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语文 > 2017高考语文分析句段作用知识点总结

2017高考语文分析句段作用知识点总结

时间: 凤婷983 分享

2017高考语文分析句段作用知识点总结

  从高考语文命题来看,常会就这些特殊段落在文本中的作用设题,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17高考语文分析句段作用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语文分析句段作用

  一、阅读短文常用分析名词: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2.写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

  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反复、夸张、排比、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等。

  4.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的特点。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

  5.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画图表、摹状貌等

  6.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考生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等),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等)。

  7.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有何作用: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的作用或好处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二是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三是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8.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如善恶、好恶、褒贬等。

  9.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10.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11.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12.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13.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14.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15.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线索

  16.行文结构:承上启下、启承转合、衔接、铺垫、伏笔、照应

  二、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理解语句的含义方法:首先抓住句子的修饰词语去理解句子内涵。其次,看句子在文中的地位,是总领句,则从句子所涉及的范围去提取关键词释义;是总结句,则从上下文去找重要信息释义;是过渡句,则从上下文中提取关键信息释义。第三,看语境,找邻近句,结合文章中心理解句义。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引出议论)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三、修辞手法的作用: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四、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解答:不能。原因: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五、知识点:

  1)衬托与对比

  区别:衬托有主次之分,陪衬事物是说明被陪衬事物的;是用来突出被陪衬事物的。对比表明是对立现象的,两种对立的事物并无主次之分,而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不可把这两种修辞混为一谈

  对比:对照是把两种相互对应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关的两面并联列在一起,加以比照的修辞方式,也叫对比。 衬托:映衬是用乙事物来作甲事物的陪衬,以突出事物的修辞方式。……映衬可分正反衬两类。

  2)人称运用

  第一人称:显得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

  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到拟人化的作用;

  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及其作用讨论

  所谓重要的句子,是指在文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关键性句子。它通常指以下几种语句:

  (1)结构比较复杂,意思隐晦的难懂的句子。

  (2)使用了特殊的修辞格、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等。

  (3)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即文中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以及过渡句等;

  (4)统摄全篇,即人们常说的文眼或者是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观点、情感的句子。

  一、关于句子的含义,要注意以下几点(三注意、三想到):

  “三注意”是指:

  1、 首先要注意从本句入手,看清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

  2、本句子与上下文的句子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句子间的相互关系有:指代(复指)、总分(分总)、说明、扩展(含阐述、解说)、比较、呼应等。如果是复句,其一般强调的重点是后半部分,那么就应该在此处着重揣摩。 “三想到”,一些句子的含义有时比较深奥,需要想到其特殊性,即“三想到”:

  1、其可能采用了某种修辞手法或者某种表现手法(可参考“阅读知识点归纳”)

  比喻,则应该找到本句中的本体,是说明生动形象的本体的什么特点呢,还是化抽象为具体来说明什么道理 象征,则应先找出其象征的对象是什么,其含蓄而形象地显示了对象的什么特点

  2、其可能在结构上具有某种特殊的功能(总结上文、引起下文、承上启下)(详见“阅读知识点归纳”)

  3、“三想到”是一些文中的重要语句,有时受文章写作背景和思想内容的制约,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这时仅靠上下文难以理解句子的含义,还需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主题等内容加以理解。

  二、关于句子的作用,应该注意从两个方面来加以思考:思想内容上与结构上(参考“阅读知识点归纳”)

  第一个方面:思想内容上:

  ①联系本句的含义。

  ②突出(强调)上下文的什么内容或者揭示段意;

  ③联系(揭示)本文的中心(论点、特征)与作者的态度、感情。

  ④注意是否运用了某种修辞或者表现手法,如果运用,一定要注意其表达效果:

  (1)比喻:具体形象生动地突出本体的什么特点,从而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

  (2)拟人: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如果在人称上将物说成“你”等,不仅具有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而且有显得亲切自然的表达效果。

  (3)衬托 :用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作陪衬,烘托出主体事物什么特点或者烘托出所要表达的某种感情。(衬托有主次之分,对比没有主次之分)

  (4)对比: 用什么与什么相成鲜明的对比,从而鲜明形象地表现事物(道理)的什么特点,突出作者对这一事物或者道理的某种感情。

  (5)反复:“反复”的作用就是强调、突出所重复的内容,表达作者什么感情,升华主题。

  (6)象征:象征是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或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的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的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其表达效果是含蓄而形象地显示了被象征对象的什么特点。

  第二个方面:结构上:

  引起下文、设置悬念、为下文埋下伏笔、为全文渲染了某种气氛。

  照应前文、总结上文、与前文照应(呼应),使结构严谨。

  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

  (1)渲染:是用各种手段对环境、场面、人物、时间等多方面的重彩浓墨的描写,以突出什么气氛、刻画人物的什么特点、表现文章的什么主题。

  (2)伏笔:在文章的前边将下文要表现的人物或时间预先作出暗示,然后在相宜之处作呼应,使什么的故事情节的发展合理,使读者感到巧妙有趣。

  (3)照应:即后文对前文写过的内容作补充、加深或者前文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时间预作暗示。作用是前后(首尾)呼应,使文章的结构更加严密,中心更加突出。

