士大夫不再为可怒、可行之事而显现出刚正、果毅的德容,而是追求宽厚浑涵,不再任事敢言、忧国济时的俗状;二是从“策名委质”转变为“营营于富贵身家”,士大夫不再为了任天下国家之事而不顾个人的安危得失,而是营营于富贵身家,将社稷苍生委质于自己,不再认真做事;三是“功名”观念的转变,也就是从做官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转乾旋坤,继往开来,转而变为追求富贵。

  (选自《中国官本位意识的历史成因》,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①②段从中国文化源头说起,通过分析仕与隐的不同明确本文的讨论重点,即为何有人“居朝廷”有人“处江湖”。

  B.第③段承上启下,分析“士人必须出仕做官”的原因,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任职是士人实践公共理念的必要媒介。

  C.第④段进一步阐述士人出仕做官体现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强调士人阶级的这种依附主要不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

  D.第⑤段着重剖析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异化的情况,即做官目的、依附国家体系的性质、为官意识与习气等的转变。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隐士、逸民因原本就怀抱一种被君主征召入仕的期待,其远离官场的隐居行为被不断得到强调。

  B.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是原始儒家的理想,是原始儒家追求的忧乐观,即怀抱“孔颜之乐”,外在表现为依附国家体系。

  C.原始儒家理想中士人积极入仕体现出的对国家体系的依附性,其核心内容是兼善天下。

  D.随着士大夫社会的确立,士人由“居朝廷则忧其民,处江湖则忧其君”异化为单纯追逐利益的寄生官僚。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仕与隐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服务天下百姓,为了达臻兼善天下的公共理想,后者是为了成就自我。

  B.儒家的忧乐观既包括孔子“疏食饮水”,乐在其中的“孔颜之乐”,又含一直系挂心头的万民之忧,主要是为兼济天下。

  C.随着士大夫社会的确立,士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开始异化并逐渐衰退,开始异化为做官为了追逐个人的一己私利。

  D.士人怀抱起死回生之力,而天下又有垂死欲生之民,为了维持小农生存,实践其公共理念,积极入仕成为他们的必然选择。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夹 克 衫

  王 溱

  陈立这些日子燥的牙花子都肿了。

  陈立 是理发员,在市政府大楼里的理发室工作。

  一天,吃了午饭,陈立坐在沙发上刚要眯眼休息一会儿,一个小伙领着一位穿着夹克衫的中年男人走进来。陈立定眼一看,是市长。以前在电视上见过。

  这天陈立下班回家得到一个不好的消息,老婆查体发现肺上有块阴影。老婆哭了。第二天复查得知,是肿瘤,假不了,但良性恶性要活检才能最后确定。陈立立马觉得头都大了,无论怎样,手术避免不了。这一做手术,钱就会像流水般花出去。陈立的背上像压上了一尊石磨。

  祸不单行,女儿所在的饭店经营不善,闭门歇业。女儿失业了。

  陈立有些落魂失魄,拿着推子两眼分神,以至于被剪发的那位科长都看了出来,忙问怎么了?陈立说没事没事,只是昨晚睡得晚了,精神不好而已。人家科长不是好糊弄的,非要刨根问到底。陈立只好如实

  科长说,我只负责透个信给你,最近市里一家私企马上要上市,他们那里的待遇非常高。你女儿如果能进这样的企业就好了。

  科长给陈立留下了这个企业的名字,然后说你找找人帮忙,未必没希望。陈立说找谁好?科长说,当然级别越高越好。就看你的本事了。可我认识谁呀?陈立摊开两手说。远在天边近在跟前啊!科长看了看理发椅笑着说。

  开口求市长吧,只有他能帮上这个忙。

  陈立又不敢对市长开口。

  那天市长突然接到一个电话。但那天市长的声音很大,陈立从言谈中听得出,因为一个属下要市长帮着给他的亲属安排工作,市长正对下属发火。放下电话,市长又对站在一旁的秘书说,以后记住,凡是找我办这种事的统统给我挡出去。八项规定说得多清楚了,还抱幻想。

  陈立听了,庆幸自己没开口,否则一顿批评是少不了了。

  中午市长又来了,依旧穿着那件深蓝色的夹克衫。陈立发现市长很喜欢穿那件夹克衫,除了炎热的夏天,夹克衫几乎不离身。有一次陈立给市长理完发,拿衣服时发现,衣领都有些发白了。陈立纳闷,市长怎么就不换件新夹克衫?

  突然,陈立的手机响了。市长被铃声惊醒了,诧异地抬起头来望着陈立。对不起领导,我接个电话,是女儿的。陈立边说边按下键盘,秘书想上来阻挡,市长挥挥手让他退到一边。女儿的哭声传来了,陈立一下子收紧了心。陈立已经明白,女儿的哭声便是坏消息。果然,老婆的胃部又发现了阴影。

  陈立的手颤抖着,声音也在颤抖,眼里的泪水在打转。

  市长见陈立扣上电话,忙问,怎么回事?

  陈立强忍着痛苦摇摇头说,没事,没事。继续拿起剪刀。

  好了,先说你的事。市长一把扯下身上的围巾对陈立说。

  真的没事。陈立的眼圈都红了。

  别忍着。有什么困难说出来,我毕竟是市长,有些忙帮得上。

  陈立哽咽着把老婆有病的事告诉了市长。

  好了,我知道了。调车送陈立去医院。市长对秘书说。

  您的头发——秘书迟疑着说。

  我的头发怎么了,比病人还重要?别紧张,也别惊慌。有句话叫车到山前必有路,还有句话叫天无绝人之路。要有信心。市长拍拍陈立的肩头安慰道。

  接下来发生的一切,是大圆满。陈立老婆在市里最好的医院,找了最好的医生做了肿瘤切除。女儿如愿进了那家私企。这一切都是市长关照的结果。

  陈立和老婆商量,无论如何要感谢一下市长。怎么感谢也犯了难,市长缺什么?什么也不缺。陈立想起市长那件夹克衫。

  市长坐在理发椅里看着陈立托着那件跟老婆跑了好几家商场买来的夹克衫,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好啊,谢谢你们。我收下了,我喜欢夹克衫。但要付钱。这是原则。你们帮我买来就是情谊,我收了就是领情。

  后来陈立发现,市长还是一直穿着那件旧夹克衫。他悄悄问秘书,秘书告诉他,你知道那件夹克衫是谁给他买的?市长的母亲。老人家已经不在了,但市长一直不肯丢弃。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小说运用倒叙的方式,开头写“陈立这些日子燥的牙花子都肿了”,设置了悬念,激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B.小说中的科长,是一位细心、富有同情心的人,他想帮助陈立解决困难,但爱莫能助,便告诉陈立去找市长。

  C.市长听陈立接电话、诉说遇到的困难,以及市长叫秘书调车送陈立去医院,并安慰陈立,是故事的高潮部分。

  D.小说写市长的秘书,虽寥寥几笔,但血肉丰满,一笔“想上来阻挡”,一笔“您的头发”,写出了秘书的个性。

  E.小说写“陈立托着那件……夹克衫”,“托”字很传神,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它毕恭毕敬的神态和自感礼轻的心理。

  5.小说中的陈立的主要性格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6.小说以“夹克衫”作标题,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街头随机问一句,王者荣耀是什么,想必多半人都知道这是一款多人在线战术竞技游戏(即MOBA)。时常看到在餐厅、电影院门前,三五个年轻人聚在一起低着头拨弄着手机,那十有八九是一起“开黑”(组队开始游戏)。

  根据2017年4月腾讯互动娱乐年度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王者荣耀》累计注册用户超过2亿,成为全球用户数最多的MOBA手游,根据腾讯方面的数据,其日活跃用户达8000万。

  厦门海沧延奎小学六年级班主任谢美兰在班上做过一个小调查,发现全班41名同学里,有一半孩子在玩这款游戏。一些家长质疑说,大量中小学生沉迷于这款游戏,甚至有媒体报道称,该款游戏过半用户是中小学生。

  腾讯方面对“过半用户是中小学生”的质疑予以了否认。市场研究机构极光大数据发布的《王者荣耀研究报告》显示,14岁以下用户占3.57%;15岁~19岁的占22, 2%。

  对于记者采访时提出的该游戏18岁以下用户数据信息,腾讯方面未予回复,并表示从未发布过此类官方数据。

  (摘自《新华社:“王者荣耀”还是“王者农药”:健康游戏不止于防沉迷》)

  材料二:

  “荆轲就是女的!”

  谈及历史人物荆轲,在天津市蓟州区上小学三年级的王龙(化名)言之凿凿,言语间都快跟记者急眼了:王龙对荆轲的了解,基于手机游戏《王者荣耀》。《王者荣耀》作为即时对战类游戏,其中的游戏角色多为历史人物,如荆轲、诸葛亮、武则天等。在使用这些历史人物的同时,这款游戏还给这些历史人物设定了一些新的职位与身份。

  在这款游戏中,不同的历史人物有不同的分类,游戏中可以查看各种英雄角色的介绍。比如,游戏中有名为“李白”的英雄角色,这个角色是这样定义的:李白,青莲剑仙,定位:刺客/战士,擅长:突进/收割。不仅仅是李白,许多历史人物都被重新赋予了新的定位,还有如诸葛亮、扁鹊变成了法师,虞姬、李元芳变成了射手。

  《王者荣耀》中的英雄角色还有各种造型,如刘备的造型是使用枪支的“黑帮”教父,刘禅变成驾驶机器人的形象,高渐离拿起了吉他。其中最离谱的,则是将荆轲的角色设定为女性。这也是小学生王龙坚持认为“荆轲就是女的”的原因。

  (来源《法制网》)

  材料三:

  一款游戏成为全民性、现象级,足见其魅力;又被称为“毒药”“农药”,可见其后果。最近,当《王孝者荣耀》在一波波圈粉,又一波波被质疑时,该如何解“游戏之毒”令人深思。

  作为游戏,《王者荣耀》是成功的,而面向社会,它却不断在释放负能量。从数据看,累计注册用户超2亿,日活跃用户超8000余万,每7个中国人就有1人在玩,其中“00后”用户占比超过20%。在此可观的用户基础上,悲剧不断上演:13岁学生因玩游戏被父亲教训后跳楼,11岁女孩为买装备盗刷10余万元,17岁少年狂打40小时后诱发脑梗险些丧命……到底是游戏娱乐了大众,还是“陷害”了人生,恐怕在赚钱与伤人并生时,更值得警惕。

  多数游戏是无罪的,依托市场营利也无可厚非,但不设限并产生了极端后果,就不能听之任之。这种负面影响如果以各种方式施加于未成年的孩子身上,就该尽早遏制。以《王者荣耀》为例,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游戏内容架空和虚构历史,扭曲价值观和历史观;二是过度沉溺让孩子在精神与身体上被过度消耗。因此,既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用户的游戏需求,又要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研发并推出一款游戏只是起点,各个主体尽责有为则没有终点。

  (摘自人民网:《王者荣耀》,是娱乐大众还是“陷害”人生)

  材料四:

  7月3日、4日,人民网针对腾讯旗下“王者荣耀”连续刊发2篇评论,指出“王者荣耀”的危害性并呼吁政府和游戏制作方加强监管。与此同时,7月4日,“王者荣耀”游戏制作人在腾讯公司官方微信公号刊出的访谈中表示,其实,游戏和其他娱乐方式一样,也能够成为正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会被社会诟病的洪水猛兽,精神鸦片。

  7月4日,腾讯公司官方微信公号消息指出,腾讯将推出史上最严防沉迷措施,以《王者荣耀》为试点,率先实施健康游戏“三板斧”。首先上线的是限制12周岁以下玩家每天只玩一小时,后续还将实现晚上9点后禁止登录;绑定硬件设备一键禁玩;强化实名认证体系——这“三板斧”将逐步、持续推进。

  (摘自搜狐网)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使用了一系列数据来说明《王者荣耀》这款游戏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B.材料二中小学生王龙坚持认为“荆轲就是女的”,从某种层面上折射出了这款游戏的危害之大。

  C.材料三的内容说明人民网对《王者荣耀》的态度是否定的,因为它导致了许多极端事件的发生。

  D.材料四中指出腾讯公司将推出史上最严防沉迷措施,率先实施健康游戏“三板斧”。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王者荣耀》已经成为全球用户数最多的MOBA手游,其日活跃用户达8000万,游戏主体是未成年人。

