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化学学习方法 > 初三上册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试题及答案(2)

初三上册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试题及答案(2)

时间: 朝燕820 分享

初三上册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试题及答案

  二.填空题(共4小题)

  21.氧气是一种 化学性质活泼 , 能帮助燃烧 的气体,它能使燃着的木条 燃烧的更旺 .

  【分析】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帮助燃烧.

  【解答】解: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帮助燃烧,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燃烧的更旺.

  故答案是:化学性质活泼;能帮助燃烧;燃烧的更旺.

  【点评】本题考查了氧气的性质.此题需要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助燃性.

  22.氧气 溶于 (填“溶”或“不溶于”)于水.

  【分析】根据氧气的水 溶性回答.

  【解答】解:常温下,氧气不易溶于水.但水中能溶氧,在标准状况下,1L水中只能溶解于约30mL氧气,

  故答案为:溶于.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氧气的水溶性,较为简单.

  23.通过改变压力和温度等条件,我们可以得到液态和固态的氧气. 对 (判断对错)

  【分析】可以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方面减小分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解:通常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通过改变压力和温度等条件,我们可以得到液态和固态的氧气;液态氧和固态氧呈淡蓝色色.故对;

  答案: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氧气的物理性质方面的知识.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24.集气瓶中充满氧气,胶塞处装有一对石墨电极,分别接到电源的正负两极,电极之间连有一段很细的铁丝,实验时,通入20V的直流电,能够看到铁丝剧烈燃烧,对该现象的解释为 铁丝为可燃物,集气瓶中充满氧气,通电后,电流产生的热效应使温度升高至铁丝的着火点,因此铁丝可以燃烧 .

  【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燃烧的条件是:(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进行解题;熟悉一些常见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利用题目给的信息进行判断.

  【解答】解:铁丝为可燃物,集气瓶中充满氧气,通电后,电流产生的热效应使温度升高至铁丝的 着火点,因此铁丝可以燃烧;

  答案:铁丝为可燃物,集气瓶中充满氧气,通电后,电流产生的热效应使温度升高至铁丝的着火点,因此铁丝可以燃烧.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三.推断题(共2小题)

  25.甲同学误把H2O2溶液当作酸与Fe2O3粉末混合,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他联想到MnO2可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那么,Fe2O3能否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呢?请你一起参与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

  【猜想】Fe2O3能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甲同学依次设计了三个实验:

  实验一 取一定量的H2O2溶液于试管中,观察到有极少量气泡产生,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说明H2O2溶液常温下缓慢分解.

  实验二 在实验一的试管中加入W g Fe2O3粉末,有大量气泡产生,然后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说明 Fe2O3能加快H2O2的分解速率 ;

  实验三 待反应结束后,将试管里的不溶物滤出,并洗涤、干燥、称量,固体质量仍为W g.说明 反应前后Fe2O3的质量保持不变 ;

  【实验结论】甲同学认为,Fe2O3粉末可以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

  【反思评价】乙同学认为要证明甲同学的结论正确,仅做这三个实验还不充分,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探究 反应前后Fe2O3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

  【拓展】下表是丙同学探究影响H2O2分解因素时所记录的部分数据,通过对数据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相同条件下,MnO2的催化效果比Fe2O3好 .

  用足量等体积H2O2溶液制取相同体积O2所需的时间:

  时间(min)

  浓度

  催化剂 30%H2O2溶液 15%H2O2溶液 5%H2O2溶液

  加入W g MnO2 0.2 0.8 2.0

  加入W g Fe2O3 7.0 9.0 16.0

  【分析】从催化剂的特点去分析该题,催化剂的特点: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但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解答】解:实验二:把带火星的小木条深入试管中,小木条复燃,证明试管中有氧气生成.故答案为:Fe2O3能加快H2O2的分解速率;

  实验三:待反应结束后,将试管里的不溶物滤出,并洗涤、干燥、称量,固体质量仍为Wg,说明反应前后Fe2O3的质量保持不变.故答案为:反应前后Fe2O3的质量保持不变;

  【反思评价】实验二已证明Fe2O3能加快H2O2的分解速率,实验三证明反应前后Fe2O3的质量保持不变,

  根据催化剂的特点,要想证明Fe2O3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证明Fe2O3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故答案为:反应前后Fe2O3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或反应前后Fe2O3是否转化为其他物质);

  【拓展】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当双氧水浓度相同时,向其中加入等质量的二氧化锰和三氧化二铁,发现生成等量的氧气所需要的时间是不同的,加二氧化锰的双氧水产生氧气的速率快.

