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语文学习 > 高三语文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时间: 凤梅1137 分享

高三语文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想要提高语文成绩并不难,就看如何准备复习,那就是多做一些语文模拟试题吧。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三语文模拟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三语文模拟测试题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21分)

  一壶乾坤

  ⑴在远古时代,宜兴丁蜀一带,人们耕作之余,取山间陶土,制作缸瓮碗罐。生活平淡简朴。一日,村里来了一位云游僧人,边走边喊道:“卖富贵土,卖富贵土!”人们不知究竟。几位长者觉得奇怪,便跟随其后。走到一个拐弯处,异僧不见了,天边出现了一道绚丽的彩虹。老人们忽见有几个土坑,里面全是五颜六色的泥土。老人们就把这些奇妙的五色土带回村里,捣炼烧制,竟出现五彩缤纷的色彩效果。于是,一种独有的紫砂陶,雄踞一方。

  ⑵在西方,陶瓷工业高度发达国家,都没法生产出紫砂泥。我国地大物博,红色陶土分布极广,但所产陶土矿物组成、化学组成与宜兴不一样,因此,把宜兴紫砂泥说成世界独有,决不言过其实。

  ⑶“女娲补天、抟土造人”,我们的祖先认为人是泥土塑造的,最后人又回归大地、化做泥土。紫砂就是大地深处的一把土,要说简单,世界上哪有比它更简单的存在呢?但就是这么一把土,不加任何东西,捏啊捏啊,就捏出了一个奇妙的世界。千变万化的乾坤都可以装进一把壶里。紫砂从诞生那天起,就穿越沧桑风雨,塑造着不朽的东方传奇。

  ⑷紫砂泥又称岩中岩、泥中泥。其中又分红泥、紫泥、团山泥。即便是在宜兴,也只有丁蜀镇郊黄龙山中的甲泥矿层里才能找到。紫砂,贵在有“砂”,那是一种含铁量很高的独特材质。由于这种“砂”的作用,烧成后的紫砂壶外观,便会呈现出远比一般陶泥黏土丰富得多的肌理效果,它透气性好、盖不夺香而无熟汤气。一经泡养和把玩,“火气”尽消,其“水色”和韵味,可与玉器媲美。它那独特的肌理之美,更是世界上任何陶瓷材料都无法比拟的。

  ⑸紫砂矿土从岩中取出,质坚如石;几个月日晒雨淋,渐渐风化,状如粉末。需经长期陈腐伏土,方能褪去火气,这样的过程就像储藏老酒,时间越长,酒越醇香。生泥变成熟泥的工艺流程,经过千百年的经验积累,更是自成体系,各怀绝招。

  ⑹为什么紫砂艺术只属于宜兴呢?除了地理地质上的天然优势,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宜兴有几千年的制陶史。早在新石器时期,宜兴的先民就在这片土地上烧造原始的陶器。长期积累的成型工艺和紫砂壶的诞生,都是一脉相承的。

  ⑺紫砂乾坤千奇百妍,历代艺人以巧夺天工之技,将一把小小的紫砂壶出神入化,演变出千万般英姿与风情。其造型完全用手工拍打身筒,或泥片镶接成型,成为世界造型一绝。其间又通过变形与装饰,彰显其斑斓多姿的风貌。可谓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⑻成型的紫砂壶坯,要放进窑里烧成。这也是一门天大的学问。在丁蜀镇的前墅村,我们见到了一座迄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的老龙窑。时间越过了千年。如今的陶都,龙窑只是作为一座活文物而存在着。窑的变革让应运而生的倒焰窑、隧道窑、推板窑和电窑在以后的岁月里大放异彩。

  ⑼终于,一把承载了紫砂艺人和窑工血汗,经过了千锤百炼的紫砂壶出品了。那么,我们如何来鉴定它的优劣呢?

