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一学习方法 > 高一语文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题

时间: 诗盈1200 分享

  如果我们不经常做题想要提升语文的成绩很难,小编今天就给大家来分享一下高一语文,需要大家来收藏一下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学是戏剧的灵魂

  陈彦

  戏剧是靠讲故事取胜的,讲故事就是文学。无论唐传奇、宋元话本,还是明清小说,都为中国戏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精神营养。近百年来,话剧、歌剧等戏剧样式传到中国,其核心仍然是讲好一个故事。戏剧这个靠故事安身立命的文艺样式,讲故事的能力就更需技高一筹。中国历史上的名剧《赵氏孤儿》《窦娥冤》《长生殿》《桃花扇》《牡丹亭》《西厢记》,哪一个不是因故事讲得感天动地、精彩绝伦,而放射出了永久照耀历史、社会、生命、人性的精神与思想光芒的?世界上那些久演不衰的歌剧如《卡门》《图兰朵》《茶花女》,更是凭借优秀的故事登上了经典的位置。故事永远是戏剧的命脉,而故事的本质是文学,文学是戏剧不可撼动的灵魂。

  戏剧一旦忽视了文学的力量,就会立即苍白、缺血。忽视文学的戏剧,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表现在文本的粗糙上,也有的表现在不注重对文本的思想诠释与精神升华上。过度强调外包装的作用,尤其是对舞台设计与声光电的倾心依赖,因而形式大于内容。不适度的包装,会破坏作品内在精神意象的释放。有时舞台上最重要的布景道具,可能就是一棵象征无穷生命力的树木,甚至是一株需要特别强调的小草,硬要弄出铺天盖地的森林、草甸来,反倒把紧要处遮蔽了。还有些大制作、大场面、群体舞的运用,让一些本来可以进入思考的段落,变得躁动不安、浮皮潦草起来。戏剧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张力,很多地方是要通过留白来完成的。文学是人学,在戏剧舞台上,“人”是通过演员来传情达意的,演员是中心的中心,一切不能为演员表演提供帮助的辅助手段,都是不可取的。

  戏剧文学是演出团队共同的努力方向,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讲述好故事,塑造好人物,让故事变得波澜起伏、情感跌宕交错,让人物变得立体饱满。在戏剧舞台上,其实每个参与者,包括导演、演员、作曲、舞美、演奏等,同时也都是文学创作者,一旦哪个部门脱离了该剧的文学统摄,这个部门就会出现艺术创作问题。

  戏剧要在文学这个基础上下功夫,只有基础扎实,二度创作才可能飞升起来,一旦基础不牢不稳,二度创作发挥、增生、堆砌得越多,越让作品的缺陷暴露无遗。一切文学艺术都是以动人为前提的。动人的根本,就在于对所塑造的对象性格、心灵的精准开掘与把握。舞台剧由于受时间、空间与篇幅限制,塑造人物尤其需要单刀直入,使性格迅捷凸显。因为舞台剧只能通过精彩洗练的独白、对白、旁白、咏叹、宣叙、对唱、重唱、合唱,来形成人物的生命个性与故事的起承转合、思想感情的波澜起伏。每一句话、一句唱,都需反复推敲打磨,尽量达到“一石三鸟”的效果,才是戏剧这种独特文学样式创作的要妙。当然,戏剧文学的根本,还是要扭结在对历史和时代的责任上,任何精致的戏剧文学,一旦脱离了社会责任,就如雕刻精巧的鼻烟壶,终不过是一种玩物而已。几乎所有剧种都可以久演不衰的《窦娥冤》等戏曲经典,就向我们深刻地昭示了这一点。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古今中外,传承久远的戏剧,都是从传奇、话本、小说的故事中获取了丰富的思想精神营养,凭借优秀的故事成为经典。

  B. 戏剧要在文学上下功夫,一旦忽视了文学的力量,戏剧就容易文本粗糙,或是忽略了对文本的思想诠释与精神升华。

  C. 戏剧艺术强调二度创作,只要文学基础扎实,就能使二度创作飞升起来;否则,二度创作越多,越会让作品的缺陷暴露出来。

  D. 动人是戏剧艺术的基础与根本,戏剧表演要想动人,需要对其塑造对象的性格、心灵进行精准的开掘与把握。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开头从正面举例,列举古今中外名剧,分析得出“文学是戏剧的灵魂” 的观点。后文正是围绕这一观点展开论证的。

  B. 文章第二段分析了戏剧忽视文学的力量造成的种种弊端,从反面证明了“文学是戏剧的灵魂”这一观点。

  C. 文章末尾运用比喻的方法,意在阐明《窦娥冤》等能够成为久演不衰的经典,原因就在于它们文学上的精致。

  D. 文章为了强调文学对戏剧的重要性,从剧本创作到舞台表演等多个层面对这一中心进行了阐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戏剧文学需要演出团队的共同努力,戏剧舞台上的每一个参与者也都是文学创造者,一旦某个方面出了问题,整个艺术创作就会全功尽弃。

  B. 戏剧表演的形式不能大于内容,有些大制作、大场面的运用就很不恰当地破坏了留白,忽视了留给人们思考的时间。

  C. 演员是舞台的中心,他们通过表演来表现文学中的“人”,那么,一切辅助手段都需为演员表演提供服务、帮助。

  D. 舞台剧受时间、空间与篇幅所限需要迅捷、直接地塑造人物性格,而人物性格的塑造要靠独白、对白等来完成。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麦 季

  袁省梅

  吃晚饭时,爸说:“我腰疼得不行,你替我看场去吧。”我不吭声,自顾耷着眉眼吃饭。爸又说:“半大小子了,该替换替换我了,看人家大斌子,接上他老子的力了,不上学,一天能挣好几个工。”

  我还是没说话,可我听出了我爸话里的黯然、无奈、恨铁不成钢的味道。后来,只要一想起我爸,我总是会想到多年前他对我无奈的样子,穿越时光的尘埃,扑面而来,让我莫名地心疼。

  大斌子,那时也是十七八岁的年龄,长得却壮实,一副大人的模样。吃了晚饭,我去喊了大斌子,捏了手电筒,去麦场。

  生产队的麦场在村子的西边,旁边就是麦地,一片连着一片,朦胧的夜色里,空旷、饱满。风从树上掠过,簌簌响。小虫子在土里,唧唧叫。经了一天的日晒,麦秸垛和麦地散发着一种好闻的气味,热烈、干燥,青草和新麦的香很浓了,让人感到莫名的欢腾。

  马灯下,大斌子掏摸出一把旱烟和几张窄的纸条,说“吃烟”就把一根粗大的烟卷塞到了我手里。现在想起,我的抽烟是从那晚开始的。月亮出来了,我看见大斌子学着大人的样子,猛地吸一下,忽地吐出一团白的烟雾,很享受的样子。我只一口,就“咔咔”地咳嗽了半天。大斌子就笑,笑得肆意、畅快。

  突然,我们听见麦地里传来剪麦穗的声音,“嚓嚓”“嚓嚓”,迅疾、慌乱。我一下就慌了,脖子木头般僵硬得不能动。大斌子不叫我发出声响,倏地摁亮手电。一束光在晦明的月色下,虚弱、模糊,却照亮了那人。

  竟是老王头。月亮银白水样明,老王头讪讪地,手遮着眼睛,说:“没动麦捆子,就捡点麦穗。”大斌子仰头看看天,哈哈大笑:“是捡麦穗的好时候,不热。”

  我劝大斌子放过老王头,别让队长来了看见。大斌子不理我,踢着老王头脚边的布袋子:“眼神挺好啊,捡得不少嘛。”

  我知道,大斌子恨老王头。老王头是我们的老师,他不止一次地批评过大斌子,还揍过大斌子。那时,哪个男生没挨过老师的打呢?多年以后,想起这些事,倒觉得老王头下手太轻。大斌子还没停学时,就扬言要收拾老王头,当然也收拾过。给老王头扣在宿舍窗台上的碗下放只青蛙,给老王头的烟筒里塞半截砖。

  大斌子抓过布袋子,冷冷地说:“人可以走,赃物得留下。”月下,老王头佝偻着腰,搓着手,嗫嚅着,不知说了句什么,低下头走得风快,简直是小跑了。大斌子哈哈大笑:“慢点啊王老师,别摔了您的老腰。”

  月亮隐在了云后,有风吹来,潮润、燠热。大斌子叫我去场院,自己走了。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来,手里却不见了老王头的布袋子。

  谁也没想到,第二天晚上大斌子偷了半袋子碾好的新麦,刚出了场院,让队长撞见了。大斌子说是想用麦子换甜瓜吃。队长气得一跳脚,骂他家贼难防。叫来他爸。大斌子挨了一顿狠揍。

  天黑时,大斌子来找我,瘸着腿骂他爸:“下手真狠啊,好像我不是他亲儿子。昨晚倒霉,今晚你给我放哨,偷回来。”那晚,他顺利地偷出半袋子新麦。朦胧的夜色下,他的两条长腿舞得飞快,在小巷子穿来穿去。我追得气喘,也不敢喊。谁知他竟然把袋子放到了老王头家的柴房子前。

  我问他:“昨晚的也是给老王头?”他说:“你认为呢?”我说:“那前几天的布袋子还老王头了?你不是恨他吗?”他说:“你喜欢他?那天我是想把布袋子交给队长,从他门口过时就听见他媳妇在屋里骂他犟驴,说屋里都揭不开锅了还窝在学校不挣钱。老王头一句不吭,我听着就心软得不行了。”

  谁知,我跟大斌子刚把半袋子麦子放到老王头的柴房子前,老王头“呼哧”从柴房子出来了。他扯住大斌子叫把麦子拿走,他说我偷你们不能偷,小小年纪可不能沾染了这坏习气,你们得走正道。

  大斌子“噗”地吐了口唾沫,甩开他要走,老王头死拽住就是不让走。大斌子没法子,只好背起袋子,也不理我,气呼呼地走了。

  我悄悄地叫他把麦子藏起来,明天换甜瓜吃。大斌子哼了一声:“吃吃吃,就知道吃。”大斌子把麦子倒到了场院,说:“这个老王头,看我以后怎么整他吧。”一会儿,他又说:“老王头说的也没错,嗨,这个老王头!”

  后来,大斌子和老王头成了铁哥们,我跟老王头也成了铁哥们。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的开头说“我不吭声,自顾耷着眉眼吃饭”,面对父亲的要求,我似乎有些叛逆,年轻时期的“我”,不懂得父亲的艰辛和无奈。

  B.文中第四段有关农村夏夜的环境描写,主要是为了突出两位年轻人内心的躁动不安,也为下文写大斌子捉住偷麦的老王头这一故事情节做铺垫。

  C.“那时,哪个男生没挨过老师的打呢?”小说中委婉地批评了老王头性格暴躁的特点,也为后面大斌子报复、嘲讽老王头做了很好的注脚。

  D.“老王头说的也没错,嗨,这个老王头!”这句话表现出大斌子被老王头拒绝后的矛盾的心理,一方面对老王头恨之入骨,“看我以后怎么整他吧”;另一方面似乎也理解了老师的内心世界。

  5.请概括大斌子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并简要分析塑造大斌子所采用的最突出的艺术手法。(5分)

  答:

  6.你认为本文的主要人物是大斌子还是老王头?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6分)

  答: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梦境沉入洪水的暂安一夜

  [美]丹•卢泽德

  现在是星期日的子夜时分,发这份急电的时候,街道一片沉寂。但是在城市中心,人们的心碎了。

  家园沉入水里。汽车也被淹没,房子里黑漆漆的空无一人,而家具漂在水上。

  缓缓上涨的水在防护墙上发出阴险的响声。但是人已撤离的地区静悄悄的。一切都很平静。

  这是耳闻目睹到的场景。但是,当城市里运沙袋的英雄们躺下来休息时,1982年的这场洪水造成的难民们还处在混乱中。

  他们今夜睡在坑坑洼洼的陌生的小屋里,房间里的地板上铺着亚麻油毡。在教堂中心,当焦虑不安终于为疲倦所压倒,人们开始沉入睡眠,怀着感谢和平静。还有上百张或者更多的床铺放在搭得形形色色的房子里,以防备还有大雨的预言实现。

  此时此刻,据说有3 000人已被迫从他们的家里撤出来。大多数人是附近的老住户,位于这座城市的三条河的两岸。

  主要是在城市的这个地区,吸纳洪水而救出难民。疲倦的海军陆战队士兵、消防队员和志愿者们赶来照顾难民,帮助麻烦的、不情愿离开的人到小救生筏子上,一次又一次把这些人运到高地上,其他的交通工具在那儿等着。

  现在是午夜,城市中心人已撤离的部分沉入一片黑暗。断电、停气,正常的一切都不再存在。

  那些及时站出来的人——用沙袋和临时垒起来的土堤同洪水搏斗——仅仅是在等着河水涨到顶点。他们的家得以幸免。现在,他们的自信又恢复了。他们今晚睡在自己的床上。但是他们也担心,城市还能承受多少水?雨在夜空中潜伏着。

  在河西边,令人心碎的程度最深,损失最为严重。在莫米和圣乔,水逼近防洪堤顶部。居民们爬到防水墙上察看水的最高线,他们在寻找希望的迹象。看到防洪堤还牢固的地方,他们就觉得有了希望;哪里防洪堤出现了缺口,哪里的希望就像耗子一样淹没在水里。

  难民们今天晚上讲了上千件事,都是他们看到和听到的。

  有个人想起万布林大街上的一幢房子,那儿阳光春天般地暖暖地照在明亮的黄砖围墙上。一对上了年纪的夫妇在他们的小黄房子的前院里等待着。那位绅士坐在走道上的一把黄色椅子上,膝盖上横着一根拐杖。他的妻子黄色的头发已经斑白,站在那儿望着奇怪的人来来往往。他们是一幅岩画,一张发黄的照片,不合时宜。

  隔着一个街区的距离,水正沿着大街向他们逼近。这个女人只会说结结巴巴的英语,她的丈夫只是点头。糟透了的洪水,唉,糟透了的洪水。水有多高了?耸耸肩,他们将不得不离开吗?一个虚弱的、不安的微笑。谁知道呢?她说。谁知道呢?

