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小学学习方法 > 六年级方法 > 六年级数学 >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资料(2)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资料(2)

时间: 嘉馨975 分享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资料

  六年级-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3

  五 应用

  (一)整数和小数的应用

  应用题解题步骤:

  a 审题理解题意:了解应用题的内容,知道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读题时,不丢字不添字边读边思考,弄明白题中每句话的意思。也可以复述条件和问题,帮助理解题意。

  b选择算法和列式计算:这是解答应用题的中心工作。从题目中告诉什么,要求什么着手,逐步根据所给的条件和问题,联系四则运算的含义,分析数量关系,确定算法,进行解答并标明正确的单位名称。

  C检验:就是根据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进行检查看所列算式和计算过程是否正确,是否符合题意。如果发现错误,马上改正。

  (7)常见的数量关系:

  总价= 单价×数量 路程= 速度×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效 总产量=单产量×数量

  3典型应用题

  (1) 平均数问题:解题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和与之相对应的总份数。

  (2)归一问题:解题关键:从已知的一组对应量中用等分除法求出一份的数量(单一量),然后以它为标准,根据题目的要求算出结果。

  例 一个织布工人,在七月份织布 4774 米 , 照这样计算,织布 6930 米,需要多少天?

  分析:必须先求出平均每天织布多少米,就是单一量。 693 0 ÷( 477 4 ÷ 31 ) =45 (天)

  (3)归总问题:

  例 修一条水渠,原计划每天修 800 米 , 6 天修完。实际 4 天修完,每天修了多少米?

  分析:因为要求出每天修的长度,就必须先求出水渠的长度。所以也把这类应用题叫做“归总问题”。不同之处是“归一”先求出单一量,再求总量,归总问题是先求出总量,再求单一量。 80 0 × 6 ÷ 4=1200(米)

  (4) 和差问题:

  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以及他们的差,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差问题。

  解题关键:是把大小两个数的和转化成两个大数的和(或两个小数的和),然后再求另一个数。

  解题规律:(和+差)÷2 = 大数 大数-差=小数

  (和-差)÷2=小数 和-小数= 大数

  例 某加工厂甲班和乙班共有工人 94 人,因工作需要临时从乙班调 46 人到甲班工作,这时乙班比甲班人数少 12 人,求原来甲班和乙班各有多少人?

  分析:从乙班调 46 人到甲班,对于总数没有变化,现在把乙数转化成 2 个乙班,即 9 4 - 12 ,由此得到现在的乙班是( 9 4 - 12 )÷ 2=41 (人),乙班在调出 46 人之前应该为 41+46=87 (人),甲班为 9 4 - 87=7 (人)

  (5)和倍问题:

  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求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倍问题。

  解题关键:找准标准数(即1倍数)一般说来,题中说是“谁”的几倍,把谁就确定为标准数。求出倍数和之后,再求出标准的数量是多少。根据另一个数(也可能是几个数)与标准数的倍数关系,再去求另一个数(或几个数)的数量。

  解题规律:和÷倍数和=标准数 标准数×倍数=另一个数

  例:汽车运输场有大小货车 115 辆,大货车比小货车的 5 倍多 7 辆,运输场有大货车和小汽车各有多少辆?

  分析:大货车比小货车的 5 倍还多 7 辆,这 7 辆也在总数 115 辆内,为了使总数与( 5+1 )倍对应,总车辆数应( 115-7 )辆 。

  列式为( 115-7 )÷( 5+1 ) =18 (辆), 18 × 5+7=97 (辆)

  (6)植树问题:

  解题关键:解答植树问题首先要判断地形,分清是否封闭图形,从而确定是沿线段植树还是沿周长植树,然后按基本公式进行计算。

  解题规律:不封闭

  棵树=段数+1 棵树=总路程÷株距+1

  株距=总路程÷(棵树-1) 总路程=株距×(棵树-1)

  封闭植树

  棵树=总路程÷株距 株距=总路程÷棵树 总路程=株距×棵树

  (9)年龄问题:

  解题关键:年龄问题与和差、和倍、差倍问题类似,主要特点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年岁不断增长,但大小两个不同年龄的差是不会改变的,因此,年龄问题是一种“差不变”的问题,解题时,要善于利用差不变的特点。

  (10)鸡兔问题:

  解题关键:解答鸡兔问题一般采用假设法,假设全是一种动物(如全是“鸡”或全是“兔”,然后根据出现的腿数差,可推算出某一种的头数。

  解题规律:(总腿数-鸡腿数×总头数)÷一只鸡兔腿数的差=兔子只数

  兔子只数=(总腿数-2×总头数)÷2

  如果假设全是兔子,可以有下面的式子:

  鸡的只数=(4×总头数-总腿数)÷2

  兔的头数=总头数-鸡的只数

  (二)分数和百分数的应用

  1 分数乘法应用题: 是指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特征:已知单位“1”的量和分率,求与分率所对应的实际数量。

  解题关键:准确判断单位“1”的量。找准要求问题所对应的分率,然后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正确列式。

  3 分数除法应用题:

  特征:已知一个实际数量和它相对应的分率,求单位“1”的量。

  解题关键:准确判断单位“1”的量把单位“1”的量看成x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方程,或者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列算式,但必须找准和分率相对应的已知实际

  数量。

  4 出勤率

  发芽率=发芽种子数/试验种子数×100%

  小麦的出粉率= 面粉的重量/小麦的重量×100%

  产品的合格率=合格的产品数/产品总数×100%

  职工的出勤率=实际出勤人数/应出勤人数×100%

  5 工程问题:

