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语文学习 > 高二下册语文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

高二下册语文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

时间: 凤梅1137 分享

高二下册语文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是高二语文学习的终结环节,是对已学的语文知识的测试和巩固,先来做份语文期末模拟试卷复习一下吧。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二下册语文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下册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错题重做)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形式。文明的内在价值通过文化的外在形式得以实现,文化的外在形式借助文明的内在价值而有意义。文明是一元的,是以人类基本需求和全面发展的满足程度为共同尺度的;文化是多元的,是以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不同条件为依据的。

  所谓“文明”,是指人类借助科学、技术等手段来改造客观世界,通过法律、道德等制度来协调群体关系,借助宗教、艺术等形式来调节自身情感,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基本需要、实现全面发展所达到的程度。人类只有在对真、善、美的探索、追求、创造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自身的基本需要、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在这一点上,任何时代、任何地域、任何种族的人类群体概莫能外。从这一意义上讲,人类文明有着统一的价值标准。

  所谓“文化”,是指人在改造客观世界、在协调群体关系、在调节自身情感的过程中所表现出 来的时代特征、地域风格和民族样式。由于人类文明是由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域中分别发展起来的,因而必然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风格和样式。考古学家对“文化”一词的经典使用方式,就是从不同地域的出土文物在建筑、工具、器皿的风格和样式上入手的。由于旧石器时代不同地域出土的器物中尚无风格和样式上的差别,因而“文化”一词只有在新石器时代以后才被使用,像“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龙山文化的发现即是由一片黑陶引起的,由于这种黑陶器皿与仰韶文化的彩陶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和样式,从而引起了考 古工作者的重视。再如,良渚的玉器不同于大汶口的石器、红山的陶俑不同于马家窑的人像……正是这种风格和样式的千差万别,才使得同一个新石器时代的华夏文明表现出五彩缤纷的文化形态,整个人类文明更是如此。

  虽然文化产品所包含的文明价值有高低之分,但就这些风格、样式、特征与其所属的民族、地域、时代之间的关系而论,文化本身并无贵贱之别。譬如穿衣,衣料能否满足保暖舒适的基本需要,这其间是一个文明的问题;至于是穿西服还是穿和服,这其间又有着一个文化的问题。在前一种意义上,可以说衣衫褴楼是不文明的表现;在后一种意义上,却不能说穿中山装是没有文化的标志。

  文化没有高低之分,却有强弱之别。譬如语言文字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其作为人类的日常交际工具和信息传递手段却有着是否丰富、准确、容易掌握、便于处理等差别。从这一意义上,我们固然不能说云南纳西族人保存至今的东巴文字没有价值,但这种古老的象形文字系统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却难以发挥更大的影响。文化在世界一体化的过程中,“强势文化”常居于主导和支配地位,它使得“弱势文化”不得不改变其固有的状态,以提高其文明含量。不过“弱势文化”也不是毫无作为,强势文化也要从弱势文化那里汲取必要的营养。全球化的历史过程使得全球文化面貌日渐趋同。如何在增加人类“文明”总量的同时尽量保持“文化”的多样化,便成为当今人类的重要课题。

  (摘编自陈炎《文化与文明》)

  1下面对“文化与文明”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形式,不存在一件不具有文明价值的文化产品,也不存在一种没有文化形式的文明。

  B.作为文化内在价值的文明,要通过文化的外在形式得以实现,而文化有着时代、地域、民族的差别,这使得文明相应地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样式。

  C.文明是人们最大限度地满足基本需要、实现全面发展所达到的程度,在这一点上人类有着共同的衡量尺度,因而文明是一元的。

  D.人类文明是南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域中分别发展起来的,因而作为文明的外在表现形式的文化就呈现出多元性。

  2.下面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化”一词没有在对旧石器时代的研究中被考占学家使用,原因是那个时期不同区域出土的器物还没有风格和样式上的差别。

  B.新石器时代的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等呈现出样式和风格的千差万别,这使得那一时期的华夏文明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文化形态。

  C.客观上说不同的文化产品所包含的文明价值有高有低,因而我们就可以在石器、陶器、青铜器等器物之间排出文明的高低序列。

  D.世界一体化使得文化的全球交流不可避免,世界一体化的好处是,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形式的差别变得越来越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的文明需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不同的人类群体面临不同的生存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因而满足其文明需求的文化方式也不会相同。

