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小学学习方法 > 六年级方法 > 六年级语文 >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

时间: 桂香1115 分享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

  掌握考试的题型对我们复习很重要,所以在语文期末考试之前,我们讨多做语文试题,进一步熟悉考试题型。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冀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希望对大家有用!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一

  1、看拼音写词语

  chú fánɡ cìwei wǎn lián xiánɡ xì huǎnɡ rán dà wù

  ( ) ( ) ( ) ( ) ( )

  kū shòu shì shì wén zhānɡ ké sou hú lún tūn zǎo

  ( ) ( ) ( ) ( ) ( )

  2、选词填空

  深奥 深刻

  ①伯父的话虽然太( ),不容易理解,但伯父严肃的表情给我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

  去世 逝世

  ②爷爷( )了,我们一家人都很悲痛。

  ③鲁迅先生( )了,许多人怀着崇敬和悲痛来悼念他。

  只有……才…… 既然……就…… 哪怕……也……

  ④( )刻苦学习,( )能取得好成绩。

  ⑤你( )不甘落后,那( )应该奋起直追。

  3、写出两句鲁迅的名言

  ①

  ②

  4、修改病句。 ⑴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⑵李老师光荣地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的称号。

  ⑶妈妈常对我说起那过去的往事,要我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⑷我们从小要学会爱劳动的好习惯。

  含英咀华

  鲁迅与萧红

  一九三四年十月,一个二十三岁的东北姑娘,突然闯进鲁迅先生的生活来,她立即引起鲁迅先生的注意。先生待她如亲人,又视她如调皮的女儿,她就是萧红。

  一个陌生的东北姑娘,从遥远的关外来到举目无亲的上海。原来一颗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心,被几年的流浪生活打击得已经冰冷了。然而,当她找到鲁迅先生以后,她的希望产生了,心里的冰块开始融化了。

  在这以前,这世界上已经有了一个寂寞的萧红,一个在生活中挣扎搏斗的东北姑娘。萧红呢,从小得不到父爱,没有家庭的温暖,她把鲁迅当作老师和父亲。原来的一双对人间有些怀疑的眼睛,一下子便明亮起来;一个孤立无援的贫弱女孩子一下子找到了自己的家。

  鲁迅先生的一家同这个东北姑娘一见如故。鲁迅先生喜欢她,关怀她;许广平同情她,爱她,处处照应她。甚至连小海婴(周海婴,鲁迅先生的独生儿子)也不愿意离开这位年轻的、梳着两条小辫子的东北阿姨。萧红成了鲁迅先生家中的常客,亲密得宛如一家人。

  萧红,正是由于鲁迅先生的帮助闯进了上海文坛。从此,一股沁人心脾、清新如朝霞的风便吹进了文艺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才华的青年女作家诞生了。

  萧红在文坛上健步地奔跑。人们看到她前进的脚印下,也流着一位慈祥老人的汗珠,这位老人正是伟大的鲁迅。

  1、选择带点字正确的解释在序号上打“√”。

  举目无亲 (①抬起 ②全 ③推选 ④举动)

  一见如故 (①原来的 ②原因 ③朋友 ④故意)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

  (1)“当她找到鲁迅先生以后,她的希望产生了, 心里的冰块开始融化了。”

  “心里的冰块”是指萧红

  “冰块开始融化了。”是因为

  (2)萧红在文坛上健步地奔跑。人们看到她前进的脚印下,也流着一位慈祥老人的汗珠,这位老人正是伟大的鲁迅。”

  “健步奔跑”是指

  “汗珠”喻指

  3、你认为文章歌赞的是( )

  ① 鲁迅对青年人的帮助 ② 萧红才华出众 ③ 鲁迅与萧红的友谊

  4、对于鲁迅,你听老师讲过,也读过介绍他的文章,那么你心目中的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三思而行

  学完这一单元,我最大的收获是①

  ② ③ 今后还需要努力的地方是 。

  精雕细琢

  在这么多年的成长过程中,一定有一些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也许是你的父母、老师,也许是你的同学、伙伴,也许是曾帮助过你的一个陌生人……以《留在心里的印象》为题写一篇写人的记叙文。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二

  一、文学常识

  1、毛泽东:(1893.12.26—1976.9.9),湖南湘潭韶山人。字润之,笔名子任。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2、长征:指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自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战略转移。