  B.《王者荣耀》作为即时对战类游戏,其中的游戏角色都是历史人物,还给这些历史人物设定了一些新的职位与身份。

  C.《王者荣耀》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游戏内容架空和虚构历史,扭曲价值观和历史观;二是过度沉溺让孩子在精神与身体上被过度消耗。

  D.腾讯公司认为游戏和其他娱乐方式一样,也能够成为正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会被社会诟病的洪水猛兽,精神鸦片。

  E.游戏的研发者只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用户的游戏需求,又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就能从根本上解决由此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9.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已是普遍现象,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悲剧。针对上述材料,你认为从哪些方向防范才能将网络游戏对孩子的危害降到最低?(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刘杳,字士深,平原人也。祖乘民,宋冀州刺史。父闻慰,齐东阳太守,有清绩,在《齐书•良政传》。

  杳年十三,丁父忧,每哭,哀感行路。杳少好学,博综群书,沈约、任昉以下,每有遗忘,皆访问焉。

  出为临津令,有善绩。秩满,县人三百余人诣阙请留,敕许焉。杳以疾解还除云麾晋安王府参军詹事徐勉举杳及顾协等五人入华林撰《遍略》书成以本官兼廷尉正又以足疾解因著《林庭赋》。

  普通元年,复除建康正,迁尚书驾部郎;数月,徙署仪曹郎。出为余姚令,在县清洁,人有馈遗,一无所受,湘东王褒称之。还除湘东王记室参军,母忧去职。服阕,复为王府记室,兼东宫通事舍人。

  大通元年,迁步兵校尉,兼舍人如故。俄有敕,代裴子野知著作郎事。昭明太子薨,新宫建,旧人例无停者,敕特留杳焉。仍注太子《徂归赋》,称为博悉。仆射何敬容奏转杳王府谘议,高祖曰:“刘杳须先经中书。”乃除中书侍郎。寻为平西湘东王谘议参军,兼舍人、知著作如故。迁为尚书左丞。

  大同二年,卒官,时年五十。

  杳治身清俭,无所嗜好。为性不自伐,不论人短长,及睹释氏经教,常行慈忍。天监十七年,自居母忧,便断腥膻,持斋蔬食。及临终,遗命敛以法服,载以露车,还葬旧墓,随得一地,容棺而已,不得设灵筵祭醊。其子遵行之。

  (选自《梁史•刘杳传》,略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杳以疾解/还除云麾晋安王府参军/詹事徐勉举杳及顾协等五人入华林撰《遍略》/书成/以本官兼廷尉正/又以足疾解/

  B.杳以疾解还/除云麾晋安王府参军/詹事徐勉举杳及顾协等五人入华林/撰《遍略》书成/以本官兼廷尉正/又以足疾解/

  C.杳以陈解/还除云麾晋安王府参军/詹事徐勉举杳及顾协等五人入华林/撰《遍略》书成/以本官兼廷尉正/又以足疾解/

  D.杳以疾解还/除云麾晋安王府参军/詹事徐勉举杳及顾协等五人入华林撰《遍略》/书成/以本官兼廷尉正/又以足疾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刺史,汉武帝始置,“刺”,检核问事之意。孝成帝把刺史改称州牧,职权进一步扩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

  B.“普通元年”是用年号纪年。我国古代的纪年法常用的有王公位次纪年和年号纪年及干支纪年。中国古代从秦始皇时开始使用年号纪年。

  C.服阕,又叫服除,指守丧期满除去丧服。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居丧者的服丧期长短不同。

  D.尚书,一指《尚书》,是现存中国第一部古典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以记言为主;另指官职,本文“尚书左丞”就是辅佐尚书令的职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刘杳孝敬父母,能够克己守制。刘杳十三岁为父亲守丧,常常痈哭,哀伤得让过路人也感动不已。后来他为母亲守孝不食荤腥,只吃素食。

  B.刘杳政绩很好,深受百姓爱戴。刘杳出任临津县令,在任期满后,该县有三百多人到朝廷请求他继续留任,皇帝下诏同意了百姓的请求。

  C.刘杳博闻强记,文学成就卓著。沈约、任昉等人每遇到遗忘的,都来问他。他还曾参与撰写《遍略》《林庭赋》和注解《徂归赋》。

  D.刘杳清廉俭朴,没有过多嗜好。临死时,他要求儿子丧事从简。回乡安葬时,选择墓地,只需安放下一副棺材就行,不要设灵筵祭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出为余姚令,在县清洁,人有馈遗,一无所受,湘东王褒称之。

  (2)昭明太子薨,新宫建,旧人例无停者,敕特留杳焉。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登 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①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②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③。

  【注】①玉垒:山名。②西山寇盗:指吐蕃。③梁父吟:《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14.下列选项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提挈全篇,花伤客心,以哀景写哀情,和“感时花溅泪”(《春望》)一样,同是正衬手法。 “登临”二字,则以高屋建瓴之势,领起下面的种种观感。

  B.颔联从诗人登楼所见的自然山水描述山河壮观,上句就时间驰骋遐思,下句向空间开拓视野,饱含着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民族历史的追怀。

  C.颈联议论天下大势,“朝廷”、“寇盗”,是诗人登楼所想。上句说大唐帝国气运久远;下句说明第二句的“万方多难”,针对吐蕃的觊觎寄语相告:“莫再徒劳无益地前来侵扰!”

  D.尾联运用典故,后主,指蜀汉刘禅,宠信宦官,终于亡国;先主庙在成都锦官门外,西有武侯祠,东有后主祠;《梁甫吟》是诸葛亮遇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篇,用来比喻这首《登楼》,含有对诸葛武侯的仰慕之意。

  E.全诗即景抒怀,写山川联系着古往今来社会的变化,谈人事又借助自然界的景物,互相渗透,互相包容;融自然景象、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语壮境阔,寄意深远,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15.试赏析“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一句中“来” 和“变” 字好在哪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句子: , 。

  (2)《陈情表》用 , 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3)身临天阔水远、野鸭高飞、秋霞绚丽的优美环境,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初唐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 ,秋水共长天一色。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①文学作品好坏的关键在于人物塑造得形象与否。当你打开一本好书的时候,书里的人物马上会站立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②春天暖阳普照,和风拂面,池塘边垂柳绽绿芽,田野里百花齐放;冬天里万物回归沉寂,凛冽的北风吹来,雪花洋洋洒洒,大地白茫茫一片。

  ③曾几何时,工匠是一个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须臾不可离的职业,木匠、铜匠、铁匠、石匠、篾匠等,各类手工匠人用他们精湛的技艺为传统生活图景定下底色。

  ④南方的冬天,北风一吹,红了一秋的枫叶,随风飘飞:松树林里,松果密密麻麻落在地上,俯拾皆是;鸟雀们也收敛了活泼的天性,进洞避寒了。

  ⑤这本书的对象是中低文化层次的读者,目的在于普及科普知识,所以书的内容写的平易近人。

  ⑥地处中国西南的峨眉山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誉,其巍峨磅礴,重峦叠嶂,山山有奇景,十里不同天,真是巧夺天工。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光盘行动”唤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爱惜粮食、反对浪费的责任,也培育了新的生话观、消费观,值得大力提倡和践行。

  B. 我们只要有更先进的理念、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主动出击,精准发力,就一定能“换档加速”“弯道超车”,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

  C.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意外走红,不仅以超5亿元的高票房打破了印度电影在中国内地的票房纪录,还连续多日牢牢占据单日票房榜首。

  D.截至2016年11月,“武侠世界”在全世界网络点击率排行榜上竟然排到了第1536名,日均页面访问量达362万余次。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张教授:

  我是记者小王,发邮件是想跟您预约一个访谈。收到您 ① 的大作,连夜 ② ,深为您深刻的思考、透辟的见解 ③ ,所以想就您书中谈到的家风建设的话题做一下深度交流,希望您 ④ 。冒昧打扰,敬请 ⑤ !

  ① ② ③ ④ ⑤

  A 赠予 速读 感动 知无不言 海涵

  B 惠赠 拜读 折服 不吝赐教 谅解

  C 赠予 赏读 叹服 万勿自谦 原谅

  D 惠赠 捧读 打动 指点斧正 宽恕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6分)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远在春秋时代,中国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到秦汉年间, 。“二十四节气”不仅影响农业生产, ,我国民间积累了大量的气象谚语、农事谚语、生活谚语,用来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比如“寒露到霜降,种麦莫慌张”等。虽然大家可能说不出具体都有哪些节气, ,在什么季节做什么等等,都是大有学问。

  21.下面文段有三处存在推断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欢乐颂2》是一部都市女性情感剧,因为它选取了五个性格各异的女性形象,所以还原了当下的社会现实,受到观众的喜爱。编剧通过角色的现实性刻画探讨社会转型期的女性如何寻找人生航向、如何生存与进步等问题,剧中不少台词措辞犀利,直戳现实,必然在各大社交网络上引发热议。这部剧必将最大限度地扩展电视剧在不同传播媒介上的影响范围及其社会文化意义。

  ① 选取了五个女性形象未必完全还原了当下的社会现实。

  ②

  ③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上海地铁上,一男子因随地吐痰遭到指责后,竟不停地用污言秽语和指责他的乘客对骂,一黑衣壮汉忍不住,拨开人群走到“吐痰男”跟前踢去一脚,吐痰男顿时安静下来,一语不发,此时,有出来劝架的乘客指责“黑衣男”:“打人是不对的。”更多的人则认可黑衣男的做法。这段视频被上传到网络后,引起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其中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标题自拟。

  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A项,“通过分析仕与隐的不同明确本文的讨论重点,即为何有人‘居朝廷’有人‘处江湖’”与原文意思不符,本文的重点在于讨论儒家的为官思想(居朝廷)。

  2.B项把几个不同的概念等同起来的说法是错误的。结合文本第四段“士人积极入仕体现为一种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儒家的忧乐观足以证明士人阶级原本怀抱一种‘孔颜之乐’的理想情操”可知,“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并非等同于原始儒家追求的忧乐观,更不能和“孔颜之乐”划等号。

  3.C项结合文本第五段“进而异化为做官为了追逐个人的一己私利。于是,士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也从高尚的淑世理想,转而变成单纯追逐利益的寄生官僚意识”可知,“士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开始异化并逐渐衰退”不合文意。

  4.A、C(B“他想帮助陈立解决困难”错,小说中没有体现出这一点。另外“便告诉陈立去找市长”也不准确,只是暗示他去找市长。D“血肉丰满”分析不太准确,秘书这个人物血肉谈不上丰满。E“用夸张的手法”错,没用夸张;另外“自感礼轻的心理”也错,没有表现这种心理)

  5.①有责任心,他为妻子的病、女儿的失业忧心如焚。②有感恩之心,买件夹克衫感谢市长的帮助。(每点2分)

  6.①使小说结构严谨,夹克衫起线索作用。它把市长来理发室理发、陈立向市长诉说家事买夹克衫感谢市长等主要情节串连起来,形成完整的故事。(2分)②推动情节发展。陈立发现夹克衫衣领有些发白,为下文买件夹克衫感谢市长埋下伏笔,再引出一直不肯丢弃它的原因。(2分)③丰富了小说的情感,市长一直穿着母亲买的夹克衫,表现了市长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2分)

  7.(3分)C 并非否定,也肯定了其成功之处。

  8.(5分)C、D A项“游戏主体是未成年人”于文无据。B项“都是历史人物”与原文不符。E项,说法过于绝对,原 文说“各个主体尽责有为则没有终点”。(答对一项给2分。两项给5分)

  9.(4分)开放性试题,学生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给分。可从游戏平台、政府、家庭等多个角度来谈。

  【示例】①立足平台,要市场更要责任。游戏研发者不能只重刺激性而忽视潜在危害,不能只重体验而不计后果。作为企业,利益的吸引不能取代责任的担当,为社会尽责、为发展尽力、为人类增添价值,“王者”才会真正“荣耀”。②立足政府,要创新更要监管。游戏毕竟是市场行为,其研发与营销也代表了一定的创新与活力。政府要鼓励企业创新,支持企业开拓,但是监管是永远不能松的那根弦,监管主体有必要让游戏多一些“善意”。③立足家庭,家长们首先应该知道,什么游戏适合什么年龄的孩子,我国没有游戏分级制,家长们就应该学会自行分级。父母应加强家庭教育,强化对子女的日常教育,培养积极爱好,转移注意力。(每点两分,答对任意两点即可给满分)

