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三学习方法>高三生物>

高中生物动物和人生命活动的调节练习题(2)

时间: 夏萍0 分享

  高中生物生物技术实践的专项练习

  一、微生物的营养

  1.微生物的营养

  营养要素 来源 功能 碳源 无机碳源 CO2、NaHCO3、CaCO3等含碳无机物 ①构成细胞和合成一些代谢产物

  ②有些既是碳源又是异养微生物的能源 有机碳源 糖、脂肪、蛋白质、有机酸、石油、花生粉饼等

  营养要素 来源 功能 氮

  源 无机氮源 NH3、铵盐、硝酸盐、N2等 合成蛋白质、核酸及含氮的代谢产物 有机 氮源 牛肉膏、蛋白胨、核酸、尿素、氨基酸

  营养要素 来源 功能 生长因子(特

  殊营养物质) 维生素、氨基酸、碱基 ①酶和核酸的组成成分

  ②参与代谢过程中的酶促反应 水和无机机盐 外界摄入 水不仅是优良溶剂而且可维持生物大分子的稳定;无机盐是细胞内的成分和调节物质等 2.培养基种类及用途

  划分标准 培养基种类 特点 用途 物理

  性质 液体培养基 不加凝固剂 工业生产 半固体培养基 加凝固

  剂,如琼脂 观察微生物的运动、分类鉴定 固体培养基 微生物分离、鉴定、活菌计数、保藏菌种

  划分标准 培养基种类 特点 用途 化学

  成分 天然培养基 含化学成分不明

  确的天然物质 工业生产 合成培养基 培养基成分明确(用化学成分已知的化学物质配成) 分类、鉴定

  划分标准 培养基种类 特点 用途 用途 选择培养基 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微生物的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 培养、分离出特定微生物(如培养酵母菌和霉菌时,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时,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的食盐) 用途 鉴别培养基 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 鉴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如可用伊红—美蓝培养基鉴别饮用水或乳制品中是否有大肠杆菌(若有,菌落呈深紫色,并带有金属光泽) 3.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

  (1)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

  ①筛选菌株: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

  ②过程:土壤取样→样品的稀释→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

  (2)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①原理:

  即:可根据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②流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平板→挑选菌落。

  (3)鉴定方法:

  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 含酚红指示剂的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细菌→指示剂变红,则该菌能分解尿素 鉴定纤维素分解菌 (4)计数方法:

  ①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利用特定细菌计数板或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容积样品中的细菌数量。该方法不能区分细菌的死活。

  ②间接计数法(活菌计数法):

  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的理论依据是: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即代表一个活菌。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每个稀释倍数涂布3个平板进行计数,取平均值。

  【特别提醒】消毒和灭菌的区别

  条件 结果 常用方法 应用范围 消毒 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 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部分微生物 煮沸消毒法 一般物品 巴氏消毒法 不耐高温的液体 化学药剂消毒法 用酒精擦拭双手,用氯气消毒水源等

  条件 结果 常用方法 应用范围 灭菌 强烈的理化因素 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灼烧灭菌 接种工具 干热灭菌 玻璃器皿、金属用具等 高压蒸汽灭菌 培养基及容器的灭菌

  二、酶的应用

  1.酶的存在与简单制作方法

  (1)酶在生物体内的存在(或分布)部位:

  酶是在生物体活细胞中合成的。多数酶在细胞内直接参与生物化学反应,少数的酶要分泌到细胞外发挥作用。

  (2)酶的制备:

  ①胞内酶的制取:需要破碎生物组织细胞,可用破碎仪、研磨器或匀浆器等机械将组织细胞破碎,使酶从活细胞中释放出来,进入细胞外的溶液中,经过滤、离心制备成粗酶液。

  ②胞外酶的制备:对于唾液淀粉酶、胰蛋白酶等分泌到细胞外的酶,可以直接从动物分泌物或细胞外的组织间隙中提取。

  2.酶活性(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1)酶活性(力)的含义:酶的活性(力)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

  (2)酶活性(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酶的活性(力)通常以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或者在单位时间内产物的生成量来表示。

  3.酶的活性及影响酶活性因素的实验探究(以果胶酶在生产中的应用为例探究温度或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

  (1)探究不同温度(或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温度(或pH)作为自变量,通常通过设置合理的梯度来确定最适值,最适值是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获得的产量或效果来确定的。

  (2)在混合苹果泥和果胶酶之前,要将苹果泥和果胶酶分装在不同的试管中恒温(或同pH)处理,目的是保证底物和酶在混合时的温度(或pH)相同,避免苹果泥与果胶酶混合时影响混合物的温度(或pH),从而影响实验效果。

  (3)果胶酶将果胶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滤纸,因此苹果汁的体积大小反映了果胶酶催化分解果胶的能力。在不同的温度和pH下,果胶酶的活性越大,苹果汁的体积就越大。

  4.探究不同种类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1)实验原理:加酶洗衣粉的酶制剂有多种,包括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等。加入不同的酶制剂,会制成用于不同污渍洗涤的加酶洗衣粉。复合酶洗衣粉加入的酶制剂种类较多,对各种污渍都有较好的洗涤效果。

  (2)实验操作程序:

  步骤 烧杯编号 Ⅰ Ⅱ Ⅲ 注入自来水 500 mL 500 mL 500 mL 加入物质(等量) 奶渍布 奶渍布 奶渍布 控制水温 37℃ 37℃ 37℃ 加入洗衣粉(等量) 蛋白酶洗衣粉 复合酶洗衣粉 脂肪酶洗衣粉 玻璃棒搅拌(等速) 5分钟 5分钟 5分钟 观察实验现象 5.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比较

