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一学习方法 > 高一语文 >

第二学期语文高一级期中考试题

时间: 诗盈0 分享

  我们看语文试卷的时候要注意好题目有多少不要漏题,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高一语文,有时间的来阅读吧

  高一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36分)

  一、选择题(15分,每题3分)

  1.下列各选项中,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陨(yǔn)首 笨拙(zhuō) 拓本(tuò) 伺候(cì) 奄奄一息(yǎn)

  B. 暖和(huo) 坍圮(pǐ) 熨帖(tiē) 猝然(cù) 呱呱而泣(gū)

  C.倔强(jué) 隽永(juàn) 嘈杂(cāo) 炮烙(lào) 窸窸窣窣(sū)

  D.菲薄(fěi) 绯闻(fēi) 恫吓(xià) 桀骜(jié) 前合后偃(yǎn)

  2.下列各选项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A. 遴选 废弛 雍容大度 有口皆碑

  B.坐落 戕灭 历尽苍桑 迫不急待

  C.滥觞 砰击 满腹经伦 殒身不恤

  D.修葺 暴燥 水泻不通 气宇轩昂

  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准确的一项是

  A.现在有人讥讽我有农民的品行,我并不羞耻,我就是农民的儿子。

  B.“还不是和祥林嫂?”那短工简洁的说。我们从短工的答语中可以窥见他对祥林嫂的不屑与厌弃。

  C.那些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人,不仅为正人君子所不齿,还可能滑向犯罪的深渊。

  D.母亲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映。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点逸闻就笔走龙蛇大书特书,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

  B. 教授摇唇鼓舌,四处赚钱,越来越像商人;商人现身讲坛,著书立说,越来越像教授。

  C. 电视画面显示,3日当天,民主党竞选总部沸反盈天,奥巴马的支持者们安静而有序地握手拥抱,庆祝奥巴马开创了新的选举记录,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

  D.来到公司的第一天,我好像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做,忙得头昏眼花。已经过了下班的时间,我一个人还在七手八脚地忙活着。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义明确的一句是

  A.你想知道《正气歌》的创作过程吗?应该说,文天祥早就在酝酿、写作、构思了。

  B.人类社会的发展证明,一个国家,—个民族,其凝聚力的强弱,决定性因素在于这个国家和民族的道德建设状况。

  C.那年,我响应党的号召,瞒着你奶奶和你姑姑毅然到大西北当了新型农民。从此,我的人生就被改变了。

  D.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的骨髓

  王泽民

  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的骨髓,作为一种方法论,它已经深深渗透到了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每一个元素和成分之中,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之一。每个置身于中国文化视野中的社会成员,无论你愿不愿意,承不承认,你都无法摆脱那与生俱来的中庸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因此,正确地认识中庸之道,并加以合理的应用,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无可回避的文化责任。

  中庸思想起源很早。《尚书》中就已经记载了很多关于古代圣王执中、行中的例子。在《尚书•大禹谟》中,有被宋儒称为“十六字心传”的那一著名的箴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洪范》记载中就有中道的思想:“无偏无颇,无偏无党,王道荡荡。”由此,我们可以把《尚书》中强调“执中”的政治智慧,看作是中庸之道的思想源头。“中庸”一词,语出《论语•雍也》。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中庸乃至高的道德修养境界,长久以来,很少有人能够做得到了。孔子这样推许的“中庸”,其含义到底是什么?朱熹解释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这样,中庸一词的含义就是,中,是一种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庸,则是说这样做是不可更易的常理。另一种解释来自汉代的郑玄。他注解说:“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意思是,中庸,就是中道之运用。参照许慎《说文解字》的说法,“中,内也;上下通也”“庸,用也”,则“中庸”的本义就是中道的运用,郑玄的解释更符合中庸的本意。

  不管怎样,中道本身便是极高极难的标准。这一点,也可以通过孔子的其他言论来参证,如“过犹不及”,意思就是凡事都要尽可能追求最为恰当合理的处置,不能过,也不能不及。打个比方,比如勇敢,过了就是鲁莽,不及就是懦弱,只有恰如其分的勇敢,才符合勇敢概念本身。事实上,中庸本来是一种道德修养境界,但是孔子把它普泛化了,在这种普泛化的过程中,中庸也自然而然地转换为一种方法论了。一件事我们可以尽可能追求最优解,但是每件事都要追求最优解,实在是太难了。这样一个最优解,怎样才能做到呢?孔子的教导是,“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于民”。“叩其两端”或“执其两端”,就是指从情的两种极端的状态入手,认真推敲研究,寻求和两种极端完全不同的最优解。这种“叩其两端”的处理方式,也着实不容易。

  为什么孔夫子要悬置这样一个大家都很难做到,却又不得不努力去做的高标准?缘由大约有三。其一,儒家以祖述尧舜,倡明先王之道为己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很容易把先王之道理想化。中道的思想作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圣王的成功秘诀,被儒家抬高到理想化的程度,更是情理之中的事。其二,儒家的中庸之道是古代农业社会大环境下的产物。在农业社会中,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单一性,以及由单一性而必然存在的重复性,乃是儒家倡导凡事追求最优解思想的社会背景。其三,农业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慢节奏也为儒家凡事追求最优解的理想化方案提供了时间上的可能性。

  6.关于“中庸之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尚书》中强调“执中”的政治智慧,可以看作是中庸之道的思想源头。

  B.中庸是孔子推许的至高道德修养境界,长久以来,很少有人能够做得到。

  C.在朱熹看来,中庸就是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

  D.郑玄认为中庸就是中道之运用,这种解释比朱熹的解释更符合中庸的本意。

  7.文中说,“中道本身便是极高极难的标准”,下列不能成为其依据的一项是

  A.凡事都要尽可能追求最为恰当合理的处置,不能过,也不能不及。

  B.中庸从一种道德修养境界转换为一种方法论,很难适用于每一件事情。

  C.从事情的两种极端状态入手,认真推敲研究并寻求最优解并不容易做到。

  D.中道思想作为古代圣王的成功秘诀,已经被儒家抬高到理想化的程度。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庸之道作为一种方法论,已经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

  B.能否正确认识并合理应用中庸之道,既体现人们的智慧,又反映人们的文化责任感。

  C.中庸之道是古代农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根本原因是当时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单一性。

  D.儒家凡事追求最优解的理想化方案,长此以往便促成了农业社会生产生活的慢节奏。

  三、阅读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每小题3分)

  李疑者,居通济门外,闾巷子弟执业①造其家,得粟以自给。故贫甚,然独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殆之,不肯舍。杖踵②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人莫舍③我。闻君义甚高,愿假榻。”疑许诺,延就坐,汛室④,具床褥炉灶居之,征医师视脉,躬为煮糜炼药,旦暮执手问所苦。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矢污衾席,臭秽不可近。疑日为刮摩⑤浣涤,不少见颜面。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旅邸,愿自取之。”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景淳曰:“君脱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以归,面发囊,志其数而封识之。数日,景淳竟死,疑出私财,买棺殡于城南聚宝山。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往书召其二子。及二子至,疑同发棺取囊,按籍而还之。二子以半馈,却弗受,反赆以货,遣归。

  平阳耿子廉械逮至京师,其妻孕将育,众拒门不纳,妻卧草中以号。疑问故,归谓妇曰:“人孰无缓急,安能以室庐自随哉!且人命至重,倘育而为风露所感,则母子俱死,吾宁舍之而受祸,何忍死其母子?”俾妇邀以归,产一男子。疑命妇事之如疑事景淳,逾月,始辞去,不取其报。

  人用是多疑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见疑者皆曰:“善士,善士!”疑读书为文亦可观,尝以儒举,辞不就,然其行最著。太史氏曰:“吾与疑往来,识其为人,非有奇伟壮烈之姿也,而其所为事乃有古义勇风。语曰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

  (取材于宋濂《文宪集•李疑传》)

  【注】①执业:指捧书求教,犹言受业。②杖踵:拄着拐杖走。 ③舍:提供住处。 ④汛室:汛,洒水。汛室,指打扫房间。⑤刮摩:涤除。

  9.下列词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君义甚高,愿假榻 假:借用

  B.景淳竟死 竟:居然

  C.反赆以货,遣归 赆:赠送

  D.人用是多疑名 多:称赞

  10.下列各组词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恐为他人得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B.卧草中以号 垣墙__,以当南日

  C.而其所为事乃有古义勇风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D. 语曰举世混浊,清士乃见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直接表现李疑“有古义勇风”的一组是