  ⑽鉴别一把壶的好坏,首先看它的造型,要神形兼备。其次要试一下实用功能。泡绿茶宜选扁形口大的壶,这样散热快,不易变色;泡红茶宜选高形小口壶,经沸水冲泡后茶汤色香浓。还要看端把是否提握方便,壶嘴出水是否流畅,口盖是否严密。第三要看色泽肌理效果,听其音质。一把好壶的音质是很清脆的,有金属的质感;然后再看制作的精致程度,壶的表面应该光洁圆润、线条流畅、底部平整,刻画周到;最后要看印章,名家的壶,印章十分讲究,有一整套印章分别盖在壶底、壶把、壶盖内,大小相宜,还配有签名证书、作品照片等,有的在壶上某个部位做了暗号。总之,每个作者都有他自身的防伪方式。

  ⑾如果说,神奇的传说只是人们把朴素的心愿附丽于想象的翅膀,那么,紫砂陶的发现和由此焕发的巨大魅力,却让世界记住了宜兴。“陶都”的美誉让宜兴一路风尘,从历史的深处走来。紫砂壶的缘起和勃兴,则一直可以追溯到宋代和明代。

  ⑿宜兴民间,保存着一件出自北宋年间的紫砂器。从造型看它非常粗拙,然而已经隐现出古代工匠的智慧;窑火的冶炼技术虽不成熟,但它已经彰显出紫砂壶的雏形。它泡茶不走味,储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取暖不烫手。色泽光润古雅,茶汤纯郁芳馨;风格超凡脱俗,意韵深厚沉郁。风雅文人、达官名宦趋之若鹜,几与金玉同价。

  ⒀宋代,宜兴已经是一个逾万户的都市。苏东坡与宜兴有着天然的缘分。官可以不做,甚至文章可以不写,而阳羡茶却不能不喝。他在蜀山脚下讲学,提倡“饮茶三绝”,即茶须阳羡茶,水要金沙泉,壶须紫砂壶。后来宜兴人喜欢用一种叫“东坡提梁壶”的款式,上镌“松风竹炉、提壶相呼”之句。尽管东坡时代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紫砂壶,但这里的人都愿意相信,东坡正是有了三绝之宝,才感叹一声:“从此买田阳羡、种橘品茶而吾将老矣。”

  ⒁中国历史上的文人大概没有不喜欢茶与紫砂壶的。明代以后,社会风习受新儒学的影响,平淡娴雅、质朴温厚已成为一种时尚。紫砂壶的敦厚内敛、古雅蕴藉,甚合文人心意。他们感叹于这里的溪山风流、茶陶仙洲。有一句流传千古的禅林法语只有三个字:“吃茶去”,那是叫人把缠绕于心的世间烦恼抛却一边,以空虚清明的心境去过一种清淡无为的生活。

  ⒂布衣百姓没那么多讲究,但茶还是被郑重地排在柴米油盐之后。江南乡镇的小巷深处,一年四季都飘着茶香;鼎沸闹市、寻常巷陌的老茶馆更是星罗棋布。无论时代兴衰、王朝变更,壶中沸水依然滚,茶里言语扑面香。许多人把生命里的宝贵年华留在了一壶茶里,了悠悠岁月, 了百年人生。那一排排黑苍的紫砂老壶已经记不清侍候了几代茶客,了多少从风雪驿道而来的寒士, 了多少潦倒失意的心灵,承载了多少普通人的欢愉和惆怅;垒起七星灶,砂壶煮三江;一个砂壶四个杯,风清月朗美紫砂。

  1.文章第1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2分)

  2.文章从整体上看,主要写了三部分内容,它们是:(答案不能超过提供的方框字数)

  一.写□□□□;二.写 紫砂壶 ;三.写□□□□(2分)

  3.对文章内容判断不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紫砂壶历史悠久,诞生于新石器时代。

  B.文人喜欢紫砂壶与壶的品质有关。

  C.茶与壶已经融入到百姓的悲欢人生之中。

  D.文中提到苏轼的“三绝”是为了体现文人的风雅情趣。

  E.紫砂壶的肌理之美在于其中“砂”的作用。

  F.由紫砂到紫砂壶是一个由简单到神奇的过程。

  4.文章第15段的划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正确的顺序是 (3分)

  A.温暖 抚慰 泡老 恍惚 B.恍惚 温暖 抚慰 泡老

  C.泡老 恍惚 温暖 抚慰 D.恍惚 泡老 抚慰 温暖

  5.请在下列表格的空格中填上恰当的内容:(4分)

  艺术特色 作用

  第⑽段 语言平实、晓畅,条理清楚。

  第⒂段 形象地表现了紫砂壶所蕴含的人文情感。

  6.纵观全文,《一壶乾坤》中的“乾坤”在文中的表层义和深层义分别指的是什么:(4分)

  表层义:

  深层义:

  二、阅读下文,完成7-11题。(22分)

  ①一滴水,无法挤疼大海,一滴眼泪,却会!