  邻近防洪堤的莫米地区,河水在那儿最宽也最深,低吟的河水在黑暗中翻滚。几乎没有人站在街灯下的防洪堤上。现在没有这个必要。他们感到安全。

  在像口袋一样的湖边地区,两条河的拐弯处,水没有漫出河道。这里有一种乐观的信念。星期六夜里难以入睡的焦虑结束了。那里没有搭起的小屋子,也没有因洪水损害生活而感到的痛苦。他们暂时逃脱了洪水,但是洪水就在眼前。

  现在,午夜过后,城市沉入梦乡,3 000名难民安顿下来,得到了食物供给。仍有两个世界存在着。湿和干,高地和低地。两个世界被汹涌的河水和桥分开。两种运气。好运气和坏运气。

  明天有希望达到河水顶点。达到顶点,水就会退下去,无家可归的人会忘掉痛苦的记忆。然后将重新挖掘出这些记忆加以回想。

  但这都是明天的事了。今夜仍有不安的睡眠,陌生的床铺,这场战斗的奇怪的空虚感——一部分失掉了,一部分赢得了。今夜,在城市中间,仍然有破碎的心灵。但是最坏的事已经过去了。街道安静下来,一切都那么平静。

  (选自《韦恩堡新闻哨兵报》,1982年3月15日,李予阳译)

  新闻背景:

  在截稿时间的巨大压力下对重要事件的余波和未来发展做出展望,这是对新闻记者的一大挑战。如果这种事件是一起严重的自然灾害,这么做难度就更大了。美国印第安纳州《韦恩堡新闻哨兵报》的专栏作家丹•卢泽德却做到了这一点。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篇新闻稿既有对难民群体的描写,又有对万布林大街难民个体的描写,真实地反映出灾难面前难民的焦虑紧张心态。

  B.文中对万布林大街上一对老年夫妇的两段描写既营造了洪水逼近时紧张的气氛,又表现了灾民在洪水面前的沉着和镇定。

  C.文中“现在是星期日的子夜时分”“现在是午夜”“现在,午夜过后”等时间词语既写出了作者不同时段对灾情的观察,又增强了新闻的现场感和真实性。

  D.本文用平实的语言记录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但个别地方也不乏生动形象的描写,以突出洪灾的可怖。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全文以“市民暂时逃脱洪水和洪水就在眼前”为线索,中间穿插白天救援工作的背景材料,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主题。

  B.文章一开始就切入现场,通过作者的观察提供给我们一个大环境:街道一片沉寂而洪水发出阴险的响声,人们将要睡去但内心十分担忧。

  C.作者用人们休息时表面的平静衬托出与洪水搏斗一天后的暂时松弛与内在的紧张,体现了作者的乐观推想:洪水明天就会退下去。

  D.这篇新闻报道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洪灾过后的现场,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细致的观察力、敏锐的洞察力和高超的写作技巧等。

  E.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写了市民们破碎的心,这样使得文章首尾照应;同时行文中作者使用大量的渲染手法来表现灾区市民的危险处境等。

  9.本文的题目有版本翻译为“洪水毁家园,灾民夜难眠”。你认为两个题目哪个更好?请结合文本简要探析。(4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习题(共21分)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①,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②,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注】①檥(yǐ倚):整船靠岸。②面之:跟项王面对面。吕马童原在后面追赶项王,项王回过头来看见他,二人才正面相对。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项王军壁垓下 壁:筑壁垒

  B.持短兵接战 兵:兵器

  C.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被:受

  D.吾闻汉购我头千金 购:购买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②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B.①汉军至,无以渡 ②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C.①骓不逝兮可奈何 ②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D.①乃令骑皆下马步行 ②乃自刎而死

  12.下面诗词是后人对项羽的评价,对其表示同情肯定的两项是( )(3分)

  ①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

  ②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

  ③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王安石)

  ④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项羽的军队在垓下安营扎寨,在刘邦及诸侯的军营四面唱起楚歌,同时上演了一出“霸王别姬”的悲剧。

  B.项羽之所以乌江拒渡,是因为觉得没有脸面见江东父老。

  C.节选的内容主要写了垓下之围和乌江拒渡,都表现了项羽在末路中的英雄本色。

  D.垓下之围渲染悲剧气氛,乌江自刎精雕细刻神态,都写得活灵活现,有形有神。

  14.翻译画线句子(各3分)

  (1)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2)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15.课内文言文翻译(3分)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

  阅读下面这首金词,完成下面小题。

  凤栖梧

  王庭筠

  衰柳疏疏苔满地。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南去北来人老矣。短亭依旧残阳里。

  紫蟹黄柑真解事。似倩西风、劝我归欤未。王粲登临①寥落际。雁飞不断天连水。

  [注]①登临:指王粲的《登楼赋》,王粲投靠刘表却不被重用,流寓荆州十余年,后登麦城城楼,写下这篇名作。

  16.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与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上片首句写“衰柳”“苔满地”,词人面对此等萧瑟冷落的景色,不禁想起三千里外的故国。“三千里”极言家乡之遥,其中寓有较浓重的哀愁情绪。

  B. 古代路边,五里设一短亭,十里设一长亭,供行人休憩,也是践送亲友之所。“短亭依旧残阳里”中的“依旧”一语,暗示词人正在回故国的三千里路上。

  C. 下片“紫蟹黄柑真解事”属于借景抒情,与晋代张翰见秋风起,思纯羹鲈脍而辞官归里的典故有异曲同工之妙,增加了诗歌的内涵。

  D. 本词运用的艺术手法是寓情于景、以景衬情,上片以写景起,以写景结,下片结语更是一副寥廓悠远的秋水雁飞图,将词人的情感表达得深沉绵渺,悠悠不尽。

  17. 本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三)默写(5分)

  18.(1)携来百侣曾游, 。

  (2)鹰击长空, ,

  (3)寻梦?撑一支长篙, ;

  (4)消散了,甚至她的/ ,丁香般的惆怅。

  (5)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四)《论语》翻译下列划线的句子:(共6分,每小题3分)

  19.(1)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2)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三、语言运用(15分)

  20. 请选出下列词语中读音错得最少的的一项( )(3分)

  A.溯(sù)游 横槊(sù) 沧海一粟(sù) 数(shù)目项王

  B.酾(chī)酒 瞋(chēng)目 狼籍(jí) 枕藉(jí)

  C.氾(fán)南 梵(fán)语 桂棹(zhào) 愀(qiǎo)然

  D.匏(fú)樽 蜉(fú)蝣 忤(wǔ)视 举酒属(shǔ)客

  2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B.《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史实。

  C.《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计策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D.“二十四史”是指我国古代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前四史”则指“二十四史”中的《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

  22. 下列是关于名著《大卫•科波菲尔》人物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卫善良,诚挚,聪明,勤奋好学,有自强不息的勇气、百折不回的毅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终于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和家庭的幸福

  B、大卫的后父默德斯东凶狠贪婪,他把大卫看作累赘,常常责打他。母亲去世后,即把不足10岁的大卫送去当洗刷酒瓶的童工,让他过着基本能解决温饱的生活。

  C、大卫•贝西小姐生性怪僻,但心地善良。她收留了大卫,让他上学深造。

  D、阿格妮丝既有外在的美貌,又有内心的美德,她最后与大卫的结合,这种完美的婚姻使小说的结尾洋溢一派幸福和希望的气氛。

  2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20世纪90年代初期,邓小平同志根据国际发展形势提出了我国国际战略思想的核心,即韬光养晦,历史证明这一思想符合当时的国际大环境。

  ②每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际,人民大会堂的台阶上都会站满严阵以待的中外记者,他们时刻准备着向外界传递“中国声音”。

  ③历史上的称衡是一位天才型的文学家,有一次黄祖大宴宾客,指着一只鹦鹉让称衡就地作文,称衡文不加点,一会即写成文学史上有名的《鹦鹉赋》。

  ④自从微信在三年前上线红包项目以来,这项来自中国传统文化习俗的数字化变体曾一度风靡大江南北,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发红包已意兴阑珊。

  ⑤由于缺乏资金支持和管理经验,我们向先进学校学习的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起初只能是邯郸学步,但最终必然会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⑥旅法侨界代表在法国华侨华人会会所举行座谈会,对法国政府漠不关心张朝林被殴打致死一事进行了深入讨论,决定近期举行街头抗议活动。

  A. ③⑤⑥ B. ①③④ C. ②④⑥ D. ①②⑤

  24.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3分)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删改后的下联:

  五、写作(60分)

  25.请以“别了,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自定,不要套作,不要抄袭;③不少于800字。④至少运用三种人物描写的手法。

  答案

  1. B 2. C 3. A

  【解析】

  【1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检查每个选项的解说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A项,属于扩大范围,原文只是说传奇、话本、小说“为中国戏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精神营养”。C项,“只要……就”错,原文是“只有……才”。D项“动人是戏剧艺术的基础与根本,”错,原文说戏剧的基础是文学。

  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扩大范围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错误概括文章的内容。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2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以及对文本论点论据的分析能力。设题的误区如下:概括不当、论据分析不当、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C项,比喻意在阐明“戏剧文学的根本,还是要扭结在对历史和时代的责任上”。

  【3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整个艺术创作就会全功尽弃”扩大范围。原文是“一旦哪个部门脱离了该剧的文学统摄,这个部门就会出现艺术创作问题”。

  4. 解析:选A 。B项,“突出了两位年轻人内心的躁动不安”文中无依据;C项,小说中写老王头批评、“揍”学生的事主要是为了写他对学生要求严格,小说的最后也很好地强调了这一点;D项,“对老王头恨之入骨”不符合作者的表达意图,小说的后半部分,大斌子已经改变了对老师的看法。

  5. 解析: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问什么,答什么)

  题干有两问,题干问题切入点很小,已经很明确,是“人物性格概括题”和“人物手法题”。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有多少,答多少)

  第一问:对大斌子性格的把握,要结合故事情节及人物的语言、行动等,大斌子学大人抽烟、给老师“宿舍窗台上的碗下放只青蛙”,“烟筒里塞半截砖”等情节,可以看出其顽劣的性格;保护老师、给老师送麦子等情节,可以看出其正直善良宽容的性格;被队长逮着情节可以看出其倔强仗义的性格。同时,“我”的衬托也需要考虑。

  第二问:思考刻画人物的手法,结合全文,发现对大斌子的刻画是前后形成鲜明对比的,前面写其抽烟、捉弄老师、偷麦子,感觉这人性质恶劣,结尾却发现是为了帮助老师,人物形象在对比中突显出来。

  参考答案:(1)粗鲁顽劣,正直倔强,朴实仗义,善良宽容。

  (2)前后对比(欲扬先抑)。前面写大斌子抽烟、捉弄老师、偷麦子,让人感觉他很坏,结尾写他为了帮助老师,甘愿挨打和背负罪名。前后对比鲜明,使人物形象突出,也使读者印象深刻。

  6. 解析: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问什么,答什么)