  故答案为:相同条件下,MnO2的催化效果比Fe2O3好(或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H2O2浓度越大,产生氧气的速率越快).

  【点评】此题属于实验探究题,作此题时要理清思路,不要漏掉实验步骤.

  26.(2015秋•平顶山校级期中)有六种途径可以制得氧气,如图所示:

  (1)写出A、F两种途径的反应的方程式.

  A: 2H2O2 2H2O+O2↑ ;

  F: 2KClO3 2KCl+3O2↑ ;

  (2) D (填序号)途径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3)为了使A、F两种 途径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催化作用 .

  (4)根据“绿色化学”理念, A (填序号)途径是实验室制氧气的最佳方法.

  【分析】(1)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

  (2)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3)根据二氧化锰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绿色化学”理念,最佳方法可从是否加热、生成物是否有污染等方面,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F: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故反应的方程式分别为:2H2O2 2H2O+O2↑;2KClO3 2KCl+3O2↑;

  (2)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是根据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不同而分离的,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故填:D;

  (3)过氧化氢常温下就能分解产生氧气,氯酸钾单独加热也能产生氧气,但反应速度太慢,故加入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度;故填:催化作用;

  (4)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不需加热,装置简单、操作简便、安全,生成物是水和氧气,无污染,根据“绿色化学”理念,是实验室制氧气的最佳方法;故填: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物理变化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7.小明同学采用如图装置用双氧水制取并收集80毫升O2,其中弹簧夹可控制气体在导管中流通或阻断.仔细如图,(甲、丙装置中均为纯水,乙锥形瓶内黑色颗粒为MnO2).请回答:

  (1)本实验中锥形瓶中放入的二氧化锰具有 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 性质;

  (2)本实验中气密性的好坏将影响到实验是否能顺利进行,请问乙装置的气密性如何检查?

  先关闭分液漏斗的开关,可将导管一端插入水中,用手紧握锥形瓶,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如果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好 .

  【分析】(1)根据二氧化锰具有催化作用解答

  (2)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原理一般是通过压强差来产生明显的现象来判断.压强差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利用温度的变化引起气体体积变化,二是利用外力产生压强差.

  【解答】解:

  (1)二氧化锰具有催化作用,本实验中锥形瓶中放入的二氧化锰具有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性质;

  (2)检验此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关闭分液漏斗的开关,可将导管一端插入水中,用手紧握锥形瓶,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如果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好.

  答案:

  (1)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

  (2)先关闭分液漏斗的开关,可将导管一端插入水中,用手紧握锥形瓶,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如果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好.

  【点评】装置气密性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实验的现象结果,故在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8.大约有85%化学反应需要催化剂,催化剂研究时是二十一世纪化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Ⅰ.某中学化学小组查阅资料发现金属氧化物A也能催化氯酸钾的分解,且A和二氧化锰的最佳催化温度均在500℃左右.于是对A和二氧化锰的催化性能进行了定量对照实验,实验时均以收满500mL氧气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可忽略).

  表一:用MnO2作催化剂

  实验序号 KClO3的质量/g MnO2的质量/g 反应温度/℃ 待测数据

  1 8.0 2.0 500

  2 8.0 2.0 500

  3 8.0 2.0 500

  表二:用A作催化剂

  实验序号 KClO3的质量/g A的质量/g 反应温度/℃ 待测数据

  1 8.0 2.0 500

  2 8.0 2.0 500

  3 8.0 2.0 500

  请回答:

  上述实验中的待测数据应是 时间 ;作相同的实验均进行三次的目的是 减小误差 ;完成此研究后,他们准备发表一篇研究报告,请你替他们拟一个报告的题目: A和MnO2催化氯酸钾分解的性能比较 .

  【分析】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其特点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它包括加快和减慢化学反应的速率两种情况.

  【解答】解:

  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可知,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从而改变反应时间,结合上述表一、表二可知待测的量是指时间,是比较A和MnO2催化氯酸钾分解快慢的问题,作相同的实验均进行三次的目的是减小误差.

  故答案为:

  时间;作相同的实验均进行三次的目的是;A和MnO2催化氯酸钾分解的性能比较.

  【点评】本题通过实验来考查学生对有关催化剂及催化作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要理解和熟记催化剂的特点和催化作用,做题时灵活运用.
看了“初三上册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试题及答案”的人还看:

1.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

2.初三化学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3.初中化学空气说课稿

4.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

1636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