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一学习方法 > 七年级语文 >

孔乙己续编范文5篇

时间: 巧绵21291 分享

  孔乙己在那个悲惨的时代下,结局如何,鲁迅先生没有明说,只能靠我们自己想象,以下是续写文章5篇,希望大家喜欢。

  孔乙己续写1

  话说孔乙己最后一次在咸亨酒馆喝酒后,便茫然地用枯瘦的胳膊,撑着他枯瘦的身板,拖着那两条枯瘦的断腿向着不知何处无目的“走”去。

  夜已深了,肃杀的寒风猎猎作响,天空似被一匹黑色斗篷死死罩住,半缕月光也未降临到这黑漆漆的世界上,街上只有孔乙己一人在那里缓缓前行,看上去就像一个小型坦克。孔乙己身上只着了一件很薄的棉衫与沾着腥红血渍的破棉被,寒风无情地向他身上猛击,但他并不觉得什么,因为他的心更冷。他现在可以说是一个活着的死人了。街巷角处不时有流浪犬冲他狂吠,他怔了怔,缓缓摇了摇头,道:“呜呼!哀哉!”他那满是胡子茬的嘴角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吾与这厮何别之有?”他心里念道。继续向前挪动他那冰棍般的身子。

  日月不知几轮回,孔乙己还是无目的的朝地平线那方前行着。有时路上有人掉了吃的东西,他便看了几眼,随后摇着头道:“蹴尔而与之……。”继续前行。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孔乙己也是人,不应该是所谓地“人”,终是经不住伤痛与饥饿的摧残,晕厥了过去。

  清泉翠竹,鸟语花香,空气中缭绕着各种香味,一片望不尽的竹林……这便是孔乙己醒后首次映入眼帘的景象。“我真是舍生取义了吗?这景致,看来我真是死了罢。”他慢慢道,从席子上似无意地站了起来,这是他惊奇地发现—自己的腿好了!他道:“果真是死了吧。”

  “咕……咕”这是传来一阵无从辨析来自何处的奇怪声音。他听了听,心想:莫非有鬼怪?“咕……”这声音又响了,这次,他听出来了,这声音竟是从他丹田部位发出来的。“死人亦会饿吗?夫子没提过啊。”他惊叹道。

  “死又如何?生又如何?施主何必如此执念?谁又是夫子?夫子又是谁?众生皆佛兮!善哉。”不知何时,一个如铁钟般沉稳又雄浑的声音出现在孔乙己身后。孔乙己着实被吓了一跳,猛地回过头,但见一老翁,九旬上下,身高八尺,着素僧衣,双手于胸前合十,一大串绿檀念珠悬于左臂,一缕白须随着风,和着宽大的袖口一起轻轻拂动,那对深邃的眸子中透出一种超脱、不凡的气质。孔乙己回过神来,定睛细看那老僧,倒还真有点像孔老夫子,只不过顶秃了点。于是孔乙己对老僧作了个揖,问道:“老师傅,此处可乃上界邪?”老僧答道:“悲苦人世间,世外一桃园。”孔乙己这下倒有些摸不着头脑了,正欲详问那老僧,但人早已离开,颇有些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味道。

  孔乙己自言自语:“喔,可能我还活着。”闲着也是闲着,他便在这仙境般的地方胡乱转悠起来。不一会儿,看见一个小山洞似的窟中有一些壁画样的东西,孔乙己好奇不已,便欠身探了进去,发现那些壁画样的东西竟是一些拳掌套路与心法秘诀,窟的最上方,赫然凿着几个大字:因果专业诀。“因果……”孔乙己恍惚地从嘴里吐出了这两个字。“是了!”他似乎要做些什么了。

  三年后,孔乙己不知不觉练就一身好功夫。虽然人依旧那么瘦,但脸上微微泛着红色,倒有点仙风道骨的感觉。一日,孔乙己踏上竹林旁的一叶小舟,舟上摆着一坛酒,酒坛上贴着红纸,上书“竹叶青”。孔乙己心中窃喜,毕竟好久没沾过这东西了,酒鬼断了粮的感觉只有酒鬼才知道,而孔乙己便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酒鬼,所以他毫不犹豫地抱起坛子畅饮起来,之前的书生气荡然无存。酒量好的人一般不叫酒鬼,很不幸我们的孔乙己是个酒鬼,所以他睡着了。

  等他睁开惺忪的双眼时,眼前的一幕再次让他惊呆了。他在这里,饱受了人们的冷眼与讥讽,吃过拳头挨过板子,没有过过一天人过的日子,他当然忘不了这里,死也忘不了!如果你是他,也不会忘了这里。他在这里死过一次了,更不会忘了这里,更不会忘了那个人。早饭刚吃完,丁举人便闲适地在自家院子里赏他的画眉鸟,他是这个镇上名望最高的人,家境也很富裕,平日里待人和气、温文尔雅,所以人际关系也不差。这日,丁举人穿了一件很抢眼的红绸锦服,上面用金线绣了许多圆圆的铜钱,刚好与他圆圆的、油亮的脑袋相衬。

  “老爷,门外有个叫孔什么的臭要饭的想见老爷,依我看,放出阿黄把他吓跑得了。”丁举人眉梢一动,说:“不可,此人必有来头,让他进来吧。”“可是……”“嗯?!”“是……”看门的家丁悻悻地去了。过了一会儿,一个精瘦的人飘飘然行至院中庭,其衣着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丁举人笑道:“孔先生,呵呵,别来无恙啊?”“丁大人,在下托您洪福,一切安康。故今日至此,一叙旧情。”“哦……”丁举人话音未落,忽然一个家丁拿着木棍疯了似的向丁举人天灵盖击去。接下来听到的应该是令人作呕的头骨碎裂的声音。可是,所有人听到的是木棍碎裂的声音,那家丁没了家伙,便改用拳头击杀丁举人。丁举人站在那里纹丝不动,像钉子一样,脸上露出和善的微笑。啪的一声,孔乙己又出手了,这次是打在家丁的后心上,那家丁登时口吐鲜血,倒地气绝。“一命偿一命,我一向是大公无私的”这是丁举人离开时的最后一句话,是孔乙己听到他说的最后一句话,他后面还有一句,是说给管家的:“那家丁赏他家人四十两,答应人家的。”管家习惯性地赔笑附和道:“丁大人一诺千金,真不愧是……”“行了,行了,快去忙吧”“是”。