  项目 固定化酶 固定化细胞 常用方法 化学结合法、 物理吸附法 包埋法 优点 ①可反复使用;

  ②有利于工艺的连续化、管道化,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可以连续发酵,节约成本;

  ②保持酶在细胞内的原始状况,增加了酶的稳定性;③操作容易 不足 ①酶在固定化时活力有所损失; ②不适用于多酶反应 细胞膜、细胞壁会阻碍底物的渗透和扩散,降低反应效率

  三、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1.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

  果酒 果醋 腐乳 泡菜 微生物类型 酵母菌(真菌)兼性厌氧菌 醋酸杆菌(细菌)好氧细菌 毛霉(真菌)好氧菌 乳酸菌(细菌)厌氧菌 原理 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醋酸杆菌有氧呼吸产生醋酸 毛霉代谢产生蛋白酶和脂肪酶 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控制条件 前期有氧后期无氧,20℃左右 有氧,30℃~35℃ 有氧,15℃~18℃ 无氧,常温 实验流程 【特别提醒】

  ①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能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物质——亚硝胺。

  ②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紫)红色染料,通过目测比较,可大致估算亚硝酸盐的含量。

  2.植物激素与组织培养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作用及特点:

  (1)在生长素存在的情况下,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呈现加强的趋势。

  (2)使用顺序不同,结果不同,具体如下:

  使用顺序 实验结果 先使用生长素,后使用细胞分裂素 有利于细胞分裂,但细胞不分化 先使用细胞分裂素,后使用生长素 细胞既分裂又分化 同时使用 分化频率提高 (3)用量比例不同,结果也不同:

  的比值

  3.植物芳香油三种提取方法的比较

  提取方法 实验原理 方法步骤 适用范围 水蒸气蒸馏 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 ①水蒸气蒸馏②分离油层③除水过滤 适用于提取玫瑰油、薄荷油等挥发性强的芳香油 压榨法 通过机械加压,压榨出果皮中的芳香油 ①石灰水浸泡、漂洗②压榨、过滤、静置③再次过滤 适用于柑橘、柠檬等易焦糊原料的提取 有机溶

  剂萃取 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蒸发溶剂后就可获得芳香油 ①粉碎、干燥②萃取、过滤③浓缩 适用范围广,要求原料的颗粒要尽可能细小,能充分浸泡在有机溶液中 4.DNA和蛋白质技术

  (1)DNA的粗提取和鉴定:

  ①基本原理:

  a.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0.14 mol/L的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最低。

  b.DNA不溶于酒精溶液。

  c.DNA不被蛋白酶水解。

  d.DNA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可被二苯胺染成蓝色。

  ②主要步骤:选取材料→破碎细胞,获取含DNA的滤液→去除滤液中的杂质→DNA的析出与鉴定。

  ③注意事项:

  a.选择动物细胞时,细胞比较容易破碎,选择植物细胞时则要先溶解细胞膜(如加洗涤剂、研磨等)。

  b.以鸟类的红细胞为材料时,需向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抗凝。

  c.二苯胺需现配现用。

  (2)PCR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①目的——获取大量的目的基因

  ②原理——双链DNA的复制。

  ③条件——需要DNA模板、引物(一般为单链DNA)、四种脱氧核苷酸、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和酶促反应所需的离子,同时还要控制温度。

  ④过程:

  a.变性:在95℃时DNA解旋。

  b.复性:在50℃时引物与DNA单链结合。

  c.延伸:在72℃时合成DNA子链(两个引物间的序列)。

  (3)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

  ①实验原理:依据蛋白质的各种特性可以将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分离。

  ②常用方法:

  a.凝胶色谱法: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

  b.电泳:利用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及分子本身大小、形状的不同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由此将各种分子分离。

  c.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分为四步: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

  【特别提醒】

  ①人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不含细胞核,也没有DNA,不适于作为DNA提取的材料,但却是提取血红蛋白的理想材料。

  ②凝胶色谱柱的直径大小不影响分离效果,但直径过大会造成洗脱液体积增大,样品稀释度增大;凝胶色谱柱的高度与分离度有关。

  ③红细胞洗涤过程中,洗涤三次后,上清液仍有黄色,可增加洗涤次数,否则无法除去血浆蛋白;离心时转速要低,时间要短,否则白细胞等会一同沉淀,达不到分离效果。

  ④血红蛋白释放过程中,蒸馏水的作用是涨破红细胞,甲苯的作用主要是溶解细胞膜。

  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

  1.微生物的营养

  营养要素 来源 功能 碳源 无机碳源 CO2、NaHCO3、CaCO3等含碳无机物 ①构成细胞中的物质和一些代谢产物;

  ②既是碳源又是能源 有机碳源 糖类、脂质、蛋白质、有机酸、石油、花生粉饼等 氮源 无机氮源 无机氮:NH3、铵盐、硝酸盐、N2等 将无机氮合成含氮的代谢产物 有机氮源 牛肉膏、蛋白胨、核酸、尿素、氨基酸 合成蛋白质、核酸及含氮的代谢产物 生长因子 维生素、氨基酸、碱基 ①酶和核酸的组成成分;②参与代谢过程中的酶促反应 2.微生物的纯化培养的方法

