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历史学习方法 > 历史高中月考知识点总结

历史高中月考知识点总结

时间: 芷琼1026 分享

历史高中月考知识点总结

  历史是高中的重点考查科目,那么历史高中月考都有哪些知识点呢?接下来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历史高中月考知识点总结,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高中月考知识点: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一、英国工业革命:从工场手工业到大机器生产的飞跃过程,也称“产业革命”。

  1、前提条件:

  ①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前提)。

  ②海外贸易,殖民掠夺,积聚了丰厚的资本,扩展了海外市场。

  ③圈地运动,获得了大量雇佣劳动力。

  ④工场手工业,积累了大量的生产技术知识。

  ⑤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形成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广大的殖民地对工业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必要性)。

  2、过程及重要发明:

  ①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②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工业革命标志),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

  ③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汽船试航成功。

  ④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

  ⑤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二、工业革命的扩展:英国~欧洲~北美~世界

  1、法国(最早受到工业革命影响的国家之一)——(1)进程: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工业革命,19世纪20年代起,工业革命得到较快发展,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成为当时仅次于英国的工业国家。

  (2)进程:由于中小企业、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高利贷资本发达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法国企业经营分散,新技术、新机器的发明和推广比较困难,工业劳动力和工业资本相对缺乏,商品市场也不很景气,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法国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

  2、美国——(1)进程:18世纪晚期开始,19世纪以后发展迅速,涌出现许多新发明,如轧棉机、缝纫机等。特别是采用和推广了机器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促进了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和机器的普及。19世纪上半期工业革命结束。

  (2)优越条件:国内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国际环境优越,少受战争之害。大量外国移民涌入,提供了劳动力,还带来了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从事奴隶贸易和掠夺印第安人土地和财富,积累了大量资金。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受旧行会传统和习惯势力束缚较少。

  3、其它国家地区——德意志:19世纪30-70年代,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阻碍了工业革命的进程,普法战争后迅速发展。俄国:19世纪40-80年代。。日本:19世纪80年代。也陆续开始了工业革命。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1776年英国的亚当?斯密(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发表了《国富论》一书,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②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还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

  ③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着世界的面貌,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统治。

  ④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很快成为世界霸主。

  ⑤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大肆抢占商品市场,强占原料产地,拓展殖民地,奴役当地人民,加剧了当地的贫困落后,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⑥在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猛烈冲击了旧思想和旧制度。

  历史高中月考知识点:美国独立战争

  一、北美独立战争的背景——①英属北美殖民地经济发展较快,成为经济发展主流,各殖民地间经济往来日益密切,初步形成了统一市场。

  ②在长期的交流、融合中,英语成为共同的语言,产生了共同的文化,在此基础上,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③18世纪上半期,启蒙思想的传播使民族民主意识日趋增强(富兰克林和杰斐逊)。④英国的殖民统治、束缚了北美殖民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矛盾)。

  二、波士顿倾茶事件(导火线1773.12)——①为了反抗英国殖民当局的统治,殖民地人民展开了积极的斗争。

  ②1773年12月的一个夜晚,一群波士顿人登上一艘来倾销茶叶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商船,把茶叶倒入大海,这就是“波士顿倾茶事件”。

  ③英国政府采取高压手段进行压制,激起北美人民更强烈的反对。④1774年,各地代表齐集费城,召开了第一届大陆会议。商讨对付英国的办法。

  三、独立战争——①、1775年春英军与北美民兵在来克星顿交火,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②、1775年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把民兵整编为大陆军,任命华盛顿为总司令。第二届大陆会议成为政权机构。

  ③、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英属北美殖民地正式宣布独立(美国独立日)。

  ④、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是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⑤、法国、荷兰、西班牙参加对英作战,1781年10月北美英军在约克镇投降,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四、美国政体的确立——(1)背景:北美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建立了大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联合政权。资产阶级与种植园主决心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以便保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经过制宪会议的讨论。通过了1787年宪法。

  (2)理论来源:是17世纪~18世纪英法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洛克、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相互制衡学说的第一次实践,

  (3)内容:①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规定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主权,根据三权分立学说把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掌握(作用:避免了暴政的出现,防止权力过分集中)。

  ②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作用:否定了封建君主制),规定总统、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其局限性在于允许奴隶制合法存在,不承认黑人、印第安人具有同白人相等的权利。

  (4)1789年华盛顿当选第一任总统,组成了第一届联邦政府。

  五、北美独立战争的意义——性质: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意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完成了广泛的政治和社会经济改革,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对法国大革命和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

  历史高中月考知识点:欧洲启蒙运动

  一、启蒙运动的兴起

  (1)原因:①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封建专制制度成为其发展的严重障碍,要结束旧的制度,资产阶级首先必须做好舆论准备。②自然科学突飞猛进,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人们挣脱了封建迷信的束缚。

  (2)性质: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历史上称为启蒙运动。

  (3)内容: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号召取消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二、启蒙运动代表:

  1、英国早期著名的启蒙思想家——霍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提出最基本启蒙思想,但有落后封建色彩。提出社会契约,反对君权神授。不反对君主专制,他坚持统治者一旦获得授权,人民就要绝对服从,不可反悔。他认为世上本没有神,宗教不过是人类无知和恐惧的产物,但又提出宗教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霍布斯的代表作是《利维坦》。

  洛克:洛克的思想形成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迎合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的需要。他对霍布斯的思想进行了一些修正,认为人们按契约成立国家的目的之一就是保护私有财产,因此国家政权不应干涉臣民的财产。在政权形式上,他赞成君主立宪制,主张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处理外交事务的权力应该分属议会和君主。

  2、法国的启蒙运动(高潮原因: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高,封建专制制度日益腐朽)——(1)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反对君主专制,希望通过“开明”的君主实 行改革,过渡到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

  (2)孟德斯鸠:发展了英国思想家洛克的分权学说,明确提出了三权分立的原则,立法权(由人民集体享有)、司法权(独立)、行政权(君主享有)三者互相独立而又互相监督,以权力的"制约和平衡"为思想核心。对反封建专制制度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代表作:《论法的精神》。

  (3)卢梭:提倡“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否定封建王权,重视公共意识,反对任何个人因谋私利而违反公共意志。

  (4)狄德罗和“百科全书派”:《百科全书》反映了当时的一切科学成就,宣扬科学和理性。反对迷信和专制,影响很大,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心。

  三、启蒙运动的影响:

  ①有力的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②法国声势浩大的启蒙运动对法国封建制度进行了深刻揭露,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③启蒙运动还陆续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动摇着封建统治。启蒙思想家们宣扬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等思想原则得到广泛传播,形成了强大的社会思潮,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④启蒙思想家们的许多著作也逐渐被介绍到中国和日本等亚洲国家,激励着那里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


猜你感兴趣的:

1.2017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知识点

2.2017会考历史重点知识点总结

3.2017高中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4.2017年高中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5.2017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3372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