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一学习方法 > 高一语文 > 高中语文《兰亭集序》课文剖析(2)

高中语文《兰亭集序》课文剖析(2)

时间: 凤婷983 分享

高中语文《兰亭集序》课文剖析

  这是文章第三段,是文章重点难点所在,“死生之大”是本文的中心观点。作者是怎样说明这个观点的呢?作者指出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虽然各自有所不同,有的喜欢“静”,有的喜欢“躁”。但是,不论哪种人,生命的历程本质上都是相同的,对人生的感受也都是相同的,在“欣于所遇”之时,“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享受人生的快乐;在“所之既倦”之时,“情随事迁,感慨系之”,悲叹人生变幻莫测;在“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即人至老年,回顾过去之时,则“不能不以之兴怀”,伤感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等到“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面临死亡之时,每个人都会“岂不痛哉!”深感死亡的悲痛。(青年时)快然自足──(中年时)感慨系之──(老年时)以之兴怀──(临死时)岂不痛哉”,这是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所必然经过的心理流程,随着时光的流逝,生命的消亡,死期的来临,伤感之情也必然一步步加重,由此也便证明了“死生之大”,人们是很看重生死问题,以生为乐、以死为痛的。

  第一、二段写生之乐,第三段偏在写死之痛。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①,未尝不临②文嗟悼③,不能喻④之于怀。(我每次看到前人对死生发生感慨兴叹的原因,发现他们的看法像符契那样相同相合,我自己看到古人对生死抒发感慨的文章也常常为之嗟叹伤情,但往往在心里不能明白这是什么原因。①契:符契,古代一种信物,用竹木等制成,在符契上刻上文字,剖而为二,各执一半,作为凭证。②临:面对,这里有“看”的意思。③嗟悼:jiēdào,叹息悲伤。④喻:晓,明白。)[这个句子写人类从古至今,对死生的感叹都是完全一致。句子的难点在于作者究竟是什么“不能喻之于怀”。钱钟书在《管锥篇》中指出:“盖羲之薄老、庄道德之玄言,而崇张、许之秘法;其诋‘一生死’,‘齐彭殇’为虚妄,乃出于修神仙,求长寿之妄念虚想,以真贪痴而讥伪清净。”意思是说,王羲之轻视老、庄学说,却崇尚道士的长生秘法,他诋毁“一死生”“齐彭殇”为虚妄之说,乃是为了修炼神仙,以求长生不老。这是用真正的贪恋和痴心人生来讥讽那些假装淡泊人生的人。查《晋书·王羲之》:王羲之“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由此可知,王羲之不能喻之于怀的是:人为什么会死?人为什么不能长生不老?为什么这“乐生”而“痛死”的悲剧会一代代重演?]固①知一②死生为虚诞③,齐④彭殇⑤为妄作⑥。(现在才明白,把生与死等同起来是多么荒诞,把长寿与短命看做一回事纯是无稽之谈。①固:在这里相当于“乃”,有“于是”的意思。但课本释为“本来,当然”。②一:作动词用,把……看成一样。③虚诞:虚妄的话。一死生,语出《庄子·大宗师》:“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意思是,谁能够把无当作头,把生当作脊柱,把死当作尻尾,谁能够通晓生死存亡浑为一体的道理,我们就可以跟他交朋友。④齐:作动词用,把……等量齐观。⑤彭殇:指代长寿之人和短命之人。彭,彭祖,传说他生活在尧、夏、商三代,活了八百岁。殇,未成年而死的人。齐彭殇,语出《庄子·齐物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意思是,天下没有什么比秋毫的末端更大,而泰山算是最小;世上没有什么人比夭折的孩子更长寿,而传说中活八百岁的彭祖却是短命的。⑥妄作:胡造,胡说。)[昔人对死生大发“兴感”,作者自身“临文嗟悼”,说明自古以来人们都是重死生,由此推出“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觞为妄作”,那些把生说成是死,把死说成是生,对生死看得很淡然的人,纯粹是胡说八道。读到这里,我们便知道王羲之为什么要大讲“死生之大”,提倡重生死了。原来他是为了批判老庄的轻生死。王羲之的批判锋芒实际上直指当时的社会风尚。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死了就死了,无所谓,认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鼓吹老庄的“一死生”“齐彭殇”。对此,作者作了委婉的批评。作者这样写,表明了他对生死问题的看重,他是想以此来启发那些思想糊涂的所谓名士,不要让生命轻易地从自己的身边悄悄逝去。]后之视今,亦犹①今之视昔,悲夫②!(后人看待今人,就像今人看待古人,多么可悲啊!①犹:如同。②夫:助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这个句子的难点是作者“悲”什么?从语境看,作者悲的是“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而“今之视昔”指的是“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可见古人、今人、后人心境相同,都同样地感叹“死生之大”。我们今天看古人对生死发出过怎样悲伤的感慨,后人也会看我们对生死发生过同样悲伤的感慨,人类世世代代都回避不了生而复死的轮回,死成了世世代代无法回避的问题,真是可悲呀!解读这段文字,要注意它与上段文字的关系。两段文字用“悲”“痛”二字关联,论述的中心都是:“死生亦大矣”。上段文字从横向即用同一时代的人对人生的共同感受来说明死之“痛”,这一段则从纵向即用古人、今人、后人对人生的共同感受来说明死之“悲”;如果说前一段是正面说明“死生之大”的观点,这一段则是通过批驳庄子学说,从反面说明“死生之大”的观点。]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①一也。(所以我一一记下这次参加集会的人,录下他们的诗作,即使时代不同,情况各异,但人们所以兴叹抒怀的原因,思想情致还是一样的。①致:情致,兴致。)后之览者①,亦将有感于斯文②(后来读到这本诗集和这篇文章的人,也一定会产生同样的感慨。①后之览者:后世的读者。②斯文:这次集会的诗文,也指《兰亭集序》这篇文章。)。[这几个句子说明写作本文的目的。“故”字既点出下文是对上文的总结,也揭示了同上文的因果关系。因为“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所以“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让后人知道我们对生死曾经有过怎样的感慨。“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世殊”照应第四段,“事异”照应第三段,尽管时代不同,境遇各异,但人们“兴怀”的“致”是一样的,对于死都有“痛哉”,“悲夫”的感叹,所以作者自然地推想出“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后人读到这本诗集和这篇文章时也一定会对生死问题发出同样的感慨。]

  第四段,作者先论述古人、今人对于死生的感概“若合一契”,批判“一死生”“齐彭觞”的观点,接着指出“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死乃人类永恒的主题,从反面说明“死生之大”的观点。最后说明结集和写作这篇序言的目的,警醒后来的读者,不要感染当世士大夫之消极的思想情绪,而能够充分地认识到“死生”是人世的一件大事,以此劝喻人们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高中语文《兰亭集序》课文剖析相关文章:

1.高中语文人教版课本《兰亭集序》的教学与欣赏

2.高中语文《兰亭集序》知识点总结

3.高一语文《兰亭集序》教学设计和原文

4.兰亭集序教案及反思

5.高中语文必修二《兰亭集序》写作特色

6.高中语文《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7.高中语文《兰亭集序》导读学案

2506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