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政治 > 2016高考政治知识点总结:征税与纳税

2016高考政治知识点总结:征税与纳税

时间: 淑航658 分享

2016高考政治知识点总结:征税与纳税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2016高考政治《征税与纳税》的复习知识点总结,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2016高考政治知识点总结:征税与纳税

  1、税收的含义、基本特征及其关系分别是什么?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源泉。

  税收基本特征:①强制性;②无偿性;③固定性;

  关系:三个基本特征之间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①税收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②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2、我国税收的种类:根据征税对象,我国的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行为税、资源税五大类。目前在我国增值税(属于流转税) 和个人所得税(属于所得税)是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

  3、增值税的含义及征收意义分别是什么?

  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基本税率是17%。

  增值税不仅可以避免对同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个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它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4、人所得税的含义及征收意义分别是什么?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

  意义: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5、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含义分别是什么?判断一个经济单位或个人是否是纳税人的标准是什么?

  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负税人是指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判断标准:是否取得应税收入,是否发生应税行为

  注意:纳税人不一定是税款的实际承担者,即纳税人不一定就是负税人。当纳税人所缴的税款是由自己负担时,纳税人与负税人是一致的。当纳税人通过一定的途径将税款转嫁给他人负担时,纳税人就不是负税人。在我国现有税法规定的范围内,不一定每个公民都是直接的纳税人,但人人都是商品和劳务的消费者,因而都是实际的负税人,都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作出了贡献。

  5、我国税收的性质是什么?在经济生活中有哪些违反税法的行为?

  性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违法行为:①偷税;②欠税(纳税期限);③骗税(税收优惠政策,集中在出口退税);④抗税(用暴力或威胁)

  6、公民怎样增强“自觉纳税”意识,做一个守法公民?

  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2016高考政治知识点总结: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为什么要合理配置资源?它有哪些基本手段?

  原因: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

  2、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是如何合理配置资源的?

  市场经济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市场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的。

  3、良好的市场秩序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市场交易原则?

  ①自愿(违反:强买强卖、搭售);②平等;③公平(违反:缺斤短两等);④诚实守信

  4、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

  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市场规则以法律规范、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以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等内容,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

  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①国家角度: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②社会角度: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③个人角度: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5、市场调节有哪些局限性(弊端)?

  ①自发性:为了眼前利益(排污、制假售假)、为了不正当利益(盗版)。

  ②盲目性:生产经营者无法完全掌握市场信息和控制经济变化趋势,导致“一哄而下(上)”。

  ③滞后性: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商品生产的调整有时间差,必然导致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它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②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③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7、宏观调控实施的原因、含义、主要目标和主要手段分别是什么?

  原因:为了弥补市场调节不足,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功能。

  含义:它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主要手段:①经济手段: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计划;②法律手段;(立法和司法活动);③行政手段。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33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