  这篇小说为我们塑造了大斌子、老王头等人物形象,对于谁是主要人物,可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但不论谁是主要人物,在谈看法或观点时都要谈他们的作用,因此本题可以看作“主要人物作用题”。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有多少,答多少)

  作答时,可以从情节角度、人物自身角度、主题角度等方面来分析。

  参考答案:(示例一)大斌子。①小说从正面运用动作、语言描写等手法塑造了大斌子粗鲁顽劣、正直倔强、朴实仗义、善良宽容的人物形象。②用“我”来烘托大斌子的形象,使其性格更加鲜明。③小说中写老王头对学生严格要求、为生活所迫偷麦子的事,都是为了衬托大斌子的性格特点。④从大斌子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闪光点,这也是小说要表达的主题。

  (示例二)老王头。①老王头是作者精心刻画的主要人物,小说通过正面和侧面描写刻画了这一形象。②在小说中,老王头虽然着笔不多,但他善良、严厉、淡泊名利、注重尊严的形象被刻画得栩栩如生。③小说的结尾写老王头让大斌子把麦子带走,宁愿挨饿也不让学生变坏,正是小说要表达的主题——突出人性中的善良美。④小说写大斌子性格的改变,正是老王头言传身教的结果,写大斌子主要是为了衬托老王头。

  7. 解析:选B B项,“表现了灾民在洪水面前的沉着和镇定”错,文章写老夫妇两段表现洪水到来前家园的美好,凸显洪水到来的紧张气氛,表现了灾民对洪水即将到来的担心和无能为力。

  8. 解析:选BD A项,文章主要表现市民暂时逃脱洪水和洪水就在眼前时的情景以及焦虑担忧的精神状态,而不是表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主题。C项,“体现了作者的乐观推想”错,描写市民休息的内容主要表现了对市民的同情,且作者并没有推测明天洪水是否会退下去。E项,文章没有使用渲染的手法,都是通过客观的描写来表现灾区的情况的。

  9. 参考答案:(示例一)“梦境沉入洪水的暂安一夜”好。

  (1)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这篇新闻主要描述了人们遭遇洪灾以及晚上入睡的情况,题目中“梦境”指灾民以及救灾人员在夜晚已经进入梦乡,而“沉入洪水”表明入睡的具体背景。

  (2)表现了灾民的精神状态。“暂安一夜”指灾民逃脱洪水后的暂时安定,虽然情况不容乐观,但最坏的事情已经过去了。

  (3)表现了对事件发展的预测。这是一起严重的自然灾害,因为天气的变幻无常,很难确定未来的情况,而题目中的“暂”字表现了对现实情况的推测,今晚是安定的,但明天如何不得而知,体现了作者对未来的忧虑。

  (4)表现了对灾民的同情。洪灾之后,作者希望灾民们能够暂时休息,并希望河水到达顶点后能退下去,大家都能安定地生活。

  (示例二)“洪水毁家园,灾民夜难眠”好。

  (1)涵盖了新闻的主要内容。这篇新闻报道了该地区灾民受灾的情况和灾民被安顿下来后的情况,这个题目比较全面地概括了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2)形象地表现了灾民灾后的精神状态。洪水使灾民们失去了一切,他们虽然已经脱离危险,但毕竟情况不容乐观,仍担心明天河水到达顶点后是否能退下去等问题,所以即便睡着了,也是不安的睡眠。

  (3)表达对灾民的强烈关心。新闻不仅报道洪灾的相关情况,更主要的是表现了对灾民的关心。报道中灾民晚上休息的特定场景就体现出了这一点。

  (4)整齐,有文采。这个题目十分整齐,且“园”“眠”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10.D(“购”是重金征求的意思)

  11.A(两个“而”分别表转折和顺承)

  12.D

  13.A(“四面楚歌”是汉军在唱楚地的歌)

  14.(1)即使长江以东的父老兄弟怜惜我让我做王,我还有什么面目去见他们呢?

  (2)我听说汉王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重金征求我的头颅,我就把这份好处送你吧!

  15. 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16. A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本题选择A项,B项,“暗示词人正在回故国的三千里路上”错,由下片“劝我归欤未”可知,此时词人并未归去,“依旧”应是暗示词人仍在羁旅之中。C项,“借景抒情”错,“紫蟹黄柑真解事”一句,词人没有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在某一物上,应属于“移情于物”。D项,“本词运用的艺术手法是寓情于物、以景衬情”表述不准确,除了情景相生,此词最重要的手法是用典,使词意更加蕴藉、含蓄。

  17. ①写离开故国三千里之远,西风劝归,表达了思念家乡、不能归去的悲痛之情。②写自己南去北来,人已老去,表达了羁旅漂泊、年华逝去的悲伤之情。③借用王粲登楼作赋的典故,以王粲自况,表达了自己仕途失意、怀才不遇的悲苦之情。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题干要求分析“本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解答该类题目(1)抓关键词: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 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这些词往往是“诗眼”。(2)抓关键句: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 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这样的语句一般出现在诗歌的结尾。(3)紧扣诗题:不 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情感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4)抓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 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5)抓注释:注 释一般是对题目、作者、朝代、写作背景等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解释或提示,解答此题注意结合诗中的重点词语“故国”“南去北来”“劝我归”“雁飞不断”分析诗歌的情感。如“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写的是思念起十二栏杆曲绕之地,故乡遥隔三千里,表达了思念家乡、不能归去的悲痛之情;“南去北来人老矣”借用了杜牧诗句“南去北来人自老”,说不尽的辛酸。“短亭依旧残阳里”述说着欲归来能归的愁思,表达了羁旅漂泊、年华逝去的悲伤之情;“王粲登临寥落际” 句中“寥落”二字语意双关,既写王粲又写自己。汉末王粲羁留荆州,不为刘表看重,因此“登临寥落”的是乡愁,更是自己的怀才不遇,表达了自己仕途失意、怀才不遇的悲苦之情。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注意抓住首歌后面的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关键词语分析

  18.(1)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鱼翔浅底,

  (3),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4)太息般的眼光,

  (5) 风萧萧兮易水寒,

  19(1)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2)鲁哀公问:“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

  20.【答案】C【A横槊(shuò) 数(shuò)目项王 B酾(shī)酒 瞋(chēn)目 枕藉(jiè) C梵(fàn)语 D匏(páo)樽 举酒属(zhǔ)客】

  21. A 应该是编年体

  22.B。应为“让他过着不能温饱的生活。”

  23.【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这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词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意义。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①韬光养晦: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使用正确。②严阵以待: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来犯的敌人。此处使用对象错误。③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使用正确。④意兴阑珊:形容一个人兴致已失的样子。使用正确。⑤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贬义词。不合语境,语境只表达向别人学习,模仿别人,但不是贬义,也不存在丧失了原有的技能的问题。⑥漠不关心:对人对事感情冷漠,一点儿也不关心。后面不能带宾语。

  24.答案: 心田似海,纳百川亦可容人

  25写作提示:如果只是写人,选材范围就相对狭窄、单调。按人教版教材要求,高一年注重记叙文的训练,而记叙文能不能出彩,关键在于描写人物是否生动细腻,跃然纸上。

  一、思路点拨

  1、 确立告别的对象

  “别了,________”,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题,“别了”所涉及的对象,可以是实体的,也可以是比喻性、象征性的;它之所以有广阔的写作空间,是因为它既可以写与“别了”有关的人,也可以写与之相关的事或物,还可以写抽象对象,如幼稚、溺爱等。

  告别的对象 具体对象 抽象对象

  ①人:亲人、朋友、老师、同学、老战士

  ②动物:狗、猫

  ③其他:老屋、教室 幼稚、自卑、懦弱、狭隘、浪费、自私、贫穷、落后、愚昧、溺爱、恐惧

  2、 确立本文中心

  确立告别对象后,同学们要接着思考:与该对象告别,是要表达眷恋不舍之情,感慨物是人非岁月沧桑,抒发事物消失的无奈感伤等;还是要借此表达对生命状态等的思考。若能如《目送》抒发哲思,立意必高人一筹。毕竟同学们阅历有限,要对人生有深沉的感悟确是强人所难,那同学们在立意时可在情感的抒发方面多下功夫,做到以情动人。特别是大多同学选与同学、老师、亲人、母校等告别,选材高度雷同,要脱颖而出确实不易,那就更应该在感情真挚方面下功夫。

  3、 确立主要表达方式

  文章的表达方式主要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而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是记叙、描写。在这篇作文中,即使是叙述事件,也应选取典型细节进行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告别主体与告别客体的联系,这样才能使抒情或议论水到渠成。很多同学语言味同嚼蜡,让人失去阅读兴趣,若能在文章中多用描写手法,语言表达将更形象生动。

  高中要求写较复杂的记叙文,如叙述要有波澜、记叙要选好角度、要学会虚构等,这就要求同学们不能停留在将一件事叙述清楚即可的阶段,而应深入思考:我的作文要凭什么优点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若能思考此问题并能在写作中完美解决该问题,那么作文高分指日可待。

  下面提供四篇作文给同学们参考,同学们不妨带着“这篇文章为何夺人眼球”这一问题阅读,相信将深受启发。

  二、名家引路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勾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细节描写,神态动作)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交会”一词写出我对儿子的牵挂与儿子对我的依恋融合在一起的情形,形象表现出母子间无法割舍的深情)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上小学的第一天,目送孩子进教室。

  十六岁,他到美国作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乎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十六岁,他去美国,送他到机场。

  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肖像描写)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二十一岁,他上大学了,目送他上公交车。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送儿子赴美做交换生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彷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动作、语言描写)

  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父亲送我去任教的大学报到,我目送他驾小货车的背影

  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父亲生病,我忙于工作,只能目送轮椅的背影

  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以斜风细雨烘托惨痛别离的心情,再连用两个“深深”将自己对父亲的难舍和失去父亲的痛心直接抒写出来,使深情的描写与抒情自然融合到一起)//父亲最终魂归故土,我最后一次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再次点明主旨)

  【教师点评】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目送儿子渐渐长大的背影,表达出对儿子的牵挂与不舍以及面对儿子的成长 难以释怀的落寞;一是目送父亲渐渐老去远离的背影,表达出面对父亲的老去而无法挽留的痛楚。

  最后的三棒鼓

  刘绍英

  小镇是哪年有的,小镇人已记不清楚了,小镇上的茶馆里是哪天有的,小镇人也记不清楚了。

  某日,好事的几个外来客人在茶馆外转悠,问起小镇和茶馆的渊源,七十八岁的茶馆老板刘四老倌抓了半天的脑袋,说,好象祖上就有,又好象……最后还是提着茶壶摇摇头走开去。

  茶馆是无名茶馆,不大,只放有五张八仙桌,围着八仙桌是四条长条板凳。每天早晨,刘四老倌就把一块写着当天三棒鼓内容的黑板挂到门外,小镇人来茶馆就是听打三棒鼓,且把听打三棒鼓叫听书。到茶馆来听书的人会在午饭后,准时把五张桌子坐满。撩个搁马腿,就几粒壳花生,吊上二两酒,然后一头扎进梁山好汉的故事里。

  到茶馆打三棒鼓的是一对父子。父亲叫金宝,他儿子就被小镇人称作小金宝。父子俩台面上的活儿也绝,桌上的鼓儿敲响,三根结着红绸的木棒棒就像几只蝴蝶,在小金宝的手里上下翻飞,你还在眼花缭乱之际,老金宝高亢的一声:“话说——”小金宝的三根木棒棒和着这节奏,已分别同时落在了鼓上。小镇人就好看个希奇热闹。

  曾几何时,小镇上也有了卡拉ok,有了美容院,有了露胸露腿露肚脐眼的妖娆女子马驹儿似地在镇上晃荡,给了小镇人极大的视觉冲击。茶馆的生意就自然地清淡下来。

  这日,刘四老倌吃完午饭,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最后一场:宋公明神聚蓼儿洼,徽宗帝梦游梁山泊”,就把黑板挂在门外,然后专心等着前来听书的人。以往热热闹闹的茶馆,却没有一个人进来。他默默地坐在八仙桌旁,眯着双浑浊的的眼睛环顾着空荡荡的茶馆。茶馆不太亮,房顶的小黑瓦间偶尔的一片玻璃亮瓦,溜进来一束阳光,就正好照到茶馆前台的三棒鼓的正面,鼓面上安静地卧着三根木棒棒。金宝父子呢?刘四老倌记起,昨天与金宝父子说好了,打完最后一场,茶馆就关门。刘四老倌走到门口去,朝着小镇的柏油马路张望。镇上人声鼎沸,阳光和流行色一起,覆盖了小镇灰色的基调。