  B.一片黑陶受到考古工作者的重视,从而引出龙山文化的发现,这是因为器物的不同风格和样式,往往意味着不同的文化形态。

  C.就文明与文化的性质而言,器皿会不会渗水、是不是坚固,这是一个文明的问题;至于是用彩陶还是用黑陶.这又有一个文化的问题。

  D.云南纳西族人的东巴文字被“强势文化”所改变是人类文化的进步,也是打破固有的“文化疆界”,实现文化融合的必然趋势。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汝明,字舜文,世为庐陵人,徙居真州。汝明少嗜学,刻意属文,下笔辄千百言。入太学,有声一时。国子司业黄隐将以子妻之,汝明约无饰华侈,协力承亲欢,然后受室。登进士第,历卫真、江阴、宜黄、华阴四县主簿,杭州司理参军,亳州鹿邑丞。母病疽,更数医不效,汝明刺血调药,傅之而愈。江阴尉贫且病,市物不时予直,部使者欲绳以法。汝明为鬻橐中装,代偿之。华阴修岳庙,费钜财窘,令以属汝明。汝明严与为期,民德其不扰,相与出力佐役,如期而成。他庙非典祀、妖巫凭以惑众者,则毁而惩其人。滞州县二十年,未尝出一语干进,故无荐者。大观中,或言其名,召置学制局,预考贡士,去取皆有题品。值不悦者诬以背王氏学,诏究其事,得所谓《去取录》,徽宗览之日:“考校尽心,宁复有此?”特改宣教郎。擢监察御史。尝摄殿中侍御史,即日具疏劾政府市恩招权,以蔡京为首。帝奖其介直。京颇惮之,徙司门员外郎,犹虞其复用,力排之,出通判宁化军。地界辽,文移数往来,汝明名触其讳,辽以檄暴于朝。安抚使问故,众欲委罪于吏,汝明日:“诡辞欺君,吾不为也。”田法行,受牒按境内。时主者多不亲行,汝明使四隅日具官吏所至,而躬临以阅实,虽雨雪不渝,以故吏不得通贿谢。晚知岳州,属邑得古编钟,求上献。汝明日:“天子命我以千里,惧不能仰承德意,敢越职以幸赏乎?”汝明事亲孝,执丧,水浆不入口三日,日饭脱粟,饮水,无醯盐草木之滋。浸病赢,行辄踣。汝明学精微,研象数,贯穿经史百家,所著书不蹈袭前人语,有《易索书》《张子卮言》《大究经》传于世。

  (节选自《宋史•张汝明传》)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入太学,有声一时 声:声望。 B.更数医不效 效:见效。

  C.犹虞其复用 虞:担忧。 D.田法行,受牒按境内 按:根据。

  5.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现张汝明尽职尽责的一组是(3分)

  ①为鬻橐中装,代偿之 ②未尝出一语于进

  ③预考贡士,去取皆有题品 ④具疏劾政府市恩招权

  ⑤躬临以阅实,虽雨雪不渝 ⑥惧不能仰承德意,敢越职以幸赏乎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汝明勤奋好学,学问精深。写文章时动不动就 下笔千言,对经史百家融会贯通,著书立说有自己独到的思想,有很多文章流传后世。

  B.张汝明为人正直,不惧权贵。当上殿中侍御史不久,就弹劾以蔡京为首的卖恩揽权行为,最终受到蔡京排挤,出任宁化军通判。

  C.张汝明为官清廉。主政岳州时,属地有人请求把得到的古代编钟献给他,他断然拒绝,认为自己应该恪守职分对得起皇上的恩德。

  D.张汝明非常孝顺。母亲生了毒疮,他用自己的血亲自调药,治好了母亲的病。为亲人服丧时,三天不吃不喝,后来也仅吃点糙米。

  7.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江阴尉贫且病,市物不时予直,部使者欲绳以法。

  (2)安抚使问故,众欲委罪于吏,汝明日:“诡辞欺君,吾不为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

  魏野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

  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8.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9.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 。”苏轼《赤壁赋》中的这几句话常被用来勉励人们修身自好,不慕身外之物。

  (2)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深深祝愿自己和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能健康长寿,共赏明月,借此寄托对亲人的殷切思念。

  (3)《宋书•宗悫传》里“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豪言在李白的《行路难》中演化为“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月亮船

  刘国芳

  一个住在河边的女孩,总喜欢在门口站着,看河。一个晚上,弯弯的月亮映在水里,女孩觉得它像一只船,女孩很惊喜自己的发现,于是蹿屋里去,跟大人说:“爸爸妈妈,你们看,水里的月亮像一只船。”

  女孩的爸妈走出来,一起往水里看,然后父亲说:“是像一只船。”

  女孩的母亲也说月亮像一只船,还说那是月亮船,说着,轻轻地唱起来:

  月亮船呀月亮船/载着妈妈的歌谣……

  女孩天真,在母亲唱着时颠颠地往河边去,大人见了,吓坏了,过去一把扯住女孩,还说:“你去哪?”

