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历史学习方法>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期末检测试题及答案(2)

时间: 朝燕820 分享

  二、材料解析题(共4小题,第26题13分,第27题11分,第28题16分,第29题10分,共50分)

  26.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社会组织方式的演进,是人类政治文明史的主要内容。

  (1)《汉书》“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这表明把新创的政治制度推向全国,简述秦朝政治制度中具有创新意义的内容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3分)

  (2)同盟会宣言:“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敢有帝制自卫者,天下攻击之!”这表明资产阶级要用近代政治制度改造中国社会。指出民国初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政治制度方面改造中国的举措,并简要分析其历史作用。(3分)

  (3)至1949年9月21~30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北平群众聚集在中南海新华门前,热烈庆祝会议的召开。毛泽东指出:“现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我国实行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有何发展?(3分)

  (4)当前,我国正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根据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在新时期政治文明建设方面作出的正确探索。(4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伯利克里说“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材料二 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

  ──《古代民主与共和制度》

  材料三 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种综合并不容易:它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而任何成功的妥协,都既需要足够的气度,也需要高超的技巧。

  ──《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荣耀的公职”包括哪些? 你如何理解“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3分)

  (2)材料二中苏格拉底批评了雅典民主政治生活中的什么做法? 这表明苏格拉底已认识到了雅典民主制的什么局限性? (2分)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美国民主“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一论断的理解。(2分)

  (4)结合1787年宪法的内容,说明美国的民主政治是妥协的产物。(2分)

  (5)雅典是古典民主的代表,美国是现代民主的代表。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现代民主与古典民主的显著不同。(2分)

  28.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110年时间里,……中华民族危难深重,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新中国成立后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

  材料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以上均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道路。时至今日,“中国模式”作为一种独特的发展道路,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青年评论家俞可平所说,中国是采取“增量民主”的办法,“增量民主”表征为渐进的积量变为部分的质变……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文章说:“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不是抽象的复制西方资本阶级民主。”

  ──《中国新闻网》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的主要原因。近代前期,我国民族资产阶级为建立民主政治进行了哪些斗争和探索?(2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9—1956年期间,新中国建立了哪些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3分)

  (3)依据材料三、四归纳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有何重大创新?(3分)

  1912年,中国建立了一个新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1949年.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根据相关知识完成(4)~(5)题

  (4)根据所学知识,概括两个共和国的诞生对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各有何重大的推动作用? (2分)

  (5)两个共和国的命运有何根本不同?试分析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4分)

  (6)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2分)

  29.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维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材料二 “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因此.我走完舷梯时决心一边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在回忆录

  材料三 “第三,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我们应谈尊重各圆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图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谊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使人类更加和睦。”

  ──摘自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

  (1)上述材料反映出新中国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1分)

  (2)结合国际背景指出我国20世纪50年代外交政策的主要表现。(3分)

  (3)“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反映了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当时国际形势和国际局势分别产生什么影响?(4分)

  (4)请列举二个实例,说明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加强与世界各国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分)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期末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1.C 2.C 3.D 4.C 5.B 6.C 7.A 8.A 9.C l0.A 11.C 12.A 13.B 14.C 15.D16.C 17.D 18.A 19.D 20.B 21.D 22.A 23.D 24.A 25.A

  26.(1)创新内容: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影响: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统一;为后世沿用;明清以后,专制制度越来越成为社会进步的羁绊。(2)举措:废除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作用:使民主政治、共和政体成为历史潮流;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有利于社会进步。(3)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发展: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1982宪法及全面立法:加强法制建设。民主政治体制恢复完善:国家领导体制、人大、政协、基层民主。实行“依法治国”。创建特别行政区制度等。(4分)

  27.(1)“荣耀的公职”:公民大会轮值主席;五百人会议成员; 陪审法庭法官。 雅典民主政治提高了公民素质;抹煞了奴隶制民主的阶级性。(2)抽签选举法。掌握在大众手中的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3)美国的民主继承了英国民主的议会制传统;美国民主实践了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4)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但各州在行政上保持—定的独立性,缓和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参议员每州两名,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缓和了大州和小州的矛盾;黑人奴隶按照3/5计算,缓和了南方州和北方州的矛盾。(5)代议制度;政党政治;分权制衡。

  28.(1)原因: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探索: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2)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特点:民主政治不断完善和发展;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并举;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既借鉴吸取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又坚持独立自主道路。创新:颁布《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扩大基层民主。(4)前者推翻了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后者标志着近代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取得了彻底胜利,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为各项民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政权保障。(5)前者县花一现,很快陷于失败。后者不断成长壮大.引导中国走向繁荣昌盛。原因:①建立的前提不同(中华民国建立时.资产阶级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新中国建立在基本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的基础之上);②领导阶级和社会基础不同(前者是资产阶级共和国,后者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共和国);③实行的政治模式不同(前者照搬了美国共和国的模式,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后者根据中国长期的革命实践,建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各项政治制度);④采取的对外政策不同(前者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承认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后者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或面临的国际形势不同:中华民国遭到了帝国主义的一致反对新中国得到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6)认识:新中国成立是民主政治实现的必要前提;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政治建设必须符合本国国情;民主政治建设不是一帆风顺的;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建设必须相适应。

  29.(1)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维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2)50年代,当时世界出现两极格局,新中国提出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中美关系由冷战对峙开始走向正常化。有利于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4)中国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各项活动,并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十分重视发展与东盟的关系。1997年为缓鳃东盟经济危机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2001年中国领导创立“上海合作组织”。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期末检测试题及答案对大家有用吗?大家还想不想进一步学习高一更多精彩课程呢,名师主讲视频课让你轻松学好高一的课程!高分从这里开始!(点击图片直接进入体验学习哦!!!)


猜你感兴趣:

1.新课标高一政治必修1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2.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3.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三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

4.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试题及答案

5.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5课测试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期末检测试题及答案(2)

二、材料解析题(共4小题,第26题13分,第27题11分,第28题16分,第29题10分,共50分) 26.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社会组织方式的演进,是人类政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006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