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历史学习方法 > 高中宋朝历史知识点整合

高中宋朝历史知识点整合

时间: 芷琼1026 分享

高中宋朝历史知识点整合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十九年。你知道哪些与宋朝相关的历史知识呢?接下来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高中宋朝历史知识点整合,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宋朝历史知识点:概述

  宋朝从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到1279年被元朝灭亡,共存在了319年。宋通常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北宋是与辽、夏、金对峙时期,而南宋则是偏安衰亡时期。北宋在统一北方地区后,经济、文化得到一定发展,海外贸易也很发达。范仲淹的“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虽然没有能完全实现北宋的长期强盛,但也解决了一些社会矛盾。而方腊、宋江起义则从侧面反映了宋朝的内部矛盾已经加深。

  金灭北宋后,南宋基本是偏安在江南地区,没有了北伐重新统一北方的雄图大略。岳飞的北伐在统治者看来也仅是为了更好地偏安,巩固自己的政权。南宋末年贾似道的贪权误国加速了南宋的灭亡。文天祥等人的力挽狂澜也无法阻挡其速亡的势头。最后,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勇壮烈多少掩饰了南宋灭亡的种种悲凉。

  后周恭帝继位后,命赵匡胤为归德节度使,归德军驻扎在宋州(今河南商丘)。次年,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即位,因其发迹在宋州,故国号曰“宋”,定都汴梁(今开封)。靖康年间,金兵攻陷汴京,北宋遂亡。徽宗第九子赵构在临安(今杭州)重建宋王朝,史称“南宋”。靖康年间(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东京,徽、钦二帝受金人掳去,北宋遂亡。赵构成为南宋第一代皇帝。后南迁设行在临安府(今杭州临安),偏安一隅。

  公元1276年,忽必烈破南宋行在临安,宋朝亡国。但是宋室和广大的爱国军民始终没有投降,拼命抵抗。文天祥在陆地组织军民反抗元军侵犯,陆秀夫等人和宋室在海上漂泊,组成行朝。有学者认为宋朝灭亡是“崖山之后无中华”。

  高中宋朝历史知识点:科举制度

  北宋建国后,就逐渐采取许多措施,严格考试程序,增加录取名额,提高被录取人的待遇,广泛地吸收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参加政权。从宋太祖后期起,举人经礼部试之后,必须再通过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才算合格。这样,被录取的人便成为“天子门生”。 宋太宗在位21年,通过科举而得官的将近一万人。宋仁宗在位41年,单由进士一科而得官的就有4517人。沼帔数量大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成为封建国家的忠顺臣仆,便巩固了宋朝的统治基础。

  军事部署;北宋统治者按照“守内虚外”的政策进行军事部署。禁军有一半驻防在京师及其附近,其余分戍全国各要冲地区,主要是为了镇压人民。边境上只屯驻较少量的禁军,对辽、西夏逐渐采取被动防守的方针。宋太宗曾这样说:“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解决中唐、五代以来藩镇跋扈的局面,对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客观上也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些措施虽然解决了中央与地方藩镇的矛盾,却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高中宋朝历史知识点:海外贸易

  (1)宋代同海外的联系比前代更广。宋代人对海外的地理概念比前人更加清晰,专门记载海外情况的著作就有《海外诸善地理图》、《诸蕃图》、《诸蕃志》、《岭外代答》等好几部,其中对非洲的记述比前代更为广博,如东非的层拨国(令桑给巴尔)、中理国(今索马里)。北非的木兰皮国(实指柏柏尔人在摩洛哥建立的阿尔摩拉维王朝)、施盘地国(似为埃及的杜姆亚特港)、默伽国(今摩洛哥)、勿斯里国(今埃及)等。宋代与中南半岛、南海诸国、大食诸国、西亚诸国的贸易比前代更为红火,与高丽、日本的来往也比前更为密切,高丽和日本都辟有专门对宋贸易的港口。