  女孩说:“我想坐在月亮船上,让它载着我。”

  女孩的母亲父亲听了,都笑。做母亲的,还点着女孩的额头说:“月亮船在很远的地方,你坐不到它。”

  女孩看着母亲,女孩说:“我怎样才能坐到月亮船呢?”

  母亲没说,还是摇头。

  过后,女孩每天晚上都在门口看着水里的月亮船,还不住地缠着母亲,让母亲告诉她怎样才能坐到月亮船。母亲没告诉女孩,只跟女孩说:“别烦了,我教你唱月亮船的歌吧。”

  说着母亲唱了起来:

  月亮船呀月亮船 / 载着童年的神秘 / 飘进了我的梦乡/ 悄悄带走无忧夜/ ……

  女孩觉得这歌很好听,学起来.

  一天女孩和母亲正唱着,忽然河里传来“救命呀——救命呀——”的呼救声。女孩的父亲听了,飞快地从屋里蹿出来往河边跑,女孩的母亲也跟着往河边跑,女孩隔壁一个王叔叔,也往河边跑,然后三个人—起跳进水里。好一会儿,女孩看见三个人从水里爬上来,这三个人,一个是女孩的父亲,一个是女孩的母亲,还有一个,女孩不认识。而女孩隔壁那个王叔叔,却没上来。女孩的母亲看见王叔叔没上来,便在河边喊:“小王——小王——”没有回音。

  那个王叔叔一直没上来,女孩看见父亲母亲和小王的母亲在河边找了几天,但没找到,女孩不知道那个王叔叔去哪里了,就问母亲,女孩说:“王叔叔呢,他怎么没上来?”

  母亲眼睛红红的,没做声。

  女孩又说:“妈妈,你说呀,王叔叔去哪里了?”

  女孩的母亲看着河,河里,一弯月亮又像一只船了,母亲见了,开口告诉女孩说:“王叔叔被月亮船载走了。”

  女孩说:“你不是说月亮船在很远的地方,坐不到吗?”

  母亲说:“王叔叔救人,月亮船才载着他。”

  女孩说:“妈妈你也救人,爸爸也救人,月亮船怎么不载你们去呢?”

  父亲在屋里听了,吼一声过来:“莫乱说,乱说打扁你。”

  母亲说:“莫吓着孩子。”

  以后无数个晚上,女孩和母亲都坐在门口,她们一边看着水里的月亮船,一边唱着月亮船的歌,直唱得水里月亮船悠悠地远去。

  一天,也是月亮船在水里飘荡的时候,河里又传来了救命的呼喊声。女孩的父亲听了,又飞快地从屋里蹿出来往河边跑。女孩的母亲,也跟着往河里跑,然后两人一起跳进河里去。但过了一会儿,女孩只看见父亲拽着一个人上来,而母亲却不见踪影。女孩的父亲又跳下水去,但许久,还是父亲一个人上来。

  过后,女孩一直没见到母亲,女孩想母亲,哭着跟父亲说:“我要妈妈,我要妈妈。”

  女孩的父亲泪流满面。

  女孩又说:“妈妈呢,她到哪里去了?”

  父亲开口了,父亲说:“你妈妈也被月亮船载走了。”

  女孩说:“妈妈救人,月亮船才载着她,是吗?”

  父亲点头。

  女孩说:“我要妈妈,我不要妈妈让月亮船载走。”

  说着,女孩冲河里喊了起来:“妈妈,你回来。”

  水里,一只月亮 船荡了荡,但女孩的妈妈,却没有回来。

  女孩呆了起来。

  呆了一阵,女孩开口唱起来:

  月亮船呀月亮船/载着妈妈的歌谣 /飘进了我的摇篮/淡淡清辉莹莹照/好像妈妈望着我笑眼弯弯 /……

  (1)下列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篇小说既没有离奇、曲折的情节;也不过分地渲染和夸张,而是围绕一个简单的意象——“月亮船”来结构故事,表现并讴歌了王叔叔、妈妈、爸爸不惜牺牲生命,视救人为己任的善良天性和高贵品质。

  B.小说中每次救人都是在夜晚,被救起的人和他们的家人都没有去感谢女孩的父母亲和隔壁的王叔叔,凸显了社会的冷漠和人性的扭曲。

  C. 小说运用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刻画了一个单纯、幼稚、天真、好奇而可爱的女孩形象。

  D.“妈妈”第二次救人后没有回来,使女孩从此失去来了母爱。她的救人动机是好的,但不够理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这样的莽撞行为不值得提倡。

