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一学习方法>高一政治>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五课知识点

时间: 凤婷983 分享

  学生学习高中政治课程,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很多,那么政治必修一第五课又有哪些知识点需要加强记忆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五课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五课知识点

  第一节 货币流通和借贷活动

  一、 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功能(B)

  1. 金融活动:与货币(流通媒介)收支有关的交易和借贷等经济活动。

  2.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商品交换是直接的以物换物(物物交换)。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产生)

  3. 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功能:

  1) 货币执行“交换媒介”的功能。(流通手段)【充当商品交换的“中间人”】

  2) 货币执行“计价单位”的功能。(价值尺度)

  【价格是货币价值的体现】

  货币执行计价单位的功能就是赋予商品一定的价格。

  3) 功能:

  ① 支付手段

  ② 贮藏手段

  ③ 世界货币(国际结算)

  二、 从金银货币到纸币(A)

  1. 金本位制:用黄金充当货币的制度,叫金本位制。

  2. 货币经历了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再从金属货币到纸币的演变过程。

  实物→金属→纸币

  纸币最初是作为金银货币的代表出现的,仅仅是一种货币的符号。

  纸币以金属货币流通量为限。

  3. 现代货币制度:是以纸张为货币材料,并且币值不再与黄金挂钩的货币制度,也叫纸币本位制度。(纸币已不再是金银货币的代表和符号,以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限。)

  ø货币供应量=商品总价格/货币流通速度

  4. 人民币实行纸币本位制度

  我国的人民币从1948年诞生的时候起,就实行纸币本位制,没有法定的含金量。

  三、 货币借贷活动和利息

  1. 货币借贷活动的含义

  让渡货币在一段时间内的使用权,就是货币的借贷活动。

  2. 借贷双方的关系

  债务人 债权人 关系

  货币借贷活动是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发生商品转手和货币支付在时间、空间上分离的现象,出现了商品的赊销和预付这两种商品交易形式。

  债权债务关系首先出现在商品流通服务的范围,然后,出现了单纯的货币借贷。

  3. 利率

  1) 利率的含义

  利率是一定时期中的利息和本金的比率。

  2) 利率的表示方法

  利率由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三种表示方法。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年利率。

  3) 利率的计算方法

  ø单利计算公式:单利=本金Î利率Î年数

  (本利和=单利+利息)

  ø复利计算公式:本利和=本金Î(1+利率)年数

  第二节 银行(最重要的金融机构)及银行服务

  一、 中央银行(B)

  1. 中央银行的地位

  在我国,银行是货币流通和借贷活动的中枢神经。

  中央银行是代表国家进行金融调控的特殊金融机构,它的名称并非一定叫中央银行。

  (金融机构组成了金融体系)

  (银行分为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 每个国家都有一个中央银行,我国的中央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

  2. 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区别(性质、职能、作用)

  1) 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受国务院领导】

  ① 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中国人民银行是政府制定货币政策、实施金融调控的机构,是国家的行政机关。

  ② 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

  A. 经理国库,经营国家外汇和黄金储备,对外代表政府从事国际金融活动。

  B. 中国人民银行制订货币政策,运用货币发行、利率、汇率等手段贯彻政府宏观调控意图。

  2) 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

  只有中国人民银行可以代表国家统一发行人民币。

  3) 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中央银行一般不与非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发生业务往来。

  二、 商业银行(A)

  1. 商业银行的性质

  是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为基本业务的综合性银行

  2. 商业银行的职能(基本业务):

  1) 吸收存款

  吸收存款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金来源,也是进行贷款等其他业务的基础。

  商业银行的存款品种:活期储蓄、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定活两变储蓄、零存整取储蓄、个人通知存款、以及教育储蓄等。

  银行储蓄存款实行实名制,居民到银行存款必须出示身份证或其他有规定的有效证件。

  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的差额是我国银行取得利益的主要来源。

  2) 发放贷款

  银行发放贷款的主要对象是企业,让闲置的货币作为资本生产要素发挥作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居民个人也可以上银行贷款,用于个人创业或生活消费。

