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小学学习方法 > 四年级方法 > 四年级语文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学设计

时间: 嘉馨975 分享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学设计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是四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一篇选学科普课文。学习啦小编为四年级语文老师整理了《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课文教学设计,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讲述的三种动物共栖现象,弄清动物共栖的原因,

  2、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讲述的三种共栖现象,弄清它们共栖的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什么是共栖。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请同学们看视频。看了视频后你想说什么?

  2、是呀!同学们,在自然界里有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共栖。你们想了解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课《有趣的动物物共栖现象》。(板书课题)

  3、读准“栖”字的读音。它有两种读音,这个字原来的意思是鸟在树上停息,也泛指居住或停留。表示居住或停留的意思时读“qī”,表示不安定的时候读“xī”。 齐读课题1遍。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那课文中写了哪几组动物的共栖现象呢?(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2、师生交流(出示图片,读准动物名称,师板书)

  这些动物为什么能够共栖呢?我们接着来学习。课件出示合作学习要求。

  三、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课文)

  1 小组合作填下表。(小组商量,选择你们喜欢的一种共栖现象来合作学习。)

  2、不会读的词查字典。(在课本上注上拼音),

  3、不理解的词或好词抄下来。

  小组评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交流学习情况

  (1)学习小组上来汇报。

  四、学习课文第1小节

  出示课文第1小节

  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什么叫做共栖?课文第1自然段就很好地

  解释了“共栖”,(课件出示)自己读读看,谁来为我们读读。

  2、更加简洁地说,句子中有两个成语就明确地告诉了我们“共栖”的意思(指

  说:“朝夕与共、和睦相处”)

  3、理解“朝夕与共、和睦相处” 。“朝夕与共”说明——时间长,“和睦相处”

  说明——关系好。

  4、小结:不管是在外形上,还是其他方面,这些动物是那么“水火不相容”,但

  它们却这样不可思议地生活在一起,多么有趣呀!

  五、知识拓展

  六、人文教育

  1. 学习了课文,同学们一定深有感触,现在,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

  2. 把你最想说的那句话写在表格的旁边,我请一组的同学到黑板上写一写。

  七、出示学以致用

  八、推荐课外书。

  九、板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会读“皱褶、剔牙、孵卵育雏、产卵生蛆”,读准“栖、缝、薄、血”等多音字,理解“朝夕与共、和睦、寝食不安”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动物共栖的现象,能初步用串联三种动物共栖现象的方法说说主要内容。

  3.通过删除比较、换词体会等方法,感受科普文生动形象、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学习“先呈现两种动物的共栖现象,后介绍共栖原因”的构段方式,能模仿介绍一种共栖的现象,初步体念把科普知识介绍得生动有趣的写法。

  教学流程:

  一、呈现预习成果

  (课前板书课题)

  1.齐读课题,指导读准“栖”,说说意思,能用“栖”组个词。

  2.释“共栖”(指名说——划出文中词——板书——理解“朝夕与共”——齐读)

  1)用文中的两个词语来说说“共栖”的意思。

  3.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有哪些动物共栖?为什么能共栖?有趣体现在哪里?)

  4.检查预习效果:

  1) 词语

  产卵生蛆 孵卵育雏 寝食不安(读准音,了解“蛆”)

  皱褶 剔牙 闲暇(读准音,结合图片了解“皱褶”)

  2) 句子

  皱褶缝里面的皮肤很薄,常常钻进一些吸血的蝇、虻等昆虫。这些昆虫在里面产卵生蛆,搅得它寝食不安。

  {读准多音字、读通句子)

  3) 课文介绍了哪些动物的共栖现象? (随机板书)

  二、梳理文章脉络,把握主要内容

  1.速读全文,思考:这些动物为什么能成为朝夕与共、和睦相处的朋友?(以犀牛与犀牛鸟这部分内容为例)

  2.交流:指名说,随机引导学生概括地说

  (适当板书提点:)

  犀牛鸟 犀 牛

  燕千鸟 鳄 鱼

  金黄鼠 百舌鸟

  从表面看,它们之间“水火不相容”,然而令人难以相信的是它们居然能够朝夕与共,和睦相处,还非常有趣,具体体现在哪里?找找有关的句、词语,并说说体会?