  (1)平板划线法

  ①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②在数次划线后培养,可以分离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菌落。

  (2)稀释涂布平板法

  ①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

  ②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3.测定微生物数量的方法

  (1)直接计数法:常用的是显微镜直接计数。

  (2)间接计数法:常用的是稀释涂布平板计数法。

  【特别提示】(1)显微镜计数法计算的细菌中包括死细菌。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的是活菌数。

  (2)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要低。

  酶的应用

  1.直接使用酶、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

  直接使用酶 固定化酶 固定化细胞 制作方法 化学结合法固定化、物理吸附法固定化 包埋法固定法 是否需要

  营养物质 否 否 是 催化反应 单一或多种 单一 一系列 反应底物 各种物质(大分子、小分子) 各种物质(大分子、小分子) 小分子物质 缺点 ①对环境条件非常敏感,易失活; ②难回收,成本高,影响产品质量 不利于催化一系列酶促反应 反应物不易与酶接近,尤其是大分子物质,反应效率下降 优点 催化效率高、耗能低、低污染 ①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

  ②可以重复利用 成本低、操作容易 2.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探究

  (1)判断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方法:可在洗涤后污物的残留状况,如已消失、颜色变浅、面积缩小等。

  (2)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探究方法:实验设计遵循的原则是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如探究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对衣物污渍的洗涤效果有何不同时,以控制洗衣粉的种类为变量,其他条件完全一致;同时,普通洗衣粉处理污物与加酶洗衣粉处理污物形成对照实验。

  (3)变量的分析和控制:影响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因素有水温、水量、水质、洗衣粉的用量、衣物的材质、衣物大小、浸泡时间、洗涤的方式和洗涤的时间等。在选择适宜的变量作为探究课题的时候,应注意切合实际,如选择水温时,我们可以选择一年中冬季、春季、秋季和夏季的实际常温5℃、15℃、25℃和35℃进行实验。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不同物质的提取分离方法

  提取方法 方法步骤 适用范围 水蒸气

  蒸馏 水蒸气蒸馏、分离油层、除水过滤 适用于提取玫瑰油、薄荷油等挥发性强的芳香油 压榨法 石灰水浸泡、漂洗、压榨、过滤、静置、再次过滤 适用于柑橘、柠檬等易焦煳原料的提取 有机溶

  剂萃取 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 适用范围广,要求原料的颗粒要尽可能细小,能充分浸泡在有机溶剂中

  考点一 微生物的培养和利用

  1.(2016·高考全国乙卷)空气中的微生物在重力等作用下,可以一定程度地沉降。某研究小组欲用平板收集教室空气中的微生物,以了解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实验步骤如下:

  ①配制培养基(成分:牛肉膏、蛋白胨、NaCl、X、H2O);

  ②制作无菌平板;

  ③设置空白对照组和若干实验组,进行相关操作;

  ④将各组平板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统计各组平板上菌落的平均数。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培养基中微生物所需的氮来源于________。若要完成步骤②,该培养基中的成分X通常是________。

  (2)步骤③中,实验组的操作是________。

  (3)若在某次调查中,某一实验组平板上菌落平均数为36个/平板,而空白对照组的一个平板上出现了6个菌落,这种结果说明在此次调查中出现了________现象。若将30(即36-6)个/平板作为本组菌落数的平均值,该做法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答案】(1)牛肉膏、蛋白胨 琼脂 (2)将各实验组平板分别放置在教室不同高度的位置上,开盖暴露一段时间 (3)污染 不正确

  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将1 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 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_。

  (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________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示意图A和B中,________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

  (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中________的含量,同时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________的利用率。

  【答案】(1)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 3.8×107

  (2)灼烧 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3)B (4)溶解氧 营养物质

  考点二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2016·高考全国甲卷)苹果醋是以苹果汁为原料经发酵而成的。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的呼吸代谢途径如图所示。图中过程①和②是苹果醋生产的第一阶段,在酵母菌细胞的________中进行,其产物乙醇与________试剂反应呈现灰绿色,这一反应可用于乙醇的检验;过程③在酵母菌细胞的________中进行。与无氧条件相比,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增殖速度________。

  (2)第二阶段是在醋酸杆菌的作用下将第一阶段产生的乙醇转变为醋酸的过程,根据醋酸杆菌的呼吸作用类型,该过程需要在________条件下才能完成。

  (3)在生产过程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发酵温度不同,第一阶段的温度________(填“低于”或“高于”)第二阶段的。

  (4)醋酸杆菌属于____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中_____(填“含有”或“不含有”)线粒体。

  【解析】(1)图中过程①和②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乙醇的过程,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乙醇可用酸性重铬酸钾试剂检测,颜色由橙色变为灰绿色。过程③为有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阶段,场所为线粒体。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更多的能量供酵母菌繁殖利用,故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繁殖速度更快。(2)醋酸杆菌是好氧型细菌,因此,在醋酸杆菌作用下,将乙醇转变为醋酸的过程需要在有氧条件下才能完成。(3)在生产过程中,第一阶段酵母菌产生乙醇的适宜温度为18~25 ℃,第二阶段醋酸杆菌产生醋酸的适宜温度为30~35 ℃,第一阶段的温度低于第二阶段的。(4)醋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中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不含线粒体。