  10.(3分) A(本题考查断句能力。“解”是“离职”,“还”指“回京”,与“除云麾晋安 王府参军”联系更紧密。所以排除B与D两项。“举”的宾语是“杳及顾协等五人入华林”,补足语是“撰《遍略》”,所以,“詹事徐勉举杳及顾协等五人入华林撰《遍略》”放在一起。另外,“《遍略》”“书成”要分开。)

  11.(3分)B

  12.(3分) C(《林庭赋》为独撰)

  13.(10分)

  (1)(5分)(刘杳)出京任余姚县令,在任期间清正廉洁,有人给他送礼,全都没有接受,湘东王对他大加称赞和褒奖。(“清洁”“馈遗”“褒称”各1分,句子大意2分)

  (2)(5分)昭明太子死后,新立太子,原东宫人员按旧例没有留任的,皇帝下诏特意留下刘杳仍在太子宫任职。(“新宫”“例”“无停”各1分,句子大意2分)

  附译文:

  刘杳字士深,平原郡人。祖父刘乘民,刘宋时任冀州刺史。父亲刘闻慰,齐朝时任东阳郡太守,政绩清廉,事迹记录在《齐书•良政传》中。

  刘杳只有几岁,征士明僧绍见到他,抚摸着他的头说:“这小孩真是一匹千里小马。”十三岁。父亲去世守丧,每次痛哭,哀伤得让过路人也感动不已。

  刘杳年少时十分好学,博览群书,沈约、任昉等人,每遇到有些遗忘的东西都来问刘杳。出任临津县令,政绩很好,任期满后,临津县三百多人到朝请求他留任,皇帝下诏同意了百姓的请求。刘杳因病请求离职,回京后任云麾晋安王府参军。詹事徐勉推举刘杳和顾协等五人进华林院撰写《遍略》,该书完成后,以原任职官兼任廷尉正,又因脚疾解职。因此有闲暇著《林庭赋》。王僧孺看了后赞叹地说:“沈约的《郊居》以后,便没有这样好的作品。”普通元年(520),又任建康县令,提升为尚书驾部郎,几个月后改任署仪曹郎,仆射徐勉将台阁文议交由刘杳负责。出任余姚县令,在任期间清正廉洁,有人给他送礼,全都没有接受,湘东王对他大加称赞和褒奖。回京后任宣惠湘东王记室参军,母亲去世后去职离任。服丧期满,恢复王府记室官位,兼任东宫通事舍人。大通元年(527),提升为步兵校尉,仍兼任东宫通事舍人。昭明太子对刘杳说:“酒不是你所喜欢的,但任酒厨之官,完全是为了不愧古人。”不久有诏令让他代替裴子野负责著作郎的事务。昭明太子死后,新立太子,原东宫人员按旧例都要离职调任,皇帝下诏特留刘杳仍在太子宫任职。继续注释昭明太子的《徂归赋》,人称他知识广博。仆射何敬容奏请刘杳转任王府咨议,高祖说:“刘杳必须先经过中书。”于是任命他为中书侍郎,不久任平西湘东王咨议参军,仍然兼任东宫通事舍人和著作郎。提升为尚书左丞。大同二年(536),死在官任上,年龄五十岁。

  刘杳为人清廉俭朴,没有过多的嗜欲。生性不不自我夸耀,不评论别人的长短是非,看了佛家的经典后,时常做善事,忍让克己。天监十七年(518),自从为母亲守孝,便长期不食荤腥,只吃素食。临死时,遗言用僧服装殓,用敞车运载,还乡安葬,随便选择一片墓地,只需安放下棺材就够了,不要设灵台祭筵。其子按他的遗愿办理了丧事。

  14.AB.B 2分A 3分(A.乐景写哀请,反衬B.上下句内容反了。)

  15.“来”即“来临”,是说锦江的两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迎面扑来,烘托锦江春色逐人,气势浩大令人有荡胸扑面的感受,表现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变”是“变化,”指玉垒山的浮云变幻莫测,从古到今浮云如白云变苍狗,世事如沧海变桑田,“变”一字双关,表现诗人对民族历史的追怀。

  16.(略)

  17.B

  18. B【解题思路】A.“唤起”与“责任”搭配不当,应在“责任”后加“意识”;C.不合逻辑,应将“不仅”和“还”后面的内容互换位置,D项项去掉“余”字.

  19.B【解题思路】赠予:赠送,送给。惠赠:敬辞,指对方赐予(财物)。①处填“惠赠”更恰当,排除A、C两项。折服:信服。打动:使人感动。③处填“折服”更符合语境,排除D项。故选B项。

  20.“二十四节气”已经完全确立 还关乎人们的日常生活 但节气的理念深入人心

  (回答1点1分,2点3分,3点5分)

  21.②台词措辞犀利,直戳现实,不一定就能在各大社交网络上引发热议

  ③这部剧未必最大限度地扩展了电视剧的影响范围及社会文化意义

  高二语文上第二次期中考试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代,治理者与被治理者的平等自愿合作关系必须以共利双赢为基础,否则平等自愿合作关系就无法实现,即使暂时实现也很难持久。正如宋代耿延年在总结信州铅山铜场兴衰的原因时指出:“惟务与民共利,经久可行。不欲专利于官,而有害于民;不欲取办一时,而贻患于后。”入中也是如此。官府依据入中法招募商人入纳粮草于规定的沿边地点,给予钞引,使至京师或他处领取现钱或金银、盐、茶、香药等,“若官尽其利,则商旅不行”。

  宋初对酒、醋、陂塘、墟市、渡口等的税收,由官府核计应征数额,招商承包。商人缴保证金于官,取得征税之权,谓之买扑。宋代在买扑承包经营中,官府所定竞标价必须适中,即一方面竞标者以这一竞标价承包后,通过经营可以获取承包利润;另一方面,官府作为招标者,以这一竞标价转让经营权后可以尽可能地获取财政收入最大化。这就是“承扑者无破败之患,而官入之利有常而无失也”。换言之,竞标价不能太高,否则竞标承包者就很有可能不赢利,甚至亏损。另一方面,如竞标价太低,官府作为招标者无法从转让经营权中获得财政收益,同样,这种买扑承包也没必要存在。

  宋代的入中法能较长久地实行一段时期,其基础也是官商双方共利双赢。如有一方不能从中获得好处,就会中止双方的平等自愿合作。入中法中政府得到的好处甚多,既通过卖茶获利,更重要的是又可通过商人解决沿边军需供给难题。而对于商人来说,则可获得较丰厚的商业利润。

  相反,入中法的失败,其关键原因就是大量茶引无法兑现茶叶而贬值,使商人无利可图,甚至亏本,商人只好退出入中法,中止与政府的合作。正如文彦博指出的:“非茶法弊,盖昔年用兵西北,调边食急,用茶偿之,其数既多,茶不售则所在委积,故虚钱多而坏法也。”

  宋初以来的矿冶业,不问冶户冶炼的多寡,必须按照国家硬性规定的矿税课额缴纳。由于当时技术的限制,难以探明矿藏量,如果实行课额制,很难准确保持官府与坑户、冶户之间共利双赢的合作平衡点,使双方的平等合作关系失去坚实的基础。到王安石变法期间,与召募制相结合的分成制便应运而生了,这就是二八抽分制。如绍兴七年,朝廷同意“金银坑场并依熙丰法召百姓采取,自备物料烹炼,十分为率,官收二分,其八分许坑户自便货卖”,使官府与坑户、冶户的共利双赢找到了一个“经久可行”的平衡点。尤其对于后者来说,避免了因生产不足但课额不减而引起的折业代赔的弊端,坑户、冶户的再生产获得了一定的保证。

  宋代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确立官民平等自愿合作关系时,重视以共利双赢为基础。如在出让坑冶坊场经营权时,注意根据各州买扑坊场历届课利的增减情况,酌中确定一个课利钱数额作为本届承包的最低价。南宋政府出卖、出租官田宅时,要求立价“量度适中估价,务要公当,不致亏损公私”,并严防官吏在估产立价中营私舞弊。

  (摘编自方宝璋《略论宋代政府经济管理从统治到治理的转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对酒、醋、陂塘、墟市、渡口等的税收买扑承包中,如果官府竞标价定得低,承扑者在经营过程中就不会有亏损破产的担忧。

  B.宋初政府为了保证财政收益,硬性规定缴纳矿税课额,这损害了官府和坑户、冶户的利益,也影响了矿冶业的发展。

  C.宋用兵西北,商人到沿边地区用粮草换取茶引,但手中持有的大量茶引却无法兑现茶叶,这是入中法失败的关键原因。

  D.宋代的二八抽分制与召募制相结合,恢复了官民间的平等合作关系,使其重新找到了共利双赢“经久可行”的平衡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治理者与被治理者之间只有共利双赢,才有可能实现并维持平等自愿合作关系。在总结铜场兴衰原因时,耿延年也指出了这一点。

  B.在买扑承包经营中,宋政府要最大限度地获取财政收益,做到“有常而无失”,就必须在转让经营权招标时确定适中的竞标价。

  C.王安石变法期间,开始实行分成制,允许商户依法采矿和自备物料冶炼,官府只抽取小部分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矿业的再生产。

  D.为了严防官吏因营私舞弊而致公私双方的利益受损,南宋政府在进行出卖、出租官田宅等经济活动时,要求估价适中,立价公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宋代推行入中法,政府收获甚多。政府发放钞引让商人兑换茶叶,从中获利;更重要的是可以借助商人之力,解决边境军需供给难题。

  B.二八抽分制是宋政府与矿冶业主之间的利润分成制度,它的优点是在课额不减的情况下,避免了因生产不足而引起的折业代赔的弊端。

  C.入中法能在较长一段时期内顺利实行,是以官商共利双赢为基础。对商人而言,能够有利可图,自然不会退出入中法,中止与政府的合作。

  D.在出让坑冶场坊经营权、核计应征数额时,宋政府重视承包商的利益,根据各州历届买扑课利的增减情况,酌定了一个适中的承包价。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在亲爱的人与一头猪之间

  王奎山

  1982年我读大四。那年的春节,我领着徐美红一起回乡下过年。徐美红的爸爸当时是我们省财政厅厅长,一个厅长千金,能看上我这乡下娃,那是因为我有三篇论文上过学报。徐美红的到来,简直在我们那个村子里刮了一场十二级的台风。女人们孩子们都挤到我家的院子里来看稀奇,一时间,院子里热闹成了一锅粥。男人们到底矜持一些,远远地站在那里看,议论。父亲拿着香烟,满面春风地上前挨个儿给大家敬。大家也不客气,会吸的,当场点着吸了起来;不会的,就夹在耳朵上。

  这是刚刚到家那天的事。此后的几天里,家里也是人来人往像赶集一样,没个冷清的时候。母亲高兴地说,咱家几十年都没有这样热闹过了。父亲点点头,说,那是哩,那是哩。

  直到年三十下午了,家里才算清净下来。母亲麻利地剁好饺子馅,妹妹和好面,和父亲三个人包起饺子来。我和徐美红表示要帮忙,被母亲坚决地拒绝了。于是,我躺在厨房一角父亲平时睡觉的地铺上看书。徐美红也找了一本闲书,懒懒地靠在我的身上看。这中间,徐美红上了一趟厕所。黄昏时候,饺子包完了。妹妹说,憋死我了,就往厕所跑。一会儿妹妹就跑回来大惊小怪地喊,猪跑哪里去了?咱家的猪跑哪里去了?父亲母亲都慌了,忙着往厕所里看,厕所里空空如也,哪里还有猪的影子?我们这里,厕所和猪圈是在一起的。

