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历史学习方法>

高二下册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时间: 朝燕820 分享

  处在高二的你,临近历史期末考,还不知道怎样复习的吗?是这样的话,不妨和学习啦小编一起来做份人教版高二下册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人教版高二下册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选择题

  2011年1月11日,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国家博物馆北广场,矗立起一座孔子雕像。孔子认为作为社会性的人要“仁者爱人”,要“克己复礼”,因而其本质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它就是( )

  A.主张法治 B.崇尚秩序 C.主张仁政 D.天人感应

  某一思想家在从技艺进步的角度论证今人优于古人时说道,唯有自由政治才是艺术和科学诞生的唯一适宜摇篮。此人生活在( )

  A.15世纪的意大利 B.16世纪的德国

  C.17世纪的中国 D.18世纪的英国

  19世纪,欧洲小学教育大规模发展,基本教育成为强迫性的公民义务。1870年到1900年间,德国的文盲率从2%降低到0%,意大利的文盲率从59%降到33%。这一现象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工业经济的需要 B.民主化进程的推动

  C.人权意识的增长 D.科学事业的进步

  海伦•琼斯在《建筑与民主》中说:“……公民的权利与规模意味着政治是在公开场合进行的。而雅典人通常在雅典卫城西面的普尼克斯山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此段描述( )

  A.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开放性

  B.反映了雅典分权与制衡的民主原则

  C.折射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D.揭示了雅典民主法治的公正与客观

  罗马法规定,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自然人必须具有人格,即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人格由自由权、市民权和家庭权三种身份权构成。罗马法规定,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三种身份权的人,才能在法律上享有完全的权利能力,才属于具备完整人格的人。罗马法的此项规定( )

  A.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

  B.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形式

  C.为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

  D.为资产阶级国家的法律体系树立了楷模

  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下列各项是对这一观点的分析,其中比较恰当的是( )

  A.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B.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

  C.强调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D.认同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两部著作,其共同的作用是( )

  A.有利于政府调节与企业的关系

  B.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理论基础

  C.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蓬勃开展

  D.有利于西方政府消除经济危机

  十九世纪前期,英国对美国、中国的贸易情况,以下何者叙述最为恰当?( )

  A.英国自中国购丝,卖至美国,买回棉花,并以棉花卖至中国

  B.英国自中国购茶,卖至美国,买回棉花,并以鸦片卖至中国

  C.英国自中国购茶,卖至美国,买回玉米,并以鸦片卖至中国

  D.英国自中国购丝,卖至美国,买回玉米,并以棉花卖至中国

  汤因比说:“人们将记住这个时代,这主要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恐怖的罪恶,也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惊讶的发明,……人们要敢于认为让文明的益处为整个人类所利用是行得通的。”由此可见,作者观察历史的视角主要侧重于( )

  A.把握历史的发展方向 B.全球责任和文明

  C.多角度认识和考察史实 D.辩证看待历史的发展

  康德曾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下列史实能体现这一论断的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政体的变化

  B.美国从独立战争到内战的历史

  C.法国君主制与共和制的反复斗争

  D.中国辛亥革命后政治局势的演进

  有观点认为: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革命”色彩,其目的似乎不是解决现实问题,亦非获取功利,而是为了摆脱神学统治,向陈旧的宗教信条宣战。按照这种说法,中世纪末期的科学探索活动( )

  A.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倡导人文主义

  B.发挥着一种意识形态的作用

  C.成为欧美早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旗帜

  D.并未推进知识进步与社会发展

  伏尔泰在评论某国的政治时说:“这个国家的人民曾抵抗过其君主,遂使君主的权力受到节制。他们建立了一个明智的政体,使其君主有能力做好事,而无法做恶事;其贵族很有势力,但不仗势欺人;其平民能够参与政治,却并未导致混乱。”伏尔泰评论的这个国家应是( )

  A.光荣革命后的英国 B.大革命后的法国

  C.独立战争后的美国 D.统一后的德意志

  1919年毛泽东于《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提出“在人的方面,主张群众联合,向强权者为持续的‘忠告运动',实行‘呼声革命'——面包的呼声、自由的呼声、平等的呼声——(和)‘无血革命'……”对该宣言理解准确的是( )

  A.呼吁社会改革 B.以暴力革命推翻强权

  C.组建工人政党 D.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

  有位学者说:“整个世界经济秩序在当时(15至19世纪中期)名副其实是以中国为中心。因为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实际上构成了一个多边的纳贡贸易网。同时中国还从这个贸易网以外获得大量的商品。”这位学者所说的“商品”指的是( )