  【答案】(1)细胞质基质 重铬酸钾 线粒体 快 (2)有氧 (3)低于 (4)原 不含有

  (2015·高考广东卷)泡菜是我国的传统食品之一,但制作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某兴趣小组准备参加“科技创新大赛”,查阅资料得到下图。

  (1)制作泡菜时,泡菜坛一般用水密封,目的是________。乳酸菌发酵第一阶段的产物有________。

  (2)据上图,与第3天相比,第8天后的泡菜更适于食用,因为后者________;pH呈下降趋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该小组得到一株“优选”乳酸菌(亚硝酸盐还原酶活力比普通乳酸菌高5倍),拟参照资料的实验方案和食盐浓度(4%~10%),探究与普通乳酸菌相比用“优选”乳酸菌制作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高低,并确定其最适条件。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结果记录表,并推测实验结论。

  【答案】(1)创造无氧环境,有利于乳酸菌发酵 丙酮酸、[H](少量ATP) (2)亚硝酸盐含量低 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了乳酸  (3)两种乳酸菌在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表

  推测实验结论:与普通乳酸菌相比,“优选”乳酸菌制作泡菜时,相同条件下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低。

  (2016·高考全国丙卷)某同学用新鲜的泡菜滤液为实验材料分离纯化乳酸菌。分离纯化所用固体培养基中因含有碳酸钙而不透明,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能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纯化乳酸菌时,首先需要用________对泡菜滤液进行梯度稀释,进行梯度稀释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推测在分离纯化所用的培养基中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有________和________。分离纯化时应挑选出________的菌落作为候选菌。

  (3)乳酸菌在-20 ℃长期保存时,菌液中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填“蒸馏水”、“甘油”或“碳酸钙”)。

  【答案】(1)无菌水 泡菜滤液中菌的浓度高,直接培养很难分离得到单菌落 (2)鉴别乳酸菌 中和产生的乳酸(或酸) 具有透明圈 (3)甘油

  考点三 植物组织培养

  为了获得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先用植物外植体获得愈伤组织,然后在液体培养基中悬浮培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外植体经诱导后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________。

  (2)在愈伤组织悬浮培养时,细胞干重、蔗糖浓度和pH的变化如下图所示。细胞干重在12 d后下降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培养液中蔗糖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多倍体愈伤组织细胞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量常高于二倍体。二倍体愈伤组织细胞经________处理,会产生染色体加倍的细胞。为检测愈伤组织细胞染色体数目,压片前常用纤维素酶和________酶解离愈伤组织。若愈伤组织细胞(2n)经诱导处理后,观察到染色体数为8n的细胞,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更好地获得次生代谢产物,生产中采用植物细胞的固定化技术,其原理与酵母细胞固定化类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填序号)。

  ①选取旺盛生长的愈伤组织细胞包埋 ②必须在光照条件下培养 ③培养过程中需通空气 ④固定化后植物细胞生长会变慢

  【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诱导染色体加倍、有丝分裂、细胞的固定化技术。(1)外植体在人工、无菌条件下,经脱分化可形成愈伤组织。(2)由图蔗糖浓度下降可知,外植体离体培养过程中需要消耗蔗糖,12天后蔗糖浓度较低;pH下降会影响酶的活性,愈伤组织细胞对物质的合成少于分解,细胞干重下降。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蔗糖既能维持一定的渗透压,又能提供植物细胞生命活动必需的营养物质(能量)。(3)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或低温都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从而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可通过纤维素酶、果胶酶破坏细胞壁,从而使愈伤组织细胞分离。在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后,会出现染色体为2n、4n、8n等的细胞,4n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至8n;8n的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能清晰看出8n条染色体。(4)为了更好地获得次生代谢产物,应选用生长旺盛的愈伤组织细胞。愈伤组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要通入无菌空气确保其正常的生命活动。细胞的固定化通常使用包埋法,由于包埋材料的影响,营养物质和氧气的扩散都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固定化细胞生长速度会变慢。

  【答案】(1)脱分化

  (2)蔗糖浓度下降,pH降低 提供能源 调节渗透压

  (3)秋水仙素(低温) 果胶 经加倍到4n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经加倍到8n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4)①③④

  用多倍体育种的方法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每年都要制种,很麻烦。某活动小组同学们,想到了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来解决此难题。请回答与此实验相关的问题。

  (1)离体的组织和细胞,对营养、环境等条件的要求相对特殊,需要配制适宜的培养基。常用的一种培养基是________,其主要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物,还常常需要添加________;对培养基要进行________灭菌。

  (2)选取合适的外植体作为实验材料,接种前还要对其进行________处理。为提高组织培养成功率,常选择________的材料做外植体。

  (3)如果外植体选取的材料为茎段,插入培养基时应注意________。培养一段时间后,会通过________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MS固体培养基 植物激素 高压蒸汽

  (2)消毒 幼嫩(或答分裂能力强,分化程度低)

  (3)不能倒插 脱分化 排列疏松、高度液泡化的薄壁细胞

  考点四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2015·高考全国卷Ⅰ·节选)已知微生物A可以产生油脂,微生物B可以产生脂肪酶。脂肪酶和油脂可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回答有关问题:

  (1)显微观察时,微生物A菌体中的油脂通常可用________染色。微生物A产生的油脂不易挥发,可选用________(填“萃取法”或“水蒸气蒸馏法”)从菌体中提取。

  【解析】(1)油脂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因此油脂通常用苏丹Ⅲ或苏丹Ⅳ染色。不易挥发的物质大多采用萃取法进行提取,水蒸气蒸馏法一般用来提取易挥发的物质。