  突然,妹妹像是想起什么似的,大声说,俺嫂中间上厕所了,肯定是出来的时候忘记拴栅栏门了。这是极有可能的事。一到乡下,徐美红就暗中朝我抱怨,啥都好,就是解手太恐怖了,身边那么个东西朝你虎视眈眈的,吓死人了。因此她匆忙离开时忘记拴栅栏门,以至于让猪跑了出去,这是极有可能的事。母亲忙给徐美红打圆场,批评妹妹说,你胡说个啥,你嫂出来咋会忘记拴栅栏门!徐美红也是个实心人,也不知道推卸责任,说,我忘记拴没拴栅栏门了。父亲宽厚地笑笑,说,我出去找找看,二百多斤重的大肥猪,还能丢了?说罢,父亲就出去找猪去了。跟着妹妹也说,反正没事,我也出去找找。

  天黑透了,四周传来噼噼叭叭的鞭炮声。别人家都在过大年了,我们家却连灯都没有点,五口人有两口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奔波呢。

  终于,父亲回来了。停了一会儿,妹妹也回来了。父亲把手一挥,朝母亲说,烧火吧,不能因为丢了一头猪,就连年也不过了,该咋过还咋过。父亲还特意朝我和徐美红笑笑,说,丢不了,一头二百多斤重大肥猪,往远处跑,它又跑不动,肯定就在附近,我明天再去找,保准找得到。

  话是这样说,但一家人谁也无法轻松下来,特别是徐美红。因为整个事件极有可能是她的粗心大意而造成的,所以更显得心事重重的样子,饺子吃了没几个,就丢下饭碗早旱地上床歇息去了。

  第二天一大旱,父亲就出去找猪了。然后,妹妹也出去了。母亲说,反正我在家也是闲着,我也出去,多一个总比少一个强。这样,家里就剩下我和徐美红两个人了,我想起母亲的话,“多一个总比少一个强”,就征求徐美红的意见,要不我也出去找?徐美红说,谁不让你去了?你去吧,你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我有些尴尬地笑笑,走过去拍了拍徐美红的脑袋,也出去找猪去了。在那样一种特定的情况下,在亲爱的人与一头猪之间,我只能选择一头猪。我希望徐美红能理解这一点。

  一直找到中午,连根猪毛也没有找到,我垂头丧气地往回走。刚进村,就见妹妹远远地迎了上来。一看到妹妹脸上灿烂的笑容,我就知道猪找到了。果然,是父亲在附近的崔庄找到的。原来,头天下午猪跑到人家的包产地里吃麦苗,被人家赶到自家的猪圈里圈了起来。父亲给人家买了两盒烟,才把猪赶回来的。回到家里,父亲母亲脸上都是一脸的欢笑。

  突然,妹妹发现了一个新情况,说,哎,我嫂哩?又问我,哥,我嫂不是跟你一块儿找猪去了吗?母亲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知道出大事了,像个孩子一样“哇”地哭了起来。母亲一哭,本来就是孩子的妹妹也跟着哭了起来。父亲虽然没有哭,眼圈也红红的,对我说,我马上就去国营家借车子,你赶紧到新安店去。

  新安店,是京广线上离我们家最近的一个火车站。

  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作品截取生活横断面,写我和徐美红回我老家过年丢猪找猪的小事,表现了城市与乡村在环境、观念、处理问题方式等方面的巨大差别。

  B.徐美红之所以能看上我这乡下娃,并不是因为有什么爱情,而是因为她觉得在学报上发表过三篇论文的我有出息,和我结合有美好前途。

  C.徐美红的到来在村子里所引起的强烈震动、不会吸烟的乡亲把我父亲敬的烟夹耳朵上、厕所和猪圈相连等细节描写,表现了乡村的愚昧。

  D.丢猪以后,一家人陷入慌乱,赶紧去找猪,忽略了第一次上门的徐美红;一气之下,她离开我家,父亲赶紧借车子,让我到新安店去追她。

  5.身为厅长千金的徐美红来到乡村过年和离开乡村,分别引起了怎样的反应?这样写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5分)

  6.作品为什么以“在亲爱的人与一头猪之间”为题?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

  绿色包装是形成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其中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描金彩绘、绢丝锦带、红木雕镂等产品过度包装现象得到一定遏制。然而,每逢节日过度包装总会“露头”.“锦衣加身”的月饼也会出现在市面上。过度包装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背道而驰。

  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垃圾中三分之一是过度包装,尤其是逢年过节,粽子、月饼等更是被包装“绑架”,包装成本可达商品本身价值的数十倍,纸张、木材、丝绸、金属等被大量消耗,令环境、资源不堪重负。

  过度包装屡禁不绝倒逼治理手段完善和治理方式创新。应当加快立法进程,将过度包装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统一规范,加强对流通领域和商家的法律约束。在鼓励简约包装的同时,加强对过度包装的处罚力度。

  企业是包装的责任主体,要制定政策鼓励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注重生态和环境效益。推广使用绿色包装袋,多采用可降解、可循环使用的包装材料。让那些希图用过度包装在市场上投机取巧的企业,没有出路。

  个人的微小行动可以汇聚成环保大作为。让包装回归“绿色”,缓解环境压力,同样有赖于全社会消费端的绿色化。每个人应当从自己做起,树立勤俭节约、绿色消费的理念。毕竟,对生态环境负责,就是为自己的生存环境负责。

  (摘编自《让包装回归“绿色”》,2017年9月27日新华网)

  材料二:

  长期以来,过度包装屡受诟病,为何仍大行其道呢?很大程度是商家推波助澜。精致的外观,华美的装饰,更能抓人眼球,让消费者在众多商品中多看一眼。包装豪华了,商品显得更上档次,身价自然水涨船高,赚取的利润也更多。这背后的商业逻辑,不难理解。

  除了商家的利益驱使,最根本的还在于高价买“面子”的不理性消费观念。事实上,普通家庭购买商品,大多还是讲究物美价廉,不会过分追求高档包装。可见,过度包装的商品,市场最主要还在于礼品消费。送礼的人抱着“好包装上档次,送礼出手有面子”的心态,对商品本身质量是否过硬,反倒不那么关心,最重要的是看着“高大上”就行。好面子、爱虚荣,在这般社会心态的影响下,过度包装似乎从不缺市场。

  过度包装使一些消费者盲目攀比,反过来商家瞅准了消费者心理,不断升级包装,生产更多华而不实的产品,导致恶性循环。一些经过特别包装的商品,价格一般都是平常包装的几倍,甚至更高。但是,商品质量并没有什么两样,最终吃亏的还是消费者。再往大了看,“一流包装,三流产品”,一个企业,不在“里子”上讲究,却只在“面子”上下功夫,也不利于国产品牌的成长。

  礼品原本寄托的是纯真质朴的情感,一旦过度包装,反而使感情变了味儿,成了利益输送和交换。特别是那些公款送礼者,“慷公家之慨,结私人之谊”,最终财友两空,正是教训。

  (摘编自《包装“瘦身”靠倡导新型消费观》,2017年9月29日《人民日报》)

  材料三:

  记者近日走访多家商超发现,月饼过度包装问题明显改善,200元左右价位、包装朴素的月饼礼盒成了主流。不过,一些给亲友送礼的消费者还是希望包装更精致一些,精明的网店为此专门推出了月饼豪华包装礼盒。

  “自家吃月饼没啥讲究,太繁复的包装反倒是浪费;如果是送给长辈,我就单独买个包装。”今年中秋节,市民彭女士换了种买月饼的方式:先买好月饼,再到网上另买合适的包装盒,既便宜实惠,也能图个漂亮体面表达心意。

  “超市里的月饼礼盒包装太同质化了,可选择的样式太少。网上单卖的包装盒花样多,可以慢慢挑,针对不同的送礼对象选不同的包装盒。”彭女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买来的月饼六块不足百元,而网购一个包装盒也就十几块钱。

  以“月饼包装盒”为搜索词,在淘宝网上能搜到4000多件相关商品,在京东商城上能搜到近200件相关商品。看似简单的月饼包装盒,被商家们玩出了新花样,清新插画包装、文艺牛皮纸包装、竹篮礼盒……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心仪的包装。

  网上销售的月饼包装礼盒价格并不贵,10元上下、纸质的月饼包装盒占主流,工序稍复杂、文艺范儿的包装能卖到几十元的价位。

  “这几年,月饼企业几乎都不怎么做豪华包装的月饼了,更注重月饼本身的品质。”本市一家知名月饼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

  (摘编自(《节俭风逼退月饼豪华包装》,2017年9月30日《北京日报》)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详细阐释了该如何整治包装问题,以往过度包装屡禁不止,这提醒我们治理的手段要进一步完善,治理的力度要有所加强。

  B.材料二分析了过度包装长期以来大行其道的原因,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商家难辞其咎,但消费者的购买需求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C.我们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消费者的消费理念越来越理性,他们现在购买月饼时,关注更多的是月饼的口味,而不再只是产品的包装。

  D.以上三则材料部谈论了月饼的包装问题,虽然现在市场上仍然存在着过度包装的现象,我们需要做的工作也还有很多,但前景令人乐观。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通过材料一我们认识到,要想治理过度包装这一现象,单纯地依靠对商家和消费者的倡导是很难奏效的,我们有必要通过立法、执法来进行约束和惩罚。

  B.材料三的内容能够证明消费者的需求对商家是有导向作用的,所以,勤俭节约的风气、健康绿色的消费观会使过度消费渐渐地难觅市场。

  C.三则材料的来源并不相同,其中材料三吐露了百姓的心声,语言通俗充满生活气息。相比之下,材料一和材料二更加客观、专业。

  D.三则材料都选在中秋节前夕这样的时间发表,体现了新闻的时效性。而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形成舆论氛围,从而使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

  E.针对过度包装在节日“频频”露头的情况,国家不仅有政策上的引领,而且还制定了惩罚措施,这也是整治过度包装能取得成效的重要原因。

  9.过度包装造成了哪些影响?请综合以上材料进行概括。(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僧达,琅邪临沂人,太保弘少子。兄锡,质讷乏风采。太祖闻僧达蚤慧,召见于德阳殿,问其书学及家事,应对闲敏,上甚知之,妻以临川王义庆女。

  少好学,善属文。年未二十,以为始兴王浚后军参军,迁太子舍人。坐属疾,于杨列桥观斗鸭,为有司所纠,原不问。性好鹰犬,与闾里少年相驰逐,又躬自屠牛。义庆闻如此,令周旋沙门慧观造而观之。僧达陈书满席,与论文义,慧观酬答不暇,深相称美。与锡不协,诉家贫,求郡,太祖欲以为秦郡,吏部郎庾炳之曰:“王弘子既不宜作秦郡,僧达亦不堪莅民。”乃止。寻迁太子洗马,母忧去职,兄锡罢临海郡还,送故及奉禄百万以上,僧达一夕令奴辇取,无复所余。服阕,为宣城太守。性好游猎,而山郡无事,僧达肆意驰骋,或三五日不归,受辞讼多在猎所。民或相逢不识,问府君所在,僧达曰:“近在后。”元嘉二十八年春,索虏寇逼,都邑危惧,僧达求入卫京师,见许。贼退,又除宣城太守,顷之,徙任义兴。

  三十年,元凶弑立,世祖入讨,普檄诸州郡;又符郡发兵,僧达未知所从。客说之曰:“方今衅逆滔天古今未有为君计莫若承义师之檄移告傍郡使工言之士明示祸福苟在有心谁不响应此策上也。如其不能,可躬率向义之徒,详择水陆之便,致身南归,亦其次也。”僧达乃自候道南奔,逢世祖于鹊头,即命为长史,加征虏将军。上即位,以为尚书右仆射,寻出为使持节、南蛮校尉,加征虏将军。僧达自负才地,谓当时莫及。上初践阼,即居端右,一二年间,便望宰相。及为护军,不得志,乃启求徐州,上不许。僧达三启固陈,上甚不说。期岁五迁,僧达弥不得意。

  吴郭西台寺多富沙门,僧达求须不称意,乃遣主簿顾旷率门义劫寺内沙门竺法瑶,得数百万。荆、江反叛,加僧达置佐领兵,台符听置千人,而辄立三十队,队八十人。又立宅于吴,多役公力。坐免官。

  (节选自《宋书•王僧达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方今衅逆滔天/古今未有为君计/莫若承义师之檄/移告傍郡使/工言之士明示祸福/苟在有心谁不响应此策/上也