  金宝父子在刘四老倌的期盼里终究是来了。老金宝看了一眼刘四老倌,刘四老倌也正看着他。两人都没有说话。老金宝招呼一声小金宝,小金宝拿起了鼓面的三根木棒棒,同往日,一阵眼花缭乱的抛接,鼓声落下时,老金宝高亢的声音就在茶馆里回旋。刘四老倌没有去提茶壶,而是解下了围裙,第一次认认真真地坐在了八仙桌旁,听父子俩神气十足地打三棒鼓。

  父子俩打得投入,眼睛看着空空的八仙桌,没分一点神。这桌前往日的繁华似乎还留在他们眼里。也不知什么时候,刘四老倌把头伏在了桌上,睡着了。

  两个时辰很快过去。书打完时,鼓声和说词同时嘎然而止。父子俩下台,老金宝舔舔发干的嘴唇,想喝水,就推了推刘四老倌,刘四老倌面色安详,头却无力地耸拉着。老金宝发现,刘四老倌在他父子的三棒鼓声中已经作古了。

  安葬刘四老倌的鞭炮在小镇的上空噼里啪啦地炸响,小镇人这才记起茶馆,才记起刘四老倌,才记起陪伴了他们多年的三棒鼓。棺木闭殓时,老金宝对小金宝说,以后没人再听三棒鼓了。说完叹口气,把三棒鼓放在了刘四老倌的锦衾上。

  【教师点评】

  这篇小小说,集中笔墨刻画了刘四老倌听三棒鼓、最终在此去世的场景。这个场景,饱含了作者对传统节目——三棒鼓日渐衰微的惋惜,同时对比性地阐发了传统文化在时尚冲击下的衰败,隐含着对传统文化的告别。情感浓郁,具有极强的冲击力。

  记叙文中的场景,实际上是作者通过细腻生动的描述,把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和体验过的生活场面转化成书面语言。让读者阅读这些文字时,通过再造性想象,在自己的头脑中重新还原为可感性的生活画面。小小说中的场景刻画,常常饱含深意。有时候,写好一个场景,也就写活了一篇文章。故同学们在鉴赏学习此篇文章,应多想想如何进行场景描写,让自己的文章更打动人心。

  三、学生习作

  别了,疯狂的过往

  夏日午后的阳光显得那样炽热,但在我看来却十分温暖,似乎也在为我祝贺。

  刚从村委会回来的我手里攥着录取通知书,生怕被调皮的夏风吹走。愉快的心情伴随着轻快的脚步,一蹦一跳地穿梭在田野中。远远地便看见佝偻的背影,炎炎夏日下,为了生计,没有知识的他们将自己的一生化为化肥播撒在了田地里。

  我的脚步变沉重,过往的一切疯狂叛逆浮现在脑海里。想起这一切我对父母总有种负罪感,但他们慈祥的面容一次又一次地告诉我,他们并不我怪我。

  父母是庄稼人,家里的经济并不算好,但我却有虚荣感。本该是家里的乖乖女,但父母却曾对我几度无奈,亲戚朋友们都断言这孩子废了。每当夜晚降临,农村宁静祥和的气氛便与我格格不入,伴随着我的是机车穿梭在街道而发出的轰轰声,以及一群谈吐风云的社会青年,我们尽情挥霍着父母的每一份血汗钱。那时的我感觉酷极了,父母对我的无可奈何更加刺激我肆意妄为。

  我曾几度在背地里笑话父母的迂腐,现如今,再度回首,感觉自己可笑极了。

  我的脚印在松软的泥土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眼眶不知不觉中早已湿润。我使劲擦干,朝着父母的背影继续前行,我要将过往的一切甩在脑后,高中将是我改过自新的起点。

  走近,父母黑中泛白的头发夹杂着泥土,那与大地最亲近的泥土养育着我们几代人,很朴素又很高端。我父母是农民我一点也不羞愧,因为他们利用着最纯朴的土壤用双手培育出最天然的粮食;父母没有读过书却懂得再辛苦也得培养娃娃像培养庄稼一样含辛茹苦。

  “爸、妈,我被一中录取了!”我激动地喊了出来。他们回过头来瞬间惊呆了我,我从未如此近距离地观察过他们。父母真的老了,额头上的皱纹夹杂着大滴大滴的汗水;中午带来的一大瓶水早已喝干。“爸、妈,我被一中录取了!”我接近咆哮地又重复了一遍。

  其实父母的眼中早已噙满泪水,一连好几天我们家都沉浸在这个好消息中。但更严峻的挑战也即将到来。由于我之前的放荡不羁,我的基础知识一点也不牢固,意味着我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别在该努力的时候选择安逸!再见,疯狂的过往!不,再也不见!

  【教师点评】

  一般同学写过往的文章,都会用较多笔墨描写过往之事之人,而该同学却是选取拿录取通知书到回家这段路程作为描写的契机,重点塑造了父母的辛劳而又有培养子女的意识、宽容而又慈祥的形象, 可谓选材与众不同,人物形象鲜明。通篇文章写了“我”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喜悦、看到父母辛勤劳作的悲伤、回忆过往的悔悟、作为农民子弟的坦然、面对未来高中生活的忐忑的心理过程,字里行间充满着感情。结尾再次点题,在告别过往时展望未来,并写出自己的人生感悟“别在该努力的时候选择安逸”,巧妙地深化主题。这些优点都值得同学们借鉴学习。

  我别了,“有亏大家吃”

  大家一窝蜂挤上709路公交车,一阵“丁零当啷”的投币声之后,大家都已坐定。我扫视一番,发现靠窗处有一空位,整个车厢也只剩那一个空位,我暗想这肯定是老天专门给我留的。

  我乐颠颠地跑过去,邻座一个穿棕色外套的中年男子赶忙侧过身子让我进去。我“啪”地坐下,脚随意往前一伸,鞋底竟是滑出去的,不对劲儿……

  低头一看,惨不忍睹!满地狼藉,一大摊消化了一半的“面条土豆”正被我踩在脚下。有人吐过!我不禁哀号起来,抬起脚,缩着手,不知道怎么办。是出去呢,还是将就着坐下去?我内心很矛盾。

  不!我实在无法忍受了。我踮着受污的双脚,埋怨着走到过道上。除了我身旁那个使劲忍着笑的男子外,车上的人似乎司空见惯了,都用漠然的眼神看着我。我努力做出没事的样子望着窗外,忍不住把鞋子在车上蹭了蹭,一根面条掉了下去。老天,那位呕吐的老兄都吃了些什么呀?

  公交车到站,又一堆人挤了上来。我转过身留意着这个空位子。一个双手拎着电脑包的大学生模样的小伙子嘀咕着走过我身边:“咋没人坐呢?”我本想解释一番,但看到大家都瞪着眼珠盯着那个小伙子,又想到我刚才的狼狈相,心里陡然生出“有亏大家吃”的想法,忽然听到小伙子“哎呀”一声惊叫,我勉强止住笑,说道:“老兄,没听过‘路边的李子是苦的’这个典故吗?”那个中年男子也急忙掏出纸巾装着咳嗽的样子掩饰自己的笑声。

  车到了下一站,拥挤的人流把我挤到另一边,我想这一站应该会有人提醒了吧。但又一声尖叫立刻否定了我的想法,我努力挤过去一看,一个打扮得挺时髦的高个子女子已经从那个座位上抽出身来。我不禁先看她的脚——那双脚正在地上蹭来蹭去。我顺着她的裤脚向上一直看到脸,她那显然经过加工的漂亮眉毛拧了起来,疑惑的表情渐渐变得恼怒:“妈的,谁这么缺德?他妈的不得好死!”

  我替她暗叫倒霉,却又忍不住感叹:就这素质,活该!我是在幸灾乐祸吗?看来幸灾乐祸也是一种人之常情。虽然我同情她,但我听到她的恶毒诅咒,看着她步我“狗屎运”的后尘,心里还是有种卑劣的快意。再看那中年男子和小伙子,他们都别过脸去。唉,真是的,也不提醒别人一声!过了一会儿,车内安静下来,似乎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对,只见那摩登女子弯下腰来擦拭脚上的呕吐物。看着那身影,我不禁陷入沉思:

  那一摊呕吐物固然让人恶心,可大家不约而同的“有亏大家吃”的心理不更让人痛心吗?我立刻为我刚才那幸灾乐祸的低俗想法感到羞愧起来。醒醒吧,我的同胞,向“有亏大家都要吃”这一想法告别吧!否则,物质条件再优越,生活水平再高,我们仍会是个精神营养不良者!

  【教师点评】

  作者补充的宾语是抽象的心态,立意高远;文体确定为记叙文,所叙事件虽普通,但结尾升华使之有了深意。本文粗看似与“告别”无关,只是记叙了“我”在公交车上的一段经历,通过我、中年男子、小伙子和摩登女子以及其他乘客对待呕吐物的共同态度——“有亏大家吃”,表现了当今社会一种不正常、不健康的心态。正是这种丑恶的心态毒化了我们的社会风气,阻碍了社会的文明进程,也使作者的忧患意识得以觉醒,发出了“向‘有亏大家吃’这一想法告别吧”的呼吁。文章结尾令人深思,发人深省,它告诫我们:只有告别这种心态,社会才会进步,文明才能发展。本文很好地运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也紧紧扣住了“告别”的命题要求。本文作者前面铺排,中间蓄势,篇末点题的写法,是值得广大考生借鉴的。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阅读

  一、语文基础知识积累(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翘首(qiáo) 湔雪(qián) 婆娑(suō) 山川相缪(liáo)

  B.和煦(xù) 罗绮(qǐ) 踟蹰(zhí) 日薄西山(bó)

  C.彳亍(chù) 莠民(xiù) 打诨(hùn) 呱呱而泣(ɡū)

  D.抛锚(máo) 咋舌(zé) 玷污(diàn) 游目骋怀(chěnɡ)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肃穆 害臊 天理昭彰 不寒而粟

  B.寂廖 眷属 相濡以沫 面面相觑

  C.凄婉 倏忽 心安理得 漫不经心

  D.暴躁 亵渎 语无仑次 含辛茹苦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有的人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报热门专业,理由是能学以致用, ① 是一种误解。学以致用的真正含义是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 ② 不是看什么东西有用才决定去学。摒弃功利性 ③ 使人抱着乐观的态度去学习; ④ 有用才去学习会使人产生心理负担, ⑤ 总要担心以后会不会真的有用。抱着功利之心去挑选专业,往往会牺牲自己真正的兴趣, ⑥ 毕业后谋到了不错的职位,也不一定就工作得很开心。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其实这 而 要 确定 所以 /

  B 这其实 / 能 认为 因为 即使

  C 实际上 却 会 / 可能 就是

  D 这 当然 就是 如果 / 虽然

  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那年我从这里经过,到处还是一片荒野,曾几何时,一幢幢高大的楼房已拔地而起,昔日的景像再也见不到了。

  B.篝火熄灭后,我们正准备回帐篷里睡觉,忽然从树林深处传来凄厉的叫喊声,我们不禁毛骨悚然。

  C.我们正在操场上玩耍,这时,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上课铃声响了,那声音在教室里回响了好久好久。

  D.不要认为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若你过量开采,说不定哪一天,它就给你点颜色瞧瞧。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今年五一节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禁止空调厂商和经销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B.据报道,某市场被发现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伪造质检报告书,管理部门将对此开展专项检查行动,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

  C.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影响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变革浪潮。

  D.打车软件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平台,方便了市民打车,但出租车无论是否使用打车软件,均应遵守运营规则,这才能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

  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①举酒属客 属:劝酒 ②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危:正,端坐

  B.①舅夺母志 夺:强行改变 ②夙婴疾病 婴:危害

  C.①迨诸父异爨 迨:等到 ②其制稍异于前 制:制度

  D.①感慨系之矣 系:附着 ②其致一也 致:得到

  7.下列各项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②曾不知老之将至

  B.①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②引以为流觞曲水

  C.①虽一毫而莫取 ②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D.①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②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别悲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舞幽壑之潜蛟

  A.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B.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C.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D.臣具以表闻

  9.下列各句中,句式与示例一致的一项是( )(2分)

  示例: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A.而今安在哉?

