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三学习方法>高三政治>

2017高中政治时事热点评论小论文

时间: 凤婷983 分享

  时事热点热点是高中政治教学的一部分内容,学生需要学会写有关热点的评论,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政治时事热点热点评论小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时事热点热点评论(一)

  时事热点评论背景: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称,沈阳一购物中心展出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蜡像,蜡像弯腰鞠躬呈“谢罪”状,而一旁的奥巴马和普京蜡像却挺直了腰杆。该商场会展部负责人解释,蜡像是一名匠人的私人作品,商场只是免费借用场地进行展览。

  时事热点评论观点:

  如果报道内容属实,商场先是展出安倍鞠躬蜡像以吸引顾客眼球,后又自称“仅仅租借场地”撇清关系,这种挑动民众情绪的营销手法还真是不多见。这家商场的确是达到了吸引眼球的目的,许多网友表示,“ 这蜡像解气”、“这很符合安倍的性格,就是本大王觉得他还可以弯得更狠一点”。

  诚然,日本对于战争反思不足,对于历史遮遮掩掩。中国人希望日本能面对历史,承认自己犯下的错误并向中国人道歉。但让一个蜡像鞠躬所能起到的作用却令人生疑。

  “当‘正式道歉’被简化为‘蜡像鞠躬’之后,一个原本严肃的话题,变得‘戏说’起来。”

  无独有偶,此前,中国国际机器人展览会上也曾出现过一个安倍晋三模样的机器人,不断向参观者鞠躬“道歉”,引来不少中国民众与其合照。让一个蜡像鞠躬(还包括抗日神剧和“手撕鬼子”),我们就可以“洗刷国耻”、“强大”了吗?

  幼稚的行为,使得原本严肃的意义被消解。当“正式道歉”被简化为“蜡像鞠躬”之后,一个原本严肃的话题,变得“戏说”起来。有日本网友在看完“安倍鞠躬”后表示,“我真的是笑出来了,这个机器人一直嘿嘿地傻笑,作为笑料是个好题材。”

  今年九月,乒乓球奥运冠军王楠的先生郭斌发布微博,表示国人永远不应该忘记国耻,并称他自己以前去日本住酒店时,会“很小人地把水都打开”,才“觉得解气”,这也引起了人们的激烈批评。好在越来越多的国人意识到,日本对于战争的反思不足,并不能成为我们做一些幼稚行为的理由。

  高中政治时事热点热点评论(二)

  时事热点评论背景:

  今年年初,河北永清县北曹家务村,发生一起命案。开发商负责拆迁的工作人员刘二旦和他的帮手张伟、李春江,在砸了村民金福祥家玻璃后,又来到付奎生家砸玻璃,付奎生发现后与刘二旦发生打斗。期间,付金波闻讯赶来,父子二人持自制类似扎枪类锐器将刘二旦扎伤,刘后经抢救无效死亡。11月18日上午,78岁的付奎生和他的次子付金波在永清县法院受审,被控故意伤害罪。而此前一天,张伟、李春江因此事涉嫌寻衅滋事罪被公诉。

  时事热点评论观点:

  至此,这涉事五人的结果:一人死亡,两人涉嫌寻衅滋事罪被公诉,两人被控故意伤害罪。无论怎么看,都是一个多输的结局。而原本,这只是一个拆迁协议的问题,能够用钱、用谈判来解决的事情,为什么非要搞到用人命来消停的地步?

  媒体报道称,这场始料未及的命案为村里换来“难得”的平静。“半夜砸门窗玻璃,用斧子砍大门,朝门上泼粪……这些事再也没发生过。”是的,很多事情,一旦出了人命,就会被摁下暂停键,但无奈的是,矛盾依然在,而且在命案发生后,只会更深。

  如果在恶意放蛇、泼粪这些事情发生时,当地有关部门就采取措施制止、防止,对拆迁方、开发商依法追究骚扰、破坏民宅,威胁他人生命安全等责任,还会有后来的砸玻璃导致的死亡事件吗?

