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三学习方法>高三物理>

2017高考物理知识框架图汇总

时间: 文娟843 分享

  高三物理复习已经开始了,想必很多人都想知道高考物理知识点的框架图,这图非常有利于高考生提高物理复习效率。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物理知识框架图,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物理知识框架图汇总

  高考物理冲刺复习资料

  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和推论的应用

  1.对三个公式的理解

  速度时间公式 、位移时间公式 、位移速度公式 ,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基本公式,是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石。三个公式中的四个物理量x、a、v0、v均为矢量(三个公式称为矢量式),在应用时,一般以初速度方向为正,凡是与v0方向相同的x、a、v均为正值,反之为负值,当v0=0时,一般以a的方向为正。这样就将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使问题简化。

  2.巧用推论式简化解题过程

  推论①中间时刻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推论②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第1秒、第2秒、第3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3∶5∶...;

  推论③连续相等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之差相等Δx=aT2,也可以推广到xm-xn=(m-n)aT 2(式中m、n表示所取的时间间隔的序号)。

  正确处理追及、图像、表格三类问题

  1.追及类问题及其解答技巧和通法

  一般是指两个物体同方向运动,由于各自的速度不同后者追上前者的问题。追及问题的实质是分析讨论两物体在相同时间内能否到达相同的空间位置问题。解决此类问题要注意"两个关系"和"一个条件","两个关系"即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一个条件"即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物体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问题的切入点。画出运动示意图,在图上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再探寻位移关系和速度关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通用技巧。

  2.如何分析图像类问题

  图像类问题是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分析物体的运动,是高考必考的一类题型。探寻纵坐标和横坐标所代表的两个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将物理过程"翻译"成图像,或将图像还原成物理过程,是解此类问题的通法。弄清图线的形状是直线还是曲线,截距、斜率、面积所代表的物理意义是解答问题的突破口。

  3.何为表格类问题

  表格类问题就是将两个或几个物理量间的关系以表格的形式展现出来,让考生从表格中获取信息的一类试题。这也是近年来高考经常出现的一类试题。既可以出现在实验题中也可以出现在计算题中。解决此类试题的通法是观察表格中的数据,结合运动学公式探寻相关物理量间的联系,然后求解。

  追及问题中的多解问题

  1.注意追及问题中的多解现象

  在以下几种情况中一般存在2次相遇的问题:

  ①两个匀加速运动之间的追及(加速度小的追赶加速度大的);

  ②匀减速运动追匀速运动;

  ③匀减速运动追赶匀加速运动;

  ④两个匀减速运动之间的追及(加速度大的追赶加速度小的)。

  2.追及问题中是否多解的条件

  除上面提到的两个物体的运动性质外,两物体间的初始距离s0是制约着能否追上、能相遇几次的条件。

  3.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谨防漏解

  ①认真审题,分析两物体的运动性质,画出物体间的运动示意图。

  ②根据两物体的运动性质,紧扣前面提到的"两个关系"和"一个条件"分别列出两个物体的位移方程,要注意将两个物体运动时间的关系,反映在方程中,然后由运动示意图找出两物体位移间的关联方程。思维程序如图所示。

  受力分析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主要依据力的概念,分析物体所受到的其他物体的作用。

  高考物理试题分析

  一、坚持立德树人,展现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

  高考物理试题在考查学生科学素养的同时,突出学科的育人功能,发挥高考的积极导向作用。在试题情境的设计中,注意结合当代中国的重大科技成果,展示我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比如,受控热核聚变装置旨在为人类提供巨大的清洁能量,是人类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2016年11月,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实验装置EAST获得超过60秒的稳态高约束模等离子体放电,成为世界首个实现稳态高约束模运行持续时间达到分钟量级的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全国I卷第17题以此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氘核聚变反应和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的理解和运用。试题契合能源问题解决的重大时代命题,展示出我国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的坚实步伐,增强考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考生勇攀科技高峰。

  2017年4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它是目前为止我国发射的体积最大、质量最大的航天器。 4月22日,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首次交会对接,为空间站长期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全国III卷第14题以此为素材,考查学生对万有引力定律、匀速圆周运动规律的理解和运用。试题素材贴近时代,展现我国在航天领域的巨大成就,激发考生锐意进取、振兴祖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应用能力的考查

  今年高考物理学科注重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与科研进展、生产实践、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通过设置新颖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物理问题,关注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躬身实践的能力。比如,全国I卷第18题以扫描隧道显微镜(STM)中隔离振动噪声的有效措施为素材,考查学生对电磁感应规律的理解;全国II卷第21题以同学自制的简易电动机为情境,考查学生对电动机原理的理解;全国II卷第24题联系2022年北京冬奥会,设计了冰球运动员进行冰上训练的情境;全国III卷第24题是实际等离子体研究非均匀磁场中的粒子漂移问题的简化模型,第33(2)题是实际应用中麦克劳德真空计的简化模型。

  三、增强探究性和开放性,考查考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设计新颖的实验情境,以问题为导向,要求学生将物理实验知识、方法和技能与新的情境相结合完成实验,在较高的层次上考查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比如,全国I卷第22题利用“滴水计时器”研究物体的运动,考查考生对实验方法的迁移能力。全国III卷第23题研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第(3)问的解决需要考生利用实验曲线和理论方程的联立求解,体现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思想。

  增加试题的开放性,对问题进行多角度的讨论,是考生思维开放性的体现。比如,全国II卷第23题利用等电势的方法测量微安表内阻,要求学生提出一条提高测量精度的建议,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全国IV卷第12题,要求学生分析电路故障,说明产生故障的原因,考查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交流能力。

  四、增强基础性和综合性,考查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

  高考物理试题加强对基本概念和规律、基本方法、基本实验技能的考查,增强考试内容的基础性,引导学生夯实学科基础。比如,全国II卷第14题通过设计小环在光滑大圆环上下落的情境,考查学生对做功概念的理解;全国I卷第34(2)题要求学生利用对称性确定反射点;全国III卷第22题以学生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为背景,引导学生重视基本实验的学习。

  试题立足物理学科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增强考试内容的综合性,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物理学科的概念、规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全国II卷第25题以两个质量相同、带有等量异号电荷的小球在重力和电场力作用下沿不同轨迹运动为情境,对考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看过"高考物理知识框架图汇总 "的还看了:

1.高一物理3-1知识框架图

2.高考物理24个模型 高考物理模型汇总

3.2017年高考物理复习方法

1484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