  B.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C.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D.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10.下列各句中,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文:(我们)任凭小船随意漂荡,越过那茫茫万顷的江面。

  B.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译文:凭我这样的微贱之人,担当侍奉太子的官职,我即使肝脑涂地,也无法报答皇上的恩宠。

  C.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译文: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在宣德年间拿着上朝用的东西,以后你应该用得到它。

  D.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译文:向上看到天空的广阔,向下看到地上事物如此繁多,因此纵目观览,开畅胸怀,足够用来穷尽视听的愉悦,实在快乐啊。

  11.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一文,作者报道集中营时以更多的笔墨写参观者的表现,无须具体介绍集中营中那些粘满无辜者鲜血的刑具怎样令人望而战栗,单是参观者所不由自主地显现出的表情、举止以及惊叹,就足以使读者的精神震撼了!

  B.《雨巷》中“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这个句子,化视觉形象为一种听觉感受,似乎连目光也忧郁、惆怅得发出了叹息声。这样写,不仅造成一种特殊的美感,也写岀了忧郁之深、忧郁之动人。这是用了拟人的手法。

  C.《铸剑》第二节写人们拥挤着看国王的出游,看“干瘪脸少年”对眉间尺的纠缠,第四节写人们争相“瞻仰”国王出丧。这种“看客”现象在鲁迅眼里正是“国民劣根性”的一种表现,看客的无聊、愚昧、麻木都是鲁迅所极力批判的。

  D.《十八岁出门远行》,这篇小说的叙述语言很有新意,以一个少年的感知和口吻来讲述出门远行的遭遇。比如:“那时我的脑袋没有了,脑袋的地方长出了一个旅店”,这里突出了“我”急于找到旅店的心理,这时候“我”满脑子想的都是旅店。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第12题。

  金黄的稻束

  郑 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

  远山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

  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1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个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B.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那如雕像一样站在“秋天的田里”沉思的稻束。

  C.“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未写收获日的快慰和满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

  D. 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

  二、文言文阅读(28分)

  (一)课外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也,姓刘氏。高祖为人,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吏,为泗上亭长。高祖常徭咸阳,纵观秦皇帝,喟然大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矣!”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辟仇,从之客,因家焉。沛中豪杰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上坐。萧何曰:“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竟酒,后。吕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臣有息女,愿为箕帚妾。”

  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亭,止饮,夜皆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愿从者十余人。高祖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愿还。”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斩蛇蛇分为两道开行数里醉困卧。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妪何哭,妪曰:“人杀吾子。”人曰:“妪子何为见杀?”妪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者赤帝子斩之,故哭。”人乃以妪为不诚,欲苦之,妪因忽不见。后人至,高祖觉。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自负。诸从者日益畏之。(选自《汉书•高帝纪》)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高祖常徭咸阳 徭:服徭役

  B.单父人吕公善沛令 善:与……交好

  C.从之客,因家焉 家:安家

  D.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 坐:坐下

  1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斩蛇/蛇分/为两道开/行数里/醉困卧。

  B.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斩蛇/蛇分为两/道开/行数里/醉困卧。

  C.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斩蛇/蛇分为两道开/行数里醉/困卧。

  D.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斩蛇/蛇分为两/道开/行数里醉/困卧。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汉高祖有胸襟,有气量,但到了壮年,才当上泗上亭长,他在观看秦始皇出行时,发出了“大丈夫当如此矣”的感慨。

  B.沛县的豪绅和官吏们为奉承县令的贵客,都去送礼,高祖向来瞧不起这种做法,所以一个钱也没带,却假称“贺礼一万钱”。

  C.吕公善于相面,看到高祖面相后就很敬重他。酒宴结束送客的时候,吕公告诉高祖要保重自己,并愿意把女儿许配给高祖。

  D.高祖押送民夫到骊山服役,不少民夫半路逃跑,他估计等到达骊山时民夫将全都跑光,于是他放走民夫,自己也准备逃命。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乃以妪为不诚,欲苦之,妪因忽不见。(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19题。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纵一苇之所如 如:到……去

  B.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遗:遗弃

  C.渺渺兮予怀 怀:怀念

  D.倚歌而和之 和:应和

  18.下列对文中相关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壬戌之秋”中的“壬戌”是古代纪年法中的干支纪年,文中指宋神宗元丰五年。

  B.既望:已经过了望日,即农历每月十六日。望:农历每月十五日。另外,晦,指农历每月初一;朔,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C.我国古代为了观测天象及日、月、五星的运行,选取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志,称为“二十八宿”。“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指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D.“羽化而登仙”,道家认为成仙的人可以身生羽翼,变化飞行,所以称成仙为羽化。

  19.下面对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段作者先交代了出游的时间,然后用极其优美的笔调描画出一幅月夜“泛舟赤壁之下”的美好景色,为下文生发感慨做了很好的铺垫。

  B.第二段紧承上文。主客舟中对酌,酒酣耳热后“扣舷而歌之”。然后又从“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中引出客人思古之忧伤和对人生如寄的慨叹。

  C.文中的“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表现的是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贬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的关切,而不甘沉沦。

  D.关于箫声的描写,既有对音乐形象的描摹,又有对音乐效果的渲染。比较而言,对音乐形象的描摹略,而对音乐效果的渲染详。

  三、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1分)

  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1分)

  (1)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2)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开始就点明聚会的季节、地点和事由的句子是“ , , ”。

  (3)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两句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写沙漠奇寒、彤云密布的景象,并由此过渡到“送别”。

  (4)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 , ”一联,采用拟人化描写,表达对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由衷的喜爱,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5)范仲淹在《渔家傲》中“ , ”两句,既有故土之思,又有功业未建的焦虑。

  四、现代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1~23 题(17分)

  铁 圈

  〔俄〕索洛杜布

  一天清晨,一位妇人带着一个4岁的小男孩在郊区的街道上散步。那孩子天真活泼,面色绯红。那妇人年龄不大,穿着考究。她一边幸福地微笑着,一边细心地照看着自己的儿子。孩子正在滚着一个黄色的大铁圈,他穿着短裤,挥动着棍棒欢快地笑着,跟在铁圈后面跑。他把棒子举得高高的,本来没有那种必要,可他就是那么做的。

  真开心!方才他还没有铁圈,可是现在有了,真叫人高兴!一个双手粗糙、衣服褴褛的老头,身体紧靠栅栏站在十字路口,好让那女人和小孩走过去。老头用那昏花的两眼凝视着孩子,脸上露出呆痴的笑容。

  “一个富户人家的公子”,老头心里思忖道,“是个好孩子,你看他多么天真可爱,毕竟是阔人家的孩子!”

  当他——这个老头儿——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过的是苦难的日子。即使现在,他虽然不再挨打受饿了,但生活还谈不上美好。在他的孩提时代,他过的是挨打受骂、饥寒交迫的生活。那时,他没有铁圈,也没有其他这类阔少爷的玩具。他整个一生都是在艰辛困苦中度过的。他没有什么值得回忆的事,也没有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他咧开没有牙齿的嘴朝那小孩微笑着,心里不禁产生了嫉妒。心想:“这种玩艺没有意思。”嫉妒又转而变成了烦恼。于是他回到工作的地方——一家他从幼年起一直工作到现在的工厂。

  那小孩边跑边笑追逐铁圈的情景萦绕在他的脑际,不管机器声多么嘈杂,他都忘不了那个孩子和铁圈,晚上也总梦见他们。

  第二天早晨,他又做起白日梦来。机器隆隆的响,工作机械单调,没有必要过多操心,再说他已干惯了这种活。厂房里的空气充满了灰尘,传送带平稳地运转着,远处各个角落声音嘈杂,光线晦暗。人们像鬼魂一样地走来走去,人的说话声淹没在机器声里。

  这个老头仿佛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个小男孩,他的母亲也是一位贵妇人,他也有一个铁圈和滚铁圈的棒子,他也在穿着白裤衩滚着铁圈玩耍。

  天天干着同样的活,做着同样的梦。

  一天晚上下班回家时,老头在街上看见一个从旧木桶上掉下来的又大又脏的铁箍。老头高兴得发抖,昏花的老眼流下了泪水。一种意外的,几乎没有想过的愿望进入了他的心灵。他小心地四面张望了一下,然后弯下腰哆哆嗦嗦地捡起那个圆箍,虽然他面带笑容,但还是不大好意思地把它拿回家去。

  没人看见他,也没有人问他。这与别人有什么相干?一个小穷老头捡了一个无论对谁都没有用处的旧箍,谁会管呢?可他还是提心吊胆地偷偷把它拿走了。他为什么要拣,为什么要把它拿回家,他自己也说不清。只是由于它像那个男孩的玩具,所以他才把它带回家来。

  圆箍在老头家破旧的房子里放了几天,闲着没事的时候,他就把它拿出来看看,因为这个肮脏的铁箍对他是个安慰,使那个经常出现在他梦境中的幸福的小男孩,终于变得更加真实了。

  一个晴朗、温暖的早晨,当城里树上的鸟正叫得比往常更加欢快的时候,老头早早起了床,洗漱完毕,便拿着他捡来的铁箍出了城。

  他一路咳嗽,穿过了枝叶茂密的森林。他不明白这些阴暗的树木为何这样寂静,还散发着奇特的香气,那些昆虫也令他惊奇。露水正像童话中描述的那样。那里既没有嘈杂声,也没有灰尘,树林后面是一片柔和、奇妙而暗淡的景色。

  老头折下一根干树枝穿上圆箍。

  他眼前展现出一片明亮寂静的田野,青草叶上的露珠闪闪发光。老头突然用那根树枝做成的木棒滚起铁箍来,铁箍轻松地在田野里滚动,老头跟在后面跑,他笑逐颜开,像那个跟着铁圈跑的小男孩一样,有时也将棒高高地举过头去。

  他仿佛觉得自己再一次变成了一个有教养的幸福的小孩,并且好像感到母亲慈祥地微笑着跟在后面。

  灰白的胡须在憔悴的脸庞上颤抖着,不住的笑声和咳嗽声同时从他那没有牙齿的嘴里迸发出来。

  老头喜欢早晨到树林里来滚铁箍,有时他也怕人看见笑话他,一想到这里,他便感到有一种难堪的羞愧。羞愧又进而发展为恐惧,致使双腿开始发软,他一面滚圈,一面警惕地看着四周。

  可是没人看见他,也没人听见他。他尽情地玩够了之后,平安无事地走回城去,嘴角上流露出轻松愉快的笑容。

  由于没出什么事,他太太平平的一连玩了好几天。可是有一天清早他着了凉,好长时间竟卧病不起。在工厂的医院里,当他在陌生的人们中间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脸上还是堆着宁静的微笑。

  他感到欣慰,因为在他的想象中,自己也曾一度做了小孩,由亲爱的妈妈照看着,在树阴下的青草地上嬉戏笑闹。

  2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天天干着同样的活,做着同样的梦”中的两个“同样”表达作用不同。第一个突出生活的单调和机械,第二个突出滚铁圈对他内心造成的持久影响和愿望的强烈,为下文做铺垫。

  B.看到孩子快乐游戏的情景,老人有着复杂的心情。既有被天真感染的快乐,也有联想自己身世而产生的辛酸和嫉妒,还有对当时社会制度的痛恨。

  C.小说中的老人是一个善良、勤劳而不安于现状,胆怯、谨慎而乐于遐想并付诸实践,衰老、孱弱而浑身充满朝气的具有矛盾意义的典型形象。

  D.写老人去滚铁圈,三次描写环境,有力地衬托了人物内心的欣喜之情,同时与上文的环境描写形成强烈反差,突出人物心理的变化。

  E.小说结尾一段富有深意。首先是揭示了人性中普遍存在的对亲情温暖的渴望,其次是表现了下层劳动者对和谐温馨的社会生活的憧憬,最后是暗示了老人即将摆脱人生苦难的轻松。

  22.文中在写老人做“白日梦”时,比较详细地描写了工厂里的环境,这样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联系全文简要分析。(6分)

  23.作者用“铁圈”作为小说的标题,自有妙处。请从主题思想、情节结构、人物塑造三个方面作简要分析。(6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10分)

  24.依次填入下列句后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我爱小池,也爱溪流,是因为爱它们的“清”和“远”。 ,像一位开朗的小伙、活泼的姑娘,唱着欢快的歌儿,踏着轻快的脚步,走出群山去迎接太阳和大海。

  ①各种颜色的小鱼穿行其间,历历可数

  ②溪流蜿蜒,如一条银蛇

  ③小池清澈见底,汪汪一碧,宛如一块温润的玉

  ④时隐时现,游向远方

  ⑤绿油油的水草在水底晃动

  A.②④⑤③① B.②④①③⑤ C.③①⑤④② D.③⑤①②④

  2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

  A.天气炎热,同学非要请我吃冰淇淋,我只好笑纳了。

  B.小明对王老师说:“您是学界泰斗,还请您能不吝赐教。”