  ①闾巷子弟执业造其家,得粟以自给。②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颜面。

  ③疑同发棺取囊,按籍而还之。 ④却弗受,反赆以货,遣归。

  ⑤吾宁舍之而受祸,何忍死其母子? ⑥人用是多疑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⑥ C.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⑤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疑教书为业,生活清贫,却深明大义,急人之急,却不取回报。

  B.范景淳深受感动,并且感恩图报,一定要把自己的钱财送给恩人。

  C.李疑不顾自己可能受祸,坚持照顾一位孕妇,但此人却不知报答。

  D.文章作者有感于世俗的唯利是图,鼓励人们向善,因此写了本文。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以归,面发囊,志其数而封识之。(4分)

  (2)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3分)

  (3)(张仪)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3分)

  14.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野步

  (清) 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这首诗描写了一位什么样的野步者形象,请结合诗句加以说明。(2分)

  (2)这首诗的三、四句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来写景抒情,请作简要赏析。(4分)

  15.补写出 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每空一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屈原列传》)

  (3)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4)此地有崇山峻岭, , ,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

  (5) 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述而》)

  (6)_________________,二三其德。(《诗经• 氓》)

  五、语言表达(12分)

  16.下面是朱光潜《诗论》中的一段文字。请用一句话来概括朱光潜对陶渊明的评价,不超过15个字。(4分)

  自钟嵘推陶渊明为“隐逸诗人之宗”,一般人都看重渊明的隐逸一方面;值颜真卿作诗表白渊明眷恋晋室的心迹以后,一般人又看重渊明的忠贞一方面。渊明是隐士,却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孤高自赏、不食人间烟火气,像《红楼梦》里妙玉性格的那种隐士;渊明是忠臣,却也不是他自己所敬仰的荆轲、张良那样的忠臣。渊明还有极实际极平常的一方面,他处处都最近人情,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

  17.以下是小张在收到郑先生著作后回信的正文,其中有使用不得体的词语,请找出四处并修改。(4分)

  您寄奉的大作已收到。过目后,深感对我的论文写作有些许帮助,定当惠存。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他日光临贵府,当面致谢。

  18.某校文学社拟创办文学长廊,请你仿照示例,从以下作家中任选两位,分别给他们拟写一则简评。(4分)

  司马迁、鲁迅、欧•亨利、史铁生

  示例:苏轼——苦难中超越的智者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倒 春 寒

  漠 歌

  ①南昌遭遇了历史罕见的倒春寒。

  ②早晨披衣出门,急匆匆地赶班。一股强劲的冷流迎面袭来,我禁不住一连打了好几个冷颤,不得不再次穿上厚厚的冬衣出门。站台简陋的车棚下面,已稀稀落落站满了一群陌生又熟悉的男女,看上去照例都显得有点目光呆滞或迷离。轻轻地找个靠边的位置站下,静静地等候着公交车的到来。

  ③在站台停靠的车子已过去了好几趟。每来一部车,候车的人群都会爆发一次短暂的拥挤和骚动,然后又迅速地归于平寂。抬手看表,分针已指向接近七点二十分,想着路上每天发生的拥堵,我开始担心迟到而变得焦虑起来。终于,一辆熟悉的旧公交喘着粗气冲到我的面前,车尚未停稳,门就“啪嗒”一声甩开了。我迅速夹入人流,奋力挤到车尾稍松弛的位置站定,用手紧紧抓牢冰冷又光滑的靠椅。疾驶的车身不停地摇晃着,我那经常缺少睡眠的大脑似乎又被困意所包围,思绪也渐渐随着车子的颠簸被晃了出去。

  ④记得儿时的村庄前面有一条四季都很清澈的小溪,小溪对面的高坎上长着几十株桃树和李树,密密扎扎的枝叶遮蔽在头顶上。远远望去,那一段溪流显得特别的幽静和深邃。这些桃树和李树,除了开花和挂果的季节,平时是很少有人关注它们的存在。

  ⑤同样是春天的这般光景,小溪里流水满满当当的,既清澈又有些湍急。溪水的上边,桃红李白的花朵都竞相斗艳地盛开着。这些桃李已经被村民遗忘了整个冬季,终于能再次用自己的热烈和美丽迎来人们瞩目和赞赏,于是都毫不吝啬地奔放出久藏的香艳和嫩彩,淋漓尽致地展示着春季里它们独有的艳丽色相。清晨,溪边的女人们传出了许多的欢声和笑语。晌午,早上出工回来的男人都喜欢盛上一大碗满满的大米、红薯和青菜混煮的早饭来到溪边的晒谷场,在暖烘烘的太阳里蹲着围成一个大圈,一边大口地咀嚼和吞咽,一边大声地争论村里或队里的事。这个季节,村里唯一的寡妇也喜欢串门。她常用蓝边碗盛上一碗饭,然后家家户户几乎都去走上一遍,似乎特别喜欢像我一般大的小孩,每到一家,女主人都会热情地邀请她夹上少许餐桌上最好的菜肴。

  ⑥小溪两边护堤的旱地种满了油菜,金黄金黄的油菜花势不可挡地铺满了低洼和高坎,村里村外湿漉漉的空气中,到处都弥漫着的一层浓浓的花香。这个季节里我最喜欢和同伴折上一根细细的竹子,把竹梢弯过来扎成一个圈,再在墙头屋角网上几层蜘蛛网,然后一头钻进和自己齐高的油菜地里。捉蝴蝶,捉蜜蜂。那快乐的情景,至今难忘。我完全沉浸在儿时春天的欢乐当中。

  ⑦突然,车身猛地一抽搐,整个身体不由自主地向前冲了出去。当然,这种情况发生在拥挤的人群中是有惊无险的,但思绪却被从遥远的记忆里生生地拉回到依然冰冷的早晨。从前面传来了司机几句凶狠的骂语,大致是电动车之类的挡住了他的去路罢。喇叭里报站的女声永远都是那样的乏味和单调,我终于到站下车了,看着眼前浅灰色的楼、深灰色的路,除了路边樟树点缀了些许的新绿外,城市是很难觉察有春天的存在。在寒冷无比的北风中,我的心似乎深深地感触到了城市被春天遗忘的伤感,而眼前灰蒙蒙的一切,似乎都在表达着这个伤感的城市满怀着失落的忧伤。

  ⑧生活在城里的人们像一群忙碌的工蚁,各自有各自的分工,各自都为各自的分工而日夜忙碌。我已在这个城市忙碌了二十年,一头乌发已然夹杂了不少的白发。世俗的磨砺,年少时的锋芒早已被圆通所取代。值得庆幸的是,在是非曲直的冲突中依然坚守着真诚和善良的领地。

  ⑨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的渴望。渴望在这个春天就能像蚕蛹般地破茧化碟,渴望生命的精彩明天就会幸运地降临到我的头上。即使这个时刻短暂得像流星般从天空划过,但在寂寞已久的天空中,毕竟也能留下一道值得回忆的美丽印记。

  ⑩尽管春天的城市是失落的,失落的城市也是忧伤的。但即使倒春寒来得更加猛烈,春天也不会因为人们感知的缺失而不光顾这个城市。倒春寒毕竟只是天气短暂的逻辑紊乱,并不表示气候会失序地出现季节倒转。只要春天已经来了,那么夏季的热烈和秋季的收获也就为时不远。

  (有删改)

  19.“站台简陋的车棚下面,已稀稀落落站满了一群陌生又熟悉的男女”中 “陌生”与“熟悉”是否矛盾? 为什么?(4分)

  20.文章写南昌遭遇了历史罕见的倒春寒,为什么用大量笔墨写儿时的村 庄的情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21.第5段的描写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22.结尾画线句有什么深刻含意?结合本文内容,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 体会。(6分)

  七、作文(60分)

  23.请以“你是一部书”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散文,要求文体特征鲜明,描写生动,恰当运用记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不少于800字。

  高一阶段性检测

  语文试题答案 2014.4

  一、(15分,每小题3分)

  1.B(A. 拓tà C.嘈cáo,烙luò D.吓hè)

  2.A(B.历尽沧桑C.抨击,满腹经纶 D.暴躁,水泄不通)

  3.C(“不齿”最常见的意思即“不与同列”,表示鄙视。A、品行是指行为上的,品性则是思想态度方面的,此处应该用“品性”。B. 简捷:直截了当;简便快捷。简洁:(说话、行文等)简明扼要。结合语境此处应是“直截了当”的意思,应用“简捷”D、反应:①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为。②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引起的相应的活动。反映:①反照,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②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③指有机体接受和回答客观事物影响的活动过程。此处应该用“反应”)

  4. B(A.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陈述对象错了。C.沸反盈天: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与后文的“安静而有序”矛盾。 D.七手八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一个人怎么能七手八脚,陈述对象弄错了。)