  B.方今衅逆/滔天古今未有/为君计/莫若承义师之檄移告傍郡/使工言之士明示祸福/苟在有心谁不响应/此策上也

  C.方今衅逆滔天/古今未有/为君计/莫若承义师之檄/移告傍郡/使工言之士/明示祸福/苟在有心雕不响应/此策上也

  D.方今衅逆/滔天古今/未有为君计/莫若承义/师之檄移告傍郡/使工言之士/明示祸福腐在有心/谁不响应此策/上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沙门,原为古印度各个宗教派别出家者的通称,佛教盛行后专指佛教僧侣。

  B.檄,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晓谕、声讨的文书,在本文中是讨伐州郡的意思。

  C.持节,官名。魏晋以后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为刺史总军戎者。

  D.践阼,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还有很多,例如践祚、践极、践统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僧达自幼好学,善于为文。太祖听说他很聪慧,在德阳殿召见了他,他回答得从容闲雅,太祖很欣赏他,让他娶了临川王刘义庆的女儿。

  B.王僧达喜好游猎,荒怠政务。任宣城太守时,他有时三五天不回郡,有时遇到老百姓,百姓问他太守在哪儿,他对百姓说:“很近,就在后面。”

  C.王僧达出身高贵,平乱有功。他没满二十岁时就跟在当时的始兴王刘浚身边做事,后来加入了平乱队伍,被封为征虏将军。

  D.王僧达贪恋钱财,强取豪夺。吴郡西台寺很多和尚富有,王僧达向寺中索要感到不满意,就带着手下人拦劫寺里的和尚竺法瑶,得到了几百万。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lO分)

  (1)僧达求人卫京师,见许。贼退,又除宜城太守,顷之,徙任义兴。

  (2)僧达三启固陈,上甚不说。期岁五迁,僧达弥不得意。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河湟①

  杜牧

  元载相公曾借箸②,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③,忽遗弓剑④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注】①河湟,吐蕃占领的河西、陇右之地。宪宗曾锐意收复河陇,却不及西征,猝然而逝。诗人有感于晚唐的内忧外患,主张讨平藩镇割据,抵御外族入侵。②元载(唐代宗时宰相),对西北边防多方筹措。后因事下狱,代宗下诏令其自杀。借箸:为君王筹划国事。③晁错对于削藩提出很多好的建议,汉景帝听信谗言错杀了他,行刑时“错衣朝衣,斩东市。”④遗弓剑:指唐宪宗死,古代传说黄帝仙去,只留下弓剑。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本诗以异族占领的土地——“可湟”为题目,十分醒目,起到笼罩全篇的作用。

  B.元载与晁错的主张和遭遇颇为相似,诗人叙其事,表达对他们的推重和惋惜之情。

  C.二、四句相承,以黄帝的传说.借指宪宗之死,流露出诗人对其猝然而逝的嘲讽之意。

  D.河湟百姓身着异族服装,处境艰难屈辱,但他们的心却没有被征服,永为汉臣。

  E.“虽”和“尽”两个虚词用得极妙,一抑一扬,侧面写出了河湟百姓的浩然正气。

  15.本诗尾联颇受称道,请简要赏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出师表》中,诸葛亮认为宫中的事情无论大小都必须咨询后再施行的好处是“ , ”。

  (2)苏轼《赤壁赋》中客人把自己和曹操进行对比:曹操当时是 ,旌旗蔽空,而你我只是驾一叶之扁舟;曹操当时是 ,横槊赋诗,而你我只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在计算机主机房内,科技人员一个个目不见睫地监视、处理着计算机显示屏上一组组流动的数字,计算着神舟飞船的实时轨道。

  ②东汉末期,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的诚心打动,临危受命,奔走效劳,终帮刘备奠定了三足鼎立的政治局面。

  ③发行制度改革就是要改变某些机构在发行中的强势地位和特权,在这一过程中却去征求他们的意见,岂不是与虎谋皮?

  ④在国庆阅兵大典中,透过屏幕,我们看到了那些为新中国出生入死的百岁老战士,用多少溢美之词来赞美他们都不为过啊!

  ⑤考试前,妈妈叮嘱小明,在答卷时,一定要瞻前顾后,仔细认真,不要马马虎虎,丢三落四。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④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故宫展品失窃案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也给如何防备展览会贵重物品免遭盗窃敲响了警钟。

  B.在当今时代,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软实力”硬不硬、强不强、大小大,与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强大与否直接关联。

  C.民国时期知识分了的待遇普遍较高,从工资收入看,鲁迅和徐志摩都属于“高大上”阶层,但如果他们想买辆自己的私人轿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D.-是国际社会公敌,我们要不断深化国际反恐执法合作,切实加强对我海外项目和人员的安全保护和风险预警。

  19.下面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

  A.先生们,在座的不是董事长就是总经理,现在请大家出钱出物,为国家尽匹夫之责。

  B.新居落成,明天乔迁,为答谢您的厚爱,特于明晚六点在寒舍备下酒席,敬请光临。

  C.毕业之后,我们全班同学一直对恩师十分垂念,只是由于工作忙碌,无暇登门拜访。

  D.拜读了您的大作,恕我直言,这篇论文的逻辑有问题,说服力不强。

  20.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过15个字。 (6分>

  地震是人类遭遇的在时间和空间上交发性最强,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地震预测、预报一直备受关注。地震预报是政府以减少公民生命财产损失为目标,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的责任行为。因此① 。在各省市,发布地震预报的权限是省政府,在北京,发布地震预报的权限是国务院。如果把地震看成地球上物质和能量运动的过程,② ,既然有规律,就应该能够被认识,但是对这种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若干阶段,目前还不能从整体上预测、预报地震。因此,可以这样问答:人类何时能够预测、预报地震?③ 。

  21.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爆竹声声除旧岁”,说的是欢度春节时的传统习俗,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喜庆,但是会带来空气、噪音等环境污染问题,还可能引起火灾。一旦引起火灾,势必会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而且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

  ①火灾不一定会造成人身伤亡。

  ② 。

  ③ 。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有人对同学们常提及的“高中关键词”进行了收集,它们是:社会实践、独立、迷茫、竞争、青春、挫败感、理想、合作、成就感、文化修养、意志力、创新。

  请从中选择两个或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对高中生活的认识,写成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关联;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答案

  1.B

  【解析】原文说很难准确保持合作平衡点,即很难保证官府和坑户、冶户利益均衡。“为了保证财政收益”于文无据。

  2.D

  【解析】“要求估价适中,立价公当”的目的是为了“不致公私亏损”,而非“严防官吏营私舞弊”。

  3.B

  【解析】“生产不足但课额不减”是之前的弊端,实行二八抽分制后,课额是根据生产额而变化的。

  4.A

  【解析】B项,“不是因为有什么爱情”说法绝对,于文无据;C项,“愚昧”应为“落后”;D项“一气之下”不妥,根据文意,徐美红内心主要是不理解,也有一些愧疚。

  5.【答案】

  ①徐美红的到来,引起强烈震动。女人们孩子们都挤到我家的院子里来看稀奇,男人们远远地站在那里看、议论,家里像赶集一样热闹。家里人更是高兴,热情招待。

  ②徐美红离开,母亲像孩子一样哭了,小妹也跟着哭了起来,父亲红着眼圈让我去车站把徐美红追回来。

  ③开头的“热闹”和结尾家人的遗憾、痛惜的对比(或:开头的“热闹”反衬了结尾家人的遗憾、痛惜),写出了乡村的闭塞、落后,凸显了乡村和城市生存状态的巨大差异。

  (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

  6.【答案】

  ①从主题表现角度来看,在亲爱的人与一头猪之间,孰重孰轻,城里人和乡下人有着截然相反的回答,从而突出了城乡所存在的巨大差别。

  ②从结构安排来看,徐美红来到乡村过年和丢猪找猪是作品的线索。

  ③从读者感受来看,将人与猪放在一起,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每点2分)

  7.C

  (材料三看不出消费者关注更多的是月饼的口味)

  8.AB(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5分)

  (C,“材料一和材料二更加客观、专业”说法有误;D,“从而使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无中生有;E,材料中,并未提及国家的政策引领和惩罚措施。)

  9.【答案】

  (1)使产品价格虚高;

  (2)造成国家环境污染;

  (3)助长消费者盲目攀比的不良风气;

  (4)使商家只在包装上下功夫,不利于国产品牌成长;

  (5)充当了利益输送和交换的手段。

  (每点一分,答对四点,给满分)

  10.C

  11.B(在本文中是晓谕的意思)

  12.D(派遣主簿顾旷带人劫持竺法瑶)

  13.【答案】

  (1)王僧达请求回京参加防卫,被朝廷允许,敌人退走,又任宣城太守。不久,转任义兴太守。(见、顷之、徙,每字1分,句意完整1分,流畅1分。)

  (2)王僧达多次上奏,坚持自己的请求,孝武帝很不高兴。一年之内五次贬官,僧达更加不得意。(三启固陈、说、期岁五迁,每处1分,句意完整1分,流畅1分。)

  文言文译文:

  王僧达,琅邪郡临沂人,是太保王弘的小儿子。他哥哥王锡朴实无华。文帝听说僧达早熟,在德阳殿召见了他,问他的书法,读过的书和家庭等事。王僧达回答得从容闲雅,文帝非常喜欢,让他娶了临川王刘义庆的女儿。

  僧达少年时代喜欢读书,很善写文章,年纪不到二十被选为始兴王刘浚后军参军,再升太子舍人。因为有病,在杨列桥看人斗鸡,被有关官员弹劾,得到宽大处理。他喜欢追鹰走狗,常和大街小巷的小孩子共同骑马游玩,又亲自屠杀耕牛。刘义庆听说这些,叫他身边和尚慧观察访王僧达,观察他的表现。王僧达在整个床上摆满了书,和慧观谈论文章艺术,慧观简直有些对答不上,非常赞叹。僧达和他哥哥王锡关系不好,对皇上说自己家庭非常贫困,要求当一郡太守。文帝想让他当秦郡太守,吏部郎庾炳之说:“王弘的儿子不宜当郡太守,王僧达也不能治理人民。”这事便作罢了。不久升任太子洗马,母亲去世离职了一段时间,他哥哥王锡从临海郡罢官回来,当地对旧太守的赠送以及俸禄共有一百多万钱。王僧达一天夜晚叫奴婢们用车子装走,一点也没有剩下。为母亲守孝三年结束,又当宣城太守,他喜欢游览和打猎,因为郡里没有什么事,僧达便任意驰骋,东游西逛,有时三五天不回郡,接受百姓的诉讼多半在打猎的地方,有时与他不认识的老百姓相遇,百姓问他太守在哪儿,王僧达说:“很近,就在后面。”元嘉二十八年(451)年春,魏军侵略宋国,首都面临危险,王僧达请求回京参加防卫,被朝廷允许,敌人退走,又任宣城太守。不久,再转任义兴太守。

  文帝三十年(453),刘劭杀了文帝,孝武帝回军讨伐,向各州各郡普遍下了檄文,又下兵符命各郡发兵。王僧达不知道应该站在哪一边,他手下的一个谋士说:“当今刘劭杀文帝,罪恶滔天,古来没有第二件的,为太守您作考虑,可以选择部分忠诚的部下,谨慎选择水上陆地的途径,亲自回到南边。”僧达于是从山间小路投身南方,在鹊头遇上孝武帝,孝武帝马上叫他当长史,加号征虏将军。

  孝武做皇帝,让他当尚书右仆射,不久又外出为使持节,南蛮校尉,加号征虏将军。王僧达凭着他的家庭出身和自己的才能,认为自己当世无双。孝武刚当皇帝,他便居高位,只过一二年,便想当宰相。等到只当护军将军,王僧达非常不高兴,于是他请调任徐州当刺史,写了一篇上奏,孝武帝又不同意,王僧达多次上奏,坚持自己的请求,孝武帝很不高兴。一年之内,五次贬官,僧达更加不得意。

  吴郡城西西台寺里面有很多很富的和尚,王僧达向他们索要财物没有满足需求,于是派主簿顾旷带手下门生、义徒拦劫寺里的和尚竺法瑶,搞到了几百万。荆州和江州反叛时,孝武帝命王僧达在吴郡加置佐领兵,原本下令置兵一千人,但王僧达却建立三十个小队,每队八十人。又在吴郡建立自己的豪华住宅,多次使用当地公家壮丁。因此事被免官。

  14.CE

  (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5分。C项,诗歌前四句抒发诗人对于河湟迟迟不能收复的感慨,所以对于主张收复失地的宪宗之死,诗人流露出的是叹惋之情。E项,正面写出了百姓的浩然正气)

  15.【答案】

  ①抓住富贵闲人陶醉于从凉州传来的轻歌曼舞这一细节,揭露他们的醉生梦死之态,与“白发丹心”的河湟百姓对比,让人产生无尽的感慨;

  ②尾联将满腔抑郁不平之气故意以旷达幽默之语写出,不仅加强了讽刺的力量,而且使全诗显得抑扬顿挫,余味无穷。(每点3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16.【答案】

  (1)必能裨补缺漏 有所广益

  (2)舳舻千里 酾酒临江 举匏樽以相属

  17.C

  (①目不见睫:比喻没有自知之明。②临危受命:在危难关头接受任命。③与虎谋皮:比喻跟所谋求的对象有利害冲突,决不能成功。后多指跟恶人商量,要他牺牲自己的利益,一定办不到。④溢美之词:指过分夸赞的话语,贬义。⑤瞻前顾后:形容做事情以前考虑周密谨慎,也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

  18.B.