  C.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李华同学荣幸地加入我们班级。

  D.你既然身体欠佳,那你给老师打个电话,请半天假。

  26.仿照画线的句子,补写语句,使其与画线句子构成排比。要求:语意连贯,风格统一。(4分)

  文学经典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蕴含着人类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它是朱自清《背影》里父亲饱经风霜的背影, ① , ② 。文学经典经得起我们反复阅读,每一次阅读就是一次新的意义挖掘。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60分)

  2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电影、电视片的活动画面突然停止在某一个画面上,叫做定格。定格是动作的刹那间“凝结”,显示宛若雕塑的静态美,用以突出或渲染某一场面、某种神态、某个细节等。在你的脑海中一定也存留着许多定格的瞬间,或者美丽或者感动或者震撼或者……

  请以“定格”为题,自定角度,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有生动的描写和抒情 ②不少于800字 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高一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12题,每题2分;13—15题,17—19题,24-25题,每题3分。)

  1.(2分)D(A项“湔”读jiān,B项“踟”读chí,C项“莠”读yǒu。)

  2.(2分)C(A项不寒而栗,B项寂寥,D项语无伦次。)

  3.(2分)B

  4.(2分)C (C项“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多形容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不合语境。

  A项“曾几何时”:才有多少时候,指没过多久。B项“毛骨悚然”: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十分恐惧。D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形容非常丰富。)

  5.(2分)C(A项“禁止……不得”否定不当,应当将“不得”去掉。B.“存在”缺少宾语中心语。应为“存在……问题”。D项搭配不当,“这样才能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一句中“维护”与“要求”不搭配,应去掉“和合理要求”。)

  6.(2分)A(B项,婴,缠绕。C项,制,规制。D项,致,情趣。)

  7.(2分)A(A项“曾”,①②均为副词,竟。B项“以”,①介词,根据,凭借/②介词,把。C项“虽”,①连词,即使/②连词,虽然。D项“于”,①介词,表对象,对/②介词,表处所,在。)

  8.(2分)D(D项与例句均为使动用法。A项,名词用作动词,捕鱼、砍柴;B项,形容词用作名词,老人;C项,名词作状语,亲手。)

  9.(2分)B(示例是定语后置句,“盛”修饰“丝竹管弦”;B项也是定语后置句。A项,宾语前置句。C项,状语后置句或介宾短语后置句。D项,判断句。)

  10.(2分)D(该句正确翻译为:向上看到广阔的天空,向下看到如此繁多的地上事物,这仰观俯察是游目骋怀的凭借,足够用来穷尽视听的愉悦,实在快乐啊。)

  11.(2分)B(这是用了通感的手法。)

  12.(2分)B(本诗选自《诗集1942~1947》,作者郑敏是40年代中期出现的“九叶派”的代表诗人之一。全诗创造的意境是:在一个秋天的满月的黄昏,金黄的稻束静默地站在收割过的田里,低头沉思,一条小河在脚下不停地流去。雕像般静默的稻束使人想起了辛劳一生的母亲。母亲在秋天的田野里收获了希望,但也逝去了美丽的容颜,疲倦的皱纹爬满了她的脸。这些都让人联想起人类的历史就像河水一样无情流逝,而站立的稻束一方面闪耀着收获的金黄,另一方面也肩负着劳动者的无言的疲倦。这种不协调的矛盾成了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永久的思想浪花。A项是对诗的主题和结构的概括和归纳,指明诗歌的中心形象“金黄的稻束”,引发的联想由点到面、由空间到时间地形成了一个探索劳动意义的结构。B项根据上下文,“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只能是“你们”——金黄的稻束。C项考查对诗歌深层意义的理解和鉴赏。说“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都具有圆满意味不难理解,“金黄”指稻束成熟,指劳动收获,而“收获日的满月”传递的不仅是劳动的而且是时令的“圆满”信息,但与这相对照的则是“无数个疲倦的母亲”和她们“那皱了的美丽的脸”。在意象的“残酷”之中,诗歌所要揭示的思想也就清楚地表现了出来。D项是对诗歌表达技巧的理解。)

  13.(3分) D (D项,“坐”为使动用法,使之坐。)

  14.(3分) B(要根据文意断句,“拔剑斩蛇”是一个动作,不能分开,排除C;高祖斩蛇是因为蛇阻断了道路,所以应为“道开”,排除A;“何畏乃前”于情理皆不通,排除D。)

  15.(3分)B (“为奉承县令的贵客”不准确,实为奉承县令。)

  16.(5分) (1)酒宴快散的时候,吕公就给高祖使眼色,坚持要留下高祖。(关键词:“阑”、

  “目”、“固”各1分,语意2分。)

  (5分) (2) 人们就认为这位老妇人说假话,想给她点苦头吃,老妇人就忽然不见了。(“乃”、 “以为”、“苦”各1分,语意2分。)

  参考译文:

  汉高祖,是沛县丰邑中阳里的人,姓刘。高祖这个人,胸襟开阔,气量宽宏,不愿干一般人从事的生产劳动。到了壮年,被试用做小吏,当了泗上亭的亭长。高祖曾经去咸阳服徭役,有机会观看秦始皇出行,他大为感叹地说:“唉!大丈夫就应该这样啊!”

  单父(今山东单县)人吕公,跟沛县县令要好,为了躲避仇家,到县令这里客居,于是在沛县安了家。沛县的豪绅和官吏们听说县令家里有贵客,都去送礼祝贺。当时萧何是县里的主吏(也称主吏掾,是协助县令管理人事考核的官职),主管收纳贺礼,他告知各位贵宾说:“礼钱不足一千钱的,请坐在堂下。”高祖虽然只做个亭长,但向来瞧不起那班官吏,于是递上个名帖,假称“贺礼一万钱”,其实一个钱也没带。名帖递了进去,吕公非常吃惊,立即起身到门口迎接。吕公这个人喜欢给人相面,看到高祖面相后就敬重他,并引他到上座坐下。萧何说:“刘季(高祖)向来爱说大话,很少成事。”高祖趁机会要戏弄耍笑一下客人们,就坐了上位,一点也不谦让。酒宴快散的时候,吕公就给高祖使了个眼色,坚持要留下高祖。等人们饮完酒,高祖走在最后。吕公说:“我年轻时就喜欢给人相面,相过许许多多的人,但是没有人像你这样的好面相。希望你保重自己。我有一个亲生女儿,愿意许给你做妻子。”

  汉高祖以亭长的身份,替县里押送一批民夫到骊山服役,不少民夫在半路上逃跑了。高祖估计,等到达骊山时,民夫将全都跑光,于是等走到丰邑西面泽中亭时,便停下来休息饮酒,到夜晚就把押送的役夫全部放走。他说:“各位都逃走吧!我从此也逃命去了!”民夫中有十多个年轻力壮的汉子,愿意与高祖一起走。高祖乘着酒兴,当晚就抄小路从泽中走,派一人到前面探路。探路人回来报告说:“前面有条大蛇挡道,咱们还是回去吧。”高祖带醉说:“好汉走路,怕什么!”于是亲自向前,拔剑斩蛇,蛇被斩为两段,道路就通了。又走了几里路,高祖既醉又困,卧于路上。落在后面的人来到高祖斩蛇的地方,见一位老妇人夜间在那哭泣。人们询问原因,老妇人说:“有人杀了我的儿子。”有人问:“你的儿子为什么被人杀了?”老妇人说:“我的儿子是白帝的儿子,变成大蛇,伏在路当中,现在被赤帝的儿子杀了,所以我在此哭泣。”人们就认为这位老妇人说假话,想给她点苦头吃,老妇人就忽然不见了。走在后面的人到了,高祖睡醒,大家就把刚才发生的事告诉他,高祖听了便暗自高兴,觉得自己了不起。那些跟随的人从此也越来越敬畏高祖。

  17.(3分)C(怀:心意,情意。)

  18.(3分)B(朔,指农历每月初一;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19.(3分)D(比较而言,对音乐形象的描摹详,而对音乐效果的渲染略。)

  20.(每句1分,共11分)(1)舳舻千里,旌旗蔽空。(2)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俢禊事也。(3)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21.(5分)AD(答对一项2分,两项5分。)

  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艺术形式,概括作品主题。B项“对社会制度的痛恨”不当。C 项依据不足。E项“暗示了老人即将摆脱人生苦难的轻松”不当。

  考点: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和分析概括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点评:解答此题要从文章具体内容入手分析,包括对重要句子的理解,对文章手法和结构的分析,对文章思想主旨的概括等。

  22.(6分)①反映了嘈杂、晦暗的现实生活环境,和老人单调、麻木的生活状态。 ②反衬出铁圈给老人精神和生活带来的变化,他有了自己的快乐憧憬。 ③与下文老人滚铁圈时的环境描写构成鲜明对比,进而突出主题。(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分析: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机器隆隆的响,工作机械单调”“厂房里的空气充满了灰尘,传送带平稳地运转着,远处各个角落声音嘈杂,光线晦暗。人们像鬼魂一样地走来走去,人的说话声淹没在机器声里”,这些工厂的环境是脏乱而且嘈杂的,这恰和老人前面麻木的心理相吻合。但同时也反衬出老人心理的变化,文章后面又写了树林的宁静的环境,这样在环境上就构成了对比,更加反衬出老人精神上的追求。

  考点:本题考查鉴赏作品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点评:解答景物描写类题目,应先了解这些景物和全文有什么关系,一般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交代时间、人物、地点,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或进行对比,暗示主题等。

  23.(6分)①从主题思想上看,铁圈是老人快乐梦想的象征。是童年的幸福,是亲情的温暖,是富贵的愉悦。 ②从情节结构上看,铁圈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看玩铁圈——想玩铁圈——捡旧铁圈——自玩铁圈。 ③从人物塑造上看,铁圈是构成老人行为心理变化的手段:激起了长期生活在单调、麻木状态下的老人的内心追求,完成了追寻梦想的过程。(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探究和理解。主题思想可从“铁圈”的象征意义如快乐、梦想、亲情、幸福等回答;情节结构可从“铁圈”的作用如铁圈是行文线索回答;人物塑造可从“铁圈”对老人的影响如激起了老人心理变化回答。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章的探究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

  点评:结合题目对文本探究,要注意题目中关键词在文中的作用,注意选准角度,集中一点分析,观点鲜明,不能脱离文本。

  24.(3分)D(注意前一句含有先后顺序的两个条件:“我爱”“也爱”告诉我们要先说“小池”,后说“溪流”,再注意按第二小句的“清”“远"顺序排列即可。)

  25.(3分)B(A项“笑纳”,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自己的礼物。C项“荣幸”,指荣耀而幸运。一般是表现自己谦虚的意思。D项“身体欠佳”是书面语体,而该句应用口语语体。)

  26.(4分)示例:它是沈从文《边城》里爷爷咿呀作响的渡船 它是莎士比亚《哈姆雷特》里王子刺向仇敌的利剑

  27.(60分)写作

  【建议】可按内容(25分)、语言(20分)、结构(15分)三模块来评分。另,补充如下:

  (一)在满足记叙文要求的前提下,注意:

  1.基准分(文章立意能体现正能量)可以定为44分;

  2.一类卷54分—60分,二类卷48分—53分,三类卷42分—47分,四

  类卷36分—41分,五类卷35分以下(离题者,最高分不超过30分);

  3.卷面整洁的,酌情加1-2分;卷面不整洁者,酌情扣1—2分;错别字,

  每错一字扣一分,最多可扣3分;

  (二)文体特征不符合记叙文的,最高分不超过36分。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一则命题作文,审题难度不大。命题前所给材料提示考生,“定格”是动作的刹那间“凝结”,因此作文要写一个“瞬间”,一个“画面”,而且这个瞬间是令人感动的瞬间,这个画面是美好的画面。这个作文题目可选材料非常多,可以写人,也可以写物,可以描写大自然中的某个美景画面,也可以描写写生活中的某个场景、某一瞬间。写作中重要点要写出“定格”的原因,也就是要突出令人感动或震撼之处。

  点睛:命题作文具体立意方向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1)“是什么”的角度:思考所给标题的内涵是什么。例如本题可以精心地讲述一个故事,准确地定格一幅画面,生动地描写一些细节,告诉读者“定格”的是什么。(2)“为什么”的角度:思考所给标题内容的合理性,例如本题就可以从为什么“定格”来写。(3)将“是什么”“为什么”的角度结合起来,深入展现所给标题的内容。例如本题就可以先写“定格”的是什么,然后通过细腻描写,展示“定格”内容令人感动或震撼之处。

  【例文】

  定格

  荷香是夏季的一声叹息,我一直记得。

  那年夏季,荷花盛开在一片荷塘中,浑浊的水面映出荷花冰清玉洁的身影,身上处处散发出清香,荷叶像是荷花的陪衬物似的,静悄悄的铺在在水面上一动不动,整片池塘看起来像极了一幅别样的风景。

  我跟随父母一起到奶奶家游玩。走到巷子尽头,一扇朱红色的木门,漆已经有些斑驳,我轻轻拿起泛绿的铜锁,小心翼翼地叩了几下,门被奶奶打开了。一跨进门,扑鼻而来的是一阵清香。走进厨房,浓郁的荷香和糯米的甜米的甜香满满的溢出来,我随手拿起一片未晒干的荷叶片仔细端详着,有条理的叶纹与青翠的绿色第一时间紧紧的吸引了我的眼球,久久不能恢复。

  火苗映在奶奶的银发上,泛着温暖的光晕,跃入沧桑的沟壑间,散作一抹荷香。

  “奶奶,您为什么喜欢做荷叶饭呢?”奶奶停下手中的活儿,捋了捋而变得头发,认真的说:“人们往往只赞美荷花的美,忽视了荷叶这般清雅的存在,把荷叶都算作荷花的了。”她拿出一片晒干了的荷叶对我说:“你闻一下,荷叶即使枯萎老去,它仍会散发出清香。”奶奶温和的笑着,拉住我的手,温暖的触感透过粗糙的掌心传到我冰凉的指尖。

  “孩子,要做荷叶那样的人,献出心头的清香啊。”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做荷叶那样的人吗?