  5.B(A.语序不当:应是“酝酿、构思、写作”C“瞒着你奶奶和你姑姑”表意不明,D“加快”与“规模”“建设”与“学科”搭配不当。)

  二、(9分,每小题3分)

  6.C(“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是“中”而不是“中庸”)

  7.D(这是孔子倡导“中庸之道”的缘由)

  8.B(A.句末应该加上“之一”;C.“根本原因”属于无中生有;D.因果关系颠倒)

  三、(12分,每小题3分)

  9.B(此处“竟”意思是“终于”“最终”,是表示结果的副词,并不表示出乎意料,因此不能解释成“竟然”。)

  10.B(B第一个“以”是连词,表修饰关系;第二个“以”也是连词,表目的。A都是介词,都表被动。C都是转折连词,可译为“却”。D都是副词“才”)

  11.D(①表明李疑的职业和生活来源,⑥是间接表现李疑“有古义勇风”。所以排除①和⑥,选D。)

  12.C(文中说“不取其报”是说李疑不要这个妇人报答,不是“此人不知报答”。)

  四、(24分)

  13.(1)李疑于是请他的邻人一起前往(范景淳过去住过的旅店),提着(范景淳的行囊)回来。李疑当面打开行囊,记下(钱财的)数目然后封存起来作了标记。(重点词:“携”“面”“志”“识”)

  (2)我为贪财好利的流俗而痛心,记载他的事迹来规劝世人。(重点词:“伤”“以”“劝”)

  (3)(张仪)到了楚国,又用丰厚的礼物贿赂掌权的靳尚,让他在楚怀王的宠姬郑袖面前编造谎言。(重点词:“如”“厚币”介宾结构后置)

  【参考译文】

  李疑,居住在通济门外,同乡的年轻人去他家接受学业,他(靠授业)得到一些粮食来生活,本来自己十分贫困,但特别喜欢周济别人的急难。金华人范景淳在吏部当差,得了病,没有别的亲人。人们对他很冷漠,不收留他。范景淳拄着拐杖走到李疑门口,告诉李疑说:“我不幸患病,人们不收留我。听说您品德很高尚,希望能借给我一张床养病。”李疑答应了他,邀请他就座,打扫房间,安置了床褥炉灶,让他在里面休息。李疑找来医生给他把脉,亲自给他煮粥熬药。从早到晚拉着他的手,问他的痛苦。不久范景淳病情加重,不能起床,屎尿弄脏了床被,又脏又臭让人难以接近。李疑每天给他擦洗,没有一点厌恶的神情。范景淳流着眼泪说:“我连累你了。我恐怕活不下去了,没有办法报答您的大恩,行囊中有黄金白银四十多两,在过去住过的旅店里,希望你自己取来。”李疑说:“患难中互相救助,人情事理上应该如此,还要回报干什么?”范景淳说:“如果你不去取,我死后,恐怕被他人取走,这有什么好处呢?”李疑于是请邻人一起去,提着回来了。李疑当面打开行囊,记下数目封存起来作了标记。几天后范景淳最终死了,李疑拿自己的钱买棺材,把范景淳埋在城南聚宝山。将所有封存好的装有财物的行囊,存放到了他的邻人家里。李疑写信让他两个儿子来。等他的两个儿子来了,李疑取出行囊按帐册归还给他们。他们拿出一半财物馈赠给他,李疑推辞不接受,反而用财物送给他们,让他们回去了。

  平阳的耿子廉被戴上刑具押解到了京城。此时,他的妻子怀孕即将生产,亲友却都关上大门不肯收容。他的妻子卧在草中大声哭泣。李疑见到了这一幕,问清楚了原委后,回到家中对妻子说:“没有人能随身带着自家的房子四处行走,谁没有个困难的时候呢?况且人命关天,如果在生育的时候受到了风寒,就很容易造成母子丧命。我宁可因给她安排住处而遭遇灾祸,怎么忍心眼看着她们母子死去。”于是,李疑让妻子将耿子廉的妻子带回家中,结果顺利地产下一个男婴。李疑让妻子照顾耿子廉的老婆就像自己照顾范景淳一样。过了一个多月,耿子廉的妻子才拜别他家。他不要耿子廉妻子的任何报酬。

  因为这些事,大家都称赞李疑,士大夫都喜欢与李疑结交。凡是认识李疑的人都说:“好人啊,好人!”。李疑读了一些书籍,文章也写的很好。李疑曾经凭借很好的儒学造诣被推举做官,他推辞不去上任。但是他的德行得到极大的彰显。宋学士说:“我和李疑有交往,了解他的为人。李疑没有魁伟雄壮的外表,然而他所做的事,却有真挚纯朴的仁义之风。《论语》上说:整个社会污浊,清廉的君子才显现出来。我为贪财好利的流俗而痛心,记载他的事迹来规劝世人。”

  14.(1)这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在阵阵秋寒中带着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2分)

  (2)这首诗的三、四句用了拟人(或比拟),将“秋风”拟人化,认为它是个“管闲事”的家伙,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一年年秋风吹走了一年年时光,它撩起人的种种愁绪,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老之将至的伤感形象地表达出来。(4分)

  15. (1)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

  (2)举类迩而见义远

  (3)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

  (5) 小人长戚戚

  (6)士也罔极

  (每句1分,有错该句即不得分)

  五、(12分)

  16.陶渊明是最近人情的隐士和忠臣。(4分)(符合要求:一句话。得分点:最近人情、隐士、忠臣,超过十五个字适当扣分)

  17.“寄奉”改为“寄来”,“过目”改为“奉读”,“些许”改为“极大”,“惠存”改为“珍存”,“光临”改为“定到”。(五处改对四处即可)(4分)

  18.答案示例 鲁迅:大声呐喊又时常寂寞的勇士。(2分)欧•亨利:悲天悯人的文学大师。(2分)(要求:对人物的简评要凝练、恰当)

  六、(18分)

  19.不矛盾。“熟悉”是说等车的时候,大家常常能碰面;(2分)“陌生”是说人们冷漠,彼此从不打招呼。(2分)

  20.本文写自然界的“倒春寒”只是个引子,是为了表达城里人际关系的冷漠如倒春寒一般。(1分)用大量笔墨写儿时的村庄的情景,起到了反衬的作用。(或通过描写儿时村庄美好的春景来反衬城市倒春寒时的清冷;写儿时春日邻里的热情,反衬城市人的冷漠;用儿时快乐的玩耍反衬而今被世俗磨去锋芒后的寂寞。答出任何一点即可)(2分)表达了作者对城市生活能像乡村般热情温馨的渴望,以及对真诚、善良的坚守。(1分)

  21.运用了拟人手法和点面结合的描写手法(2分)作者将争奇斗艳的花朵赋予人的性格特点,说它们“迎来”“毫不吝啬地奔放”“淋漓尽致地展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日的热闹场景,表达作者的愉悦之情。(1分)女人们的欢声笑语,男人们吃饭的情景属于面上描写,“寡妇”属于点上描写,这样写,既让人整体感受到村庄生活的温馨,又可以从“寡妇”身上感受到农村生活的温馨。(1分)(或者是分析环境描写1分,分析人物描写1分)

  22.表面上写倒春寒会过去,城市会迎来温暖的春、热烈的夏和收获的秋。(2分)实际上写作者坚信城市间人与人的冷漠、城市的寂寞总会在人们对美好的渴望、对真与善的坚守中转化为热情而温馨的城市生活,表达了作者强烈的希冀。(2分)(联系实际谈体会可根据具体情况;略。)(2分)

  七、 (60分)

  23.【文题解读】:“你”,限定所写对象是一个人或一个事物,不能写成“我”或“他”,也不能写成“你们”。如果以“你”指代不同的对象,从局部看没有问题,但从全文看,就变成了“你们”,不符合题意。“书”可以实指书籍,可以用做比喻,一般而言,以后者为宜。用作比喻,所写人物或事物应该具有“书”的特点,如内容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给人教益等。

  【优秀范文】

  你是一部书

  自我记事之日始,你便一直矗立在那里,笔直刚正,风雨不改。

  作为一棵普通的树,你从来就被人们当作大地上的一点可有可无的装饰。对此,你沉默不语,从来不费力辩解。

  可我知道你并不只是一棵树。

  你的每一片叶子都落满了我整个童年的欢声笑语,你是岁月的载体,见证了几代人的成长,成为他们童年的玩伴,中年的避风港湾,老年的一壶清茶。每一个故事里都有你默默矗立的身影,可你却从不出声。鸟儿把巢安在你的躯体内,虫儿钻了一个个洞躲入你的脚下,你是他们生命的家园,赋予了他们生机与活力。然而,你却从来不出声。