  ②有一次,母亲在午睡时做了一个梦,梦到我掉进了井里,旁边一大帮人,却没有人去救。母亲赶到了,毫不犹豫地跳进去救我,把我救上来,自己却死过去了。她隐隐地听到人们说:“只有当妈的才能这样啊,把孩子救上来,自己却死过去了。”

  ③母亲在睡梦中惊醒,她感到这个梦很不吉利,眼皮也不停地跳,她担心我会发生什么事情,迫不及待地给我打电话,可是我在午睡的时候有关机的习惯,母亲就一遍一遍地打,一直打了两个小时,我才开机。

  ④电话通了的时候,母亲在那边孩子一样“哇”地一声哭了起来。听完母亲诉说的那个梦,我深深地自责起来。对于母亲来说,无法和孩子联系的这两个小时,是多么漫长。

  ⑤母亲叮嘱我最近要多注意点儿安全,又一再地安慰我,说梦都是反的,梦见灾难就证明平安,没事的。

  ⑥这就是母爱吧。她宁愿相信一个不真实的梦,并陷进自己假设的劫难里难以自拔。

  ⑦从那以后,我不再轻易地关机,因为我怕母亲再做那样可怕的梦。

  ⑧那一声“惊天动地”的哭泣,着实把我吓了一跳,我分明看到了在哭泣声后尾随而来的那滴眼泪,浑浊、咸涩,却又那么晶莹、甘甜。

  ⑨看过一篇文章,说一个失去老伴的父亲,内心充满了悲伤,可是他又不得不在儿女们面前装出笑脸,免得让孩子们替他担心。后来,儿女们发现父亲喜欢上了吃洋葱,他总是一个人在厨房里默默地剥洋葱,眼里满是泪水。孩子们问起的时候,他说是洋葱太辣。其实他是在找一个借口流泪,给心底的悲伤找一个流淌的出口。

  ⑩有一种男人,宁可忍耐野火把心烧焦,也不会让火星溅到爱人的发梢。有一种男人,心里藏着一个重洋,流出来,却只有一颗泪珠!

  ○11我的父亲也是个刚强的父亲,我见过他唯一的一次流泪也是因为我。

  ○12那个秋天,我被一个发了疯的酒鬼连刺了四刀,多亏好心的邻居相救,才得以保住性命。在重症监护室里三天三夜昏迷不醒,醒来第一眼,我就看到了父亲。而当看到我终于醒来,父亲的一滴泪重重地砸到我的脸上,继而转身向外狂奔,语无伦次地对亲人们喊着:“孩儿醒了,孩儿醒了……”

  ○13后来我才知道,当听说了我的遭遇,正在田地里干活儿的父亲风尘仆仆地从老家赶来,竟然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上面满是泥点子和汗渍的酸味。母亲哭了一道儿,他训斥了一道儿,“你嚎丧个啥儿,儿子没事儿也被你嚎出事儿了。”话虽如此说,心里早已七上八下地没了谱儿。

  ○14父亲,这个刚强了一辈子的汉子,天灾令他颗粒无收时没流过一滴泪,上山砍伐木头被大树压断了腿时没流过一滴泪,听说我出事儿时没流过一滴泪……在确认我醒了,重新活了过来的时候,终于哭了一次。那一滴砸在我脸上的泪水里面,蓄着父亲满满60多年的沧桑。

  ○15现代舞之母邓肯的一生充满了太多的悲凉,一天之内,她的一双儿女就被汽车送葬于莱茵河中。她在自传里悲伤地写道:“在人的一生中,母亲的哭声只有两次是听不到的——一次在出生前,一次在死亡后。当我握着他们冰凉的小手时,他们却再也不会握我的手了。我哭了,这哭声与生他们时的哭声一模一样。一个是极度喜悦时的哭声,一个是极度悲伤时的哭声,为什么会一样呢?我不知道为什么,可我清楚这哭声真的是一样的。在茫茫人世间,是不是只有一种伟大的哭声,孕育生命的母亲的哭声,既能包含忧伤、疼痛,又能包含欢乐、狂喜呢?”