  告别了奶奶,我走到巷子拐角处,看到了半亩青涩的荷塘。和田玉般温润的荷叶上缀着几星露珠,颤动地滚落,惊醒了打坐的莲子,荷叶柔和地吐纳着清香。

  那样似开不开,欲语不语,将青未青,历久弥香的荷叶,大概只有在夏季善且年轻时,才会被注意到吧。

  就像奶奶,为儿女们撑起了半边天,尔后在没有人注意的朱红小门的小院里,静静晕染着荷香,纺织模糊的心事。

  似乎触到夏忧伤柔软的内心,她叹出一抹荷香,那是她用一辈子去酝酿的,最优雅的一抹荷香啊!

  奶奶离开了我们很久了,但每当我吃饭时似乎总能感受到那扑鼻的荷香,那是我生命的力量源泉。

  那抹荷香,定格在我记忆中的画面,将永远激励着我。

  表达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22分 )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漫说姓名文化

  当我们热热闹闹地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我以为,我们其实遗忘了最大的一笔遗产——姓名文化。姓名文化经数千年积累演变,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文化系统,蕴涵着丰厚的人文信息、民俗资源、历史积淀、社会符号、文明指向、思想意趣、家族身份、修养成果。这一文化系统不但影响了其他民族,而且辐射至周边地区。

  人人都有自己的原初之根、文化之根。这个根是民族、国家和籍贯不能替代的。我们的5000多个姓氏,大多源于上古,几乎都存有自己的起源故事和嬗变历史。从先秦姓与氏的“别婚姻”“别贵贱”,到秦汉的姓氏合一,再到中华民族大家庭内许多民族纷纷采用汉姓,每个姓都是一部历史。

  在浓浓的姓氏文化熏陶下,不管走到哪里,仰望“四知堂”的匾文,我们就知道了主人姓氏的归属;远远看见“陇右名望”,我们就明白了这一村的大姓是什么。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寄身于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无形的姓氏文化则保存在有形的匾额和石刻里。

  我们的人名文化历史也很悠久,内涵更为丰富。从商代的干支入名,到后来的“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入名的禁忌;由春秋战国时期打破禁忌,好以贱丑隐疾为名,再到西汉以后尊崇圣洁文雅为风尚;从新莽禁用双字,到南北朝盛行二字;由唐宋时期形成的以辈次命名,再到清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30个,不但组成了绵延不绝的人名历史,也在人名的走向转变中显示了我国历代的官风民俗。人名文化还包括字、号,还有学名、小名、诨名,互补互衬,传递出长辈的期待、自己的志向和旨趣。

  我们的人名文化最讲究避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避讳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我国文化传统的道德观念。其中,家讳、内讳是家庭之避讳,国讳、宪讳、圣讳,属于社会之避讳。在避讳中,嫌名,即避字音同或字音近之讳,最为普及。避讳的方法有改字、空字、缺笔、换音。那个时代,家讳这一显示民族伦理精髓的避讳最为顽强。

  姓名文化,作为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一种活的传承,而这传承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我们所有人都是这传承的载体,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对其兴衰负责。如何传承我们的姓名文化,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思考。

  1.下列对“姓名文化”的理解和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姓名文化是最大的一笔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数千年的积累和演变,蕴含着丰富的内容。

  B.几乎每个姓氏都有自己的起源故事,每个姓都是一部历史。

  C.“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姓名文化避讳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我国文化传统的道德观念。

  D.每个人都是姓名文化的传承者,都应对它的兴衰负责。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源于上古的5000多个姓氏,都存在着自己的起源故事和演变历史。

  B.人名文化比姓氏文化历史更悠久,所包含的内容更丰富,它传递着长辈的期待和自己的志向旨趣。

  C.姓氏文化这种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会保存在有形的匾额和石刻等物质文化里。

  D.人名文化中的避讳包括家庭避讳和社会避讳,显示了民族伦理精髓。

  3.根据原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现今社会,宗亲仍可以让人们在茫茫人海中和生疏的世界里获得一份精神慰藉,这在一定程度上正体现了现代社会的人们对自己的原初之根和文化之根的认同。

  B.人名的走向转变正显示了我国历代的官风民俗,由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30个这一现象可看出,清朝是我国古代最尊崇儒家思想的一个朝代。

  C.春秋战国前期,有“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入名的禁忌,如今这种禁忌在人名文化中消失。

  D.姓名文化之所以是我国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主要原因是没有任何一种文化遗产像姓名文化那样与所有人都息息相关。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红学泰斗”周汝昌

  2012年5月31日凌晨,95岁高龄的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悄然离世。他的女儿对外表示,按照父亲遗愿,不开追悼会,不设灵堂,让他安安静静地走。

  1918年,周汝昌降生。先生自幼聪慧,少年时常听母亲讲《红楼梦》的故事。然而,真正使他步上“研红”之路的,是著名学者胡适先生。

  那是1947年,在燕京大学读书的周汝昌收到兄长的信函,说他看到亚东版《红楼梦》卷首有胡适的一篇考证文章,其中有敦诚与敦敏皆系曹雪芹生前挚友的新论说,他嘱周汝昌查证。周汝昌遍查燕大图书馆,终于在敦敏诗集中发现了那首《咏芹诗》。周汝昌将这一发现撰写成文,在《民国日报》发表。看到文章的胡适当即复信周汝昌,自此,胡、周书信往来,切磋讨论《红楼梦》,成为现代红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从那时起,周汝昌开始了长达60来年的“红楼”之旅,因痴迷《红楼梦》,他的书斋就叫脂雪轩。痴迷到什么程度?痴到不记得自己和家人的生日,却对曹雪芹的生日、忌日记得一清二楚。痴方能执著,方能锲而不舍。曹雪芹当年创作用了10年,“十年辛苦不寻常”;周汝昌先生则用了近60年。有两句诗为证:“五十六年一愿偿,为芹辛苦亦荣光。”几十年下来,研究硕果累累,著述等身:1953年出版代表作《红楼梦新证》,以丰富翔实的内容,将《红楼梦》实证研究体系化、专门化,此书被誉为“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另一部代表作《石头记会真》是他历经50余载潜心努力、对11种《红楼梦》古钞本的汇校勘本,堪称当今红学版本研究之最。另出版有《曹雪芹》、《红楼梦与中华文化》、《献芹集》等数十部专著,涉及红学领域各个层面。尤其是晚年,研究成果呈现井喷的态势,令不少后学钦佩不止。要知道,周汝昌先生继1954年双耳失聪之后,1974年又因用眼过度,两眼近乎失明。可以想见,能取得如此丰硕的学术成果,先生要付出怎样的艰辛!

  周汝昌是继胡适等诸先生之后,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他把胡适、顾颉刚、俞平伯的“曹、贾互证”方法最大限度地、最完整地发挥出来。由于崇尚实证,他的每一个论点的提出都以充分丰富的文献资料为基础。又因为崇奉实录,他把全部实证工作都作为论证实录的手段。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乃至后来的“曹学”,其基本的方法论就是以历史上的曹家与小说中的贾府双向互证,在以历史材料推证小说本事的同时,又以小说情节反推历史,史学与文学合而为一。正是从《红楼梦新证》开始,“红学”实证研究开始体系化、专门化,后来它被称作“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这年周汝昌35岁。

  红学家梁归智认为周先生是一个“解味道人”,是解曹雪芹味道的人。梁归智用“痴人”和“赤子”这两个词语形容周汝昌,他说周先生的一生全部投入到红学研究中,为红学发痴,为人单纯。

  周汝昌不仅是红学家,还是中华文化学家。他对中华文化、对学术真理,坚守不渝,穷追不弃。“我喜欢‘国货’,喜欢民族风俗。我喜欢民族建筑、民族音乐……对这些方面,也许有些人看我很保守、落后,甚至冥顽不化。不了解这一切,很难理解我为何后来走上了红学道路,为何又如此地执著痴迷,甘受百般挫辱而无悔意,也不怨尤。”周汝昌在其自传体色彩的著作《天地人我》中这样写道。

  先生一生淡泊名利,一直蛰居在一幢小楼内,过着俭朴至极的晚年生活。脂雪轩内陈设简单,唯一现代化的设备就是一台电脑,是他的女儿兼助手周伦苓帮他打印文稿用的。先生快乐地沉浸在他的研究中。

  “百读红楼百动心,哪知春夜尚寒侵。每从细笔惊新悟,重向高山愧旧琴。只有英雄能大勇,恨无才子效微忱。寻常言语终何济,不把真书换万金。”这便是这位泰斗级学者——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最值得骄傲的精神写照。

  说不尽的《红楼梦》,道不尽的人与事。周汝昌梦在其中近七十年。梦未醒,人已去,花落水流红,谁解其中味?还是让老人家安安静静地走吧。

  【相关链接】

  ①周汝昌读中学时研习宋词。在燕大读书时,与顾随、张伯驹、钱钟书等都有唱和,其诗词功底颇得各位先生赏识。他为刘旦宅先生《石头记人物画》中的40位人物每人配写了一首诗,令画册生色不少。他在诗词上的造诣,使他选注的《范成大诗选》、《杨万里选集》一直为学林推重。幼年时醉心欧楷笔法,20岁后又致力于唐人写经,深研《兰亭》后,得右军真脉,其“横逸飞动、作草如真”的周体书法,在众多书家中神采焕然。

  ②周汝昌大学毕业时,他的论文英译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著作《文赋》令中外教授举座皆惊。后来,他成为被燕大中文系研究院录取的第一名研究生,把《二十四诗品》译成英文介绍到欧洲,也把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以《离骚》的文体翻译成中文。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周汝昌与著名学者胡适的交往缘于在《民国日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文中主要介绍了敦敏诗集中发现的那首《咏芹诗》,这引起了胡适的兴趣,从此两人书信来往不断。

  B.周汝昌的代表作《红楼梦新证》,是他历经50余载潜心努力的成果,该书以丰富翔实的内容,将《红楼梦》实证研究体系化、专门化,被誉为“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C.周汝昌继承了胡适、顾颉刚、俞平伯的“曹、贾互证”的研究方法,成为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

  D.周汝昌对中华文化的研究始终坚守不渝,穷追不弃,他喜欢“国货”,喜欢民族建筑、民族音乐,对有些人认为他保守、落后不以为然,甚至到了冥顽不化的程度。

  E.红学家梁归智认为周汝昌是一个“解味道人”,他用“痴人”和“赤子”这两个词语形容周汝昌,认为他的一生全部投入到红学研究中,为红学发痴,为人单纯。

  5.简析文章结尾“还是让老人家安安静静地走吧”一句在文中的作用。(4分)

  6.周汝昌一生硕果累累,被誉为“泰斗”的他取得了那些主要成就呢?请结合文本材料(包括相关链接)简要分析。(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7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2分)

  7.下列各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君子生非异也 ②生生所资

  B.①既东封郑 ②又欲肆西封

  C.①闻道有先后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①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 ②卿能办之诚决

