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三学习方法>高三政治>

高中政治会考复习资料:产业和劳动者

时间: 若木631 分享

  高中的毕业考试,分为考试科和考查科,考试科分A,B,C,D四档,C及其以上为及格的,会考全部通过可以领高中毕业证书并参加高考,高中肄业,有资格参加高考。会考的试题一般不是很难,通过率当然也很高,几乎百分之八九十的都能一次性通过的,真过不了的还有一次补考机会。

  第四课 产业和劳动者

  一、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区别

  比 较 国民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

  区别 含义不同 指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所有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 指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在其领土范围内,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

  标准不同 以本国常住居民为准 以国界为准

  英文缩写 GNP GDP

  联系 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本国常住居民取自国外的资本收入和劳务收入+外国居民取自本国的资本收入和劳务收入;都是综合反映国民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

  二、三大产业比较(从略的部分请自己回忆)

  比较 农 业 工 业 第三产业

  含义

  分类

  地位 国民经济的基础 国民经济的主导 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

  作用和意义(请特别注意)

  现状 基础薄弱 素质不高 发展滞后

  出路 “两高一优”农业 调整提高振兴支柱产业 积极发展

  关系 三大产业之间是密切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没有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就不可能有第三产业的发展。因为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需要第一、二产业提供大量的机器设备、原材料、燃料及各种消费资料。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又能促进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因为第三产业不仅为第一、二产业提供产、供、消服务,而且为第一、二产业提供知识、信息、资金、技术和人才,从而提高第一、二产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同时,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又为第一、二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

  三、如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道路(用得较多)

  1)首先 2)关键是 3)需要建立在增加 的基础上(两个方面) 4)要积极发展 经营(含义要清楚)

  四、关于乡镇企业

  1、在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增长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2、发展乡镇企业是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3、实际上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

  五、关于农业和农村结构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大农业内部结构;农村中三大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农民就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域布局;(注意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与结构调整的关系。)

  六、如何增加农民收入?

  1.继续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的素质和效益。

  2.发展二、三产业,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转移农村劳动力。

  3.坚持深化农村改革,落实农村政策,把农民的积极性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

  4.根据不同经济区域特点,制定实施不同的增收政策,缩小地区间农民收入差距

  5.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6.加大农村税费改革,加大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力度。

  注:新观点——2003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建设现代化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把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作为核心。”

  注: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如何发展农业、如何解决农村问题,即三农问题分开来讲既有相同的方面,但又不是完全同一的。

  七、劳动合同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

  比较 劳动合同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

  含义

  内容

  原则 平等原则;协商一致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 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意义(最重要的部分) 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增强劳动者的竞争意识,促进劳动者自身素质的提高,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维护劳动者权利和义务、体现劳动者主人翁地位。 是企业深化改革,充分发展市场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

  八、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1、含义;2、劳动者主要权利;劳动者主要义务:

  3、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相互依存,不可分离,是统一的。表现在:

131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