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语文学习 > 人教版语文月考试卷(2)

人教版语文月考试卷(2)

时间: 芷琼1026 分享

人教版语文月考试卷

  人教版语文月考试卷答案

  1、A (B项“记载”读zǎi ,“哺育”读bǔ; C项“纤维”读xiān,“忧心忡忡”读chōng ; D项“分泌”读mì)

  2、B (A项“缚药”应为“敷药”、“穿流不息”应为“川流不息”;C项“幕蔼”应为“暮蔼”D项“催毁”应为“摧毁”,“民声凋敝”应为“民生凋敝”)

  3、C( 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飞快,像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闪而过。)

  4、C(A 项有歧义,B项“预防……不近视”不正确, D项“端正”与“决心”搭配不当) 5、C(C项中,“决”应解释为“有结果,分胜负”。) 6、A(A项中两个“善”都解释为“善于”。B项中前一个“兵”解释为“兵法”,后一个“兵”解释为“兵器”;C项中前一个“将”解释为“拜……为将”,后一个“将”解释为“率领”;D项中前一个“及”解释为“赶得上”,后一个“及”解释为“和、与”。)

  7、C(①项中,“形势”在文中的意义是“地形地势”,在现代汉语中意义是“时局发展的趋势”;③项中,“丈夫”在文中的意义是“成年男子”,在现代汉语中意义是“女子的配偶”。)

  8、C(A项错在,“阿谀奉承”在文中没有体现;B项错在,吴士不是真的“善谈兵法”,而是他自以为善谈兵法,他失败的根本原因也不是“用人不察”,而是“纸上谈兵”;D项错在,对文中“孙吴”的理解应为“春秋时期的孙武、吴起”,而不是“三国时期的吴国”。)9、⑴日相与讲击刺坐作之法/暇则斩牲具酒/燕饮其所募士/未尝能将兵也⑵①(他)自己夸大自己的才能,说全天下的人没有能赶得上他的。②(他)尤其善于谈论兵法,谈论兵法必定推崇孙武、吴起

  【参考译文】

  吴地有一男子喜欢说大话。(他)自己夸大自己的才能,说全天下的人没有能赶得上他的。(他)尤其善于谈论兵法,谈论兵法必定推崇孙武、吴起。正值元朝末年社会动乱,张士诚在苏州称王,与元朝争雄,战争没有最终定胜负。这个男子拜见张士诚说:“我看当今天下的时势,地形地势没有比苏州更便利的,粮食布匹没有比苏州更富有的,盔甲兵器没有比苏州更(坚固)锋利的。但是(您)不能称霸的原因,在于您的将领太差啊。如今您的将领,都是任用一些拙劣的男人,作战却不知兵法,这(只是)像老鼠一样的打斗罢了。您果真能让我做将领,中原一定可以得到,对于战胜那些弱小的敌人又有什么(困难)呢!”张士诚认为是这样。就让这个吴地男子做将领,听任(他)自己招募士兵,并告诫管粮的官吏(在分发粮食时)不要和(他)计较粮食的多少。这个男子曾经到钱塘游玩,和一些无赖懦弱之人交往,于是(他)就到钱塘去招募士兵。那些无赖都跟随他,其中获得官职的有几十人,每月消耗的粮食要用万来计算。(他)每天与这些招募来的人只谈论一些击打刺杀坐下起立的方法,空闲时就杀牛备酒,与他招募来的那些人聚在一起喝酒,未曾(看他)率领士兵(练习作战)。李曹公攻破钱塘,这个吴地男子和他的部下逃跑,一点也不敢与敌人格斗。(李曹公)搜查抓住了他,押到辕门杀死了他。(他)临死时还说:“我擅长孙武、吴起的兵法。”

  10、融情于景(或情景交融)1分11、不同意。1分 全诗表达了诗人表面悠闲恬适,内心忧国忧民的焦灼苦闷情绪 2分 结合“寂寂春晚”“物自私”“一颦眉”等合理分析 2分

  12、(1)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2)拜臣郎中,除臣洗马(3)夫夷以近,则游者众。(4)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13、阳刚和阴柔

  14、气质近于阳刚的有时候会变得转向于阴柔;而气质近于阴柔的有时候会变得转向于阳刚。

  15、非蔷薇,猛虎便成了粗汉;非猛虎,蔷薇便成了懦夫。(意思接近可酌情给分)

  16、 C E (人虽然兼有两种气质,但由于所占的比例不同,表现得就不一样。若一个人充满阳刚之气,其所具的阴柔之气便被强盛的阳刚所掩盖、埋藏,他给人总的感觉就是阳刚,但并不是说他没有阴柔,只是没有合适的机会加以表现;本文并没有运用借代、夸张的修辞方法)

  (一)17.①点明蚕豆的生长规律。②借以说明蚕豆有很强的生命力。③结构上引出下文话题,避免行文突兀。(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18.这是作者使用的对比手法和衬托手法,用水稻生长环境优越和蚕豆生长环境恶劣对比来突出蚕豆生命力旺盛(2分),用水稻的高贵反衬蚕豆的平凡(2分)。(只答手法得1分,答出手法和分析得2分,共4分)

  19、(1)水稻越长越粗壮,越高大;蚕豆却如腼腆害羞的少女,低低地紧贴着地面生长。

  (2)水稻在水田里灌浆扬花时呼吸舒畅而粗重,而蚕豆的呼吸却很微弱。

  (3)水稻成熟时,浑身每一缕肌肤都泛着铜一样的光芒,有阳刚之气;而蚕豆却用紫色的花来点缀自己,有阴柔之美。(每点2分,共6分)

  (二)

  17.(4分)引出下文对书的议论;赫尔岑的话认为书是老人对年轻人的忠告,正对应了下文中指出的书是前人经验,说明书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了书的永恒的价值。 (每点2分,本题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18.(6分)他出生时一无所知,于是读书,读一本书就获得一份自由,读的书越多获得的自由度越大;到了晚年,哪怕他疾病缠身,身体的自由度极小极小,但精神的自由度最大最大,甚至在他去世后,精神世界永存。 (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19.(6分) (1)支撑人的精神世界,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2)可以解惑,可以开启智慧; (3)可以明理,给人精神财富,获得做人经验,开拓视野,提高才能,培养气质; (4)让人了解真理,人们通过对真理的发现与创造,得出新的思想。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20、答案:时间膨胀是当运动物体接近光速时,对随光一起旅行的物体和人员来说,时间减慢,化学反应和生物过程也减慢的现象。(符合下定义公式,删除议论性语句,保留说明性语句)

  21、示例,仅供参考。

  ① 盘旋而上的山道/一条曲折有致的绸带/缠绕在青山之中

  ② 虹形的石桥/一条天使遗忘的丝带/连接了河的这边与那边

  ③ 人形的雁群/一个醒目的汉字/浮动在桔红色的云霞间

  ④ 蝌蚪状的谱号/几个跳跃着的生命/贯穿于一曲美妙动听的乐章中

猜你感兴趣的:

1.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2.六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卷

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题

4.小学一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5.七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316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