  ○16一滴水,无法挤疼大海,一滴眼泪,却会!因为那一滴滴眼泪里面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情感的风暴。

  7.母亲在梦见儿子落井后惶恐不安,后来又说梦都是反的,前后是否矛盾?(4分)

  8.简析第⑩段在文中结构上的作用。(4分)

  9.第○12段画线句中“砸”字有何妙用?(4 分)

  10.对文章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本文构思精巧,合理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情真挚,字里行间充满着对父母之爱的热烈歌颂。

  B.本文先虚写母亲的眼泪,再实写父亲的眼泪,以虚衬实,有力地突出了父爱的博大与深沉。

  C.第⑧段写儿子想象母亲的眼泪“晶莹、甘甜”,表达了儿子对至纯至真的母爱的深切感受。

  D.第○14段“沧桑”一词,意蕴丰富,既指父亲生活上饱经磨难,又指父亲情感上历经波折。

  E.第○13段写父亲对母亲的训斥,看似反常,实际上反映了父亲忧心如焚、焦躁不安的心情。

  F.第⑥段写母亲“陷进自己假设的劫难里难以自拔”,主要表现了母亲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

  11.第○15段写现代舞之母邓肯的悲情故事和悲伤诉说,有何用意?(4分)

  三、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6空)。(6分)

  12. ,闺中只独看。 ,清辉玉臂寒。

   ,却话巴山夜雨时。

  ④我欲乘风归去, , 。

  ⑤ , ,照无眠。

  ⑥不应有恨, ? ⑦但愿人长久, 。

  ⑧ ,形影相吊。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3-15题。(9分)

  阮郎归•初夏 苏轼

  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13.请在上阕的画线句中各找一个能体现出初夏景物特征和气候特征的词语。(2分)

  景物特征:______________ 气候特征:

  14.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3分)

  A.全篇语言清新,感情细腻,境界开阔,韵味悠远。

  B.作者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描写夏景,显得鲜明生动。

  C.“棋声惊昼眠”一句以棋声来衬托周围环境的幽静闲雅。

  D.“榴花开欲燃”表现了石榴花色的红艳,突出了石榴的生机。

  15.就作品中“ ”句,联系下片内容,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4分)

  五、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6-20题。(18分)

  义牛者,宜兴铜棺山农人吴孝先家水牛也。力而有德,日耕田二亩,虽饥甚,不食田中苗。吴宝之,令其十三岁子希年牧之。一日,希年牧牛,跨牛背随牛所之。牛方食草涧边,一虎从牛后林中出,意欲攫希年。牛知之,即旋身转向虎,徐行啮草。希年惧,伏牛背不敢动。虎见牛来,且踞以俟,意相近,即攫牛背儿也。牛将迫虎,促奔而前,猛力触虎。虎方垂涎牛背儿,不及避,踣①而仰偃涧中,不能辗。水浸虎首,虎毙。希年驱牛返,白父,集众舁②虎归,烹之。

  他日,孝先与邻人王佛生争水。王富而暴,素为乡里所怨,皆不直之,而袒孝先。王益怒,率其子殴孝先死。希年讼于官,王重赂邑令,反杖希年,希年毙杖下,无他昆季可白冤者。孝先妻周氏,日号哭于牛之前,且告牛曰:“曩幸藉汝,吾儿得免果虎腹。今父子俱死于仇人矣,皇天后土,谁为我雪恨耶?”牛忽长鸣,奔至王家。王父子三人方延客欢饮,牛直登其堂,竟抵王,王毙,复抵二子,二子毙,客有持杆与牛斗者,皆伤。邻里趋白令,令闻之,怖死。

  【注】①踣:跌倒。②舁:抬。③昆季:兄弟。

  16.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吴宝之 即旋身转向虎 素为乡里所怨 ④方延客欢饮

  17.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均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令其十三岁子希年牧之/跨牛背随牛所之 B.王富而暴/促奔而前