  3、周恩来:(1898.3.5---1976.1.8)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1949~1976),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淮安。

  4、何其芳:(1912—1977) 原名何永芳,出生于四川万县人。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

  5、邱少云:(1931—1952.10.12.), 四川重庆铜梁人, 1949年入伍,1951年在抗美援朝战役中牺牲。

  6、抗美援朝:(1950.6---1953.7)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犯,保卫中国安全,派出志愿军于1950年6月至1953年7月赴朝进行的正义战争。朝鲜停战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又帮助朝鲜人民为战后的恢复和建设作了大量的工作。1958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返回祖国。

  二、字词。

  1、“丸” 结构,部首 ,再查 画;音序 ,再查音节 。第二画是 ,名称是 。

  2、扫查字典的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 )翻到检字表的25页,找到“讠”字部;( )老师让我们用部首查字法查“诫”字;

  ( )翻到正文的239页,找到了“诫”字;( )我先确定“诫”字的部首是“讠”部,共有两画;( )再数一数“戒”字有7笔,又在“讠”部的七画中找到了“诫”字,它在正文的239页。( )在“部首目录”中查二画,找到“讠”部在检字表的25页。

  3、重点字词。加点的字注音或写意思。

  磅 礴 、岷山、只等闲、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 、铁索寒、尽 开颜、蒙眬、浏览、伪 装、歼 灭、栩栩 如生、画龙点睛、赞不绝口、东拉西扯、东张西望、南腔北调、南征北战、前因后果、前呼后拥、左邻右舍、纹丝不动、左顾右盼、风雨交加、匠心独运、手舞足蹈

  别具一格 、巧夺天工、恍然大悟 、心领神会 、怡 然自得、居高临 下

  4、给下列成语中带点的字注音。

  随声附和 揠苗助长 有恃无恐 张冠李戴 有的放矢 宁死不屈

  自给自足 万马奔腾 调兵遣将 因陋就简 不屈不挠 赞叹不已

  好高骛远 高瞻远瞩 惟妙惟肖 前仆后继 前赴后继 南辕北辙

  5、在括号里填题词。

  一( )文件 一( )写字台 两( )转椅 一( )台灯 一( )时间

  两( )绿茶 一( )花生米 一( )房子 一( )圆圈 一( )文章

  三、句子。

  1、判断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⑴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

  ⑵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⑸这怎么忍受得了呢?( )

  ⑶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⑺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 )

  ⑷ 敌人控制的“391”高地,像一颗毒牙,揳入我们志愿军的阵地。( )

  ⑹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

  2、选择下列句子中的破折号的作用。A、解释说明;B、话题突然转变;C、声音延长的拟声词后。

  ⑴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熄灭。( )⑵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10.12。( )

  ⑶“呜——”火车开动了。( )⑷“今天好冷哦!——你下课都做了些什么?”小明问。( )

  四、重点句子、段落理解。

  1、读《长征》一诗填空:①总括全诗的诗句是 。②诗中“细浪”“泥丸”各指什么?表现了红军 精神。③“暖”字表现了 ;“寒”字烘托了 。④表现取得长征胜利后喜悦心情的诗句是: 。

  2、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说:“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①这句话反映了总理的 和 两个特点。②从这些句子能看出这两个特点: 。

  3、我也站起来,没留意把小转椅的上部带歪了。总理过来转椅扶正,就走到进而里面去了。

  这句话反映了总理 的品质。

  4、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熄灭。①“我不敢看”是因为 ;“我忍不住不看”是因为 。②从中你体会到作者的 思想感情,画出体现这一点的词语。

  ③从这一段描写,你体会到邱少云 的精神。

  5、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这位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⑴用“ ”画出文中表现邱少云心里活动的句子。

  ⑵为什么称他为伟大的战士?

  6、应背诵的段落、文章。《长征》(默写);《一夜的工作》最后两个自然段;《我的战友邱少云》6、7、8自然段。积累运用的“读读背背”。

  五、作文:观后感或读后感。(多读读优秀的文章)。


猜你喜欢:

1.六年级语文考试的试题及答案

2.2015—2016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3.2015年到2016年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4.冀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5.六年级上册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6.冀教版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375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