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一学习方法 > 高一政治 >

高一政治生活第六课知识点

时间: 凤婷983 分享

  学生复习高一政治必修2第六课内容时,分类整理知识点,才能够有效复习,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一政治生活第六课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政治生活第六课知识点

  一、 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1、 历史事实表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没有我们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2、 新中共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建设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改革,并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3、 结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实践郑重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4、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① 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② 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③ 党领导的核心: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6、 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1) 这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我国国情决定的;  7、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2)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治政,才能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才能发挥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才能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已成为一个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带有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长期性的重大课题。

  二、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 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行教育活动的意义:

  (1) 有利于提高党员素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党的先锋队性质;

  (2) 有利于我们党更好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治政,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 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4) 有利于坚持发扬党内民主,走群众路线。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1)邓小平理论

  ① 基本内容: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② 核心内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③ 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① 基本内涵: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 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③ 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科学发展观

  ① 提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② 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③ 主要内容:科学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④ 地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 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6、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党坚持以人为本。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个喜爱那个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7、 中国共产党领导、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实现形式有哪些?

  (1) 领导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掌握国家权力,以此保证国家制定的法律和方针政策能够体现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2) 领导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书屋,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以此保证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符合人民的意愿、利益和要求。

  (3) 领导人民实行基层民主,由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通过民主选举、决策、管理、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4) 领导人民严格贯彻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使公民享有法律上、事实上的广泛的自由和权利,尊正和保障人权,维护公平和正义。

  三、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共商国是同舟共济

  1、 民主党派的性质:作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它们都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

  2、 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政党制度的内容

  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各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4、多党合作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5、 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长期共存”是中国共产党存在多久,民主党派就存在多久,多党合作制度要长期存在下去。

  “互相监督”实质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要在平等的基础上互相监督,尤其强调参政党监督执政党。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表明参政党要和执政党一道经受考验,共同承担国家和民族盛衰兴亡的责任。

  6、 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7、 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

  8人民政协

  ① 性质: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发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9、 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适合国情 优势显著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显著特征: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

  2、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①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②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

  ③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④ 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10 、 阐述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协这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协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民主形式。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具体形式管理国家社会事务权利的组织形式,是国家的权力机关,人民政协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11 、 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在我国政治格局中分别处于什么地位?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人大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政府是我国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高一政治必修2易错易混知识点

  1. 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提醒:人民民主与人民民主专政不一样的。)

  2. 全体公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提醒:在我国,全体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3. 政务微信的出现,增加了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

  (提醒:政务微信的出现,畅通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

  4. 公民在使用网络参与政治生活时应依法对政府的工作行使质询权。

  (提醒:质询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公民可以行使监督权。)

  5. 公民在微信上有发布自己掌握的一切信息的自由。

  (提醒:公民在微信上有表达的自由,也需承担表达的责任。)

  6.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表明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是一样的。

  (提醒: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表明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平等地履行义务。)

  7. 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公民,享有公民的权利就越多。

  (提醒: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不影响公民享有的权利的多少。)

  8. 公民可以通过网络问政说明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扩大。

  (提醒:说明我国的民主形式日益丰富,民主渠道不断拓宽。)

  9. 享有权利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提醒: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我国公民基本政治权利不断扩大。(提醒: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不能随便扩大。)

  10.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

  (提醒:是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即人大代表的权利。)

  11.在我国,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是相统一的。

  (提醒:权利和权力不是一回事。权利一般体现私人利益,权力一般体现公共利益;权利可以放弃转让,但权力必须依法行使,不得放弃转让。)

  高一政治必修2常考知识点

  1、价格的决定与变动规律?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常考方式】以选择题居多,常结合经济函数图表进行考查

  2、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是?

  ①经济发展水平(根本因素);

  ②居民收入:

  A.当前可支配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B.未来预期收入;

  C.收入差距。

  【常考方式】以材料题居多,常结合经济函数图表进行考查

  3、社会化再生产环节及关系?

  ①生产起决定作用;

  ②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③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常考方式】以材料题居多,结合体现型设问进行考查

  4、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①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水平,为消费创造动力;

  ②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

  A.消费所形成的新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B.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与成长;C.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常考方式】以选择题居多,常结合日常生活事例进行考查

  5、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①生产决定分配,大力发展生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本途径);②坚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③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合理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④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大的问题。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常考方式】以选择题与材料题居多,常结合经济函数图表进行考查

  6、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①国家:

  A.大力发展经济,拓宽就业渠道;

  B.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

  ②企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③劳动者:树立正确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常考方式】以材料题居多,常结合解析型与措施型设问进行考查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又有自己的鲜明特征;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③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常考方式】以材料题居多,常结合解析型设问进行考查

  8、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初次分配与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常考方式】以选择题和材料题居多,常结合经济函数图表题进行考查

  9、财政的作用?

  ①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②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③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常考方式】以选择题居多,常结合国家宏观调控具体事例进行考查

  10、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措施?

  ①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②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③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④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⑤促进“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⑥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常考方式】以选择题居多,常结合“引进来”“走出去”的事例进行考查

  11、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

  ①建立和完善市场规则;

  ②坚持市场交易原则;

  ③加强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

  【常考方式】以选择题居多,常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事例进行考查

  12、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①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③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④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⑤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常考方式】以材料题居多,常结合解析型与措施型设问、配以各种经济类图表进行考查。
看了<高一政治生活第六课知识点>的人还看了:

1.高一政治生活第六课知识点梳理

2.高一政治生活第六课复习提纲

3.高中政治必修一第六课知识点总结

4.新课标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六课知识点总结

5.高一政治必修1第六课知识要点总结

6.高一政治必修二第六课知识点总结

2792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