  【答案】(1)苏丹Ⅲ(或苏丹Ⅳ) 萃取法

  (2015·高考全国卷Ⅱ)回答与胡萝卜素有关的问题:

  (1)胡萝卜含有的胡萝卜素中,最主要的是________(填“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或“γ­胡萝卜素”),该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变成两分子________,后者缺乏会引起人在弱光下视物不清的病症,该疾病称为________,胡萝卜素是________(填“挥发性”或“非挥发性”)物质。

  (2)工业生产上,用养殖的岩藻作为原料提取胡萝卜素时,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将新鲜的岩藻干燥。

  (3)现有乙醇和乙酸乙酯两种溶剂,应选用其中的______作为胡萝卜素的萃取剂,不选用另外一种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β­胡萝卜素 维生素A 夜盲症 非挥发性

  (2)需要

  (3)乙酸乙酯 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应不与水混溶,而乙醇为水溶性有机溶剂

  ①发酵过程中,定期取样测定醋酸杆菌密度变化,趋势如右图。据图分析,与颠倒前相比,B层醋酸杆菌密度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乳酸含量高是独流老醋风味独特的重要成因。发酵过程中,发酵缸中____________层醋醅有利于乳酸菌繁殖,积累乳酸。

  ③成熟醋醅中乳酸菌的种类明显减少,主要原因是发酵后期营养物质消耗等环境因素的变化,加剧了不同种类乳酸菌的____________,淘汰了部分乳酸菌种类。

  【答案】(12分)

  (1)在最适温度条件下催化能力最强

  (2)酵母菌

  (3)①先快速增长后趋于稳定? 氧气、营养物质、PH

  ②颠倒前的B层和颠倒后的A(或不翻动,或下)

  间竞争(或竞争)

  ③发酵后期营养物质消耗等环境因素的变化,加剧了不同种类乳酸菌的竞争,淘汰了部分乳酸菌种类,使成熟醋醅中乳酸菌的种类明显减少。

  【考点定位】发酵技术

  2.(2016课标1卷.39)(15分)

  空气中的微生物在重力等作用下,可以一定程度地沉降。某研究小组欲用平板收集教室空气中的微生物,以了解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实验步骤如下:

  ①配置培养基(成分:牛肉膏、蛋白胨、NaCl、X、H2O);

  ②制作无菌平板;

  ③设置空白对照组和若干实验组,进行相关操作;

  ④将各组平板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统计各组平板上菌落的平均数。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培养基中微生物所需的氮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若要完成步骤②,该培养基中的成分X通常是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实验组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某次调查中,某一实验组平板上菌落平均数为36个/平板,而空白对照组的一个平板上出现了6个菌落,这种结果说明在此次调查中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现象。若将30(即36-6)个/平板作为本组菌落数的平均值,该做法____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答案】(1)牛肉膏、蛋白胨 琼脂

  (2)将各实验组平板分别放置在教室不同高度的位置上,开盖暴露一段时间

  (3)污染 不正确

  【解析】(1)依据配制培养基的成分可知该培养基中微生物所需的氮来源于牛肉膏、蛋白胨。因为该实验是 “用平板收集教室空气中的微生物”,所使用的培养基应为固体培养基,配制时,需加入凝固剂,据此推知该培养基中的成分X通常是琼脂。

  【考点定位】

  【考点定位】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基因突变

  4.(2016新课标2卷.39)(15分)

  苹果醋是以苹果汁为原料经发酵而成的,回答下列为题:

  (1)酵母菌的呼吸代谢途径如图所示。图中过程①和②是苹果醋生产的第一阶段,在酵母菌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中进行,其产物乙醇与_________________试剂反应呈现灰绿色,这一反应可用于乙醇的检验;过程③在酵母菌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中进行,与无氧条件相比,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增值速度________________。

  (2)第二阶段是在醋酸杆菌的作用下将第一阶段产生的乙醇转变为醋酸的过程,根据醋酸杆菌的呼吸作用类型,该过程需要在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才能完成。

  (3)在生产过程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发酵温度不同,第一阶段的温度____________(填“低于”或“高于”)第二阶段。

  (4)醋酸杆菌属于___________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中(填“含有”或“不含有”)线粒体。

  【答案】(15分)

  (1)细胞质基质 重铬酸甲 线粒体 快

  (2)有氧

  (3)低于 (4)原 不含有

  (3)5℃,第二阶段即果醋的制作,所控制的温度范围是30~35℃,所以第一阶段的温度低于第二阶段的。

  ()醋酸杆菌

  【考点定位】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5.(2016新课标Ⅲ卷.39)某同学用新鲜的泡菜滤液为实验材料纯化乳酸菌。分离纯化所用固体培养基中因含有碳酸钙而不透明,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能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纯化乳酸菌时,首先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_对泡菜滤液进行梯度稀释,进行梯度稀释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2)推测在分离纯化所用的培养基中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分离纯化时应挑选出_________________的菌落作为候选菌。

  (3)乳酸菌在-20℃长期保存时,菌液中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____(填“蒸馏水”、“甘油”或“碳酸钙”)。

  【答案】(1)无菌水 泡菜滤液中菌的浓度高,直接培养很难分离得到单菌落

  (2)鉴别乳酸菌 中和产生的乳酸 具有透明圈

  (3)甘油

  【解析】(1)分离纯化乳酸菌时,首先需要用无菌水对泡菜滤液进行梯度稀释;进行梯度稀释的理由是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乳酸菌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若直接培养,由于泡菜滤液中菌的浓度高,则很难分离得到单菌落。