  三、聚焦语言,细品,感受语言的生动、富有情趣

  1.第二自然段

  导读要求:读段——找句——圈词——谈体会

  引导、启发、点拨处:

  1) 豹、狮和大象都不敢惹它,一种黑色的小鸟却可以在它的身上蹦来跳去,这里啄啄,那里

  啄啄。

  策略预设:

  ① 删去“这里啄啄,那里啄啄”比较,体会词语的生动形象,富有画面感。

  ② 结合“不敢惹它”,滚动学习前文描写犀牛外形特点句,感受词语的情趣性。

  2)犀牛鸟非常机灵,还能为犀牛放哨。周围一有异常的动静,它就惊飞起来,叫个不停, 向犀牛报警。

  策略预设:

  ① 关注“放哨”“报警”,结合生活情境感受语言拟人手法的准确运用,体会词语的情趣美。

  ② “一„„就„„”通过换关联词比较,感受具体语言的准确、生动、富有画面感。

  3)这些昆虫在里面产卵生蛆,搅得它寝食不安。

  策略预设:

  将“寝食不安”换成“难受”细品,感受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2.学生个体学习,品味三、四段部分语句

  师:其实,这么有意思的语言在第三、四段中也有很多,下面就请大家轻轻地读读三、四自然段,同样用你喜欢的符号标记出那些句子和词语,好好体会,然后把你的感受与同桌分享。

  (交流,学生自由畅说,教师以欣赏者的角度穿插。)

  师:同学们都很会合作学习,老师相信,你一定发现了更多的精妙之趣,积累了更多的精彩语

  句。我也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我最喜欢的语言,可以吗?请看屏幕,[出示:闲暇时„„]我想邀请大家一起来读,愿意吗?(师生齐读)多么有趣的画面,多么默契的一对朋友,多有情趣的动物世界啊!难怪课文这样来命题——

  3.聚焦段落结构,理清段落层次

  1)引导发现二、三段结构特色,按“现象——原因”给段分层

  2)关注连接词“原来”

  4.小结语段结构特点、语言特点

  四、拓展视野、尝试写段

  1.师:同学们,动物世界中的共栖现象种类繁多,有像课文例举的这类凶猛强大的动物与弱小

  无比的动物共栖的,比如文章中的——也有巨兽与小雀共栖的,比如文章中的——,其实还有很多,看部分资料:

  1) 野山羊和火鸡 ;

  2) 鱼儿和清洁虾共栖;

  3) 文鸟和野蜂共栖 ; 等等

  2.师:有一个同学他就依照课文第二自然的写法,写了两种动物的共栖现象,我们去看一看—

  —[出示打乱顺序的语句]

  题目:形影不离的鲨鱼和向导鱼

  1.奇怪的是,它身边却经常跟随着一群身长不过30厘米的小家伙——向导鱼。

  2.鲨鱼为海中霸王,生性凶猛且专食其他许多鱼类。

  3.而向导鱼呢,则捡拾鲨鱼吃剩下的残渣。

  4.鲨鱼为什么能容忍向导鱼生活在其身边而不食之?

  5.原来,它们之间是天然的合作伙伴关系。

  6.向导鱼为鲨鱼作向导,把它引到群鱼聚集的海面,让鲨鱼吞食那些无辜的同类。

  (顺序为2、1、4、5、6、3)

  1)生尝试排序——交流(关注结构)

  2)尝试将部分语言写具体、写生动

  3)交流,比较(关注语言是否准确、形象、富有情趣)

  再次小结语段结构、语言特点,肯定学生的习得,激励学生课后搜集信息了解更多的动物共栖现象,鼓励再次尝试写话

  板书:

↓↓↓ 下页更多"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学设计" ↓↓↓

2469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