  你是一部书,在沉默中随风飘动,我终于在片片叶子凋零中读懂你的沉默——奉献从来就不应该索求回报。

  暴风狂雨降临时,那些平日里骄傲得不可一世的鲜花一下子就被泥土覆没。而一贯沉默的你,得益于平日不断吸水壮大枝干的努力,此刻如一位威严的将军,傲视风雨的吹打,你一如既往的矗立,不为风雨所动,为惊惶的人们带来了风雨亦可战胜的希望。

  你是一部书,在暴风疾雨中稳若大山。我终于在万物惊惶时读懂你的坚强——疾风知劲草,强者从来就不需要夸夸其谈,只要不断努力,就能在危难前独当一面。

  严冬肃寒时,你褪尽了一身的绿叶,萧索的枝干在寒风中摆动。人们笑话你的脆弱,一点北风就剥去了你的衣裳。你并没有责怪他们,你懂得新陈代谢这自古恒有的规律。春风吹来,你在沉默中以更繁荣的绿意中归来。人们仅诧异于你顽强的生命力,却看不到你思想的光芒。你宽容了他们的无知,盛夏,你毫不吝啬地撑起一片绿荫,为人们提供一片阴凉。

  你是一部书,在四季更替中遵循着规律,在时间的长河内安然若素。我终于在人们质疑声中读懂你的大智——只要内心足够强大,深谙天道,就能在失意时不妄自菲薄,得意时不招摇显摆,宽容那些不懂你的人,用智慧证明自己的价值。

  春去秋来,你是大地上一本充满哲理的书,悄悄等待有心人的解读。

  你一直矗立在那里,笔直刚正,风雨不改,仿佛在告诉我,做人就应当如此。

  你是一部书

  杨澜,一位气质优雅、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的女性,荧幕上一道靓丽的彩霞。你是一位令人钦佩的女性,没有倾国倾城之美貌,却像一部书一样值得岁月珍藏、记忆铭记。

  你是一部包装大方雅致的书。不同于仅靠华丽外表吸引眼球的书,你优雅地展现自我,自信而美丽。正大综艺节目选主持人时,你以清新大方的风格入围,却因为不够漂亮而让导演犹豫。你反问:“为什么一定要选漂亮的主持人,是给男主持人做陪衬吗?”你还说:“我不是很漂亮,但是我很有气质。”此语一出,立即打动了导演。你成功当选,并将正大综艺主持为那个年代永恒的经典。时至今日,你总以知性大方的形象,优雅地展现属于自己的美丽。像一壶陈酿历久弥香。从这部书,我读懂了内涵的价值。

  你是一部选材大胆务实的书。大胆是你敢于挑战,突破他人不敢尝试之事。务实是你追求心灵的本质,向梦的方向飞翔。在这个追求金钱的浮躁的年代,分外难得。在央视主持一段时间之后,你获得了“金话筒奖”、“十佳主持人”等一系列荣誉。成功的光环之下,你却决定赴美留学,放弃现有的一切,令许多人惊讶。只有你知道,自己的一切都是央视,这个庞大的传媒机构打造的,而自己个人的积淀却远远不够,你需要充实自己。在哥伦比亚大学完成国际传媒专业的学习后,你回国创办了阳光卫视,成功转型。敢于突破内心障碍,追寻真正自我。从这部书,我读懂了内心的重要。

  你是一部观点深刻丰富的书。你像一座桥梁,一头是名家,一头是大众。你从对名人的采访中,传达给我们深刻的观点丰富的体悟。采访诺贝尔奖得主崔琦时,你了解到他年幼家境贫寒,被送去香港读书,家人却在饥荒年中饿死。你问他自己这段人生经历的感想,以为他会说知识改变命运,他却后悔自己去读书,使家里丧失了一个劳动力,不然可能家人不会饿死。你深受触动,告诉我们:“一个人对成功的定义过于狭隘,对成功的追求太过执着,是不会取得成功的。”从你,我读懂了许多名人的奋斗历程、成功经验。从这部书,我读懂了成功的真谛。

  你是一部书,展现着你的独特的风采,书写着知识的无穷奥秘。对你,我爱不释手。

  你是一部书

  ——致我未来的孩子

  亲爱的孩子:

  漫漫人生,每个人都好比一部书,或急或缓,或喜或悲,正所谓“一文一世界,一书一菩提”。

  你是一部书,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书,所以你不必大费周章去盗版别人的内容。或许你无法成为人物传记,或许你无法成为别人的教本,或许你无法成为艺术材料,但你就是你,你有你自己的情节,你有你自己的读者,你的读者会为你的情节而欢笑,而哭泣。你不属于任何流派,你可以意蕴深长,也可以通俗易懂,因为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你都是一部限量版的书;你可以是小说,也可以是散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但你一定要有自己的文风。

  你是一部书,请你满怀热情地书写它,不要害怕未知的下文,或许在它发展的过程中会有许多意外发生,请你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看待它们,你要知道,一本没有一波三折的书就好比一杯白开水,让人觉得索然无味。在你完成这部书的过程中,你难免写个错别字,写个病句,你要正视它,可不需要时时刻刻盯着它看,出了错没关系,你得清楚“人恒过,然后能改”,改正之后便放下包袱,翻开新的一页,继续挥毫泼墨。请你务必保持对书写的那份激情,不要因为一些小毛病而变得畏手畏脚。你是一部无法重来的书,你一生只能完成一部书,请你投入百分之两百的热情。

  你是一部书,请你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推敲每一个字词,它能让你在检查前文时不觉得后悔,但这并不意味着我要你苛求完美,这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能不能成为畅销书很重要吗?是否名扬天下很重要吗?不!重要的是你在完成这部书的时候是否快乐,你没有那么多的观众,不必活得那么累,只要你自己无怨无悔就够了。

  孩子,你是一部书,有你精妙的起承转合,有你自己的创作风格,我们无法替你向人生交出这份答卷,只能帮你出谋划策,希望你能勇敢地、坚定地去完成它!我们永远是你最忠实的读者!

  有关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试题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威吓(hè) 监生(jiān) 炽热(chì) 少不更事(gēng)

  B、拓本(tuò) 字帖(tiě) 桑梓(zǐ) 锲而不舍(qiè)

  C、间或(jiàn) 新正(zhēng) 栏槛(jiàn) 渚清沙白(zhǔ)

  D、跬步(kuǐ) 慰藉(jiè) 叨扰(dāo) 命途多舛(chuǎn)

  2.下列多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寒暄 凋敝 一筹莫展 针贬时弊

  B.舟楫 戕害 真知灼见 出类拔萃

  C.纰缪 撕打 矫揉造作 云销雨霁

  D.崔嵬 联袂 黄梁美梦 蜂拥而来

  3.下列句子空白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今年1月1日,中国26年来粮食接受联合国 的历史画上了句号。

  ②在西藏高原的雪山中也有变速这风光,也长着香蕉和菠萝,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啧啧  的事。

  ③“保卫钓鱼岛”网站遭受黑客袭击, 仍在修复当中。

  A. 馈赠 称道 日前 B. 捐赠 称奇 目前

  C. 馈赠 称道 目前 D. 捐赠 称奇 日前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俄罗斯不愿与美国发生新冷战和全面对抗,两国外交达成某种妥协的可能性不是不存在的。

  B.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把农业放到国民经济大格局中统筹谋划。

  C.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迫在眉睫。它不仅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

  D.市广电局宣布:未来三个月将在市区居民小区全面落实和推动市有线电视数字化会议精神,居民小区电视信号由模拟制转换为数字制。

  ⒌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合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B.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C.动物的游戏行为成为行为成为研究中最有争议的领域。争议的焦点,是动物为什么要进行游戏?

  D.星系更多地使人想起一堆动人的发现物——贝壳,或许是珊瑚——大自然在宇宙的汪洋里创造的永恒的产物。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人体设计之高明,已经远远超出了人类文明已经达到的程度。在我们引以自豪的大脑皮质中,思维是通过神经网络来实现的。神经网络由大约六十亿个神经元组成,包含着数不清的连接。这些神经元排成6层,每层都有一百多万列;而每一列又有约一千个细胞。如此完美的设计,所产生的作用大于其各部分之总和,以至产生了“自我意识”。单从性能上看,大脑能把生活中经历的点点滴滴编码记忆存储在细胞构成的存储器中。任何时候只要需要,就会在不到一秒的时间内检索出来!

  然而人体里虽然有数千个令人感叹的精美之品,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类似铁皮加铆钉的粗疏之中,有些甚至看起来是不可饶恕的!