  (2)由题意可知,分离纯化所用固体培养基中因含有碳酸钙而不透明,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能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由此可推测在分离纯化所用的培养基中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有中和乳酸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乳酸和鉴别能产生乳酸的乳酸菌;根据产酸菌在含CaCO的培养基上产生的原理,然后用平板划线法分离

  【考点定位】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6.(2016江苏卷.29)(9分)为了探索海藻酸钠固定化对绿球藻生长的影响,以及固定化藻对含Zn2+污水的净化作用,科研人员用筛选到的一株绿球藻进行试验,流程及结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的海藻酸钠作用是 ,CaC l2的作用是 。

  (2)为洗去凝胶球上残余的CaC l2和其他污染物,并保持绿球藻活性,宜采用 洗涤。图1 中1. 0%海藻酸钠组培养24 h 后,移去凝胶球,溶液呈绿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探索固定化藻对含Zn2+污水的净化作用,应选用浓度为 海藻酸钠制备凝胶球。

  (4)图2中空白凝胶球组Zn2+浓度下降的原因是 。结合图1和图2分析,固定化藻的实验组24~48h间Zn2+浓度下降速度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72~96h间Zn2+浓度下降速度较慢的原因有 。

  【答案】(1)包埋绿球藻(包埋剂) 与海藻酸钠反应形成形成凝胶球(凝固剂) (2)培养液(生理盐水) 海藻酸钠浓度过低(凝胶球孔径过大)

  (3)2.0%

  (4)凝胶球吸附Zn2+ 绿球藻生长(增殖)速度快 绿球藻生长(增殖)速度减慢,溶液中Zn2+浓度较低

  【解析】(1)海藻酸钠溶液在CaCl2溶液中形成凝胶球,包埋绿球藻。

  (2)可采用水洗去凝胶球上残余的CaCl2和其他污染物,并保持绿球藻活性。溶液呈绿色,说明固定化的绿球藻数量少,原因是海藻酸钠浓度过低(凝胶球孔径过大)。

  【考点定位】固定化细胞,海藻酸钠,CaCl2、实验分析

  回答下列问题:

  (1)蛋白酶甲、乙、丙三者的活性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通常,用清水洗涤衣服上的新鲜血迹,不应该使用开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去除衣服上的血渍,应选择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蛋白酶甲”、“蛋白酶乙”或“蛋白酶丙”)的碱性洗衣粉,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为了洗去衣服上的油渍,洗衣时在市售的蛋白酶洗衣液中添加脂肪酶,该同学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溶液的pH可以影响酶的活性,请推测pH影响某种蛋白酶活性的原因可能是其影响了酶和底物分子中_________________(填“羧基和氨基”、“氨基和甲基”、“羧基和甲基”或“甲基和甲基”)等基团的解离状态。

  (15分)

  (1)开水使血中的蛋白质变性而沉淀,难以清洗(3分)

  蛋白酶丙(1分)

  碱性条件下只有蛋白酶丙有活性(4分)

  (2)不合理(1分) 蛋白酶会降解脂肪酶(4分)

  (3)羧基和氨基(2分)

  1.(2015·江苏卷)做“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实验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高压灭菌加热结束时打开放气阀使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开启锅盖

  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

  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

  用记号笔标记培养皿中菌落时应标记在皿底上

  【答案】D

  (2015·江苏卷)人工瘤胃模仿了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胃可用来发酵处理秸秆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为了增强发酵效果研究人员从牛胃中筛选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并对其降解纤维素能力进行了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样品稀释和涂布平板步骤中下列选项不需要的是________(填序号)。

  酒精灯 培养皿 显微镜 无菌水

  (2)在涂布平板时滴加到培养基表面的菌悬液量不宜过多的原因是________。

  (3)向试管内分装含琼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与纤维素降解产物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研究人员在刚果红培养基平板上筛到了几株有透明降解圈的菌落(见下图)。图中降解圈大小与纤维素酶的________有关。图中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的菌株是________(填图中序号)。

  (5)研究人员用筛选到的纤维素酶高产菌株J1和J4在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进行发酵测得发酵液中酶活性的结果见下图推测菌株________更适合用于人工瘤胃发酵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培养基的配制和微生物的培养意在考查生物实验、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难度适中。

  【答案】(1)

  (2)培养基表面的菌悬液会出现积液导致菌体堆积影响分离效果

  (3)避免培养基污染棉塞

  (4)量与活性

  (5)J4 发酵过程会产热和产酸菌株在较高温度和酸性环境下酶的活性更高

  (2015·江苏卷)下图为苹果酒的发酵装置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发酵过程中酒精的产生速率越来越快

  集气管中的气体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CO

  C.发酵过程中酵母种群呈“J”型增长

  若发酵液表面出现菌膜最可能原因是发酵瓶漏气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果酒制作相关知识意在考查生物

  A项错发酵后期底物减少、酒精浓度增加等因素都会造成酒精生产速率减慢;B项错发酵初期由于发酵瓶中有氧气酵母菌能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C项错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呈下降趋势;D项对发酵瓶漏气会使醋酸菌大量繁殖而形成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

  【答案】ABC

  (2015·江苏卷)关于“腐乳的制作”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将腐乳坯堆积起来会导致堆内温度升高影响毛霉生长