  E.“月亮船”这个意象的反复吟咏,营造了一种凄美的氛围。母亲去了,留下了她的精神之美,但也给幼小的女儿留下了凄凉和悲哀。读者在赞赏母亲的同时,也不免产生几分酸楚。

  (2)在小说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女孩”的性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具体说明。(6分)

  (3)“月亮船”在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中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6分)

  (4)小说重点塑造了小女孩和妈妈这两个人物形象。这两个人物你最喜欢(或崇敬)谁?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张纯如:她用生命点亮历史

  2004年11月9日,一位年轻的华裔女作家在美国加州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的突然离去震惊了整个世界。据不完全统计,仅在美国,就有230多家报纸、电台、电视台发布了这一消息,并向这位年轻的华裔女子致以敬意。近年来,还没有哪一位华人的去世在美国引起如此之大的震动.

  她就是张纯如,《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的作者,与篮球天才姚明、钢琴家郎朗一起被美国华文媒体誉为“最引人瞩目的在美华人青年”。

  1968年3月28日,张纯如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一个华裔移民家庭中。纯如之名出自《论语》:“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纯如,意思是和谐美好,既有父母思念故国的苦涩,也有父母对女儿所寄托的期许。

  张纯如1989年从伊利诺伊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开始了专业写作的道路。她的第一本书《蚕丝——中国飞弹之父钱学森》广受好评。

  1997年12月,南京大屠杀60 周年。张纯如在此前用近三年的时间,在世界各地访问了许多幸存者,参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在各种触目惊心的资料的基础上,撰写、出版了英文版《南京暴行》。此书一经问世,就震惊了西方世界,在随后数年内再版十余次,迄今印数已近百万册。

  在童年的时候,纯如与父母谈话时,父母经常会提到遥远的1937年,在大洋彼岸一个叫南京的城市里发生了些什么,她的祖父如何逃离那个人间地狱,滔滔长江水如何被鲜血染成了红色……1994年12月,张纯如在加州第一次看到南京大屠杀的黑白照片时,更是感到了无比的愤怒。的确有南京,的确存在大屠杀,但是为什么有人否认它?纯如为这一现象震惊了,几乎所有的西方人都知道希特勒的罪行,却无人知晓日本人在中国进行的大屠杀。她为此感到阵阵心悸。

  对于在美国这样的物质社会来说,一个年轻女孩花几年时间去写一本历史著作,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年轻人都要争分夺秒地奋斗赚钱、成家立业。不过,这位当时只有25岁的女孩有一个念头:“这本书能不能赚钱我不管,对我来说,我就是要让世界上所有的人了解1937年南京发生的事情。”

  为了撰写《南京暴行》,纯如收集了中文、日文、德文和英文的大量资料,以及从未出版的日记、笔记、信函、政府报告的原始材料,她甚至查阅了东京战犯审判记录稿,也通过书信联系日本的二战老兵。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王卫星回忆说,1995年7月,张纯如在南京待了25天左右,“她那时才27岁,由于气候不适应,经常感冒,但她的工作一点也不耽误。当时南京的天气很热,她不顾自己的身体,把大部分时间用在采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寻访日军暴行发生地以及翻阅国内资料上,每天工作时间有10小时以上。”当时担任纯如翻译的杨夏鸣副教授回忆说,“她很认真,更十分严谨,常常用美国材料与中文材料核对事实。她听不大懂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方言,但她全录下来了。她这个人通常会打破砂锅问到底,有时真觉得她有些偏执。”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张纯如最大的收获便是使中国人民找到了“中国的辛德勒”——约翰•拉贝先生,找到了拉贝详细记录南京大屠杀的日记。今天,详细记录了五百多起惨案的《拉贝日记》已经被翻译成中、英、日等多种文字,保存在德、日、美、中等国家的档案馆里,成为历史的见证。

  在完成《南京暴行》时,纯如有一个心愿,希望“这本书能够唤起其他作家和历史学家的兴趣,使他们都能尽早调查、研究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经历,毕竟,这些来自过去的声音正在逐年减少并终将全部消失。更为重要的是,我希望本书能够唤起日 本的良知,接受对这桩事件应负的责任”。

  年仅36岁的纯如离开了,她死前留下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曾认真生活,为目标、写作和家人真诚奉献过。”她的墓碑上写有这样的话:“挚爱的妻和母亲,作家、历史学家,人权斗士。”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与纯如有过多次交往,他一直很钦佩张纯如的执著、知性和追求真相的勇气。他曾对记者说:“对于纯如的父母和孩子,他们失去的是女儿和母亲;对于中国人,他们失去的是一个正直的同胞和朋友;而对于整个世界,他们失去的则是一个勇于说真话并努力让别人相信事实的人。”