  矛盾的演绎就好比雪球,越是放纵,就越滚越大。事实上,当第一起暴力骚扰事件发生时,当地有关部门及拆迁涉事方,就应该认识到矛盾已经产生,但这样的恶意骚扰或者暴力骚扰,却从未停止过,直到发生死亡事件。

  在《我不是潘金莲》中,基层工作人员向上级领导汇报李雪莲上访一事时抱怨道:“如果要是杀人了、放火了,这事儿倒好办了,问题是这就是一个离婚的事情。”可就是这样一个离婚的问题,最后闹到“市长”、“县长”、“法院院长”等一系列官员被撤职。小不“决”则乱大谋。

  而从宏观的角度说,拆迁问题暴露了那么多年,各种矛盾、各式各样的恶性结果轮番上演,有关部门显然并没有吸取多少教训。

  今年五月份,河南郑州,惠济区老鸦陈街道薛岗村的村民范华培,因为对正在进行的拆迁积怨已久,持刀扎死3人、扎伤一人,被警方当场击毙。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矛盾的积累过程中,有太多的疏忽和责任需要厘清。

  而能够杜绝这一系列矛盾升级衍化的,是且只能是法治。当小矛盾、小打小闹被忽视,被人为地放纵偏离了法治的轨道,势必为大矛盾的爆发埋下隐患。这个“小”和“大”的问题,在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中,被“马市长”深刻地剖析和总结了,而在现实中,我们的很多执法人员、为政官员,还并没有悟到。

  高中政治时事热点热点评论(三)

  时事热点评论背景:

  这段时间,全国迎来大面积降温,城市里的人们纷纷换上冬装。换季之时清理衣橱,很多人或许会发现自己竟然有那么多衣服,有些甚至好几年都没有穿过一次。扔掉可惜,送人也拿不出手,闲置衣物的处置,捐赠成了首选。

  时事热点评论观点:

  的确,并非每个人都有满满的衣橱。中国如此之大,有身家千亿的马云,也有家徒四壁的“小马云”。让人痛心的是,还有一些边远地区的老人孩子,甚至缺少基本的御寒衣物。他们追求的不是时尚,甚至连合身都谈不上,只是希望能穿得暖和,不致受冻。

  然而,衣服捐赠,却远非那么简单。去年冬天有媒体报道,四川攀枝花市一个农村小学2007年在网上发帖,希望网友能为孩子捐赠衣物,结果8年来每年收到数十吨衣物,捐赠反而变成了负担。而捐赠的衣物如何保证穿着合适、安全卫生,同样是一个难题。这既需要庞大人力和精力的支撑,也需要很多细致和耐心的奉献,绝不是“一捐了之”那么简单的。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衣物捐赠折射出公益组织、公益活动的重要性。比如,公益组织“爱心衣橱”携手腾讯视频《拜托了衣橱》节目,从募捐旧衣到购置新衣,让偏远、高寒地区的孩子们能穿上暖和的冬衣。

  屡屡出现的关于爱心捐助的新闻可以证明,公众并不缺爱心,缺少的是信息和信任,如果能有可靠的人提供可靠的信息,募集应该相对简单。公益组织与公益活动的结合,拓宽了公众的“爱心源”,拓展了公益行动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另一方面,公益组织也能解决捐赠钱物的处理、分发问题。比如,捐赠衣物的分拣、清洗、消毒、存储、运送,如果没有公益组织的介入,捐赠者与受捐人可能都不会有这么多精力财力去处理。

  其实,每年“双11”的销售量,着实让人看到中国家庭中闲置衣物的量是多么巨大。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否有更多办法,找到“再生”渠道,激活闲置衣物,让爱心对接更为顺畅,考验着公益组织、爱心人士的能力。比如,能否在明星或者普通人的衣橱中发掘“拍卖品”?能否与生产商合作开发闲置衣物的“再生品”?能否与销售平台合作激励网友在购置衣物时奉献爱心?总之,当前,渠道更多、平台更多,理应有更多方式、更多办法。

  贫困人群的帮扶,社会力量的参与必不可少。过冬的衣物、孩子的文具、老人的药品……当更多人、更多行业加入进来,爱心就能变成温暖、变成健康,变成一个社会前行的力量。
看了<2017高中政治时事热点评论小论文>的人还看了:

1.2017高中政治时事评论

2.关于2017年高中政治时事热点评析

3.2017高中政治时事点评

4.2017高中政治时事热点归纳

5.2017年时事热点议论文大全

6.2017年热点时事议论文

7.2017年时事热点议论文

300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