  腐乳坯若被细菌污染则腐乳坯表面会出现黏性物

  勤向腐乳坯表面喷水有利于毛霉菌丝的生长

  装坛阶段加入料酒可有效防止杂菌污染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腐乳的制作实验意在考查教材实验的内容考查理解能力和实验能力。难度适中。

  【答案】C

  (2015·江苏卷)图1、2分别为“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部分操作步骤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1、2中加入蒸馏水稀释的目的相同

  图1中完成过滤之后保留滤液

  图2中完成过滤之后弃去滤液

  在图1鸡血细胞液中加入少许嫩肉粉有助于去除杂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理解能力和实验能力。难度较小。

  项错图1、2 中加入蒸馏水稀释的目的分别是破碎细胞获取含DNA的滤液、稀释NaCl溶液析出DNA;项对图1 过滤之后保留DNA;C项对图2过滤之后弃去滤液因DNA已析出;D项对嫩肉粉中的蛋白酶可对蛋白质进行水解。

  【答案】BCD

  (上海卷)26.图8表示四种微生物培养物(①~④)在添加利福平前后的细胞内RNA含量。由此可以判断古细菌和酵母菌可能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课标Ⅱ卷)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的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 ;然后,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 。

  (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 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 。

  (3)示意图A和B中, 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

  (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的 的含量,同时可以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 的利用率。

  【答案】

  (1)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 3.8×107

  (2)灼烧; 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3)B ⑷、溶解氧 营养物质

  【解析】

  (1)为了确定培养基的灭菌是否合格,微生物学实验一般会设置空白对照: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生成;利用平板菌落计数法的计算公式估算水样中的活菌数: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验](15分)

  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 分解成 。

  (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 色复合物。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 。

  (3)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

  酵母膏 无机盐 淀粉 纤维素粉 琼脂 CR溶液 水 培养基甲 + + + + - + + 培养基乙 +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

  据表判断,培养基甲 (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培养基乙 (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

  【答案】(1)纤维二糖 葡萄糖 (2)红色 透明圈

  (3)不能 液体培养基不能分离单菌落 不能 乙培养基中没有纤维素,不会形成CR-纤维素红色复合物,即使出现单菌落也不能确定其为纤维素分解菌

  10.有机农药苯磺隆是一种除草剂,长期使用会污染环境。研究发现,苯磺隆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降解。分离降解苯磺隆的菌株和探索其降解机制的实验过程如图甲、乙所示。

  (1)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碳源、水、________四类,该实验所用的选择培养基只能以苯磺隆作为唯一碳源,其原因是__________。

  (2)与微生物培养基相比,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常需添加生长素和_______,这些植物激素一般需要事先单独配置成_________保存备用。

  (3)纯化菌株时,通常使用的划线工具是________。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第二划线区域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它划线上有菌落。造成划线无菌落可能的操作失误有________。

  (4)为探究苯磺隆的降解机制,将该菌种的培养液过滤离心,取上清液做图乙所示实验。该实验的假设是________,该实验设计是否合理?为什么?_______。

  【答案】(1)氮源和无机盐 只有能利用苯磺隆的微生物能正常生长和繁殖

  (2)细胞分裂素 母液

  (3)接种环 ①接种环灼烧后未冷却;②划线未从第一区域末端开始

  (4)目的菌株能分泌降解苯磺隆的蛋白质。 不合理,缺少空白对照

  (3)平板划线法接种时常使用接种环划线。第二区域只有第一条线无菌落,而其他的划线却有菌落,很可能是因为接环在灼烧后末冷却,第一次划线时将菌种烫死,而后接种环冷却,能正常划线,也可能是第一次划线时划线未从第一区域末端开始,使接种环上无菌种。

  (4)题中实验为取得菌种培养液过滤后离心上清液,加入蛋白酶处理后,测得其对苯磺隆的降解率。意为假设菌种能产生降解苯磺隆的蛋白质类酶,若用蛋白酶处理后,可使该酶分解,苯磺隆降解率下降,则假设成立。但由于缺乏空白对照,不能比较蛋白酶是处理是否降低苯磺隆降解率,该实验不能得出相应结论。

  30.(8分)为了获得β-胡萝卜素产品,某小组开展了产β-胡萝卜素酵母的筛选与色素提取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 。

  (2) 。

  (3) 。(填序号)

  ①安全阀、放气阀、压力表

  ②放气阀、安全阀、压力表

  ③安全阀、放气阀、温度表

  ④放气阀、安全阀、温度表

  (4)3块相同平板上划线,结果其中一块平板的各划线区均未见菌生长,最可能的原因是 。

  (5)CaCO3,理由是 。

  【答案】(8分)

  (1)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 用牛皮纸(报纸)包扎器皿

  (2)抑制细菌(放线菌)生长 (3)① (4)接种环温度过高,菌被杀死

  (5)有助于研磨充分 不需要 β-胡萝卜素较耐酸

  (4)三块平板有两块平板长有菌落,说明含有菌株并可在培养基上生长;而其中一块未见菌落,说明菌株死亡。因此,应在接种过程中接种环灼烧后未冷却或未足够冷却,使菌株因温度过高被杀死。

  (5)石英砂有助于研磨充分。CaCO3用于中和酸性物质,

  (大纲卷)4.某同学在①、②、③三种条件下培养大肠杆菌,这三种条件是:

