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二学习方法 > 高二政治 > 广东高二政治会考试题及答案(2)

广东高二政治会考试题及答案(2)

时间: 凤婷983 分享

广东高二政治会考试题及答案

  17.有专家指出:人为型空气污染(工业排放和尾气排放等)是雾霾天气的重要成因,对此,需要抓住关键和薄弱环节,采取综合治理手段,实现多项污染物协同减排;同时呼吁市民树立环保观念,减少私车出行,倡导每人少开一天车,大家共同努力,共建绿色家园。以上材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道理有( )

  ①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各方面协同减排

  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共创绿色家园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践行环保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

  ④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抓住环境治理的关键环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中国梦”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辉煌成就后,中国人对自己未来的新期许、新追求,它是人民的“幸福梦”,但是实现它却任重道远。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实现“中国梦”应该(  )

  ①奋发图强,把顽强拼搏的精神与脚踏实地的态度相结合

  ②宁静致远,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③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善于求同存异

  ④刚不可久,柔不可守,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趋势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9.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运行一年以来,其交出的成绩单上是一项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例如,以负面清单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2014年国务院总结上海经验并向天津、深圳等地进行推广。中国(上海)自贸区由实验到推广的事例说明( )

  ①认识在事物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③人的认识发展要遵循由认识到实践,再由实践到认识的规律

  ④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必须依靠人民实现。这是国家主席对“中国梦”的系统阐述。从哲学角度看,实现中国梦“四个必须”的论述( )

  ①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与尊重客观规律性相结合

  ②强调了认识活动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的特点

  ③认识到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④反映了事物发展方向的前进性和发展道路的曲折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与下列两幅漫画所反映的哲学史上的“对子”相同的是( )

  A.“气者,理之依也”与“人病则忧惧,忧惧则见鬼出”

  B.“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被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与“有条件要上,没条件也要上”

  C.“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与“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D.“我思故我在”与“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22.中国人喜欢吃有馅的食品,由此才衍生出了世界闻名的饺子、包子、馅饼、菜团、春卷、烧麦等不计其数的美味食品。尽管形式不同,内容上都有一个共性——用淀粉类食品和其他食品搭配,制作出可以替代饭菜的“一餐饱”食品。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矛盾的普遍性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②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转化 ④共性在个性之外独立存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人生由两条路汇聚而成,一条用心走,叫梦想;一条用脚走,叫现实。心走得太快,现实会苍白;脚走得太慢,梦不会高飞。这句话说明,要实现精彩人生,就必须( ) A.坚持辩证否定观,不断追求卓越 B.使个人价值与和社会价值相统一 C.在行动中适当降低人生目标 D.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24.主席在给北京大学学生的回信中说: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人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这要求我们要( ) A.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B. 大力提高科学文化修养水平 C. 全面提高自身道德素质 D.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共2题,其中25题28分,26题24分)

  25.(28分)

  材料一: 我国提出的建设 “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旨在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在区域合作新格局中寻找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一带一路”建设在总体思路上显示了充分的包容性和务实性,适应了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趋势,契合了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提供了国际合作的新平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有利于推动欧亚大陆甚至欧亚非大陆的经济整合,也必将带来各相关国及背后多元文明的群体性复兴。将世界的机遇变成中国的机遇,将中国的机遇变成世界的机遇,“一带一路”建设可谓是“一子落而满盘活”。

  材料二 :当前,“一带一路”倡议已从理念设计、总体框架到完成战略规划,开始进入务实合作阶段。这将给中国及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更紧密的联系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同时,其也将给我国带来一些风险和挑战,如一些国家政局不稳,基础设施落后,经贸法规薄弱,一些国家之间还存在矛盾等。如何更新观念,促成飞跃也成了人民普遍关心的问题。

  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从辩证法角度,说明建设“一带一路”为什么能实现“一子落而满盘活”。(10分)

  (2)“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某政治老师举办了“‘一带一路’我参与”为主题的时政评论沙龙活动。请你用所学哲学知识,结合二则材料以“拼搏•挑战•创新•飞跃”为关键词拟定一份要点式发言提纲。

  26.(共24分)新常态,新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新常态下经济增长需要新动力。

  材料一:图 2010-2014年浙江省生产总值、增速和进出口总值(亿元)

  注:据杭州海关统计,2014年浙江省对“一带一路”64个国家进出口6906.2亿元人民币,增长5.8%;其中出口5629.2亿元,增长11.2%。

  表: 2011—2014年浙江省社会消费品零售、网络零售与居民网络消费情况(单位:亿元)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1930.6 13546 15138 16905.3

  全省网络零售总额 1069.7 2027.4 3821.25 5641.57

  居民网络消费总额 820.75 1305.5 2261.98 3192.78

  材料二:“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广州港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也是今天现代化海运的国际大港。中国丝绸的输出,早在公元前,便已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两条主线路,比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更为悠久,历史上,中国航海家郑和携带大量丝绸、瓷器和铁器等赠品,率船队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外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空前交流与发展,对世界的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当前,顺应时势,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为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提供难得机遇,必将有着更加美好的未来。目前,世界强国为争夺制空权而开展大规模的太空竞赛。中国政府主张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国际空间交流与合作;世界各国开展外空活动,应有助于人类的安全、生存与发展,共同维护一个和平、清洁的外层空间。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5分)

  (2)运用联系客观性原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10分)

  (3)有人认为“海上丝绸之路体现人类实践特点的重要活动”,请运用《生活与哲学》谈谈这一观点的合理性(9分)

点击下一页分享更多广东高二政治会考试题答案

275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