  (2)宋代进出口货物的种类、数量比前代更多。宋代进出口货物达410种以上。按性质可分为宝物、布匹、香货、皮货、杂货、药材等,单是进口香料,其名色就不下百种。由于品类繁多,为便于征税就把进口货物分为粗色(一般也很复杂。据日本学者藤原明衡《新猿乐记》统计,仅日本进口“唐物”就达41种)。进出口货物还有不同的来源和市场。如南海地区主要进口香料、宝物、皮货、食品;精刻的典籍主要销往高丽和日本。

  (3)宋代贸易港口更多,政府对海外贸易的管理更细。宋代对外贸易港口有20余处,设有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5个市舶司,市舶司下有的还设有市舶务、市舶场等下属机构。宋神宗元丰三年,政府正式修定“广州市舶条(法)”,委官推行,并援用于各市舶司。

  (4)宋代海外贸易的规模更大,经营者身份更复杂据吴自牧《梦梁录》记述,宋代海船可乘五六百人以上。海船很多,据推断,福州一地就有300余艘宽一丈二尺以上的海船。大批海外蕃客来华贸易且“住唐”,也有中国海商、水手住蕃的现象。宋代海外贸易接经营者身份可分官营和私营2类。官府经营又分2种:一种是国家之间的以交换礼物形式的所谓“贡”“赐”贸易。这种“贡”“赐”贸易是很频繁的。据《宋史》、《宋会要》等不完全。高丽向宋派出的使臣达30多次,另一种是宋政府派使臣到海外贸易。私商经营也分2种:一种是权贵和官僚:一种是民间商人,包括豪家大姓和中小商人。

  (1)从地理条件看。自唐代安史之乱后,吐蕃、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相继崛起,隔断了宋朝与海外的陆路联系,于是东南方的海路就成了宋朝对外贸易的唯一通道,海路贸易因而更加兴盛。

  (2)从国际环境看。十字军东征、塞尔柱突厥人的兴起,迫使活跃的阿拉伯商人把贸易视线转移到东方,向东方开辟商路,越来越多地出入我国沿海口岸。这就从客观上为宋代的海外贸易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3)从国内环境看。宋代是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时期。由于北方的战乱,人口流徙到南方,大量南徙的北方人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加上南方优越的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以及南方人经济观念受传统束缚相对较轻,有利于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耕地面积扩大了,稻、麦、茶、桑、甘蔗的种植更为普遍,产量很高,并成为出口产品,推动了海外贸易的发展。宋代的手工业部门如制瓷业、纺织业、矿冶业、金属制造业在前代的基础上均有所发展;活字印刷术使书籍大量出版成为可能。这些都为海外贸易提供了新货源。

  (4)从政府政策看。宋朝受辽、金的威胁逐渐退缩到东南一隅:政府军费和官俸开支浩大,每年还要负担沉重的“岁币”,不得不想方设法开辟新的财政来源,因而更加重视海外贸易。不仅进一步完善了建于唐代的市舶机构,而且疏浚海港,增辟口岸,制定条例,积极鼓励外商来华贸易,还对市舶官员招徕蕃商的成绩予以奖惩。同时,积极支持华商出海贸易。北宋中朝以后,海外贸易的收入一直占宋朝全年收入的很大比重,对此宋高宗慨叹道:“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之于民?联所以留意于此,庶几可以少宽民力耳。”

  (5)从技术条件看。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是宋代海外贸易的另一重要原因。宋代造船业的规模和制作技术,都比前代有明显的进步。东南沿海主要海港都有发达的造船业,所造海船载重量大、速度快、船身稳,能调节航向,船板厚,船舱密隔。载重量之大,抗风涛性能之佳,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航海技术的进步表现在海员能熟练运用信风规律出海或返航,通过天象来判断潮汛、风向和阴晴。舟师还掌握了“牵星术”、深水探测技术,使用罗盘导航,指南针引路,并编制了海道图。这些都大大促成了宋代海外贸易的兴盛。


猜你感兴趣的:

1.高中历史知识点整理

2.历史会考知识点:宋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

3.2017高中学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4.年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

5.2017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3159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