  近视,让至少有1/4的人饱受其苦,而摆脱不了眼镜这个累赘,除非大着胆子去动手术。像眼睛这样高档的摄像机造物主都设计出来了,却为何不能再配备一只小巧的生物眼镜以便我们需要时,在眼睛中自动地“架上”?庞大而复杂的血管网络系统能够将养分精确地输送到全身10万亿个细胞中的每一个细胞,却会忘记打扫沉积在动脉壁上的胆固醇,结果使缺陷的设计引发心肌梗死等诸多疾病。

  大自然这样的旷世大师不可能留下如此多的败笔。这些看似不合理的有缺陷的设计,一定会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为什么断掉的手指不能再生,而只能愈合呢?有两个可能的原因:第一,自然选择无法精确地将极少数几个拥有断指再生能力的原始人选择出来。第二,如若具备这种断指再生能力,那可能要付出很高的代价。权衡利弊,自然选择淘汰了这种过度的尽管是有用的再生能力。为什么我们的骨骼是空心的,而空心的骨骼更易被折断?原因是实心的骨骼会更沉重,使行动更迟缓。这对以狩猎为生的原始人类来说是致命的。他将无法逃脱猛兽追逐,也无法追上自己要捕获的佳肴。且实心骨骼将使体重增加,进而需要消耗更多的食物。这对时刻处于食物短缺危机之中的原始人是不利的。

  6.下列对“自我意识”这一概念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是指能够认识自身优缺点的意识。

  B.是指人的大脑产生的能认识自身肢体缺陷的一种意识。

  C.是指人体各部分的完美组合而产生的高级思维活动。

  D.是指人体各部分的完美组合而产生的高级自我修补的能力。

  7.根据文意,下列不属于“类似铁皮加铆钉的粗疏之作”的一项是( )

  A.让至少1/4的人饱受痛苦的近视眼。

  B.容易引发心肌梗死等诸多疾病的动脉血管。

  C.容易折断的空心的骨骼。

  D.把生活中经历的点滴记忆都储存起来的大脑。

  8.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然选择还将不屈不挠地对人体进行不间断地小修小补,一直到最终十全十美为止。

  B.随着自然进化,人体中那些“粗疏之作”的部分将可能得到改进。

  C.当我们战胜旧的病症时,新的疾病有可能正潜滋暗长。

  D.优化人体部件的最佳方案,也容忍某些遗憾,过去如此,将来还会如此。

  三、(共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9—12题。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9.对下列加点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

  A.弃甲曳兵而走 曳:拖着。

  B.直不百步耳 直:只是,不过。

  C.数罟不入洿池 数:读作cù,数量多。

  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检:制止,约束。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而已 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B.①斧斤以时入山林 ②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C.①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②以其无礼于晋

  D.①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②朝济而昔设版焉

  11.下列加点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B.七十者衣帛食肉

  C.吾师道也,失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序八州而朝同列

  12.与“申之以孝悌之义”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D.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绝密★启用前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试题

  语 文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4分)

  (2)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以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3分)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3分)

  14.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台 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韦庄(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1)“六朝如梦鸟空啼”中的“梦”“空”二字历来为人所称道,你能说出其中的妙处吗?(4分)

  (2)诗的第三、四两句,最为读者称道,请你从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作一点赏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诗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丛菊两开他日泪, 。

  (2) ,不尽长江滚滚来。

  (3) ,相逢何必曾相识。

  (4)此情可待成追忆? 。

  (5) ,善假于物也。

  (6)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

  五、(12分)

  16.下面是某投资咨询公司的一则广告,其中有些词用得不得体,请你帮助修改。(4分)

  本公司欢迎各界朋友前来请教,我们将不吝赐教,在提供投资策略方面鼎力相助,并惠赠《实用投资指南》一册。

  要求:找出并改正用得不得体的词语,写入答题栏表中。

  不得体的词语

  改 正

  17.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0个字)(4分)

  2月19日,三幅巨型奥运村鸟瞰图在中轴路上一亮相,立即有许多人驻足欣赏。最大的一幅宣传画宽40米、高10米,围观的人禁不住伸手摸:“嘿,布的,跟真的一样。”负责喷绘宣传画的季先生告诉记者,宣传画的确是布的,之所以看起来跟照片一样,是因为用了电脑喷绘技术。这种“宣传布”织得很密,经过特殊处理,自洁性很好,布沾上灰尘后,下雨一冲刷就可以跟新的一样,基本不褪色。

  季先生11年前曾经为亚运会画过宣传画。那时是几个人拎着油漆桶,爬上脚手架,在铁皮上按照画好的格子刷颜色。那种广告牌特别怕风吹雨打,很容易失真,而且不能复制。

  18.将下列句子按正确的顺序排列起来。(4分)

  ①种种迹象都在警告人类,碳排放量若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仅无法维持,更将继续恶化。

  ②遏止这一趋势继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就是从我们每个人做起,节能减排,适应低碳生活。

  ③这绝非危言耸听。

  ④人类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造成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臭氧层受到严重破坏、全球气候变暖及温室效应等。

  ⑤科学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将导致地球两极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也将快于预期。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温情感动岁月

  曾经听过一个故事,当时心灵的震颤,我知道那就是感动。何姐已过不惑之年,她是典型的东北大嫂,喳喳呼呼,粗心大意,一个女人整天烟不离手、酒不离口的,说起话来豪爽大气,有时甚至有些粗鲁。所有认识她的人都这样给她下定义。时间久了,就形成了思维定势。可是,有一天她非常认真地对我说:“不,他们都不了解我。其实,我这人儿粗中有细。”

  “啊?不会吧。”见我露出显然是怀疑的神色,她一笑,笑得那么神秘而自信。这种表情是我和她认识这么久以来从没有见过的。

  于是,她给我讲了那个故事:

  “我有个老师姓高,私下里同学们都叫他老高。那会儿,从小学四年级一直教我们到初中毕业,那可是七八年的感情。他对我们真是好哇,就像父亲。带我们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待我们就像自己的孩子,没说的!那时我就像个假小子,整天悠悠荡荡,和男生打成一片,不像别的女生心细会关心人。我想,那时他对我的印象就和你们现在一样吧。”

  她停顿了一下,吸了口手中半截的香烟,慢慢地呼出来,在烟雾中她的脸有些模糊。

  “快说啊,后来怎样了?”我追问。

  她抬眼看看我,接着讲起来:

  “但是,有一次,我彻底让他改变了对我的印象。那是毕业多年以后的事了,几个老同学凑在一起要去看老高,他们中有几个做生意发了,所以在路上买了不少礼物,各种高级营养品,乌龟王八精什么的,还有进口水果,香蕉、苹果、大鸭梨的整了不少。我们大包小包地拎着去老高家。老高见了我们那高兴劲就别提了。一番寒暄后,同学拿出了各色礼品,脸上满是得意,好像在说,怎么样,老高,没白教我们一场吧。老高一样一样接过放在身边的桌上。最后,轮到我了,我就这么一下子掏出了我的礼物一盒上好的龙井。老高愣了一下,然后就接过去紧紧地拿在手里。他有些奇怪地问:‘丫头,你怎么知道我喝茶?’我说:‘还记得吗,你带我们一班同学去下乡,都住在老乡家。那时条件挺苦的,我们都喝老乡从井里打上来的水。可您,不管白天干活有多累、多渴,您都会用大锅点把柴烧点水泡茶叶沫子喝。当时,我就想,您一定特别爱喝茶,等我工作挣了钱一定要给您买点好茶叶,解解馋。我说的对吗?’老高连连点头:‘是啊,那时挣钱不容易,还要养家,只好喝点茶叶末了。你这鬼丫头,心那还真细呀。’

  他脸上泛着笑,眼睛亮亮的。我知道他是被理解感动了,因为我还细心地发现了藏在他眼角的泪……”

  听着她的讲述,语气平淡,像在讲别人的故事,我却被他感动了,我甚至可以想象当时老高的惊奇与欣喜。是啊,每个人都渴望被人理解,有了理解,这世界才会有更多的感动。

  我不会忘记这个故事,还有那包上好的龙井。

  19.第二段为什么要写何姐喳喳呼呼粗心大意?联系上下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20.怎样理解文中写到的何姐的“粗”?(4分)

  21.本文用对比手法写人物很有特点,请说明文中用了哪几种对比并指出其作用。(4分)

  22.试分析何姐的“细”细在何处,为什么令人感动?(6分)

  七、(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墙壁上,一只蚂蚁在艰难地往上爬,爬到一大半,忽然滚落下来。这是它第六次失败的记录。然而过了一会儿,它又沿着墙根,一步一步往上爬了……

  第一个注视着这只蚂蚁,禁不住说:“一只小小的蚂蚁,这样执着顽强,真是百折不挠啊!我们遇到一点挫折,能气馁退缩吗?”