  解析:A“防备…免遭”不合逻辑。C语义重复,删去“自己的”或“私人”。D项语序不当,改为风险预警和安全保护。

  19.D

  (A.匹夫之责不当。B.“乔迁”用于祝贺别人。C.“垂”是敬词,用于别人对自己怎么样。)

  20.【答案】

  ①地震预报是有发布权限的(或“地震预报的主体只能是权威的政府部门”)

  ②那么地震就应该遵循物质和能量的运动规律(或“而物质和能量运动的过程是有规律的”)

  ③这一天虽然还遥远,但非无期(或“应该是在将来的某一天,但现在还无法做到”)

  (每空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21.【答案】

  ②限制燃放(烟花爆竹)不一定可以避免发生火灾。

  ③限制燃放(烟花爆竹)不一定能避免环境污染。

  (答对一空得2分,答对两空得5分。)

  22.参照2017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基础等级:

  1、只要写对高中生活的认识,都是符合题意的,(内容上)打一、二等级。区别在于逻辑思维的缜密、关键词的联系、表达的流畅优美这三个方面。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有创意,一等。次之,二等。

  2、基本符合题意的为三类作文

  即从材料出发,牵扯到内容(即便有些内容游离了,也算符合),但与中心内涵有一定的距离,考生没有准确把握主要涵义。

  3、四类作文偏离题意,另起炉灶,随意发挥,中心不明确,立意不当。

  发展等级:

  评分从中学生的水平考虑,不要把发展等级看得高不可攀,要深刻理解《高考评分标准》中“不求全面,根据4项16点中若干点进行评分”。若干点就是≥2点。

  1、一等、二等文章,要积极打发展等级分,甚至打满分。

  2、三等文章,根据文章实际情况,对照发展等级评分。

  3、基础等级打满分,发展等级也可打满分。发展等级打满分,基础等级不一定打满分。

  特殊情形处理办法:

  1、选择1个关键词

  不符合写作要求,酌情扣分。具体尺度,评卷老师把握,硬规定是——再好也不能进一类,≤48分。

  2、选择4个或以上的关键词

  根据重点是否突出、内容是否丰富判分。如果重点谈三个方面,不扣分。

  如果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平均用力,就不是好文章,酌情扣分。

  3、明确文体。学生要写议论性记叙性,说明性,抒情性文章都可以,要让评卷老师看出来你大致写的是哪种文体。

  4.自拟题目,没有标题扣2分。

  5.字数。400字以上,正常打分,每少50字扣1分;400字以下,20分以下打分。 文章来源

  上学期的高二语文期中试题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在实用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对于人的厉害,心理活动偏重意志;在科学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间的互相关系,心理活动偏重抽象的思考;在美感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象,心理活动偏重直觉。真善美都是人所定的价值,不是事物所本有的特质。离开人的观点而言,事物都混然无别,善恶、真伪、美丑就漫无意义。真善美都含有若干主观的成分。

  就“用”字的狭义说,美是最没有用处的。科学家的目的虽只在辨别真伪,他所得的结果却可效用于人类社会。美的事物如诗文、图画、雕刻、音乐等等都是寒不可以为衣,饥不可以为食的。从实用的观点看,许多艺术家都是太不切实用的人物。然则我们又何必来讲美呢?人性本来是多方的,需要也是多方的。真善美三者具备才可以算是完全的人。人性中本有饮食欲,渴而无所饮,饥而无所食,固然是一种缺乏;人性中本有求知欲而没有科学的活动,本有美的嗜好而没有美感的活动,也未始不是一种缺乏。真和美的需要也是人生中的一种饥渴——精神上的饥渴。疾病衰老的身体才没有口腹的饥渴。同理,你遇到一个没有精神上的饥渴的人或民族,你可以断定他的心灵已到了疾病衰老的状态。

  人所以异于其他动物的就是于饮食男女之外还有更高尚的企求,美就是其中之一。是壶就可以贮茶,何必又求它形式、花样、颜色都要好看呢?吃饱了饭就可以睡觉,何必又呕心血去做诗、画画、奏乐呢?“生命”是与“活动”同义的,活动愈自由生命也就愈有意义。人的实用的活动全是有所为而为,是受环境需要限制的;人的美感的活动全是无所为而为,是环境不需要他活动而他自己愿意去活动的。在有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环境需要的奴隶;在无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自己心灵的主宰。这是单就人说,就物说呢,在实用的和科学的世界中,事物都借着和其他事物发生关系而得到意义,到了孤立绝缘时就没有意义;但是在美感世界中它却能孤立绝缘,却能在本身现出价值。照这样看,我们可以说,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

  许多轰轰烈烈的英雄和美人都过去了,许多轰轰烈烈的成功和失败也都过去了,只有艺术作品真正是不朽的。数千年前的《采采卷耳》和《孔雀东南飞》的作者还能在我们心里点燃很强烈的火焰,虽然在当时他们不过是大皇帝脚下的不知名的小百姓。秦始皇并吞六国,统一车书;曹孟德带八十万人马下江东,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这些惊心动魄的成败对于你有什么意义?对于我有什么意义?但是长城和《短歌行》对于我们还是很亲切的,还可以使我们心领神会这些骸骨不存的精神气魄。这几段墙在,这几句诗在,他们对于人永远是亲切的。

  (选自朱光潜《谈美》,有节选)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解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所以追求事物的真善美,就是追求事物的最高价值。

  B. 美的事物如诗文、图画、雕刻、音乐等等都是寒不可以为衣,饥不可以为食的,但它们却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

  C. 人的美感的活动全是无所为而为,是环境不需要他活动而他自己愿意去活动的。在这种活动中,人成了自己心灵的主宰。

  D. 无论是在实用的和科学的世界中,还是在美感的世界中,事物在孤立绝缘时,都有它的意义,也都有它的价值。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段采用了对比论证,论证了实用的态度、科学的态度、美感的态度的区别。

  B. 文章在论述时用了许多排比和对称的句式,使文章的语言产生富有节奏的音乐美感。

  C. 在文中,作者认为完全的人应真善美都有,而且作者更肯定人应拥有美感的态度。

  D. 文章第四段举了大量的实证,论证了历史上的英雄事迹都会成为过去,但只有他们的诗歌会传承不朽。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真善美都是人所定的价值,离开人的观点,事物都混然无别,真善美就没有了意义。

  B. 真和美是人精神上的需要,一个没有精神需要的人或民族,是一个心灵疾病衰老的人或民族。

  C. 时光流转,只有艺术作品真正是不朽的,它们让我们感到亲切。

  D. 造壶可以贮茶,造长城可以抵御外敌,这是人的实用活动;但造壶求它形式、花样、颜色都要好看,造长城秋它外观雄浑壮美,则是人的美感活动了。

  【答案】1. C 2. D 3. D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项,无中生有,见1段,“所以追求事物的真善美,就是追求事物的最高价值”无中生有;B项,增减限制,见2段,多了“必不可少”这一限制语;D项,曲解文意,见3段,在实用的和科学的世界中,事物在孤立绝缘时,都没有意义;但是在美感的世界中,它却能孤立绝缘,体现出价值。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项,以偏概全,见4段,“历史上的英雄事迹都会成为过去,但只有他们的诗歌会传承不朽”错,应为“历史的人和事都会成为过去,但只有艺术作品是真正不朽的”。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D项,错解事例,见3、4段,“造长城求它外观雄浑壮美”错,长城雄浑壮美的外观是意外之得,并不是造的要求。

  点睛:像这种题目,考生应先认真审题,要从题干中审明答题的方向,比如本题中,“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就要到文中找到与选项有关联的文字,看一看文中的信息与选项是否一致。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瓶过期的酱油

  刘琛琛

  一直觉得,母亲不是那么爱我。在她心里,我甚至比不上一瓶酱油。

  七岁那年,刚好是打酱油的年龄。家里来了一桌客人,母亲给我两毛钱,命令我去打一瓶酱油。

  抱着打好的酱油快走到家门口时,我学人家玩三棒鼓,一抛,接住了,再一抛,眼睁睁地看着它从手指缝漏了下去。

  我蹲在碎掉的酱油瓶旁边,无助地哭泣。哭声把母亲和一位女客招出来了。

  女客拉起我,笑眯眯地说,哎哟,酱油瓶打破了呀,没事,让妈妈再买一瓶。

  我仰起头,小心翼翼地看着母亲,母亲比女客更笑眯眯地说:“哭啥呀,不就是两毛钱吗?再打一瓶就是。”

  我紧张的心情顿时放松下来,那天在饭桌上,表现得格外活泼。以至于客人都走了,我还沉浸在那种被赦免的狂喜中。

  这种赦免是假象。

  事后,我挨了一顿胖揍,母亲大骂我是败家子。

  上班没多久,父亲去世,我无可奈何地接了母亲来散心。母亲一进家门,那种儿时的压抑感便伴随着她一同袭上了我心头。

  她打量着我的家,不停地絮叨着:“你看你,东西乱摆乱放,哪像有人住的样子!”

  有母亲的话撑腰,那些乱摆乱放的东西一个个闯进我眼帘。

  母亲撸起袖子,系上围巾,大干特干起来。扔掉了我收藏许久的造型可爱的空酒瓶。扯掉了挂在浴室里的裸女出浴图。把放在室内的花花草草都移到室外,说植物招蚂蚁。甚至把毛绒绒的马桶垫也拆了下来,说:“屁股能有多尊贵?”

  “妈,你准备呆多久?”我耐着性子问。

  “这个嘛,要看你的表现,对我好,我就多呆一阵。对我不好,我扭头走人,别以为我没地方伸脚!”母亲满意地拍着手,看着被她整理的焕然一新的卧室。

  母亲有了地方伸脚,我却没了地方伸手。

  插不上手的我冷冷看着母亲自以为是地忙东忙西。

  厨柜的角落里,母亲找出一个黑乎乎的瓶子。

  哪壶不开提哪壶。瓶子里,装的不知道是哪年哪月遗留下来的酱油。

  “这么好的酱油,就被你放过期了,和小时候一样,真是个败家子!”母亲劈头盖脸地骂我。

  在她心里,我依旧比不上一瓶酱油。

  随便她!我出门上班去了。

  晚上,母亲忽然上吐下泻,折腾了一宿。

  我问她:“要不要上医院?”

  她说:“不去,抗一抗就好了。”

  母亲的身体一向硬朗,便喂了她几颗感冒药,赶紧去休息。

  明早,还有个大案子要查,由我牵头主办的,正进入白热化阶段。

  第二天一早,母亲没有像往常一样起来准备早餐。喊了母亲好几声,都没答应。到房间一瞧,她脸色苍白,头冒冷汗,人已经昏迷不醒。

  我中断所有工作,紧急将她送到医院,陪护了整整一星期。

  好在,抢救及时,医生将她从鬼门关里拉了回来。

  “食物中毒。”医生诊断说。

  “瞎吃什么了?”我咆哮着问母亲。

  “见你忙得没空回家吃饭,我一个人就炒了些剩饭剩菜,顺便搁了点酱油。”母亲轻描淡写地说。

  “那瓶过期的酱油?”我虎着脸问。

  “你败家,我得替你节省啊!”母亲到这会了还振振有词。

  “谁才是败家子?为了节省一瓶酱油,你知道医疗费花了多少钱吗?你知道我好不容易争到的大案子,移交给了别人吗?”