  (文章有删改)

  (1)下列对传 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许多人不能理解张纯如这样一个年轻女孩花几年时间去写一本历史著作,因为他们

  认为年轻人就应该争分夺秒地奋斗赚钱、成家立业。

  B.引用一些友人对张纯如的回忆,可以使张纯如的形象更加真实,从侧面客观真实地体现了张纯如的精神面貌。

  C.张纯如自杀的原因是她在收集图片资料的过程中,对人类在战争中表现的残暴人性的绝望和抑郁让她不能自拔,而且外界的压力使她整日处于惊恐不安之中。

  D.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张纯如发现了详细记录了五百多起惨案并已经被翻译成中、英、日等多种文字的《拉贝日记》,这本日记成为历史的见证。

  E.全文重点记叙了张纯如写作《南京暴行》的经过,真实感人。语言在叙事中充满抒情的张力,使文章的更有感染力和可读性。

  (2)张纯如是—位出色的作家,她写作《南京暴行》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6分)

  (3)张纯如在创作过程中表现出了哪些性格特征?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6分)

  (4)当今世界仍不太平,恐怖主义和其他暴行仍然存在,人类应该怎样对待过去沉重不堪的杀戮和侵略的历史?请结合本文和现实,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 表达题(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今天,市委召开了关于建设文明城市的座谈会,与会人员各抒己见,就相关事宜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

  B.许多人不了解抑郁症的危害,又怕生了病殃及家庭、工作和声誉,文过饰非,心存侥幸,以致延误病情。

  C.他是热心人,经常利用空闲时间帮助邻居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几年下来,他做的好事可谓擢发难数。

  D.这位护士的技术非常高超,给病人打针时往往能很快找到血管,然后一针见血,真令人佩服。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为期3天的2013广东国际酒博会隆重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开幕,吸引了来自30多个国家的上千种酒类同场博弈。

  B.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想问题、办事情都应该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C.安徽卫视《超级演说家》中,选手们比的不再是歌声,而是说话的能力。首期节目结束,收视率列同时段综艺节目的首位。

  D.9月10日,第十二届全运会赛场传来捷报:“安徽玫瑰”在女子手球决赛中,以31:20战胜了上届冠军解放军队,蝉联了冠军。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在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明史中,无数闪烁着中国各族人民智慧光辉的文化形式,如同浩瀚的银河中交相辉映的星斗,组成了绚丽多彩的中国古文化。 。 , ,,, 。中国古代武术不仅在世界体育史中是一个奇迹,与西方学者推崇备至的古希腊、古罗马的竞技运动相比毫不逊色,也是人类文明史中的一个杰作。

  ①在5000年中国传统文化乳汁的哺育下

  ②成为古代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

  ③随着中华民族的成长而发展

  ④逐渐发展成一个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体系

  ⑤它深深地扎根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

  ⑥中国古代武术就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星

  A.⑤①②④⑥③ B.⑥③①⑤④② C.⑥②⑤①④③ D.⑥⑤③①④②

  16.下面是两副打乱了次序的对联,一副是七字联,一副是十一字联。请根据要求将它们重新组合起来。(只填序号)(6分)

  ①莽莽红尘 ②盈盈绿水 ③五色艳争江郎梦 ④三篙频送往来人 ⑤ 一枝春暖管城花 ⑥数息各分南北路

  (1)题毛笔店联:

  上联: 下联:

  (2)题渡口联:

  上联: 下联:

  17.阅读下面的文字,用一句话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5分)

  央视《真相调查》栏目调查显示,其委托的国内一个具有领先水平的专业电子检测实验室检测结果表明,目前市面售卖的金属纤维或银离子防辐射孕妇装足够抵挡单一来源的近90%的辐射;而模拟现实复杂辐射环境试验发现,电磁波在这些服 装里有反射,相当于对信号有收集作用,这意味着都市准妈妈们所热衷的“标准装备”对于来自某些方向的辐射源不仅没有防护作用,反而会令辐射强度变大。有学者称,现实环境中的辐射源非单一非单向,这些辐射会被接触电磁辐射的身体的任何部位吸收或反射;日常电器产生的辐射对人体健康影响甚微;一个人只有穿着像宇航服那样的全封闭式屏蔽服,人体才有可能不接触电磁辐射。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位挑水夫的两个水桶中,一个有裂缝,每趟只能运半桶水到主人家。

  破桶对自己只能负起一半的责任感到非常难过。有一天,破桶终于忍不住对挑水夫说:“由于我的缺陷,你虽然做了全部的工作,却只能收到一半的成果,我向你道歉。”

