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一学习方法>高一政治>

高一政治备考知识点

时间: 淑航658 分享

  随着考试的到来,你做好备考准备了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一政治备考知识点,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高一政治备考知识点:

  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1、全面小康的目标(到2020年)

  ⑴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

  ⑵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

  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

  ⑷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

  ⑸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⑴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②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③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⑵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①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

  ②就业更加充分。

  ③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

  ④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系统基本形成。

  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l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与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一样,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原因

  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⑵科学发展观是指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⑴第一要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

  ⑵核心立场:以人为本。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⑶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要全面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⑷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①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2、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①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

  ②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③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l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l现阶段,我国选择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

  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①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③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l城镇化,指我国的农村人口、富裕劳动力和乡镇企业逐渐在空间上聚集而转化为城镇的经济要素,成为促进经济发展重要动力的过程。

  l2012年底,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2.6%,城乡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4、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①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②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③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338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