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语文学习 > 初一上册语文《短文两篇》期末练习试题

初一上册语文《短文两篇》期末练习试题

时间: 朝燕820 分享

初一上册语文《短文两篇》期末练习试题

  初一不同于小学,那么,在临近期末的时候,对于语文的复习要怎样做好练习呢?接下来,学习啦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做份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短文两篇》期末练习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短文两篇》期末练习试题

  选择题

  选出对“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中与“忧愁”不对应的项[  ]

  A.人们对环境的污染视而不见

  B.总是我们最早迎接太阳

  C.制造的“清新”很少有人去珍惜

  D.在城市同类太少,我们只是一种点缀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1)小时候,我才从秦岭来到渭北平原,最喜欢骑自行车在路上无拘无束奔驰。庄稼收割了,没有多少行人,空旷的原野上稀落着一些树丛和矮矮的屋。差不多一抬头,就看见远远的地方,天和地已不再平行。天和地相接了,在相接处是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有树丛在那伏着。

  (2)“啊,天到尽头了!”

  (3)我拼命向那树丛骑去,好长时间,赶到树下,但天地依然平行:在远远的地方,又有一矮屋,天地相接了,又出现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

  (4)一个老人迎面走来,胡子飘在胸前,如同仙翁。

  (5)“老爷子,你是从天边过来的吗?”

  (6)“天边?”

  (7)“就是那道很亮的灰白线的地方。去那儿远吗?”

  (8)“孩子,那是永远走不到的地平线呢。”

  (9)“地平线是什么?”

  (10)“是个谜吧。”

  (11)我不太懂了,以为他骗我,就又对准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线上的矮屋奔去。但我失败了:那里天地平行,又在远远的地方出现了一道地平线。

  (12)我咀嚼着老人的话,想这地平线,真是个谜了。正因为是谜,我才要去解开它,跑了这么一程。它为了永远吸引着我和与我有同样兴趣的人去解,才永远是个谜吗?

  (13)从那以后,我一天天长大起来,踏上社会,生命之舟驶进了生活的大海。但我却记住了这个地平线,没有在生活中沉沦下去,虽然时有艰苦、寂寞。命运和理想是天和地的平行,但又总有相接的时候。那个高度融合统一的很亮的灰白的线,总是在前面吸引着你。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奋斗和无穷无尽的精力。

  【小题1】本文记叙的线索是什么?(2分)

  【小题2】文中说地平线是个“谜”,原因是什么?说地平线“很亮”有什么含义?(4分)

  【小题3】加点词语“我一天天长大起来”有双重意思,具体指:。(4分)

  【小题4】画线句“命运和理想是天和地的平行,但又总有相接的时候”意思是: ,如果用《在山的那一边》中的诗句来回答,答案是:

  【小题5】文中写“矮矮的屋”和“树丛在那伏着”的目的是什么?(2分)

  答:

  【小题6】你认为“地平线”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读完本文后,你有什么感想?(4分)

  填空简答。

  【小题1】《行道树》中行道树的形象就是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作者借行道树的自述,书写了__________________的襟怀,赞美了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第一次真好》详写了第一次看见结果的柚子树和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的感受,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行道树》末句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快乐的树”,忧愁什么?快乐什么?

  【小题4】为什么说行道树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小题5】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

  阅读理解

  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味?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几年前,家中第一次养了一笼十姊妹。当母鸟第一次生下了几颗玲珑剔透,比小指头还小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便眼巴巴地等候小鸟孵出来。有一天,我们正在吃午饭,孩子忽然大叫:“小鸟孵出来了。”我惊喜地走到鸟笼边一看,在鸟巢里面的所谓小鸟,只是两团小小的粉红色肉球,仅仅具有鸟的雏形,身上只有稀疏的几根毛,两只黑黑的眼睛却奇大。第一次看到刚孵出来的雏鸟,但觉它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我喜爱它们又甚于那些老鸟。

  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见雪,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用铅字印出来……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小题1】为什么“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用文中的话回答)

  【小题2】找出作者细心观察生活的句子。

  (1)

  (2)

  【小题3】语段中“第一次”出现了几次?主要记叙了第一次的什么(用一句话概括)?

  【小题4】选出表达方式为记叙、议论的句子各一句。

  记叙:________

  议论:________

  煤

  很古很古以前,有一棵美丽的树。从来没有谁忍心伤害她。但有一天,浪从很远的地方冲过来,山坡陷下去了,可怜的她被埋在了地底下。好黑,好冷……

  几亿年过去了,她突然感到了一阵温暖。啊,重见天日了。但,当她的双眸看到自己的身体时,她惊呆了,自己成了一块乌黑的煤,没有了昔日的风采。

  过了些时候,她走了,步子很轻,嘴角挂着微笑。

  一盆火在熊熊燃烧。她很安静,不时放出几只黑色的蝴蝶。

  那一定是她上亿年的梦想被灼痛的样子,不过,她似乎无悔。

  煤,是美丽的树以另一种方式活着。

  【小题1】表现“她”内心情感的词语有(按先后顺序):________

  【小题2】《煤》和《行道树》比较阅读,共同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两文不同点是________。

  【小题3】“她似乎无悔”是因为________。

  语言表达

  用下列词语各说一句话。

  【小题1】沉甸甸:________

  【小题2】玲珑剔透:________

  【小题3】不可磨灭:________

  【小题4】回味无穷:________

  作文

  在你的生活经历中,可能也有过新鲜、刺激、不可磨灭的“第一次”,每个人用5分钟到10分钟的时间,在班里向老师、同学讲一讲,注意要叙述、议论相结合。
看了初一上册语文《短文两篇》期末练习试题的人还看:

1.初中语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2.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题

3.中考语文模拟题及答案

4.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5.2015年河南省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

2174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