  “别急!我们回主人家的路上,你留意路旁盛开的花朵。”挑水夫说。

  挑水夫挑着水走在山坡上,破桶看到了自己的身下沐浴在温暖阳光中的缤纷的花朵,它开心了许多。

  挑水夫趁机说:“你注意到没有,只有你的那一边有花,好桶的那一边没有花呢!我知道你有缺陷,因此我善加利用,在你那边撒了花种,每回我挑着水,你就替我一路浇了花。两年来,这些美丽的花朵装饰了主人的餐桌,主人很感激你呢!”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下册语文期末模拟试卷答案

  1.B 【解析】“这使得文明相应地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样式”错,具有不同风格和样式的是文化。

  2.D 【解析】“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形式的差别变得越来越小”使得“全球文化面貌日渐趋同”, 这不是文化世界一体化的好处,应该是坏处。

  3.D 【解析】“云南纳西族人的东巴文字被‘强势文化’所改变是人类文化的进步”理解错误。

  4.D 【解析】按:巡视、巡查。

  5.D

  6.C 【解析】“献给他”应为“献给皇上”。

  7.(1)江阴尉贫穷而且有病,买东西时不能及时给钱,掌管督察郡国的官员要用法律制裁他。 (“不时”、“直”、“绳”各1分,句意2分)

  (2)安抚使询问缘故,众人想把责任推到下属官吏身上,张汝明说:“用虚假的话欺骗皇上,我不做这样的事。”(“故”“委”“诡辞”各1分,句意2分)

  【文言文译文】

  张汝明,字舜文,祖上为庐陵人,后来移居真州。张汝明小时候喜欢学习,潜心致志撰写文章,下笔就能千言。进入太学,一时间很有声望。国子司业黄隐想把女儿嫁给他,张汝明与她约定好不能追求奢侈华丽的生活,要共同孝敬父母,然后才与她拜堂成亲。考中进士后,历任卫真、江阴、宜黄、华阴四县主簿,杭州司理参军,亳州鹿邑丞。母亲生了毒疮,换了好几个医生都不见疗效,汝明刺出自己身上的鲜血调制药物,敷在母亲伤口上把病治好了。江阴县尉贫穷而且有病,买东西不能及时给钱,掌管督察郡国的官员要用法律制裁他。张汝明为他卖了袋中的行装,替他偿还了债务。华阴县修建岳庙,花费了巨额钱财,境况艰难。县令把这件事交给了张汝明。张汝明严格约定了期限,百姓感激他不扰民,就一起出力帮助劳动,终于按期完工。其他的寺庙不是用来祭祀,而是妖巫用来迷惑百姓的,就毁坏并惩罚当事人,在州县滞留了二十年,不曾说过一句求人升官的话,所以没有人举荐他。大观年间,有人提起了他的名字,被召入学制局,参与贡士的考试,录取与否都有品评。恰逢反对他的人诬陷他背离了王氏的学说,朝廷下诏追查这件事,得到了《去取录》,徽宗看了后说:“他考校这样用心,怎幺会有这样的事情?”特改为宣教郎。擢升为监察御史。曾经任殿中侍御史,当天上疏弹劾政府收买人心扩大权力,以蔡京为首。皇上夸奖他耿直。蔡京非常害怕他,改任司门员外郎,还是担心他再被重用,极力排挤他,张汝明出京担任宁化军通判。宁化和辽国交界,文书多次来往,张汝明的名字触犯了辽国的忌讳,辽国通过檄文使朝廷知道了。安抚使询问原因,大家想把责任推到小吏身上,张汝明说:“用虚假的话欺骗皇上,我不做这样的事。”耕种之法施行,他接到文书巡视境内。当时主管的官吏多不亲自推行,张汝明让四方每天都准备好官吏所去的地方,而自己亲临现场审查核实,即使下雨下雪也不改变,因此官吏无法相互赠礼酬谢。晚年主政岳州,所管辖的城邑得到古代的编钟,请求献给皇上。张汝明说:“皇上让我管理千里之地,我唯恐承受不起皇上的恩德,怎敢超越职分通过献物来希求奖赏呢?”张汝明对父母孝敬,行丧礼时,三天不吃不喝,后来也只吃糙米,喝点水,饭中没有油盐酱醋蔬菜的滋味。染上疾病身体很弱,一走路就跌倒。张汝明学问精深,研究象数,对经史百家融会贯通,著作不沿袭前人的说法,有《易索书》《张子卮言》《大究经》流传于世间。

