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生物 > 2017年高考生物种群知识点

2017年高考生物种群知识点

时间: 舒雯911 分享

2017年高考生物种群知识点

  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2017年高考生物种群知识点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17年高考生物种群知识点一

  1、种群: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如: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鲤鱼就是一个种群)

  2、种群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

  3、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

  4、性别比例:是指雌雄个体数目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5、出生率: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

  6、死亡率: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

  7、生物群落: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群落的总和。

  8、生物群落的结构:是指群落中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配置情况,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方面。

  9、垂直结构: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就是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如森林群落、湖泊群落垂直结构。

  10、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区段现象,就是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如:林地中的植物沿着水平方向分布成不同小群落的现象。

  2017年高考生物种群知识点二

  1、种群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种群数量变化是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种群密度是种群的重要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以及迁人和迁出等都可以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

  2、种群密度的测定:对于动物采用标志重捕法,其公式为种群数量N=(标志个体数X重捕个体数)/重捕标志数。

  3种群密度的特点:①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不同。②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不同。

  4、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的重要因素。出生率高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加;出生率低于死亡率,种群密度下降。;出生率与死亡率大体相等,则种群密度不会有大的变动。

  5、年龄组成的类型:

  (1)增长型:年轻的个体较多,年老的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

  (2)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

  (3)衰退型:种群中年轻的个体较少,而成体和年老的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

  6、性别比例有三种类型:

  (1)雌雄相当,多见于高等动物,如黑猩猩、猩猩等。

  (2)雌多于雄,多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如鸡、鸭、羊等。有些野生动物在繁殖时期也是雌多于雄,如象海豹。

  (3)雄多于雌,多见于营社会性生活的昆虫,如白蚁等。

  7、种群数量的变化:

  ①影响因素: a、自然因素:气候、食物、被捕食和传染病。B、人为因素:人类活动。

  ②变化类型:增长、下降、稳定和波动。

  ③两种增长曲线:a 、“J”型增长特点:连续增长,增长率不变。条件:理想条件。b、“S”型增长特点:级种群密度增加→增长率下降→最大值(K)稳定;条件:自然条件(有限条件)。

  ④研究意义:防治害虫,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8、预测未来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看年龄组成。而出生率和死亡率则显示近期种群密度变化趋势。

2017年高考生物种群知识点相关文章:

1.2017高考生物复习重要考点归纳

2.2017高考生物必修部分知识点总结

3.2017高考生物重要概念总结

4.2017年高考生物单元配套达标训练

5.2017高二生物下册期末知识点汇总

6.2017高考生物实验总结

7.高考生物考点分析

8.2017四川省高考理综生物试题及解析

9.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方法点拨

10.2016年高考理综生物真题上海卷

2025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