  A.白银 B.黄金 C.棉布 D.鸦片

  “今切以为其当与不当,可内反于心而定也。尧谓舜曰:‘天之历数在尔躬 。’言察身以知天也。……天子者,则天之子也,以身度天。”对此话理解正确的是( )

  A.是一种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B.意为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C.意为对君主的权力形成制约 D.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王夫之是明清之际进步的思想家,下列观点中属于他的是( )

  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B.“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C.“天人一物,内外一理”

  D.“天,人也,人即天也;天,物也,物即天也”

  黄宗羲在《自序》中说:“学问之道,以各自用得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者。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之处,正宜著眼理会,所谓一本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这反映出黄宗羲( )

  A.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天下之权

  B.倡导经世至用,反对思想一统

  C.批判八股取士,倡导学以致用

  D.批判学术僵化,倡导思想自由

  世界第一个计时器是公元1088年北宋的苏宋为皇帝编制历法而制造的水运仪象台(天文钟)。但随着朝廷的变更和战乱,这一技术便失传了。14世纪在欧洲的英、法等国的高大建筑物上出现了为公众报时的钟。1656年,荷兰的科学家惠更斯应用伽利略的理论设计了钟摆, 1675年,他又用游丝取代了原始的钟摆,这样就形成了以发条为动力、以游丝为调速机构的小型钟,同时也为制造便于携带的袋表提供了条件。钟表制造业在欧洲发展起来。计时器在中外的不同命运的根本原因是( )

  A.技术水平的高低 B.是否出自社会需要

  C.是否有政府支持 D.科学家的创新能力

  1851年与1911年都是辛亥年,在中国都发生大规模的革命运动。这两场运动的相似之处有( )

  A.参加革命者都是为生计所迫才揭竿而起的

  B.发动者都希望按照西方的政治模式改造中国

  C.发动者都尝试用暴力革命推翻清朝,建立民主制度

  D.革命都从中国南方开始,高潮发生在长江流域

  南怀瑾说“历史的记载,不外人与事。从人的方面来讲,大概又分两个方向来立论,拿旧的观念说:一个是经,一个是权。经是大原则,不能变动,权又叫作权变,就是运用的方法。”就中国近代而言,下列属于“经”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百日维新

  C.辛亥革命 D.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思潮的精神是一种评判的态度。新思潮的手段是研究问题和输入学理。……新思潮对旧文化的态度,在积极一面是反对盲从,是反对调和。在积极的一面是用科学的方法来做整理的工夫。新思潮的唯一目的是什么?是再造文明。”体现此新思潮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民族主义、公众舆论和群众游行是近代革命的重要表现形式。最先体现了此三种形式的运动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虽署花字名,知谁箝缗尾。寻常并坐语,未遽悉心事,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只有斑斑墨,颇似临行泪。……”该诗歌吟咏的新事物是( )

  A.电话 B.电子邮件 C.邮寄信件 D.电报

  胡适指出:“……评判的态度含有几种特别的要求:⑴对于习俗相传下来的制度风俗,要问‘这种制度现在还有存在的价值吗?’⑵对于古代遗传下来的圣贤教训,要问‘这句话在今天还是不错的吗?’⑶对于社会上糊涂公认的行为与信仰,都要问‘大家公认的,就不会错了吗?人家这样做,我也应该这样做吗?”材料中胡适强调的是( )

  A.对古代制度的彻底否定

  B.对事物的评判要依据现状

  C.不相信存在过去的事物

  D.对事物持怀疑、质疑的态度

  综合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西汉前期,钱币袭秦形制,文曰“半两”,法定重量当为十二铢。但铸造时通常实重不及其额,前后铸造的钱币大小、轻重亦不一致。诸侯、达官、豪富多私造牟利,私铸钱低劣者薄如榆英,号为“英钱”。不同时期、来源、质量的货币同时流通于市场,折算困难,交易非常不便。汉武帝统治时期,由于对外征伐不断,中央财政从此前“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的丰盈一变而为入不敷出的困局。

  材料二 汉武帝于元鼎四年(前113年)将铸币权从各郡国收归中央政府,使中央政府对五铢进行统一铸造和发行。“于是悉令郡国无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钱既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诸郡国所前铸钱皆废销之,输其铜三官。而民之铸钱益少,计其费不能相当,唯真工大奸乃盗为之。”五铢钱轻重合宜,自汉至隋七百余年,基本上行用不废。