  8.(1)本联描绘了一幅萧瑟冷清的边塞晚景图(1分)。临近傍晚,荒芜的边城传来角声,有时高昂,有时呜咽,由原州城楼向外望去,泾河早已结冻,不再流淌(2分)。

  (2)本联主要采用了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的手法(1分)。 “塞角高咽”是听觉和动态描写,“泾河不流”是视觉和静态描写(1分)。

  9.①“异乡”“独上”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凄凉之感;②“惟有雁”“更无州”“冻不流”表达了生活在边塞艰苦环境中的凄苦之情;③“贫官”“客”“离恨”表达了人生不如意的郁闷无奈。(答出3条,并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分析,即可给满分)

  【作品简析】

  诗题中的原州,在今甘肃镇原及宁夏固原一带,宋时属边疆地区。

  此诗首联采用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式的开头,作者稍作了些变换,出、对句位置颠倒,并用了设问修辞格,既为下面抒写展开了宏伟的画卷,又设定了“愁”这一主旋律。

  中间两联是这首诗的精华部分,写的是塞外风光。在“日暮乡关何处是”时,眼前看到的只有“惊风吹起塞鸿群”,“横阳雁去无留意”,渐渐地“几行归雁云边断”,心中不由涌起“何处行人不断肠”的愁怨。西北边陲,天寒地冻,极目望去,“瀚海阑干百丈冰”,“平沙万里绝人烟”,“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根本没有什么“大漠孤烟直”,根本没有什么“千树万树梨花开”。君不见“黄沙碛里本无春”,“纵有春来何处知”。接下去是“四面边声连角起”,和着“北风卷地折白草”,呜呜咽咽的,直可“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塞水不成河”,泾河水早已被冻住了,更使人觉得“塞上风云接地阴”,教人不禁顿起“愁云惨淡万里凝”哀思。面对穷荒绝漠,万碛千山,耳闻声声笳角 ,呼呼北风,一介书生无路请缨,根本没有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雄心壮志,剩下的只有“可怜无定河边骨”的惨不忍睹的景象和“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无穷无尽的感慨了。尾联以贫官、异客之离恨作结,照应了开头的“牵愁”,点明了主旨。

  这首边塞羁旅行役律诗景象萧瑟,感情悲怆,和盛唐的边塞诗有霄壤之别。时代之不同是造成差异的一个原因,身份之不同则是更主要 的原因,作者是个消极遁世的隐士,而高适和岑参他们则是积极进取的用世之士。

  10.(1)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 (2)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3)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11. (1)答A得3分;答E得2分;答C得1分。

  【解析】B“社会的冷漠和人性的扭曲”跟小说要表现的主题无关。C文中没有“肖像描写”;D有人落水属于突发事件,时间紧迫,容不得救人者多想。这看似莽撞的行为,恰恰体现了“妈妈”毫不顾惜自己生命安危的善良天性。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善举都应该受到社会的尊崇。

  (2)①女孩出场时是一副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形象,对人世间的真善美充满了向往。

  ②女孩的父母和王叔叔去救人,但王叔叔未回到岸上时,女孩却在追问,性格已经变得会关心别人。

  ③当父母第二次救人而母亲未回到岸上时,女孩唱起了妈妈曾经唱过的歌,更加理解了王叔叔和妈妈的善良品质。(6分,每点2分,大意正确即可)

  (3)①小说一开始就写到了月亮船,为下文情节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②当月亮船把王叔叔载走时,女孩问母亲“月亮船怎么不载你们去呢?”,父亲大吼一声。但这并未消除女孩对“月亮船”的向往。“月亮船”推动故事情节继续发展。

  ③当“月亮船”把妈妈也载走了,此时“月亮船”将故事推向了高潮。女孩先是发呆,不愿意“月亮船”把妈妈带走,而后唱起了妈妈教给她的歌谣,以此来怀念妈妈,赞美妈妈,升华了小说的主题。 (6分。每点2分,大意正确即可)

  (4)观点一:最喜欢小女孩。

  ①女孩具有一定的联想、想象能力。当她看到水中的月亮时,便联想到船,把月亮想象成弯弯的小船,联想很美,给人以审美的愉悦。

  ②女孩天真,童趣盎然。当母亲唱起“月亮船”歌谣时,女孩便向河边跑,说是要坐“月亮船”,引得父母开怀而笑。

  ③女孩单纯而聪慧。当妈妈被月亮船“载走”时,她便独自发呆,并唱起了妈妈教给她的《月亮船》歌谣,以此怀念妈妈,赞美妈妈。

  观点二:最崇敬小女孩的妈妈。

  ①妈妈爱孩子,并善于引导、拓展孩子心中的美。孩子说“水里的月亮像一只船”,妈妈说“那是月亮船”,使得水中的月亮有了诗意,并唱起了歌谣,母亲对孩子的那份爱意溢于言表。

