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小学学习方法 > 三年级方法 > 三年级数学 > 2017三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单元试卷

2017三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单元试卷

时间: 雪丽856 分享

2017三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单元试卷

  学三年级的数学没有捷径可走,保证三年级数学做题的数量和质量是学好数学的必由之路。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三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单元试卷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三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单元试卷题目

  一、想一想,填一填。(20分)

  1、最大的两位数除以最大的一位数,商是(    )。

  2、60÷3=(  ),商的最高位在(  )位上,商是(  )位数。

  3、把42个梨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   )个。

  4、有73个苹果,平均分给幼儿园2个班的小朋友,每班分(  )个,还剩(  )个。

  5、(  )÷5=14……3

  6、在有余数的除法里,(   )×(   )+(   )=被除数

  7、根据2499÷7=357,直接得出357×7=(   )。

  8、56÷4可以读作(       ),也可以读作(       )。

  9、60里面有(  )个十,93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10、最大的三位数除以最大的一位数,商是(   )。

  二、对号入座(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8分)

  1、64÷2=(  )   A、23    B、32     C、5

  2、88除以7,商是(  ),余数是(  )。

  A、11……11    B、12……4    C、13……3

  3、商是16,除数是3,余数是2,被除数是(  )。   A、22  B、50  C、35

  4、94÷4的商的最高位在(   )位上。    A、十位     B、个位

  5、72÷6(  )72÷3    A、>    B、<     C、=

  6、45÷3=15,正确的验算方法是(   )。

  A、15×3   B、45×3   C、15÷3

  7、合唱队男生有5人,女生有21人,要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 )人。

  A、12    B、13    C、14

  8、一个文具盒的价格是3元,39元可以买(  )个这样的文具盒。

  A、31    B、13    C、12

  三、慧眼识真(对的打“√”,错的打“×”)(8分)

  1、84÷2÷2=84÷2       (  )

  2、验算有余数的除法,用“商×除数+余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  )

  3、72÷2的商与72÷3的商大小相等。(  )

  4、60÷3的商是2。(  )

  5、(  )÷3=31……(  ),两个括号里只能填65和2。(  )

  6、在除法里,余数是7,除数最小是6。(  )

  7、用1元钱买了同样的2本练习本,找回了2角钱,每本练习本5角钱。

  8、王老师将30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幼儿班的小朋友,每个幼儿班的小朋友可以分得15个苹果。(  )

  四、比大小(在○里填上“>”“<”或“=”)(6分)

  90÷6○90÷5   42÷3○64÷4   24÷2○72÷6

  45÷3○75÷5   33×3○33÷3   28×2○28÷2

  三年级数学学习方法

  第一、加强小学三年级学生运用“数概念”的能力培养。

  有不少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常只重算法,忽视数概念的掌握和算理的理解。因而只能机械地应用学过的东西,或简单地模仿做过的例题,不能在变化了情况下迁移;或者只知道一些定义,而不能全面掌握属于这一概念的东西。

  例如,学生能说出什么是圆的半径,但在作图或解题时又常常只能举出垂直方向上的半径,不能反转过来去解决逆向问题,没有纳入到一般的范畴或嵌入数概念体系的认知结构中去。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算法和演算过程,尤其要重视数概念的掌握和算理的理解,加强小学生运用数概念的能力培养。三年级数学中,会出现长度单位的认识,什么千米、毫米、厘米,很多孩子总是无法记清楚,怎么办呢?请大家伸出自己的右手,手心面向自己,从小拇指到大拇指,依次为: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两指之间的距离大小表示进率的大小。你们看,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每相临的两指间的距离相等,也就表示毫米、厘米、分米、米每相临两个单位间的进率相等,都是10。而毫米与分米、厘米与米间的进率为100,毫米与米之间的进率为1000,食指与大拇指之间的距离较大,也是1000。记住单位对应的拇指,这个换算就变得十分简单而且准确了。

  第二、重视和加强发展小学三年级学生“空间关系”的知觉能力。

  数和形是不可分开的。因此,学生掌握空间关系的知觉能力也是小学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三年级下册如用圆圈图(韦恩图)向学生直观的渗透集合概念。让他们感知圈内的物体具有某种共同的属性,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一个集合。

  第三、观察活动:

  所谓观察是指学生对客观事物或某种现象的仔细察看,因而是一种有意注意。培养的途径是:教师提供的“客观事物或某种现象”特征有序、背景鲜明,而且要给出一些观察的思考题。这样有助于学生明确观察目标,进而使他们边观察,边思考,边议论,边作观察记录,以发现数学规律、本质。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根据例证得到三个等式:

  (5+3)×2=5×2+3×2

  (6+4)×30=6×30+4×30

  (25+9)×4=25×4+9×4

  教师要求学生结合下面的两个思考题观察上面的三个等式都具有什么相同点(即规律)。①竖里观察,等式的左边都有什么特点?等式右边又有什么特征?②横里观察,等式的左边与右边有怎样的关系?

  教师再要求学生把记录的文字:两个加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两个积的和,两个加数分别与一个数相乘……整理一下就得到了“乘法分配律”。

  三年级数学复习指导

  概念课

  要重视教学过程,要积极体验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要把知识的来龙去脉搞清楚,认识知识发生的过程,理解公式、定理、法则的推导过程,改变死记硬背的方法,这样我们就能从知识形成、发展过程当中,理解到学会它的乐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习题课

  要掌握“听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做一遍,做一遍不如讲一遍,讲一遍不如辩一辩”的诀窍。除了听老师讲,看老师做以外,要自己多做习题,而且要把自己的体会主动、大胆地讲给大家听,遇到问题要和同学、老师辩一辩,坚持真理,改正错误。在听课时要注意老师展示的解题思维过程,要多思考、多探究、多尝试,发现创造性的证法及解法,学会“小题大做”和“大题小做”的解题方法,即对选择题、填空题一类的客观题要认真对待绝不粗心大意,就像对待大题目一样,做到下笔如有神;对综合题这样的大题目不妨把“大”拆“小”,以“退”为“进”,也就是把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拆成或退为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把这些小题、简单问题想通、想透,找出规律,然后再来一个飞跃,进一步升华,就能凑成一个大题,即退中求进了。如果有了这种分解、综合的能力,加上有扎实的基本功还有什么题目难得倒我们。

  复习课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有一个清醒的复习意识,逐渐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从而逐步学会学习。数学复习应是一个反思性学习过程。要反思对所学习的知识、技能有没有达到课程所要求的程度;要反思学习中涉及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这些数学思想方法是如何运用的,运用过程中有什么特点;要反思基本问题(包括基本图形、图像等),典型问题有没有真正弄懂弄通了,平时碰到的问题中有哪些问题可归结为这些基本问题;要反思自己的错误,找出产生错误的原因,订出改正的措施。在新学期大家准备一本数学学习“病例卡”,把平时犯的错误记下来,找出“病因”开出“处方”,并且经常拿出来看看、想想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怎么改正,通过你的努力,到中考时你的数学就没有什么“病例”了。并且数学复习应在数学知识的运用过程中进行,通过运用,达到深化理解、发展能力的目的,因此在新的一年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做一定数量的数学习题,做到举一反三、熟练应用,避免以“练”代“复”的题海战术。


看过三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单元试卷的人还看了:

1.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

2.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卷

3.三年级上册数学试卷及答案

4.三年级上册数学试卷答案

147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