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语文学习>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蜀道难》练习试题

时间: 朝燕820 分享

  高一是打基础的一年,那么,在这一年里,对于语文的学习往往在平时要如何去做练习呢?接下来不妨和学习啦小编一起来做份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蜀道难》练习试题,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蜀道难》练习试题及答案

  一、基础考查

  1.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庄生晓梦迷蝴蝶蓝田日暖玉生烟

  B.只是当时已惘然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C.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百年多病独登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解析:选C。C.均为介词,比。A.名词,对男子的尊称/名词,生成、出现;B.形容词的词尾,……的样子/代词,这样;D.名词,疾病/动词,担心、忧虑。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可以横绝峨眉颠       B.铁骑突出刀枪鸣

  C.老大嫁作商人妇 D.只是当时已惘然

  解析:选D。D.惘然:失意的样子;心里好像失掉了什么东西的样子,古今意义相同。A.可以:古义为“可以凭借”,今义为“可能或能够;许可”。B.突出:古义为“突然冲出”,今义为“鼓出来;超过一般地显露出来”。C.老大:古义为“上了年纪”,今义为“排行第一的人;某些帮会或黑社会团伙对首领的称呼”。

  3.下列各项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C.转徙于江湖间 D.血色罗裙翻酒污

  解析:选D。D项为被动句,其余均为状语后置句。

  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方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侧身西望长咨嗟 B.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C.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D.雄飞雌从绕林间

  解析:选D。D项,形容词用作名词,雄鸟,其余均为名词作状语。

  5.名句默写。

  (1)尔来四万八千岁,________________。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_。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__________。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

  (3)间关莺语花底滑,________________。冰泉冷涩弦凝绝,________________。

  (4)《锦瑟》的颈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不与秦塞通人烟 可以横绝峨眉颠

  (2)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猿猱欲度愁攀援

  (3)幽咽泉流冰下难 凝绝不通声暂歇

  (4)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8题。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甲慢乙丙复丁,初为《霓裳》后《绿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6.这首诗音调谐美,原因之一是选用了双声叠韵字。双声,即指________,如________;叠韵,即指________,如________。

  答案:两个字声母相同 幽咽 两个字韵母相同 间关

  7.诗中甲乙丙丁四处,每处应填一个字,以下最恰当的一组是(  )

  A.挑 拢 捻 抹      B.抹 拢 挑 捻

  C.拢 捻 抹 挑 D.拢 抹 捻 挑

  解析:选C。结合课文内容,联系已有的词语知识作答。

  8.下面的诗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无形的音乐描写得非常传神,将下列诗句的标号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A.大珠小珠落玉盘

  B.大弦嘈嘈如急雨

  C.小弦切切如私语

  D.幽咽泉流冰下难

  E.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F.间关莺语花底滑

  (1)粗重高亢(  )

  (2)轻柔细微(  )

  (3)清脆圆润,轻重错落(  )

  (4)宛转流利(  )

  (5)滞涩阻塞(  )

  (6)激越雄壮(  )

  答案:(1)B (2)C (3)A (4)F (5)D (6)E

  (二)(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 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 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9.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诗人在春日黄昏里,浏览秦国遗址,眼前一派衰草连天的景象,与昔日的辉煌形成鲜明对比,怀古伤今之情油然而生。“荒郊一望欲消魂”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泾水”“远村”“牛马”“春草”“古碑”“残阳”“黄沙”等意象渲染出了一幅故国荒凉图画,“不堪回首”的悲伤之情让人潸然泪下,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答案: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10.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上题可知,情由景中自然流露。写的是荒草、古碑、残阳、黄沙等哀景,抒发了一种哀伤之情。

  答案: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三)(2011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2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1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凌空而下时,水石相激,作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这两句与前面两句形成了先抑后扬(欲扬先抑)的效果。前两句写山泉的平凡无名,为抑;这两句凸现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如此描写也为最后两句称赞山泉作了铺垫。

  1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三、语用创新

  13.(原创)下面是师生们一起议论鹿特丹世乒赛中国包揽全部冠军的事,请你替老师作总结发言,字数40左右。

  鹿特丹世乒赛结束后,师生们一起议论:

  生甲:太好了,中国队又包揽了全部冠军!这叫实至名归,竞技体育就得靠实力说话。

  生乙:但我更愿意看见外国选手成功挑战中国名将,一个国家长期垄断某项体育比赛的金牌,其实并不利于这一项目的发展。

  生丙:有人主张中国队应让出一两枚金牌,我不赞成。如果故意输球,就有违公平竞赛原则与奥林匹克精神。

  ……

  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同学们说的都有一定道理,有些道理不仅体现在乒乓球运动上,也适用于其他社会生活领域。

  14.(原创)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项是(  )

  现在,再就“何以必须悬腕”说明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下哪有这样投机取巧的便宜事?

  ①这种运动、锻炼,是很容易的。最初会觉得手臂提起来就酸痛。写出来的笔画曲如蚯蚓,非常难看。

  ②将右臂提起执笔作字,是一种肌肉运动,是一种增强臂腕力量的锻炼。

  ③若连这一点耐心、一点勇气、一点劳力都不肯付出来,而欲将字写好。

  ④努力用功,顶多半年之后,肌肉力量逐渐增强,自然不觉酸,笔画也自然逐渐圆劲。

  ⑤从此以后,便打定了写字的基础,何乐不为?

  ⑥但,酸痛不会太厉害,必须忍耐。难看就不要给人家看。

  A.⑥④②①⑤③ B.②①⑥④⑤③

  C.①②⑥③④⑤ D.②①④⑤⑥③

  解析:选B。①中的“这种运动”与②“是一种肌肉运动”相呼应,①排在②后;⑥中“但”是就①的转折,故应紧接着①;④讲的是“努力之后”的改变,应放在⑥后;而③与横线后的文字衔接最为密切。
看了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蜀道难》练习试题的人还看:

1.高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2.高中语文阅读真题

3.2016高考全国卷1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4.高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

5.高中语文现代散文阅读题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蜀道难》练习试题

高一是打基础的一年,那么,在这一年里,对于语文的学习往往在平时要如何去做练习呢?接下来不妨和学习啦小编一起来做份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蜀道难》练习试题,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蜀道难》练习试题及答案 一、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195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