  3) 中间业务

  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不运用自己的资金,通过为客户提供服务,收取手续费的各种业务 。

  银行在办理中间业务中不是信用中介,而是服务中介。

  在当代发达国家,中间业务收费在逐步取代存贷利差成为商业银行的收入主要来源。

  在银行的中间业务中,最重要的是转账结算业务。

  银行为客户和客户之间因商品交易,服务收费,资金借贷等所产生的钱款收付进行清算了结的服务,就是转账结算。主要使用支票、本票、汇票、银行卡等结算工具。

  银行卡有借记卡和借代卡,前者不可以透支,后者可以在约定的限额内透支消费。

  3. 银行的作用:

  银行为我国经济建设筹集和分配资金,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金融服务,是社会经济活动顺利进行的纽带。

  第三节 投资理财

  一、 投资理财与规避风险(B)

  1. 投资理财的首要目标

  对企业来说,理财首先是为了防范因天灾人祸而可能造成的损害,实现资产的安全。

  对家庭来说,理财的首要目标,是使自己的一生衣食无忧,获得基本的保障。

  理财首先要注意借助保险业提供的保险服务。

  2. 保险

  1) 含义:保险,一般地说,是指以集中起众人的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补偿参与者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或对个人死亡、人生伤害给予经济补偿的一种方法和制度。

  2) 基本职能:分散风险、补偿损失。

  分散风险是补偿损失的基础,补偿损失是分散风险的体现。

  3) 派生职能:资金融通、防灾防损。

  4) 种类:政策性(强制性、非盈利性);商业性(非强制性、盈利性)

  5) 目的:参加保险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财务上的保障,不是为了赚钱,实现财产的增值。

  二、 利用证券市场实现资产增值(B)

  1. 债券和股票,是两种最基本的证券品种。

  2. 债券和股票的区别

  1) 性质:债券是一种表明债券、债务关系的凭证。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行的公司财产所有权证书。

  2) 主体:债券的发行者是国家;

  股票的发行者是企业。

  3) 特点:债券——破产可获相应赔偿

  股票——无赔偿

  4) 分配:债券——还本付息

  股票——参与公司的分红

  国家发行的国库券信誉最高,但是利率通常最低。企业发行的债券则拥有不同的信用等级,及与之成反比的利率。

  3. 投资风险的含义

  在客观条件不能确定的情况下,人们进行投资决策所发生的利益不确定性。

  证券市场这种风险与利益的关系,构成了证券市场的风险机制。

  三、 投资理财应遵循的原则(B)

  1. 投资理财应遵循的原则

  应当全面考虑投资项目的安全性、赢利性和流动性。(不可兼得)

  1) 分散投资原则

  2) 长期投资原则

  3) 理性投资原则

  4) 个性投资原则

  2. 学习理财的意义

  合理安排家庭经济生活的需要,通过学习家庭理财,增强金融意识,对今后走上社会就业,创业,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政治必修一考点

  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货币在执 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时,必须用现实的货币

  3、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4、货币还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5、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

  6、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随意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 货币量为限度。

  7、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 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8、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政治易错知识点

  1.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

  (价值下降,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2.通货膨胀必须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必然引起通货膨胀。

  3.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特有的规律。(商品经济)

  4.等价交换就是指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符合。

  (价格与价值不一致也是等价交换的形式)

  5.等价交换是指每一次商品交换的价格与价值相一致。(经常不一致)

  6.价格由购买力决定。(购买力只能影响价格)

  7.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资料消费将逐步被享受性消费所取代。

  8.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济)

  9.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公有资产,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10.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看了<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五课知识点>的人还看了:

1.高中政治必修1第五课知识点总结

2.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五课知识点

3.高一政治必修1第五课知识点复习整合

4.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五课知识点归纳

5.高中政治必修1第五课练习题和参考答案

6.高中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汇总

279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