  (1)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时期币制改革的背景。(7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价汉武帝统一货币的举措。(8分)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学东渐这个名目随民国四年(1915)上海商务印书馆将容闳的英文回忆录的中文节译本,该题《西学东渐记》,开始流行。但在晚明,“西学”已是特称判断,指西教即__以外的欧洲科学工艺各科学问。其实中国与欧洲的文明互动,在物质层面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典时代,在精神层面至迟已于北朝隋唐出现。……世界文明从来是互动的。既有西学东渐当然也有东学西渐。”

  ——朱维铮《再读近代史》

  材料二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收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与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基于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西学东渐”对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影响。(10分)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俄(联)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他认为1921—1927年是苏俄(联)历史上的“退却年代”,20世纪3O年代是苏联历史上的“剥夺年代”。

  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到苏联访问之后写下了《莫斯科日记》,书中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

  ——《大国崛起》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退却年代”的苏俄(联)在工农业领域是如何“退却”的?(2分)罗曼•罗兰所说苏联30年代“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的含义是什么?(3分)

  材料二 下面是某中学生设计的历史活动剧《一段穿越时空隧道的对话》:

  马克思:小罗,最近很忙吧。天国也有点乱啊。

  罗斯福:噢,为啥?

  马克思:因为你啊。列宁跑来说,社会主义大有希望啊。亚当•斯密最近都不来串门了。

  罗斯福:哈哈。

  马克思:看了你的新政,起先我倒真的心动过,后来开始心忧了,甚至还有点心灰起来。

  罗斯福:哦?呵呵。虽然有些工人领袖认为看到了美国从“USA”变为“USSA"的希望,虽然有的人叫嚷着要实行法西斯,虽然最高法院的确宣布很多新政法令违宪,但是,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2)材料二中马克思说“心动”的真实含义是什么?(4分)马克思说“心灰”的真实含义又是什么?(3分)

  材料三 邓小平模式是如何从历史上演变过来的?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路径障碍,试错反弹”,更具体地说,极“左”思潮体现的路径,使中国在““””中陷入到了绝境,形成“路径障碍”,而摆脱这一困境的办法,并不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执政精英预先根据某一种现成的蓝图施工,而是在实践与试错中,不断针对面临的具体矛盾、困难与问题进行政策调整……

  (3)为摆脱“路径障碍”,在实践中,邓小平在经济体制上怎样进行政策调整的?(3分)

  (10分)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遗产,主要由孔子的经过后代人修改和润色的教诲组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

  材料二 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

  材料三 唯天子受命干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君为臣纲。

  ——《春秋繁露》

  材料四 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朱子语类》

  (1)据材料一、二,指出孔子和孟子对君臣关系的主张。(2分)

  (2)材料三、四分别是怎样“修改和润色”儒家学说中君臣关系的?(2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先秦、西汉、南宋以后儒学地位发生的主要变化。(3分)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儒学对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的影响。(3分)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世界之政有二种:一曰有宪法之政(亦名立宪之政),二曰无宪法之政(亦名专制之政)。采一定之政治以治国民谓之政体。世界之政体有三种:一曰君主专制政体,二日君主立宪政体,三曰民主立宪政体。今日全地球号称强国者十数,除俄罗斯为君主专制政体,美利坚、法兰西为民主立宪政体外,自馀各国则皆君主立宪政体也。君主立宪者,政体之最良者也……立宪政体,亦名为有限权之政体;专制政体,亦名为无限权之政体。有限权云者,君有君之权,权有限;官有官之权,权有限;民有民之权,权有限。故各国宪法,皆首言君主统治之大权及皇位继袭之典例,明君之权限也;次言政府及地方政治之职分,明官之权限也;次言议会职分及人民自由之事件,明民之权限也……不知君权有限云者,非臣民限之,而宪法限之也……是故欲君权之有限也,不可不用民权;欲官权之有限也,更不可不用民权。宪法与民权,二者不可相离,此实不易之理,而万国所经验而得之也。

  ──梁启超《立宪法议》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通过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根据资产阶级“主权在民”原则,确立中华民国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约法仿照西方资产阶级国家构造了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现代政治体制。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三 序言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奋斗,终于在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人民革命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的宪政思想及其实践。(8分)

  (2)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部宪法的基本原则。两部宪法有何相同点?(7分)
看了高二下册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题的人还看:

1.2015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2.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3.高中历史必修1期中练习题及答案

4.高中历史必修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练习试卷

5.抗日战争高中历史试题

2194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