  ②妈妈善良,勇敢,有献身精神。第一次有人落水,她不假思索的跟着丈夫跳进河里救人;王叔叔因救人被淹死,她情知救人有生命危险,第二次有人落水时,她仍义无反顾地往河里跳,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③妈妈聪敏智慧。孩子问她“王叔叔去哪里了”,她不便直接告诉孩子王叔叔的死讯,便机智地说“被月亮船载走了”,留住了孩子心中那一份美丽。

  (共8分。观点2分。理由每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

  12. (1) 答E得 3分;答B得2分;答A得1分。

  【解析】A并不是“他们认为”,而是当时的社会现实;C项写她自杀的原因文中没有提到;D项《拉贝日记》是在今天被翻译成多种文字的。

  (2)①作为一名南京大屠杀的幸存华裔后代,幼年深受父母的影响。

  ②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录的稀少,西方人对南京大屠杀的不了解让她震惊。

  ③还原历史的真相,让世界上所有的人了解1937年南京发生的事情,理解中华民族所受的苦难。

  ④揭露战争的罪 恶,唤起人民热爱和平的决心。(每点2分,任答其中的三点给满分)

  (3)①求真务实。收集了各种版本的原始材料,查阅审判记录稿,书信联系老兵,寻找最原始最真实的证据。

  ②严谨认真。亲自核对事实,把她听不大懂的幸存者的方言全录下来了,打破砂锅问到底,认真到偏执的地步。

  ③勤奋努力。在南京时,不顾气候不适,每天带病工作10小时以上。

  ④淡泊名利。放弃赚钱和事业,为历史的真相写作。

  ⑤勇敢执着。勇敢地追求历史真相,执着写作,揭露法西斯罪行。(每点2分,任答其中的三点给满分)

  (4)观点一:勇敢面对并寻求历史的真相,用实际行动谴责战争,呼唤和平。

  ①张纯如执着追求历史的真实,还原历史的真相。

  ②张纯如付出实际行动,努力让人们相信历史的真相。张纯如收集原始材料,多方奔走,写成《南京暴行》一书,呼唤人们记住历史,为真理而战,为和平而战。

  ③以史为鉴,在现实中我们也要像张纯如一样,勇于反对各种暴行,坚决抵制一切宣扬暴行的活动,并且付诸行动,维护和平。

  观点二:那些杀戮者和侵略者要勇于反思改错,不要企图掩盖历史的真相,篡改历史。要用实际行动向过去诚恳道歉,坚守人性的良知。

  ①正视历史,不要掩盖战争的罪恶。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企图掩盖南京大屠杀的罪恶,淡化历史。

  ②为历史负责,对过去的杀戮行为做出最真诚的反省。用实际行动扼杀暴力行为的 萌芽。

  ③坚守良知,当今世界和平是人之所盼,是大势所趋。有道德有良知的人,不会拥 护 邪恶狭隘的杀戮。

  (8分。观点2分,理由每点2分。若把两种观点糅合在一起回答,亦可。)

  13.A 【解析】A项各抒己见,抒:抒发,发表。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B项文过饰非,文、饰:掩饰;过、非:错误。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含贬义。C项擢发难数,擢:拔。拔下全部头发,难以数清。形容罪行多得数不清。含贬义。D项一针见血,比喻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含褒义。

  14.C 【解析】A项语序不当,将“隆重”放到“开幕”前。B项句式杂糅,将“从……出发”与“以……为出发点”杂糅。D项不合逻辑。

  15.D

  16.(1)毛笔店联:③ ⑤ (3分)

  (2)渡口联:(上联)① ⑥ (下联)② ④(3分)

  17.央视调查显示(表明、发现)市面售卖的金属纤维(银离子)防辐射孕妇装有害无益。

  【评分标准】“央视调查显示(表明、发现)”“市面上售卖”“金属纤维(银离子)防辐射孕妇装”“有害无益”(或“愈防愈甚”“越防愈厉害”)各1分,句意通顺1分,共5分。

  18.参照高考评分标准,以45分为基准分进行评分。

  作文参考立意:

  (1)不要妄自菲薄,要有生活的勇气。

  (2)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发挥别人的长处。

  (3)缺点和优点有时候可以相互转换。

猜你喜欢:

1.高二语文试卷测试题

2.高二语文考试试卷及答案

3.高二语文试题及答案

4.高二语文试卷题含答案

5.高二语文试卷题及答案

3840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