  C.素为乡里所怨/谁为我雪恨耶 D.牛方食草涧边/王父子三人方延客欢饮

  18.翻译句子:(5分)

  虎见牛来,且踞以俟,意相近,即攫牛背儿也。

  曩幸藉汝,吾儿得免果虎腹。

  19.本文中的义牛的“义”具体表现在哪里?(4分)

  20.文章借义牛的故事想要表达一个怎样的意愿?(2分)

  六、阅读下面语段,完成21-24题。(11分)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话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自以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 (曹丕《典论•论文》)21.请用“/”给文中画“ ”句断句。(2分)

  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

  22.作者认为“文人相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3分)

  23.文中划线句可用成语□□□□概括。(2分)

  24.结合本文的写作目的,谈谈文章结尾处提及“七子”的作用。(4分)

  七、阅读下面语段,完成25-27题。(13分)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25. 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不矜名节 除臣洗马 但以刘日薄西山 ④过蒙拔擢

  26.翻译句子:(6分)

  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27.文章第段中作者为何要列举自己多次被征召的事实。(3分)

  高三语文模拟测试题答案

  一、(21分)1.突出紫砂的神奇和独特1分,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2.紫砂泥土(紫砂矿土)1分,紫砂文化1分

  3.A D(6分)

  4.C(3分)

  5.清晰地说明了1分一把好壶的评价(如何鉴赏壶)1分;运用比拟、对偶等修辞手法(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含蓄)2分

  6.表层义:制作过程的神奇2分 深层义: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蕴;寄寓了历代文人和普通百姓的感情;包含丰富的人文内涵。2分

  二、(22分)7.不矛盾1分母亲惶恐不安,源于自己对远方儿子深深的担忧1分说梦是反的则是为了安慰儿子1分,两者都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爱。1分

  8.前句紧承第⑨段概括父亲流泪而不露的刚强2分后句引出我的父亲有泪不轻弹的刚强。2分(只写承上启下给1分)

  9.“砸”字突显出一滴眼泪的分量重2分,既表现了父亲眼泪中所蕴含的对儿子深沉的爱1分也表现出“我”对父爱的感受之深。1分

  10.B F(6分)

  11.阐明父母的眼泪无论是悲伤还是喜悦1分都是对子女真情的流露1分在内容上与前面写父母的眼泪相照应1分从而进一步揭示了天下父母之爱的无私与伟大(深化文章主旨)1分

  三、(6分)12.略

  四、(9分)13.绿槐(高柳、新蝉) 熏风(2分)

  14.A(3分)

  15.寓情于景1分翻译1分联系下片内容1分情感1分

  五、(18分)16.把…当做宝贝;以…为宝 调转(掉转) 一向;向来 ④邀请(4分)

  17.D(3分)

  18.老虎见牛过来,就蹲着来等待它,意思是等牛靠近自己就去攫取它背上的小孩儿。(3分)

  先前幸亏借助你,我儿才能够免于被老虎吃掉。(2分)

  19.义的表现:吴家的牛把想吃吴希年的老虎顶入水中,老虎被淹死,吴希年获救。 吴家的牛替被打死的吴家父子报仇雪恨。(4分)

  20.表达了劳动人民企盼除暴安良的英雄和反抗凶暴的压迫者的意愿。(2分)

  六、(11分)21.(2分) 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

  22.(3分)各自凭借自己所擅长的文体来轻视被人不擅长的文体。

  23.(2分)敝帚自珍

  24.本文的写作目的是反对文人相轻,提倡应审己度人2分,赞扬七子能互相发现彼此的长处,以此佐证自己的观点。2分

  七、(13分)25.(4分)夸耀;自夸 任命 迫近 ④提拔

  26.(6分)略

  27.(3分)表达自己对晋武帝的感激之情1分,明确提出奉诏奔驰和孝养祖母的矛盾,为下文留下悬念2分。

猜你喜欢:

1.2017高考语文模拟试卷附答案

2.2017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带答案

3.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检测题带答案

4.2017高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附答案

5.2018届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及答案

3857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