  ①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断补充培养基,及时去除代谢产物

  ②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

  ③以葡萄糖和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

  根据培养结果绘制的一段时间内菌体数的对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如下:

  假设三种培养基中初始总糖量相等,则①、②、③三种条件依次对应的趋势图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答案】C

  (上海卷)(六)分析有关微生物的资料,回答问题并完善实验设计方案。(10分)

  脂肪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获得高产脂肪酶的菌株,并将之用于产业化,进行如

  下的系列实验。

  53.欲分离筛选出能分泌脂肪酶的细菌,应选择下列固体培养基(仅列出了碳氮源)中的

  ______。

  A.蛋白胨、柠檬酸铁铵 B.橄榄油、硫酸铵

  C.乳糖、酵母膏 D.葡萄糖、蛋白胨

  【解析】分离筛选出能分泌脂肪酶的细菌碳氮源分泌脂肪酶的细菌乳糖、酵母膏

  54.进一步调查适合于产脂肪酶菌株生长的碳氮源。根据表2的实验数据,选择理想的碳

  源为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据表可知,当碳源为蔗糖时,酶活性最高,产脂肪酶菌株生长的碳源

  55.补全表3中的实验方案,以确定所选碳源的最佳浓度(设浓度梯度的差值为0.2%)。

  酶活性 0.6% 0.8% 1.0% 1.2% 1.4% 第1组 / / / / / 第2组 / / / / / 第3组 / / / / / 平均值 / / / / /

  【解析】题目给定浓度为0.1%,要求设浓度梯度的差值为0.2%

  56.利用相似方法探得理想氮源的最佳浓度,再进一步确定碳氮源浓度的最佳组合。以a

  和b分别代表碳源和氮源的浓度,假设酶活a1>a2>a3;b2>b3>b4,据此形成下列

  四种方案,其中最佳的是____。

  方案一:a1和b2组合。

  方案二:将每一种a的浓度分别与b2、b3、b4组合,根据酶活取其中的最佳组合。

  方案三:a1和b2组合,a2和b3组合,根据酶活取其中的最佳组合。

  方案四:a1分别与每种氮源浓度组合,b2分别与每种碳源浓度组合,根据酶活取其中

  的最佳组合。

  【解析】题目的要求是确定碳氮源浓度的最佳组合以a

  和b

  57.如果脂肪酶的产业化需要其活性在固定化处理时不受损失,且在多次重复使用后仍能维持稳定的酶活,则应选择图17中的_________ 固定化工艺。

  【解析】由于需要其活性在固定化处理时不受损失,且在多次重复使用后仍能维持稳定的酶活

  (广东卷)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

  B、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糖汁产生酒精

  C、泡菜腌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

  D、腐乳制作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的蛋白酶和脂肪酶

  【答案】A

  35.(12分)【生物技术实践】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经深加工可生产酒精、玉米胚芽油和果糖等。流程如下:

  (1)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经充分水解后的产物可被酵母菌利用发酵生产酒精。培养酵母菌时,该水解产物为酵母菌的生长提供________。发酵过程中检测酵母菌数量可采用_______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

  (2)玉米胚芽油不易挥发,宜选用_______法或________法从玉米胚芽中提取。

  (3)玉米淀粉经酶解形成的葡萄糖可在葡萄糖异构酶的作用下转化成果糖。利用________技术可使葡萄糖异构酶重复利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4)利用PCR技术扩增葡萄糖异构酶基因时,需用耐高温的_______催化。PCR一般要经历三十次以上的循环,每次循环包括变性、_______和_______三步。

  【答案】(1)碳源;显微镜直接计数

  (2)压榨;萃取(注:两空可颠倒)

  (3)固定化酶

  (4)(Taq)DNA聚合酶;(低温)复性(或退火);(中温)延伸

  【解析】本题考查了微生物培养技术中培养基的配方、微生物计数、植物成分的提取、固定化酶和PCR技术的条件等内容。难度系数较小。

  (1)培养酵母菌时,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的水解产物为酵母菌的生长提供碳源。检测酵母菌数量可采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

  (海南卷)30[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已知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与泡制时间有关。为了测定不同泡制天数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材料、试剂及用具包括:刻度移液管、比色管、不同浓度的亚硝酸钠标准溶液、亚硝酸盐的显色剂、不同泡制天数的泡菜滤液等。回答相关问题:

  ⑴请完善下列实验步骤。

  ①标准管的制备:用 和显色剂制成颜色深浅不同的系列标准管。

  ②样品管的制备:用刻度移液管分别吸取一定量的 ,加到不同的比色管中,然后在各个比色管中加入等量的显色剂进行显色,得到样品管。

  ③将每个 分别与系列标准管进行比较,找出与样品管颜色深浅 的标准管,该管中亚硝酸钠含量即代表样品管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记录各样品管亚硝酸盐的含量。

  ⑵右图表示的是泡菜中 趋势。

  ⑶泡菜制作过程中产酸的细菌主要是 (填“醋酸杆菌”或“乳酸菌”)。

  【答案】(1)①不同浓度亚硝酸钠标准溶液 ②不同泡制天数的泡菜滤液 ③样品管 一致

  (2)亚硝酸盐含量 (3)乳酸菌


猜你感兴趣:

1.高一生物必修1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蛋白质测试试题

2.高中生物必修3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练习试卷

3.高中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汇编

4.高中生物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及营养和免疫知识

5.高中生物必修三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总结

6.高考生物的答题技巧的介绍

377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