  要求:请任选“第一个人”、“第二个人”、“智者”说的话作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1.C(A jiān→jiàn; B tiě→tiè tuò→tà; D dāo→tāo)

  2.B(A贬→砭,C撕→厮D梁→粱)

  3.答案:B

  析:适用对象不同。“馈赠”是赠送(礼品),“捐赠”是赠送物品给国家或集体。这里“中国26年来粮食接受联合国”是赠送物品给政府,因此用“捐赠”。

  析:词义轻重不同。“称道”是称述,称赞;“称奇”是称赞奇妙。“称奇”比“称道”语义重。这里用“称奇”。

  ③析:范围大小不同。“目前”指说话的时候,“日前”指几天前。这里指直到说话的时候“仍在修复当中”,因此用“目前”。

  4. A(B项,“站在”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小康”后加“的高度”;C项,前一分句“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迫在眉睫”句式杂糅,“已成为”与“迫在眉睫”相矛盾,后一分句“它”应指代诚信,偷换主语;D项,“推动”与“精神”搭配不当)

  ⒌C(问号改为句号)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6.C(本题考查对概念的理解能力。A、B、D三项理解不全面,未能抓住本质属性。且由原文中“如此完美的设计……以至产生了‘自我意识’,也可推知C。”)

  7.D(本题考查准确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D项所述为大脑性能,与题干要求不相符合。)

  8.A(本题考查根据文中的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A项中“一直到最终十全十美为止”说法不妥,文中推断的结论是“所有能够完美的地方都完美了”。)

  三、(共12分,每小题3分)

  9.C数:密

  10.B(B按照。A语气词;怎么,哪里。C介词,在;介词,对。D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却。)

  11.D(D使动用法。A、B、C三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

  12、(B判断句;A、C、D介宾短语做状语后置)

  四、(24分)

  13.(1)七十岁的老人能穿丝棉吃肉食,百姓不挨饿不受冻,做到这些却还不能称王天下,那是不会有的事。(共4分,文意1分, “衣”“王”名词做动词各1分,“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1分。)

  (2)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出自这里吧?(共3分,文意1分, “所以”“其”各1分)

  (3)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地下水,(这是)因为心思专一(的缘故)。(共3分,文意1分, “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1分,“上”、“下”名次做状语1分)

  14.(1)(共4分)诗的第二句中一个“梦 ”字写出六个短促的王朝一个接一个地衰败、覆灭史实,突出了变幻之速(2分)。而一个“空”字,则借鸟的欢啼之声,巧妙地表达出诗人面对历史遗址的感慨、怅惘的心情(2分)。

  (2)(共4分)示例一:运用拟人的手法,用台城柳不管王朝(人间)兴亡,不解诗人感慨,反衬出历史衰败的无奈,角度巧妙,耐人寻味。示例二:将台城柳的烟笼长堤的生机勃勃与王朝的衰败形成对比,突出了历史无情,角度巧妙,耐人寻味。(点明修辞手法2分,表达效果与答案示例有关或与诗句较切合即得2分)

  15. (1)孤舟一系故园心。(2)无边落木萧萧下。

  (3)同是天涯沦落人。 (4)只是当时已惘然。

  (5)君子生非异也。 (6)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五、(12分)

  16. (4分)

  不得体的词语 请教 不吝赐教 鼎力相助 惠赠

  改正 垂询 竭诚为您服务 全(大)力相助 敬赠

  17.(4分)参考答案:2月19日,用电脑喷绘技术喷绘的三幅巨型奥运村鸟瞰图在中轴路上亮相。

  18.(4分)④①③⑤② 这段话要抓住③句的“这”和②句的“这一趋势”这两个指示代词,“这”指代①句环境将继续恶化,而导致环境将继续恶化的原因是④句,“这一趋势”指代⑤句地球两极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也将快于预期。

  高一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题目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风靡(mí) 愆(qiān)期 贿赂(lù) 载(z?i)歌载舞

  B. 狭隘(ài) 遗(wèi)施 拙(zhuó)劣 溘(kè)然长逝

  C. 慷慨(kài) 哺(bǔ)乳 纤(qiān)细 樊(fán)笼

  D. 踯躅 (zhízhú) 譬(pì)如 芰(jì)荷 葳蕤(ruí)

  2.下列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 婀娜 磬石 欲盖弥彰 招骋

  B. 伶俜 摄足 否极泰来 功名利禄

  C. 萦绕 箜篌 众目睽睽 悲摧

  D. 拾辍 垝垣 方钠圆凿 岌岌可危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主席在会上发表的不经之谈,实在让我受益匪浅。

  B. 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C. 我们隔壁的一家人与人交往十分慷慨,从不吝啬,被人们称为大方之家。

  D. 大清朝一灭亡,那些整天只知道提着鸟笼,游手好闲的纨袴子弟也随着完蛋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三年来的“旅游兴市”竟成为今天发展核电的障碍,这可能是地方政府当初始料未及的。

  B. 一名韩国官员透露,有关成员国已达成一致意见,同意建立该项基金,以防止1997年那样的金融危机再次发生。

  C. 童话《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闻名世界的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作品。

  D. 考古学家对两千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墓主所处的时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5.为画横线处选择恰当的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衔接自然( )

  在叙事作品中,____________。但因为自己心中积郁着浓郁、深沉的感情,这种感情也就自然地流向笔端。这种渗透感情的叙述,往往比直抒胸臆更为感人、更觉真诚。

  A. 或喜悦,或忧伤,或思念,或憧憬,或赞扬,或谴责之情从作者心中冲出,一泻千里。

  B. 作者往往将萦绕心头的喜怒哀乐之情,在特定的环境中酣畅淋漓地倾诉而出。

  C. 或喜悦,或忧伤,或思念,或憧憬,或赞扬,或谴责之情渗透在作者所描摹的大自然

  风光中。

  D. 作者往往不将自己的情感直接显示于读者,而是将事情朴素地告诉读者,让读者自己

  去品味。

  6.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 人是有机的,当我们重新组合自己,就会有新的创造。

  ② 但是他虽然始终用同一个名字,在性格上,他在任何一个时刻,都不是他原来那个人。

  ③ 不仅是身体,心灵也是如此。

  ④ 我们常以为一个动物在一生中只是同一个东西。比如说,一个人从小到老,都只是他一个人。

  ⑤ 他的心情、见解、欲望、快乐、苦痛和恐惧,也都不是常住不变的,有些在生,有些在灭。

  ⑥ 他继续不断地在变成新人,也继续不断地让原来的人死灭,比如他的发、肉、骨、血,乃至全身都常在变化中。

  A.④②⑥③⑤①  B.①④⑥⑤②③  C.④①②⑥③⑤②  D. ①②⑥③⑤④

  二、现代文阅读( 9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现代生活使儿童易患“自然缺失综合症”

  到安蒂奥基亚参观洞穴遗址的游客大部分有再来一次的欲望,但11岁的波哥大男孩埃内斯托似乎对这里的风光和动物并不感兴趣,他要求导游:“给我点儿事做吧,我好无聊。在‘动物世界’和‘探索’栏目上我能看到更有趣的动物。”就在当天晚上,一只不足一厘米大的蜘蛛钻进帐篷,把两个孩子吓坏了。

  很多成人对于今天的孩子们如此远离大自然感到惊讶。甚至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在一次远足活动中,老师问学生,牛奶从哪里来,孩子们回答:从超市里。

  这就是美国儿童发育问题专家、记者理查德•洛夫所说的“自然缺失综合征”。这种病症虽然没有出现在心理学刊物上,但洛夫在《森林中的最后一个孩童:保护我们的孩子远离自然缺失综合症》一书中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作者认为,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的人是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最后一代人。从那以后,人与自然的距离就渐行渐远,如今只有一半的孩子还会参与户外活动。洛夫指出,在与自然的联系受限的环境下成长会影响人的认知能力的发展。

  与周遭环境之间缺乏联系是造成儿童抑郁、焦虑、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肥胖和缺乏好奇心的原因之一。因此,他建议将回归自然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因为探索会激发创造力,提高与他人共处的技能。

  认识到亲近自然的重要性之后,哥伦比亚生物学家们在1998年创建了教育和保护环境组织,在教育部的支持和各院校的合作下,让4-19岁的孩子回归自然,作为对传统教育模式的补充。

  这一项目的负责人、生物学家塞尔希奥•利亚诺说,近10年来孩子们远离自然是城区发展带来社会和文化变革的结果。以前的孩子们喜欢到户外玩,因为在家里没什么意思,但现在留在家里就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可以上网、听音乐、玩游戏。