  我的质问像连梭子弹,突突地向母亲射去。

  出院那天,坐在副驾驶上的母亲对我说:“送我回乡下吧!”

  我一怔:“谁赶你走了?”

  母亲口气怏怏地:“留在你家里,我就是一瓶过期的酱油,除了添乱,啥也不成。”

  从后视镜里,我看见母亲的脸大了一圈,像泄了气。

  (《微型小说选刊》2017•11,原载《羊城晚报》2017年04月03日)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中的几个故事片段都是围绕着一瓶酱油来选材组成的,以物为线,串联全文。一瓶酱油使小说弥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时折射出人物的生活态度。

  B. “我”七岁打酱油挨揍的往事与主体情节点面结合,塑造了母亲的形象,同时照应下文,为母亲吃过期酱油埋下伏笔,使母亲的食物中毒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

  C. 母亲为“我”操持家务,自以为是地忙东忙西,为一瓶过期酱油因小失大,越忙越乱,最后泄了气。可见她的思想行动是不合时宜的。

  D. 作者从神态、行为、语言等方面多角度描写人物,形象丰满;多用短句,叙事简洁;灵活运用夸张、比拟、比喻德国修辞格,生动传神。

  5. 小说先后写到“在她心里,我甚至比不上一瓶酱油”“在她心里,我依旧比不上一瓶酱油”,有何用意?

  6. 小说以“一瓶过期的酱油”为题,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答案】4. C 5. (1)开篇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发思考。(2)反复强调“我”和母亲深深的隔膜。(3)通过“我”的感受侧面描写母亲生活的节俭和教子的严格。

  6. (1)“一瓶过期的酱油” 引出了小说主体内容,并推动情节发展。(2)“一瓶过期的酱油” 刻画了母亲节俭的形象,又是母亲的语言描写,这一比喻表现了母亲自尊要强的性格。(3)“一瓶过期的酱油”以小见大,展现了两代人之间存在代沟的社会现象。(4)“一瓶过期的酱油”发人深思,过期的是酱油,不过期的是节俭的传统,深化了主题。

  【解析】

  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C项“可见她的思想行动是不合时宜的”说法错误,母亲节俭的思想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具体体现,并非不合时宜。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本的结构安排。小说开篇说“在她心里,我甚至比不上一瓶酱油”,开篇就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得兴趣。在小说中间部分又说“在她心里,我依旧比不上一瓶酱油”,反复强调,体现了“我”和母亲深深的隔膜。通过“我”的感受,也表现了母亲生活的节俭和对“我”的严格要求。

  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和作用。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和文章的情节、结构、人物(或物象)、主旨的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一瓶过期的酱油”贯穿全文,推动了小说情节发展。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一瓶过期的酱油”刻画了母亲节俭的形象。从小说主旨方面考虑,“一瓶过期的酱油”,展现了“我”与母亲两代人之间存在代沟的社会现象。同时,过期的是酱油,不过期的是节俭的传统。

  点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和文章的情节、结构、人物(或物象)、主旨的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情节主要分析文章的情节以什么为主,结构看文章的标题是否能串联文章的内容或是否是文章的线索,人物(或物象)看标题是否能暗示人物的命运或物象的特征,主旨上看是否能够暗示或点明主旨,有时还从制造悬念和吸引读者的角度进行分析,有时还要分析标题中艺术手法,如双关、反语等。此题从情节的推进、人物的塑造、主旨的表达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0年6月,中国ICT产业权威的市场研究和咨询机构计世资讯(CCW Research)发布《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白皮书。计世资讯观点认为:具备两化融合、协同增效以及品牌价值提升特征的中国智造是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所必经的过渡阶段,要实现中国创造,首先要实现中国智造。可以预见,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必将成为二十一世纪中小企业的普遍特征。在政府两化融合政策驱动以及企业主动转型的迫切需求下,金蝶K/3将持续聚焦于中国智造的信息化路径,相信中国制造摆脱低端代工模式,实现产业转型与升级的良好愿望可期实现。

  (摘自《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材料二:

  2015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签过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并随后出台了11个配套的实施指南、行动指南和发展规划指南,顶层设计已经基本完成,全面转入实施阶段。其中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包括: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等制造智能装备以及智能化生产线,传感器、智能测量仪表、工业控制系统、伺候电机及驱动器和减速器等智能核心装置。

  材料三:

  (资料来源:祁同晖《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

  注:在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15时”,即被公认为是中国版的工业4.0,与“德国工业4.0”相比,二者表层含义都是推进本国工业的发展,但有各自的特点。

  材料四:

  “浙江之前是山寨大省,但现在我们不仅要推动浙江智造的发展,更要促进浙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2017年9月19日,在浙江恒杭州举行的“第三届中国设计智造大奖” (下称“大奖”)全球发布会上,大奖组委会主席宋建明如是说。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推动中国企业完成由“制造”向“智造”的转变,已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9月中旬,浙江发出了打造产业、企业、产品和创新这四个新优势的呼声,再一次将目光聚焦在了浙江产业的转型与升级上。“设计就是国力,智造就是资源。”作为中国工业设计领域首个国际化的学院奖,大奖发芽于中国美术学院,植根于浙江的经济文化土壤。据悉,本次大奖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智能制造创新发展和老龄社会人文关怀等社会热点为切入点,旨在为浙江乃至全球提供创新设计评价、推广与合作的重要平台。

  (摘自《中国设计智造大奖再次起航 欲助浙江制造业凤凰涅槃》)

  7. 下列关于对中国制造转型发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必经过渡阶段——中国智造,其特征是两化融合、协同增效和品牌价值提升。

  B. 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智造智能装备、智能化生产线以及智能核心装置是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的重要内容。

  C. 中国制造业尚未进入工业3.0时代,必须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并联式”发展。

  D. “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就是成为工业强国,实现这一目标的内涵时间将工业化、信息化进行深度的融合,在创意、质量、结构、人才等因素上追求提升和优化。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2010年6月,计世资讯发布的《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白皮书已经证明: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必将成为二十一世纪中小企业的普遍特征。

  B. 德国工业发展超过中国,已经实现了1.0、2.0、3.0的发展阶段,正在向第四次工业革命迈进,发展的重心是工厂、生产、物流的智能化。

  C. 浙江“第三届中国设计智造大奖”,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智能制造创新发展和老龄社会人文关怀等社会热点为切入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制造2015”的发展内容。

  D. “德国工业4.0”的发展过程与中国不同,是“串联式”的,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依次发展。

  E. 中国制造摆脱低端代工模式,可期实现产业转型与升级的良好愿望,完全是因为政府政策的积极驱动。

  9. 根据上述材料,请概括说明“智造”对产业发展的意义。

  【答案】7. C 8. BC

  9. ①“智造”是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所必经的过渡阶段,可以促进企业摆脱低端代工模式,实现产业转型与升级。②“智造”是《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的核心内容,是中、德实现工业发展目标的关键因素。

  【解析】

  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C项“中国制造业尚未进入工业3.0时代”说法不准确,原文是“尚未完全进入工业3.0时代”。

  点睛:像这种题目,考生应先认真审题,并认真阅读各个选项内容;然后到材料中找到与选项有关联的文字,看一看材料中的信息与选项是否一致;最后根据材料内容进行比照判断即可。

  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A项,曲解文意,“已经证明”错,原文“可以预见”;D项,顺序有误,应该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依次发展”;E项,理解片面,应该是“在政府两化融合政策驱动以及企业主动转型的迫切需求下”。

  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题目要求根据材料内容,概括说明“智造”对产业发展的意义。作答时要从材料中筛选相关的信息:材料一“中国智造是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所必经的过渡阶段,要实现中国创造,首先要实现中国智造。”材料三注解中“在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15时”,即被公认为是中国版的工业4.0,与“德国工业4.0”相比,二者表层含义都是推进本国工业的发展”。材料四“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推动中国企业完成由“制造”向“智造”的转变,已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然后将筛选的信息进行整合,分点概括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于是遂去之。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彧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

  征吕布。时士卒疲倦,太祖欲引军还,嘉说太祖急攻之,遂禽布。

  孙策闻太祖与袁绍相持于官渡,将渡江北袭许。众闻皆惧,嘉料之曰:“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

  从破袁绍,绍死,又从讨谭、尚于黎阳,连战数克。诸将欲乘胜遂攻之,嘉曰:“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太祖曰:“善!”乃南征。军至西平,谭、尚果争冀州。

  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诸下多惧刘表使刘备袭许以讨太祖,嘉曰:“表坐谈客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

  后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节选自《三国志》)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

  B. 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

  C. 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

  D. 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古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取名。而男子20岁行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行笄礼时取字。“字”往往是“名”的解释或补充,与“名”相表里,故“字”又称作“表字”。

  B. 敬称,也叫“尊称”,是尊敬对方的称谓。例如,对君主称“大王”“陛下”,对去世的皇帝称“太宗”“太祖”等谥号,对官员或尊长称“公”“君”“子”,对平辈或朋友称字、号,对老师称“夫子”“先生”,都是敬称。

  C. 九州,中国中原上古行政区划,对于九州的具体分布说法不一,比较常见的九州划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文中的冀州、荆州,都属于这种行政区划。后来九州又有泛指全中国的意思。

  D. “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书,包括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以及西晋陈寿的《三国志》。这四部史书都是纪传体史书。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郭嘉渴望得遇一位能用人、善用人的贤主,曹操渴望得到一位助自己成就伟大功业的贤才。两人相见后,互相欣赏,成就一段佳话。可见,郭嘉、曹操都有识人之才。

  B. 郭嘉的军事才能非同凡响,他能准确地判断形势,扭转战局,例如,征讨吕布时,他面对士兵疲惫主上有退兵之意的不利情势,力劝主上急攻,最后擒住了吕布。

  C. 郭嘉认为曹操不必惧怕孙策乘火打劫。他认为孙策新并江东后,诛杀了江东的英雄豪杰,必遭这些人的手下反扑。孙策最后死于许贡的宾客之手,就印证了郭嘉的判断。

  D. 郭嘉认为袁绍没有决断力,很难成大事。文章提到,袁绍对袁谭、袁尚都喜爱,对继承人的确立迟疑不决,导致后来袁谭、袁尚互相争斗,不能团结御敌,就说明了这一点。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

  (2)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

  【答案】10. D 11. B 12. D

  13. (1)袁公只想效法当年周公礼贤下士之举,却不知晓用人的关键。

  (2)但是孙策轻敌而无戒备,虽然拥有百万之众,与单身在中原行走没有什么不同。

  【解析】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要细读所给文段,明确了解文意,然后根据文意进行判断。本句中“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为对举句式,由此可排除ABC三项。

  点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和谓语的确定。一般情况下,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须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特别注意“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

  11. 试题分析: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常识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B项,“谥号”应为“ 庙号”。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墓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D项,“对继承人确立迟疑不决”错,应为“没有确立合适的继承人”。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第一句得分点:“效”,效法;“而”,但、却;“机”,关键。第二句得分点:“然”,但是;“无异于”,与……没有什么不同;“轻”,轻敌。

  参考译文:

  郭嘉字奉孝,颍川郡阳翟县人。起初,郭嘉到北方去拜见袁绍,对袁绍的谋臣辛评、郭图说:“明智的人对考察核选自己为之效命的君主一事,十分审慎,所以一百次行动就能一百次成功,因而功名可以成就。袁公只想效法当年周公礼贤下士之举,但却不知晓用人的关键。做事头绪太多,把握不住要领,喜好谋划,却没有决断,要想和这样的人共同拯救天下大难的局面,成就称霸天下的功业,太难了!”郭嘉在这种情况下就离开了袁绍。太祖(曹操)写信给荀彧说:“自从志才死后,没有可以同我商议大事的人。汝南、颍川确实有很多奇谋之士,有谁可以来接替他这个位置呢?”荀彧推荐了郭嘉。太祖召见郭嘉,纵论天下大事。太祖说:“使我成就天下伟大功业的,必定是这个人了。”郭嘉从太祖那里退出后,也高兴地说:“他真的是我能为之效命的主上啊!”