  是分数应用题的特例,它与整数的工作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探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个数量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应用题。

  解题关键: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工作效率就是工作时间的倒数,然后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公式。

  数量关系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合作时间

  6 利息

  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六年级-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4

  第三章 代数初步知识

  一、用字母表示数

  1 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用字母表示数,可以把数量关系简明的表达出来,同时也可以表示运算的结果。

  3 用字母表示数的写法

  数字和字母、字母和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记作“.”,或者省略不写,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当“1”与任何字母相乘时,“1”省略不写。

  二、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1、弄清题意,确定未知数并用x表示;2、找出题中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3、 列方程,解方程; 4、检查或验算,写出答案。

  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

  * 综合法:从已知到未知。

  * 分析法:从未知到已知。

  三 比和比例

  (1) 求比值和化简比

  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是互质的数。

  (2)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比例尺分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3)按比例分配

  方法:首先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 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1)解比例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3 正比例和反比例

  (1) 成正比例的量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y/x=k(一定)

  (2)成反比例的量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x×y=k(一定)

  第四章 几何的初步知识

  一 线和角

  (1)线

  * 直线 直线没有端点;长度无限;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 射线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长度无限。

  * 线段 线段有两个端点,它是直线的一部分;长度有限;两点的连线中,线段为最短。

  * 平行线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长度都相等。

  * 垂线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相交的点叫做垂足。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线的长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2)角

  角的分类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二 平面图形

  1长方形特征 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有两条对称轴。

  2正方形特征: 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有4条对称轴。

  3三角形特征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内角和是180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有三条高。

  三角形按角分为 锐角三角形 :三个角都是锐角。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等腰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各为45度,它有一条对称轴。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 按边分 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不相等。 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度相等;两个底角相等;有一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都相等;三个内角都是60度;有三条对称轴。

  4平行四边形特征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相对的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相邻的两个角的度数之和为180度。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5 梯形特征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中位线等于上下底和的一半。 等腰梯形有一条对称轴。

  6、 圆

  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r表示。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每条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d表示。 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同一个圆里,直径等于两个半径的长度,即d=2r。

  圆的大小由半径决定。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圆的周长 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示。

  7、扇形 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读作“弧AB”。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

  扇形有一条对称轴。

  三 立体图形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圆锥

  圆柱的认识 圆柱有三个面组成。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 圆柱有一个曲面叫做侧面。 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计算公式 s侧=ch s表=s侧+s底×2 v=sh/3

  圆锥 圆锥的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个曲面。 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测量圆锥的高: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把圆锥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扇形。

  计算公式 v= sh/3

  圆柱和圆锥

  底面积和高相等: 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的3倍 圆锥的体积=圆柱的体积1/3

  体积和底面积相等:圆柱的高=圆锥高的1/3 圆锥的高=圆柱高的3倍

  体积相等,高相等:圆柱的底面积=圆锥底面积的1/3 圆锥底面积=圆柱底面积的3倍

  -第五章 简单的统计

  一 统计表

  组成部分

  * 一般分为表格外和表格内两部分。表格外部分包括标的名称,单位说明和制表日期;表格内部包括表头、横标目、纵标目和数据四个方面。

  (四)制作步骤

  1搜集数据

  2整理数据: 要根据制表的目的和统计的内容,对数据进行分类。

  3设计草表: 要根据统计的目的和内容设计分栏格内容、分栏格画法,规定横栏、竖栏各需几格,每格长度。

  4 正式制表: 把核对过的数据填入表中,并根据制表要求,用简单、明确的语言写上统计表的名称和制表日期。

  二 统计图

  1 条形统计图

  优点: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注意:画条形统计图时,直条的宽窄必须相同。 取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的多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 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表示不同项目的直条,要用不同的线条或颜色区别开,并在制图日期下面注明图例。

  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2)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线的宽度和间隔。

  (3)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深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4)按照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注明数量。

  2 折线统计图

  优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注意:折线统计图的横轴表示不同的年份、月份等时间时,不同时间之间的距离要根据年份或月份的间隔来确定。

  制作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2)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折线的位置,确定直线的宽度和间隔。

  (3)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深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4)按照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并注明数量。

  3扇形统计图

  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数。

  优点: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制扇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1)先算出各部分数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

  (2)再算出表示各部分数量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3)取适当的半径画一个圆,并按照上面算出的圆心角的度数,在圆里画出各个扇形。

  (4)在每个扇形中标明所表示的各部分数量名称和所占的百分数,并用不同颜色或条纹把各个扇形区别开。

  知识补充:

  举例说明什么是回文数?

  回文数:从左边开始念和从右边开始念完全相同,这样的数叫做回文数。1234321。

  为什么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说明这一原因。举例:一颗白菜3元,买4颗,再买五元钱的土豆。应该先算出白菜的钱数:3×4=12元,再加上土豆的钱数。因此,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小括号作用是什么?

  改变运算顺序。

  “0”都有哪些意义?

  什么都没有;起点——尺子;界限——温度计;占位——计算。

  “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

  从两个方面说明:找不到商。例如:2÷0

  找不到确定的商。例如:0÷0

  各种统计图、表的优势是什么?怎样选择使用?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直观地反映数量的多少;易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

  折线统计图:既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更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易于表现变化趋势

  扇形统计图:表示部分在总体中的百分比,易于显示数据相对总数的大小。

2322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