  8.下列各项加点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①而耻学于师 ②肃追于宇下

  C.①其可怪也欤 ②其皆出于此乎

  D.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②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9.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晋军函陵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B.必蹶上将军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C.园日涉以成趣 下饮黄泉

  D.瑜等率轻锐继其后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10.下列各组文言句子的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青,取之于蓝 复驾言兮焉求

  B.何厌之有 句读之不知

  C.刘备天下枭雄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蚓无爪牙之利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B.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C.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D.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社稷”“社”是指土神,“稷”指谷神,“社稷”是祭祀土神和谷神的祭坛。

  B.“国”指的是国都,又如《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去国怀乡”中的“国”即为此意。

  C.“干戈”“干”是盾牌,“戈”古代用来刺杀的一种长柄兵器,“干戈”指军事战争。

  D.“萧墙”指国君宫门内迎门的小墙,古时臣子朝见国君,到此处便会肃然起敬 。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反对季氏攻打颛臾。在第二段中,列出了理由“东蒙主”“邦域之中”“社稷之臣”。

  B.孔子批驳了冉有的观点。用“虎兕”“龟玉”作比,论证了颛臾被灭也是他们的失职。

  C.孔子主张用“修文德”的方式使远人归附,“文德”即仁义礼乐,季氏采纳了孔子的主张 。

  D.文中有三处反诘句“何以伐为”“ 则将焉用彼相矣”“ 是谁之过与” ,使批驳力更强。

  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3分)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4分)[KS5UKS5U]

  (3)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3分)

  [KS5UKS5U]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个小题,6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从视觉和听觉写边塞的凄凉:戍楼上更鼓响起,边城开始宵禁,路上已没有行人;秋天的边地传来孤雁的哀鸣。

  B.颔联写客观实景:白露已至,放眼看去,眼前的霜露开始变白;那天上的月儿,就是故乡的月亮,分外地明亮。

  C.颈联:上句是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两句写得伤心折肠,折射出战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D.尾联中“长”是“一直、总是”的意思,这两句是说平时寄出的书信尚且无法到达,更何况是在战争还没有停止的时候!

  E.全诗语意多处照应,如“未休兵”照应“断人行”;“寄书”“不达”照应“无家”;“问死生”照应“弟皆分散”等。

  16.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 。”

  (2)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君子只有“ ”,才会“ ”,可见,学习的意义十分重大。

  (3)“   ”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 ”,这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4)《师说》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5)《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他人的年龄大小无关。

  (6)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7)《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诗人自斟自酌,享受室中之乐,心情很愉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

  (8)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

  (9)烛之武阐明了晋国对秦国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是“ , ”。

  (10)烛之武说退秦军后,晋国大夫子犯请求攻打秦军,然而晋文公认为“不可”。他说:“ ”,这是不仁道的;“ ”,这是不明智的;“以乱易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于是晋文公对子犯说“吾其还也”,晋国军队就离开了郑国。

  三、语言知识运用(本题共4小题,15分)[KS5UKS5U.KS5U

  1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屈原的《离骚》距现在年代久远,用语习惯差异很大,其中文字让人读来有些不知所云。

  ②相对于一些难于理解的纯学术著作,余华的小说《活着》就明显平易近人了,读起来没有什么文字障碍。

  ③日裔英籍文学家石黑一雄获得了201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文学价值很高,获奖可谓实至名归。

  ④今年“十一”小长假,山东泰山景区,尤其是“十八盘”路段,车水马龙,游人如织,好不热闹。

  ⑤中国女排里约奥运会小组对阵荷兰队,在比分2:1领先的情况下,被荷兰队反戈一击,最终遗憾以2:3告负。

  ⑥抗战时期,日本人在中国罪行累累,十恶不赦,罪不容诛。然而,安倍晋三否认南京大屠杀等事实让人气愤。

  A ①②③ B ②③⑥ C ④⑤⑥ D ①④⑤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新医改以来,各医疗机构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行公开透明的公立医疗机构药品省级网上集中采购,逐步建立市场为主导的药品价格机制。

  B随着“崔顺实门”丑闻的不断升温,韩国总统朴槿惠的支持率直线下滑,跌至5%以下,成为创历届总统支持率的新低的总统。

  C教育部有关部门每年都邀请专家,依据以高校人才选拔需求、国家课程标准调整以及考生实际水平变化为标准,对考试大纲进行修订。

  D国防科技领域,一定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实现弯道超车,首先需要解决“看清趋势、看清方向、看清道路”问题。

  20.下列各种表述中,语言得体的一句是( )(3分)

  A.家父今年七十岁寿宴于8日中午12:00举办,敬请届时务必参加。

  B.对大家交来的拙作,我们将聘请知名作家认真评选,择优发表。

  C.许多同学莅临现场,参加了学校诗社举办的“我与诗歌有个约会”活动,。

  D.我们敬请您担任我社顾问,如能得到应允,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的手机一旦报废被丢弃后,__①__。卫星亦是如此,当其无法继续正常工作后,就成了无用的太空垃圾。当然,__②__,太空垃圾还包括发射时火箭脱落的碎片、国际空间站航天员外出作业时丢弃的工具以及卫星肢解或相撞产生的太空碎片等,其潜在危害主要表现为碎片撞击损坏航天器及坠落地面伤人两种情况。__③__,已成为当今世界各航天大国颇感棘手的挑战。

  四、《红楼梦》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

  22.下列选项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贾迎春)

  B.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薛宝钗和林黛玉)

  C.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贾探春)[KS5UKS5U

  D.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王熙凤)

  23.下面对《红楼梦》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王熙凤是《红楼梦》中塑造的非常成功的人物形象,她贪婪、凶狠、狡诈,“毒设相思局”中她设计害死试图调戏她的贾瑞。

  B.《红楼梦》里有句话说:“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贾宝玉,“美玉无瑕”指的是林黛玉。

  C.《红楼梦》中“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是对贾探春的描述。

  D.《红楼梦》中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是将薛宝钗比作杨玉环,“埋香冢飞燕泣残红”是将林黛玉比作赵飞燕。

  五、写作

  24、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可以分享,美味可以分享,欢乐可以分享,幸福可以分享,经验

  可以分享……懂得分享的人心胸会变得开阔,脚步会越走越远,生活也会因分享而充满温馨。

  请以“分享”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① 题目自拟;② 不少于800字;③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 【解析】C项,偷换概念。引用句表述的是“人名文化”避讳的基本原则,而不是“姓名文化”,事实上姓是可以相同的。

  2.C 【解析】A项“5000多个姓氏大多源于上古”;B项“更悠久”说法有误;D项“社会避讳,显示了民族伦理精髓”说法有误。

  3.B 【解析】B项,无中生有。由“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30个这一现象”不能得出“清朝是我国古代最尊崇儒家思想的一个朝代”这一结论。

  4. 答案:答A项2分,答E项2分,答B、C、D项不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B项,张冠李戴,“是他历经50余载潜心努力的成果”说的是《石头记会真》;C项,“成为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有误,文中表述为“周汝昌是继胡适等诸先生之后”;D项,无中生有,“对有些人认为他保守、落后不以为然”文中无依据。

  5. 答案:①结构上,照应开头,首尾呼应,使全文结构完整。(1分)②内容上,暗示他一生淡泊名利、追求俭朴的生活;(1分)遵从并满足他的遗愿,希望他安安静静地走;(1分)表达默默为老人送行的心愿,体现作者对周汝昌的尊重。(1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结构的分析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由第一段中周汝昌先生的遗愿“安安静静地走”可知,此句在结构上,起着照应开头,首尾呼应,使全文结构完整的作用。在内容上,可从周汝昌先生的一生、临终遗愿、作者的创作意图角度分析作答。

  6. 答案:①红学方面:将“曹、贾互证”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最完整地发挥出来,使“红学”实证研究开始体系化、专门化;出版红学研究专著数十部,涉及红学领域的各个层面。②书法方面:创立周体书法,特点是“横逸飞动、作草如真”。③诗词方面:与名家唱和,颇受赏识;造诣高,所选注的《范成大诗选》、《杨万里选集》一直为学林推重。④翻译方面:把《文赋》《二十四诗品》译成英文,把《西风颂》以《离骚》文体译成中文。(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回答该题,要着眼于全文,注意联系相关内容进行比对。答案可以用原文语句作答,也可以在原文原句的基础上整合出答案。结合文本分条作答。

  7.答案:C 道理

  解析: A 通“性”,资质,禀赋/名词作动词,维持 B 意动,把……当作疆界/名词,边界 D 如果,果真/通“请”

  8.答案:A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解析:B 介词,向/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翻译为到 C 感叹语气/揣测语气D 竟然/是

  9.答案:B 使动 意动

  解析:A 名词作动词 C 名词作状语 D 形容词作名词

  10.答案:A 状语后置 宾语前置

  解析:B 宾语前置 C 判断句 D 定语后置句

  11.A 【解析】本题考查断句能力。断句要依据前后文的句意与基本的语法结构。求和周任是两个人,之间断开,第二段有一处孔子称呼“求”,“有言曰”不能断开,“危而不持,颠而不扶”是结构相同句子,不能“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这样断。

  12.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文中的“国”在春秋战国时期,指的是诸侯统治的政治区域,和“去国怀乡”的“国”意义不同。

  13.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季氏采纳了孔子的主张”在文中无据。

  14.(1)财物分配公平合理,就没有贫穷;上下和睦,就不必担心人少;社会安定,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

  (2)(晋国)已经在东边把郑国当作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侵损秦国,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3)霎时间,浓烟和火焰布满整个天空,被烧死和淹死的人马很多。

  15.B(B项中“客观实景”理解有误,这两句所写的白露、月亮都融进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本来夜夜一样洁白的霜露,也偏偏在今晚显得格外苍白,本来到处一样的月亮,在诗人眼中也只有故乡的最亮,可见两句中的景为虚写)

  16.①怀念家乡,思念亲人,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②忧国忧民,不满现状,渴望社会安定。(3分,意对即可)

  17.(1)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2)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知明而行无过矣

  (3)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4)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5)吾师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6)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

  (7)引壶觞以自酌 眄庭柯以怡颜

  (8)策扶老以流憩 时矫首而遐观

  (9)阙秦以利晋 唯君图之

  (10)因人之力而敝之 失其所与

  18、B 【解析】不知所云: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用错语境。平易近人:①态度谦逊和蔼,使人容易接近;②文字浅显,容易理解。此处用②义项,正确。实至名归:指的是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车水马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的热闹情景,不合语境。反戈一击:比喻调转头来反对自己原来所属的或拥护的一方,不合语境。罪不容诛: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用在此处正确。

  19.D 【解析】A成分残缺,“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在“采购”后加“的方案”。B搭配不当,“支持率…成为…总统”不搭配。C句式杂糅,“依据……”和“以……为标准”杂糅。

  20.D 【解析】 A项,“务必”语气太强硬。B项,将“拙作”改为“大作”。C项, “莅临现场”不当。

  21.①就成了生活垃圾 ②除了报废的卫星之外 ③如何消除太空垃圾这一公害

  【解析】由“卫星亦是如此”中“如此”及后面的内容推断第一处;由“太空垃圾还包括”推出前一句;由危害引发消除危害,而且最后一句“……的挑战”即针对消除危害的。每条2分。

  22.答案: A 贾元春

  23.答案: B “阆苑仙葩”指的是林黛玉,“美玉无瑕”指的是贾宝玉。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季孙氏准备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

  孔子说:“冉有!我恐怕该责备你了。那颛臾,从前先王把他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这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冉有说:“季孙要这么干,我们两个做臣下的都不愿意。”

  孔子说:“冉有!周任有句话说:‘能施展才能就担任那职位,不能这样做则不担任那职务。’盲人遇到危险却不去护持,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那个做相的人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龟甲和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

  冉有说:“如今颛臾城墙坚固而且靠近费城,现在不夺取,后世一定会成为子孙们的忧虑。”

  孔子说:“冉有!君子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想去做却偏要编造借口(来搪塞态度)的人。我听说士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他们不怕财富不多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民众不多而怕不安定。财物分配公平合理,就没有贫穷;上下和睦,就不必担心人少;社会安定,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依照这个道理,原来的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发扬文治教化来使他归服;使他来了之后,就要使他安定下来。如今由与求两人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来;国家四分五裂而不能保持它的稳定统一;反而在境内策划兴起干戈。我恐怕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是在鲁国内部。”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题相关文章:

1.高一期末考试语文作文题目

2.高一第一学期物理期末试卷

3.高一语文基础训练题及答案

4.高一数学期中考试试卷答案

5.高一期末考场作文800字:有这样一种声音最长情

4153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