  此外,电视也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比直接接触更可信、更舒适的看世界的窗口,如今的孩子们能认出80种电器品牌,却叫不出5种树木的名称。

  此外,父母的教育让孩子们对大自然产生恐惧心理,认为大自然是陌生的、危险的,从而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教师卡米洛•阿吉雷说,家长们常常这样说:“我女儿从来不玩土,她不喜欢,而且玩土还可能会生病。”

  这种情况对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出人意料的。阿吉雷说:“孩子们对一切都很敏感,他们没有抵抗力,因为他们从来不接触细菌或病原体,因此他们一出门就会生病。”

  利亚诺指出,教育和环境保护组织的努力方向不是为儿童治病,而是帮助他们认识到,他们也是大自然的一分子。他指出,同大自然进行过接触的年轻人一般很少会虐待动物和植物;或者说,他们很难去伤害自己认识的对象。

  户外教育的目的还在于让来自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孩子们都去感受属于自然环境的颜色、气味和味道。

  户外教育行动的口号是:“你告诉我,我可能会忘;你让我看,我可能会记住;你让我参与,我就会理解。”行动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成果。阿吉雷说,之前还需要吸入法治疗的孩子,在看过蝴蝶破茧而出之后,甚至会暂时忘记了自己的哮喘病。

  (选自《参考消息》2008年10月5日,有删改)

  7.下列不属于“自然缺失综合症”现象的一项是( )

  A. 波哥大男孩埃内斯托对自然风光和动物并不感兴趣,他觉得在“动物世界”和“探索”栏目能看到更有趣的动物。”

  B. 到安蒂奥基亚参观洞穴遗址的游客中大部分人有再来一次的欲望。

  C. 在一次远足活动中,学生说牛奶是从超市里来的。

  D. 一只不足一厘米大的蜘蛛晚上钻进帐篷,两个孩子被吓坏了。

  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父母的错误教育使得孩子们对大自然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加剧了一些孩子的“自然缺失综合症”。

  B. 造成儿童抑郁、焦虑、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肥胖和缺乏好奇心的原因就是没有与周边环境进行联系。

  C. 只要让4-19岁的孩子回归自然,亲近自然,就可以完全弥补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

  D. 城区发展带来社会和文化变革的结果便是孩子们远离了自然。

  9.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大自然进行过接触的年轻人不会虐待动植物,不会伤害自己认识的对象。

  B. 户外教育的目的,既是为儿童治病,又是增进儿童对大自然的认同感,还要让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孩子们都能感受属于自然环境的颜色、气味和味道。

  C. 因为探索会激发创造力,提高与他人共处的技能,所以解决儿童“自然缺失综合症”的唯一途径就是“回归自然”。

  D. 在与自然的联系受限的环境下成长的人,其认知能力的发展必然受到影响。

  三、古诗文阅读( 40分 )

  薛仁贵,绛州龙门人。贞观末,太宗亲征辽东,仁贵谒将军张士贵应募,请从行。至安地,有郎将刘君昂为贼所围甚急,仁贵往救之,跃马径前,手斩贼将,悬其头于马鞍,贼皆慑伏,仁贵遂知名。

  及大军攻安地城,高丽莫离支遣将高延寿、高惠真率兵二十五万来拒战,依山结营,太宗分命诸将四面击之。仁贵自恃骁勇,欲立奇功,乃异其服色,著白衣,握戟,腰鞬张弓,大呼先入,所向无前,贼尽披靡却走。大军乘之,贼乃大溃。太宗遥望见之,遣驰问先锋白衣者为谁,特引见,赐马两匹、绢四十匹,擢授游击将军、云泉府果毅,仍令北门长上。及军还,太宗谓曰:“朕旧将并老,不堪受阃外之寄①,每欲抽擢骁雄,莫如卿者。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寻迁右领军郎将,仍旧北门长上。

  永徽五年,高宗幸万年宫,甲夜,山水猥至,冲突玄武门,宿卫者散走。仁贵曰:“安有天子有急,辄敢惧死?”遂登门桄叫呼,以惊宫内。高宗遽出乘高,俄而水入寝殿,上使谓仁贵曰:“赖得卿呼,方免沦溺,始知有忠臣也。”于是赐御马一匹。

  苏定方之讨贺鲁也,于是仁贵上疏曰:“臣闻兵出无名,事故不成,明其为贼,敌乃可伏。今泥熟仗素干,不伏贺鲁,为贼所破,虏其妻子。汉兵有于贺鲁诸部落得泥熟等家口,将充贱者,宜括取送还,仍加赐赉。即是矜其枉破,使百姓知贺鲁是贼,知陛下德泽广及也。”高宗然其言,使括泥熟家口送还之,于是泥熟等请随军效其死节。

  显庆二年,诏仁贵副程名振于辽东经略,破高丽于贵端城,斩首三千级。明年,又与梁建方、契苾何力于辽东共高丽大将温沙门战于横山,仁贵匹马先入,莫不应弦而倒。俄又与辛文陵破契丹于黑山,擒契丹王阿卜固及诸首领赴东都,以功封河东县男。寻又领兵击九姓突厥于天山,时九姓有众十余万,令骁健数十人逆来挑战,仁贵发三矢,射杀三人,自余一时下马请降。仁贵恐为后患,并坑杀之。更就碛北安抚余众,擒其伪叶护兄弟三人而还。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九姓自此衰弱,不复更为边患。

  (选自《旧唐书•薛仁贵传》,有删改)

  【注】 ①阃外之寄:战地指挥。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贼尽披靡却走 却:拒绝、推却

  B.高宗幸万年宫 幸:宠幸

  C.高宗遽出乘高 乘:登上

  D.更就碛北安抚余众 就:完成、成功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乃异其服色 ②大军乘之,贼乃大溃

  B.①苏定方之讨贺鲁也 ②大军乘之

  C.①遂登门桄叫呼,以惊宫内 ②以功封河东县男

  D.①仁贵恐为后患 ②有郎将刘君昂为贼所围甚急

  12.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遂登门桄叫呼,以惊宫内

  A.俄而水入寝殿

  B.乃异其服色

  C.手斩贼将

  D.仁贵恐为后患,并坑杀之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贞观末年,太宗亲征辽东,薛仁贵偕同将军张士贵前往应募,请求跟从行军,并在

  救援郎将刘君昂中表现异常勇猛。

  B.在与高丽莫离支作战时,薛仁贵穿白色的衣服,拿着戟,腰鞬里放着弓,大喊着率先冲入敌阵,所向披靡,敌军溃败。唐太宗见到了,快马向前问他是谁。

  C.军队从安地还朝,唐太宗并没有因为没得到辽东而恼怒,反而为得到薛仁贵这样一员猛将而高兴,并升任他为右领军郎将。

  D.薛仁贵不但勇猛,而且懂谋略。苏定方讨伐贺鲁,他上奏章献计,唐高宗采纳了他的建议,最终让泥熟顺服并表示以死效忠唐军。

  14.翻译下面的句子。(11分)

  ①朕旧将并老,不堪受阃外之寄,每欲抽擢骁雄,莫如卿者。(4分)

  ②仁贵曰:“安有天子有急,辄敢惧死?”(3分)

  ③今泥熟仗素干,不伏贺鲁,为贼所破,虏其妻子。(4分)

  15.古诗鉴赏(11分)

  月

  杜甫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

  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

  ③故故:常常,频频。

  (1)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4分)

  (2)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7分)

  16.默写。(每空1分,共6分)

  (1)____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

  (2)寒衣处处催刀尺,______________。

  (3)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5)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

  (6)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__。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20题。(21分)

  张掖,十万芦苇从《诗经》里赶来

  天苍苍,野茫茫。不见青草,不见牛羊。灰蒙蒙的戈壁滩,远山黯淡,灰黄。千里河西,动不动就拉长这样一张荒芜的脸,苦焦给你看。

  看着真是累啊。不看又看什么呢?难道远处还藏着好风景吗?