  (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对故事发展或者人物命运急切期待,从而引起下文。

  三、理解概括某些段落的的内容与作用。

  第一个方面:内容上:

  1、注意抓中心句与结构句(承上启下句、总结上文句)

  2、注意表达的语言:

  记叙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何时何地,何对象干了(记叙)什么事情或者何对象怎么了。

  描写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描写了何对象的什么特点或者何对象怎么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议论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论证了什么观点或通过批驳,确立了什么观点。

  说明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说明(介绍)了什么对象的什么特征(特点)。

  第二个方面:结构上:

  引起下文、设置悬念、为下文埋下伏笔、为全文渲染了某种气氛。

  照应前文、总结上文、与前文照应(呼应),使结构严谨。

  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

  四、对文章中心意思的概括

  对文章中心意思的概括,必须进行整体阅读。所谓整体阅读,是说通过阅读,能从整体上把握语料。这种把握应根据不同文体提出不同的要求。

  阅读文学作品,首先要弄清作品的体裁特点,然后弄清作品写了什么人(事),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感情,如何评价这些人(或事)等。

  1、研究标题与头尾。

  2、注意文章的中心句。

  3、分别概括每段的大意,然后进行归纳与整合。

  4、注意侧重点:以记人为主的文章,要侧重抓人物形象的意义;以记事为主的文章,要侧重分析事件所蕴含的本质意义。

  (1)整体观念。

  (2)充分利用原文的关键词句。

  (3)以作品的思想内容为前提,去鉴赏表达技巧;并依据表达技巧,去分析作品的感情基调和思想内容。以联想与想像去体味补充完善作品的形象,用自己对语言的感悟去体味作品的语言精妙。

  (4)抓住文体特点,用自己掌握的基本的文体知识,巧妙答题。

  (5)注意突破思维定势,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随意拔高,也不随意贬损。

  4.答题完毕,认真检查。

  九.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作品进行客观的恰当的评价。不能无原则地拔高,也不能有意地贬低。评价要紧扣作品内容,有理有据,具体、充分、有深度。需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1)通文意。通读全文,弄懂文意,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关注重点词句,注意重点文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联系上下文解答试题。

  (2)审题意。看清题干考查内容的提示,答题的要求,留意相关的提示语。

  (3)扣词句。重点词句、重点句子、语段是表达作者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的关键,要抓住不放。还要找到对应的语段,扣准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认真辨析作答。

  (4)据事理。要善于参照事之常理,去分析、理解、评价作品。

  (5)依常理。用真情实感去体味,以“人之常情”来判别。

  高考临场阅读不同于平时阅读,因此我们进行考场阅读训练的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学生临场阅读习惯、训练答题技巧和方法上。我们认为,在进行课文阅读理解和练习各类试卷时,应反复强调并落实下列习惯和要求:

  第一、调整心态冷静答题。

  要引导学生克服对阅读题的畏惧心理,增强信心和恒心。现代文阅读赋分一般都比较高,每分要志在必得。 第二、巧用信息整体把握。

  阅读过程本身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阅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捕捉信息的多少。阅读课本,文前有提示,文中有注释,文后有思考练习,这些都为我们准确理解课文提供了很多有效信息。试卷选文虽不及教材信息多,但也提供了不可忽略的有用信息。比如做题时可先看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注释等内容,同时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是什么。明确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后再整体把握全文,对解题也就心中有数了。

  第三、确定区域圈点勾画。阅读大段现代文主要用精读的方法,需逐字逐句推敲揣摩,故平时练习要养成圈点勾画、多做记号的习惯,可以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确定某一答题区域后,再仔细弄懂这一段每一句的意思,进而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有了这一习惯就有可能形成较强分析综合能力。阅读时反复琢磨题干,圈画与之相关的内容,答题时就不需要再从头至尾搜寻,可节省不少宝贵时间。

  第四、靠船下篙摘取原文。张建华先生说:“现代文阅读的答案就在原文中,不要凭空去想。”离开了原材料恐怕谁也答不准,答不全。因此,准确解答高考阅读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靠船下篙在原文中找答案。要使学生坚信,大多数题目在文章里是能够“抠”出答案的。当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还必须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即使是归纳概括整段整篇文意也必须充分利用原文。

  第五、先拟草稿写全写顺。

  回答阅读理解简答题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踩点”给分,二是要文通字顺。因此,不怕你多答,就怕你不答或少答,更怕龙飞凤舞看不清看不懂或出现病句错别字。我们认为,既然多写一般不扣分,那么如不限定字数可鼓励学生答题时尽可能多陈述自己的见解。有时可先看这一题的赋分值,如是6分,可能至少要答2、3个要点,不能少写。需要强调的是,简答题实际上和作文一样,十分强调语言表达的基本功,因此提高答题质量的唯一有效办法是培养学生先拟草稿反复修改的习惯。

  现代文阅读训练面广量大,任务繁重,但我们不能因此退却,而必须知难而进。必须提高认识,树立信心,讲究方法,重在效果,师生上下共同努力,力争打赢这场硬仗。

点击下一页分享更多2017高考语文分析句段作用知识点总结

2576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