  太祖征战吕布。当时太祖的士兵疲倦不堪,太祖想率领军队退还,郭嘉劝说太祖对吕布发起急攻,于是活捉了吕布。

  孙策听说太祖与袁绍在官渡作战,准备渡江向北袭击许昌。太祖的部下听了都害怕,郭嘉判断说:“孙策刚刚吞并江东,诛杀的都是英雄豪杰,(这些人都)是些能够得到别人死心效力的人。但是孙策轻敌而无戒备,虽然拥有百万之众,与单身在中原行走没有什么不同。如果埋伏的刺客一跃而起,一个人就可以与孙策匹敌了。依我看来,他必定死在匹夫的手里。”孙策兵临长江,尚未北渡,果然被许贡的门客杀死。

  郭嘉随从太祖打败袁绍,袁绍死后,又跟从太祖在黎阳讨伐袁绍的儿子袁谭、袁尚,连续作战,多次取胜。太祖的各部将想乘着胜利追击,郭嘉说:“袁绍爱这两个儿子,没有确立合适的继承人。有郭图、逢纪做他们的谋臣,他们必定内讧,不久就会分崩离析。急攻,他们就会相互支持;缓攻,他们随后会生出争权夺利的心。不如南往荆州装做征讨刘表,来静静等待他的变化;变故发生后再进攻他们,可以一举而平定。”太祖:“好。”于是往南征伐。军队到达西平的时候,袁谭、袁尚之间果然相争冀州。

  太祖将要征讨袁尚和拥有三个郡的乌丸(少数民族国家),各部下大多都担心刘表会派刘备偷袭许昌来讨伐太祖,郭嘉说:“刘表,不过是个坐着空谈的人罢了。他自己明白自己的才能不能充分地驾驭刘备,如果重用他,就担心不能控制住他;如果不重用他,就担心刘备不会为他效力。即便您带全部兵力远征乌丸,曹公您也用不着担忧什么了。”

  后来,太祖征讨荆州回来,在巴丘时,军中遇到病疫,又烧掉了船只,太祖叹息地说:“如果郭奉孝还在,不会让我弄到如此地步。”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日

  高翥

  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传响答寒螿。

  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

  注:①高翥(1170~1241),南宋诗人,字九万,号菊磵,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是江湖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②蛩:蟋蟀。③螿:蝉。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第一句落笔常见又不起眼的庭草,以草的变化来点染秋意。

  B. 第二句诗人借助蟋蟀和蝉的鸣叫,渲染处全诗凄清悲凉的氛围。

  C. 第三句流露处浪迹江湖的诗人“远亲不如近邻“的生活体验。

  D. 诗人所写仅是庭院所见,不能表现出“秋日“的季节特征。

  E. 诗中所选意象较多,对意象的描写生动传神并且有所侧重。

  15. 全诗四句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分别是怎样描写秋景的?

  【答案】14. BD 15. 拟人(比拟)。首句,动作描写,“衔”字化静为动,化虚为实,把草写活了,把抽象的“秋”物化了。次句,语言描写,“传”“答”二字让此起彼伏的秋虫声显得格外有人情味。第三句,心理描写,一个“解”字把豆花写得善解人意。末句,动作描写,一“引”一“过”,突出豆花的“殷勤”之意。

  【解析】

  14. 试题分析:本题是对诗歌鉴赏的综合考查,主要考查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B项,蟋蟀和蝉的鸣叫主要是点明初秋的季节特征,“渲染出全诗凄清悲凉的气氛”绝对化,且与诗歌明快的基调不协调。D项,虽是“庭院所见”,却能以点带面、以小见大地表现秋日的季节特征。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诗歌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永《望海潮》中的诗句“ ________,______ ,_______ ”,和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的文句“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异曲同工,都描写了民众的和乐生活。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诗句“________ ,________”,不仅有对南宋王朝偏安一隅、不思收复失地的忧虑,更有对人们忘却战败的历史的担心。

  【答案】 (1). 羌管弄晴 (2). 菱歌泛夜 (3). 嬉嬉钓叟莲娃 (4). 可堪回首 (5).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解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弄晴”“菱”“嬉嬉”“叟”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第II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2017年春节过后,共享单车乱象倍受外界关注。有评论称共享单车不仅是公众素质的“照妖镜”,还是公共管理素质的“显微镜”。这种评论无疑是切中肯綮。

  ②读书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影响了你的思维方式,改变了你的谈吐,让你看见了更好的自己,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你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眼光。

  ③许渊冲好争论,有人干脆送他绰号“许大炮”。每次口舌相争或笔墨相伐,许渊冲均是一副愤愤不平的样子,一旦骂完写完,他又天真到心无芥蒂以致“敌友不分”。

  ④周先生是个谦恭有礼的人,无论何时,无论对谁,都注重繁文缛节,在朋友圈中享有极高的声誉。

  ⑤2017年2月底,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杨振宁、姚期智放弃美国国籍,回归中国公民身份,并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对于杨振宁以94岁高龄回归中国国籍,很多网友拍手称快。

  ⑥近日一篇调查显示,近半数的人有“配角综合征”。对于这一症状,人们莫衷一是。而我认为,既然在生活的舞台上沉浮,我们每个人都应争当主角,不留遗憾。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④ D. ②⑤⑥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首先明确各个词语的意思,然后根据题目中句子的语境分析即可。

  切中肯綮:指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方向准,比喻切中要害,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不合语境;

  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使用正确。;

  心无芥蒂:比喻心里对人对事没有不满或不快。使用正确;

  繁文缛节:是指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理解,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此处属望文生义;

  拍手称快: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仇恨的得到消除。不合语境;

  莫衷一是: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使用正确。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36年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她践行坚守才有希望的信念,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

  B. 新的世纪,标准化、机械化大生产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制造业,因此某些极精密和复杂的领域,机器并不能完全替代人。人,才是机器的制造者和操作者。

  C. 李清照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她情超脱于女人,义超脱于平民,是“乱世中的美神”。

  D. 2008年后,中国已经开始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金牌和冠军已经不再是我们唯一的追求,越来越多的运动员以积极向上、阳光开朗出现在世界大赛的舞台上。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A项,搭配不当,“践行”不能与“信念”搭配,应改为“坚持”;B项,逻辑不当,“因此”改为“但是”;项,D成分残缺,“以积极向上、阳光开朗”后应加上“的形象”。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也要先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19.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高老师,我社诚挚地聘请您为高级顾问,特呈请柬,敬望您能万分荣幸地赏光。

  B. 看完《战狼2》后,有影迷激动地对吴京说:“您的这部作品太棒了,太振奋人心了。今年的华表奖,您一定能忝列其中的。”

  C. “‘每逢佳节倍思亲’,一个人在学校,很孤单吧。”辅导员对独守寝室的我说,“走,到我府上过节去!”

  D. 令郎不愧为丹青世家子弟,颇得大师您的真传,他画的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答案】D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春蚕经历痛苦的挣扎,方可破茧成蝶。人类过度的保护,反成埋葬它的坟墓。 ______?家长的溺爱,就像一把剪刀,剪断孩子的翅膀,使他们永远无法腾飞。______。仲永5岁能诗,聪颖超群,却因赞扬和宠爱“泯然众人矣”;赵武灵王对儿子放纵娇惯,最终被不孝之子活活饿死;晋武帝纵宠儿子奢侈享受,西晋王朝亡于子手。无论是仲永之“伤”,还是赵武灵王之“悲”或西晋之“亡”,______。

  【答案】 (1). 孩子何尝不是如此 (2). 溺爱成伤,历史上不乏先例 (3). 都是过度宠爱的恶果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又考查学生对文段的总结概括能力,及文段的推断能力。本段文字主要谈父母对孩子的溺爱问题,首先要把握语段,注意前后语境的关联。第一处横线内容可以根据后面内容直接推断,它是本段文字的中心句。第二处横线所填内容在语段中,应是上下内容的过渡部分,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第三处横线内容应是对前面所举例子的总结。

  21.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低龄留学”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在“低龄留学热”背后,折射出所有家长对目前教育政策及教育资源失去信心。有些家长认为中国式教育使得孩子学习动力不足,出国求学一定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有些家长则认为国外教育制度比较宽松,能让孩子远离国内的竞争压力,日后必然能取得好成绩、抢占先机。

  ①不是所有的家长都对目前的教育失去信心。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不是出国就一定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2). 不是远离竞争压力就能取得好成绩、抢占先机。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题目要求参照①“不是所有的家长都对目前的教育失去信心”的方式,找出另外两处推断问题。既然是推断问题,就是推断不合理之处,做题时就要注意文段中推理之处,看其是否恰当即可。

  四、写作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最近这些词常常出现在我们身边:绿水青山、清洁能源、再生能源、淘宝、支付宝、快递、家风、文明家庭、文明出行、中国智造、匠人精神、百年书店……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我们华夏儿女的根,滋养着民族之魂,创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也出现了无数伟大人物。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让我们携起手来,把中华文化传承好、发展好,共筑牢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今日,中国已成为世界人口最多、正在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社会主义大国。今日,中国是东方雄师,是东升旭日,是腾飞的巨龙!中国,以势不可挡的姿态,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示千古文明古国的风范。中国,这个以五千年文明为积淀,以百年磨难为基石,多少兴衰成败,多少荣辱悲欢,成就了这只浴火重生的东方凤凰!

  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精神,是华夏子孙生存繁衍的思想基础,是华夏子孙(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维系全体人民的精神纽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中华民族的根,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要顾及他人感受,不能将自己不愿做的事情加到别人身上”;“人们要彼此关心,相互扶持”;“在赡养老人、抚育孩子时,也应顾及与自己无血缘关系的老人与小孩”等社会层面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君子应发愤图强,勇于拼搏,永不停息”;“国家的存亡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要求人们以国家兴亡为己任”;“人们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德修身”等公民层面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和公民层面的论述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联系紧密,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泉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行不悖,互相促进。大力发掘传统文化中有益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要素,即令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又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使二者相得益彰。

  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崇礼重德、尊重世道是传统美德。在生活中,我们应该从日常小事、点滴小事做起,文明用语,礼貌待人,乐于助人,尊敬师长。注意个人行为和修养,培养和谐家庭气氛,这样,国家才能长久治安,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幸福生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五千年的历史沉淀让中华文明散发着悠久的韵味,继承和发扬需要我们终身努力以求。

  祖先给我们留下来的这些宝贵精神财富让我终身受益。传承这些传统文化是我们的义务和职责。让我们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共筑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而奋斗!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驱动任务型的材料作文,题目要求从材料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自己所认识的中国,作文立意解读:十二个关键词可以分为四大类:①绿水青山、清洁能源、再生资源,体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百姓生活的关系;②淘宝、支付宝、快递,体现新兴经济、高科技与开放、创新、变革、发展的关系;③家风、文明家庭、文明出行,体现传统的继承发展,以及面临的挑战;④中国智造、匠人精神、百年老店,体现中国特色、继承传统与创新、科技的关系。但是这四大类也可以彼此融合,生出新的立意来。例如“再生资源”与“快递”,就体现了快递包装带来的资源浪费和必须要解决的资源的回收再利用问题,这就又离不开经济生活与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的相关话题了。其他方面:①围绕“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这一宏大话题,所选的关键词是将宏大的话题具体化、细化的抓手;②有理性的思辨,感性的叙说“讲好中国故事”;③关心国情与新的变革与发展,展现考生积极、自信、开放的精神状态。

  点睛:构建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结构:第一步,利用材料,表明态度。首先就是根据自己的写作角度,恰当地引述材料,表明自己的态度。同样一则材料,不同的写作角度会有不同的引述方式。第二步,分析原因,摆出事实,阐明道理。引述材料之后,紧接着就需要结合材料分析论证。论证需要有一个清晰的层次,一般说来,可以先分析原因,再引用事实证明,然后结合事实阐明道理,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第三步,回应开头,总结全文。 材料贯穿全文是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一个显著特点。文章的结尾不是简单地总结全文,而是回应开头,既再次表明自己的态度,又深化文章的主旨。


高二年级的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相关文章:

1.高中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2.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题

3.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4.高二语文试卷分析范文

5.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

4154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