  果真是啊。车过山丹,远远地,像一把折扇,张掖绿洲缓缓地渐次打开了。老天爷还真不错,有点良心,总算没有一直撂着一张苍黄的老脸。

  张掖到了,是传说中半城芦苇,半城塔影的戈壁绿洲。

  几乎是扑进芦苇湿地里的,或者说是一头扎进也可以。看啊,浩浩荡荡的十万芦苇,密匝匝地开进湿地,正在匆匆忙忙扩展地盘,各自疯长各自的。

  眼前是茫茫一片碧绿,看不到边,看不到际,就这么慌慌张张地绿着,美丽着,如火如荼的赶往季节深处。空气里是水的味道,青草的味道,荷花的味道。

  《诗经》里的芦苇是清瘦的,让人看一眼,怜爱起来,心疼起来。诗经里的芦苇是爱着的芦苇,相思的芦苇。爱得青筋都露出来了,爱得缠绵沧桑,爱得恍恍惚惚,爱到很高很高的境界里去了。

  张掖的芦苇不。有点肥硕,有点霸气,有点无敌。每一株芦苇都是丰腴的,妖妖的勾人,盛大的张狂。没有什么能阻止得了它们生命力的旺盛和长势凶猛。像一个女孩,青春的底气十足,让人除了羡慕,一点办法也没有。是的,张掖的芦苇活出了劲儿。

  芦苇不是一种,是好几种。有一种芦苇,很高,盛气凌人,齐刷刷地往空中伸展,霸占了大片地盘,毫不在乎身边低矮的水草。你拔你的结,我长我的叶,井水不犯河水。还有一种,却是诗经里好脾气的芦苇。扬着穗,柔软,温暖,谦和。这样的芦苇,一点一点把美唤出来,淡淡清愁,美得朴素,收敛。

  整个湿地里,一条栈道九曲十八弯地穿过,也很诗意。木头的栈道,似桥,淡淡地黄色,古色古香。桥下碧水潺潺,觉得自己就是从《诗经》里,古风里赶来的女子,赶着自己的十万芦苇,放牧它们。

  我想,若是穿上布裙,着木屐,我就是在《诗经》里了。

  你看《诗经》里清瘦的芦苇,相思的芦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这样萋萋的芦苇,就是用来表达薄薄清愁的,就是一滴泪,是个多愁善感的诗意女子。除了爱,什么都可以不在乎。霜落在芦苇,一曲埙音飘飘渺渺,若有若无。旷野苍茫,芦苇萧索,我心里只有你,等你啊,在水一方。

  眼前的芦苇,没有忧伤,是大野里盛开的一朵绿色的莲,饱满,干净,喜气洋洋。这样的芦苇,是世俗里的小女子,满足,幸福,一脸得意。

  栈道两边,芦苇推推搡搡地挤过来,密不透风。风一吹,叶子飒飒地响成一片。

  栈道曲折盘桓,特别有诗情。你走着走着,发现前面没路了,一截栈道顶在芦苇丛里,什么也看不见。打算折转,却又不甘心,索性走到尽头去。

  待走到尽头,柳暗花明,另一条栈道就衔接在眼皮底下,横着搭过来,伸向另一个方向,像一把折尺一样。我喜欢这样小小的迷惑,小小的惊喜。人生何尝不是这样,不走到顶端,怎么会发现新的路途?

  栈道两边满是水草。有一种水草叫菖蒲,很高,摇着一个个毛茸茸的暗红尾巴儿,长得就汪洋恣意,旁若无人,十分夸张。还有一种水草叫黑三棱,毫不示弱地汹涌着,好大的气势,霸道刁蛮,几乎遮住栈道。还有一种水草矮呢,却也是不要命地疯长,我担心它们长着长着就累死,不懂得歇口气儿再长。

  告诉你,这些水草不是我从《诗经》里赶来的,是一路偷着混进来的。我的芦苇是扬着淡黄的穗儿,轻柔含蓄,懂得节制,安安静静地长,秀气地长,不要这么轰轰烈烈,搞得我很惊讶。

  水塘边的那朵小小的黄菊,是谁留给谁的一滴相思泪?那么水塘,也是宛若一朵黄菊了。美的东西,让人有些惊怯了。

  塘边的几棵很粗的沙枣树倒是枯萎了。水太多它们真是不能适应,它们喜欢沙漠。听人说,先前这儿是农田,没有芦苇,所以栽着沙枣树。前些年填湖造田,湿地萎缩退化严重。近几年重新蓄水,恢复生态,才有了这几千亩湿地芦苇的苍茫。

  河西只有这么一块湿地,多么珍贵。若是失去了这块湿地,河西将会失去一个绿色的梦。幸好,它被保护起来了。热爱自然的张掖人是幸福的。

  紧邻湿地公园,是张掖的滨河新区。新区在一片乱石滩上渐渐湿润起来了,蓝天,碧水,树木,花草,高楼,一点一点地美丽起来了。戈壁水乡,是大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诗情画意。

  远处袅袅几缕炊烟,戴着祁连玉镯子的姑娘,草丛里的水鸟,淡淡黄色的栈道,烟柳,都带着一小团幸福的呼吸,走进张掖的水墨画里。还有啊,这浩浩荡荡苍茫的芦苇啊,被我还给《诗经》的清幽了。

  (选自2012年第一期《海燕》,有删节。作者:刘梅花)

  17.第一段写出了戈壁滩的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6分)

  18.解释划线句子在文中含义。(4分)

  ⑴是的,张掖的芦苇活出了劲儿。(2分)

  ⑵热爱自然的张掖人是幸福的。(2分)

  19.从原文看,张掖的芦苇有什么特点?请分条简略回答。写湿地芦苇的同时,为什么又要写《诗经》里清瘦、让人怜爱的芦苇?(7分)

  20.文学作品的意蕴往往丰富多重。立足全文,你觉得本文有哪些意蕴?(6分)

  五、作文(60分)

  “生活总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候会经历或大或小的挫折。请以“挫折”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题目自拟;

  ②文体为记叙文;

  ③不少于700字;

  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参考答案:

  D (A靡mǐ 载zài B拙zhuō C慨k?i 纤xiān)

  D (A磐石 招聘 B蹑足 C拾掇 方枘圆凿)

  3-5 DBD

  6.选A (解析: ④句为话题句,理应放在段首,②句逻辑上紧承④句,③句为承上启下句,理应紧跟⑥句,①句为总结句,放在结尾。)

  7-9 BAD

  10.C(A:退却;B:皇帝到某处;D:前往、去。)

  11.A(A均为副词,“于是”意。B①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代词,代指有利的形势。C①连词,表目的关系;②介词,表示凭借。D①动词,“成为”意;②介词,表被动。)

  12.B 使动用法

  13.D(A“偕同将军张士贵前往应募”错;B“快马向前问他”错;C应为“不是高兴得到辽东,而是高兴得到一员猛将”)

  14.①我原来的将领们都老了,难以承受战地指挥的繁重工作,常常想提拔骁勇雄健的将领,(只是)没有像你这样的人。(“旧”,“堪”“莫如”各1分,大意1分)

  ②薛仁贵说:“哪里有天子情况紧急,立即就怕死逃跑的?”(“安”“辄”各1分,大意1分)

  ③现在泥熟依仗一向拥有的才干,不愿屈居贺鲁之下,结果被贼寇击破,妻儿子女都被俘虏。(“素”“伏”“妻子”各1分,大意1分)

  15. 古诗鉴赏

  (1)抒发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国事艰难的忧虑以及对家乡故园亲人的思念。

  (2)万里:言月朗照万里,又暗喻漂泊万里的诗人

  时时:写出诗人饱经丧乱,常常夜不能寐,望月思归。叠词的运用与“故故”相对,使语言表达更富有韵律美。

  夜久:暗喻诗人在外漂泊的时间之久,有家难归。

  16.(1)丛菊两开他日泪 (2)白帝城高急暮砧

  (3)环珮空归夜月魂 (4)无边落木萧萧下

  (5)万里悲秋常作客 (6)犹抱琵琶半遮面

  17.写出戈壁滩的苍茫荒凉,(2分)为后文写罕见的湿地做铺垫,与后文湿地的绿意盎然,生机蓬勃形成鲜明对比,(2分)突出湿地芦苇给人的惊喜,振奋和美感。(2分)

  18.⑴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芦苇生机蓬勃生长旺盛的特点,(1分)表现了对芦苇昂扬向上的生命状态的肯定和赞美。(1分)(意思对即可)

  ⑵张掖人恢复湿地,爱护湿地,(1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所以生活必定是幸福美好的。 (1分)(意思对即可)

  19.特点:①繁多,茂密②碧绿,肥硕③生长旺盛,气势蓬勃(4分)

  写《诗经》芦苇的作用:对比,反衬,突出湿地芦苇的肥壮,生长旺盛,长势凶猛,富有 生命力。(3分)

  20.①对大自然之美的喜爱,迷恋,赞叹。

  ②对自信,昂扬,奔放不羁,强大的生命的热爱和赞美。

  ③对人保护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肯定和赞美。


第二学期语文高一级期中考试题相关文章:

1.二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题附答案

2.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题目及答案

3.高一期末考试语文作文题目

4.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

5.小学一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分析

416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