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二学习方法>高二政治>

高二政治必修四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时间: 凤婷983 分享

  政治测试练习夯实基础、查漏补缺、巩固提升的手段之一,高二学生在学习了必修四第二单元的政治课程时也可以通过测试题来加强训练,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二政治必修四第二单元测试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政治必修四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两个观点(  )

  A.前者揭示了物质的属性,后者揭示了世界的特征

  B.前者概括了物质的本质,后者概括了世界的本质

  C.前者指出了物质的特性,后者指出了世界的属性

  D.前者揭示了物质的特性,后者阐明了世界的本质

  解析:D 本题考查哲学的物质概念。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第一句揭示了物质的特性;第二句意思是自然界、人类社会是客观的、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都统一于物质,这揭示了世界的本质,D项符合题意。

  2.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表明(  )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解析:D 本题考查世界的物质性。题干的意思是天不会因为人们厌恶寒冷就停止冬天的到来,地不会因为人们厌恶辽远就停止它的广大,说明事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选D项;A、B两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干的主旨;C项说法错误,客观事物本身没有意志,只有人才有意志。

  3.(2016西宁一中月考)翻阅有关青海湖冬季捕鱼的记载,清代《西宁府新志》上说青海湖盛产湟鱼,冰鱼尤为著名。20世纪50年代,是湟鱼的全盛期,有牦牛过河踩死鱼之说。但如今由于滥捕滥捞,这些湟鱼都濒临灭绝了。这个事实启示我们(  )

  ①人们可以认识和创造规律

  ②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③人类的破坏活动使自然界失去了客观性

  ④办事情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解析:B 滥捕滥捞违背了规律,这启示我们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按客观规律办事,②④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不能创造规律;自然界本身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③说法错误。

  4.土壤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资源之一。由于不合理的化肥施用等,我国目前处于“亚健康”的土壤面积已经很大,因此,培育健康土壤刻不容缓。培育健康土壤,需要(  )

  ①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

  ②尊重自然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③把握事物发展的实质

  ④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解析:A 由于不合理的化肥施用等,我国目前处于“亚健康”的土壤面积已经很大,因此培育健康土壤需要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遵循客观规律,①②正确;③与材料主旨不符;④错误,发挥主观能动性应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5.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常回家看看”被写入法律。“常回家看看”的哲学依据是(  )

  ①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②舍小家顾大家的人生是残缺的

  ③矛盾的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④价值观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解析:B 常回家看看,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使老年人保持健康的心理,有利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生活快乐,①符合题意;子女与老年人作为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有利于家庭成员关系和谐,③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④说法错误,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

  6.安慰剂效应是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安慰剂效应在药物使用过程中较为普遍,如心绞痛这样严重的器质性疾病,使用安慰剂后也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患者获得症状的改善。许多镇痛剂都具有明显的安慰剂效应。安慰剂效应(  )

  ①否定了意识活动的能动作用

  ②表明人的主观情绪可以决定客观存在的变化

  ③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④承认了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D 人们发现安慰剂效应,并将其用于舒缓症状,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①排除,③当选。②说法错误,排除。④正确,“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可以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体现了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作用。

  7.作家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个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学者周国平则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个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从哲学角度看,两个观点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意识对于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C.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决定的

  D.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认识过程

  解析:A 本题材料中萧伯纳和周国平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上思考有不同的反映,表明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由此可见,A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B、D两项表述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出来;C项表述不正确。

  8.(2016河北定兴中学诊断)目前,包括智能手环、智能手表在内的智能可穿戴设备悄然兴起。某公司发明制造的姿势校正带,内置传感器,可以监测到佩戴者的姿势是否正确,并通过振动提醒。它还能与智能手机连接,传输相关数据,让佩戴者时刻了解自己的姿势,真正改变生活方式。这种新技术的发明(  )

  ①改变了人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②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推动实践发展

  ③说明了意识能突破条件创造联系

  ④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解析:B 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发明并没有改变人的主观世界,排除①;材料中的公司发明制造姿势校正带体现了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也是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实践发展的体现,②④符合题意;意识具有能动性,但不能突破条件创造联系,③说法错误。

  9.(2016深圳中学模拟)毛泽东说过:“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这段话表明(  )

  A.学以致用,有用的就是真理

  B.对同一事物,人们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C.真理的基本属性是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D.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都是真理

点击下一页分享更多 高二政治必修四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796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