  当然,这些孔乙己都没有听到,他听到的是官差的咒骂声与刀刃撕裂肉体的声音。同一个地方,他又死了一次,这次,他运气就没那么好了。当众家丁将那具血肉模糊的尸体扔到野外时,一双空洞、幽怨的眼睛在浓的化不开的晨雾中望着他们。一个虚无飘渺的声音道:“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还是要报。”

  次日,丁府上下连带牲畜全部一夜间暴病而亡,无一幸免。

  孔乙己续写2

  我们小学的小店,和别的地方是不一样的,一个人站在小店外,专管收钱,这个店是专门卖悠悠球和零食的。这些东西,不超过3块钱,如果能拿出20元或30元,就可以买一个像飞机一样的模型,可惜我们这些人,大部分都没有那么阔绰。但是我经常去那个小店,也经常可以看到一个人。

  这个人姓孔,因为我们都看过鲁迅先生的《孔乙己》,这个人太像孔乙己了,书包里像猪窝一样脏乱,学习还倒数第一,衣服像是十几年没有洗过,我和他经常在放学时去(当然不是一路)。我们都叫他:“孔乙己”。里面选购东西的人看见他,都看见他都叫到:“孔乙己”!他也不回答,拿上一个悠悠球就朝外走,他们见了,故意大声的叫到:“你一定有没有写作业!”他说:“你怎么可以凭空污人清白?”随后立即换上一副凶恶的面孔,对他们说:“再说,我把你扔出去!”我们都大笑,店内外充满了快乐的空气。

  孔乙已付过了钱,玩了两分钟悠悠球,他们又说:“你是不是又没有写作业啊孔乙已?”孔乙已愤怒的说:“你在胡说什么?”他们不屑的说:“什么胡说,我昨天亲眼看见你被拉到操场上训,孔乙已说:“你们懂什么,五年级的小屁孩。”他们又说:“没有写作业又怎么样,想当年,我没有一天写过作业。”一个人说:”这我知道,他是没写作业,我是他同班同学。”孔乙已漏出骄傲的神色。但是,他的同学又说:“然后被老师撵回家反思了好几个星期。”孔乙已露出惊恐的神色。说道:“我投降,别再说了。”店内外充满了快乐的空气。

  后来,孔乙已读了一点书,逢人便考,又一次,他问一个人:“茴香豆的茴字,怎么写?”那人不管他,他又说:“不知道吧?这么简单。哈哈”那人说:“草字头下面一个回来的回,这谁不知道?”说完去结账,留下了目瞪口呆的孔乙已。

  后来,孔乙已好几天都没有来,掌柜对他们班的同学说:“孔乙已好久都没有来了。”同学说“哦?他怎么会来?”掌柜的说“怎么了?”同学说:“他转学了。”掌柜的说:“为什么?”同学说:“他到处吹嘘,说他这次考试一定全校第一。”掌柜的说:“然后呢?”同学说:“然后,然后在考试中作弊被发现了,”掌柜的说:“然后呢?”同学说:“然后丢了脸,在学校混不下去了,走了。”

  果然再也看不到孔乙已了,大概是转学了吧

  孔乙己续写3

  离开酒店,孔乙己漫无目的的走着。他躬着背,高大的身材已经变得极其消瘦,脸色苍白,皱纹间的伤痕显得格外分明,一部花白的胡子耷拉在嘴上,遮去早已干裂的嘴唇。身上依旧披着那件破烂不堪的长衫,灰黑色的布料上一道道血丝依稀可见。伴着暗红的夕阳余晖,孔乙己用手挪动着自己身体艰难的向前,从远处望去像极了一个濒死的小老头子。

  傍晚的街巷并不冷清,往来的人似乎都对这个“残疾人”而感到特别的好奇。认识他的人嘲笑他,不认识他的人冷漠他,没有人上前给上一句最简单的安慰。孔乙己似乎什么以没有看见,又似乎早已习惯了这些。一群嬉闹的孩子从他身边跑过,是那些曾经问过他要茴香豆的邻舍家的小孩,孔乙己依然记得。那些孩子在他面前停下,如往常那样把小手摊在孔乙己面前要豆吃。孔乙己苦笑,却又立即扬起微笑看着这些单纯可爱的孩子,“无哉,无哉。无乎哉?皆以……”“离我家孩子远点!”一个尖利的怪声打断了孔乙己的话,接着就拉着自己家孩子走了,背后还留下了几句恶毒的咒骂。其他的孩子也便在周围人的笑声里走散了。

  孔乙己收起那先前的笑,他本以为这个鲁镇除了嘲笑之外还会有人继续陪他说说话的,即使只是一个小孩子的索要,他都会觉得至少有人还会留意着他。但是如今他已经什么也没有了,留给他的只有残缺的双腿,令人叫骂的口碑,冷淡的人心……现在还会有谁比孔乙己更加的落寞呢?没了吧。

  天色越来越黑,夕阳退去,月光冷冷地打在孔乙己的脸上。从傍晚到现在,孔乙己一直在走,没有停歇。是在寻找新的路吗?还是在单纯发泄多年来的不满?他走了好久好久,出了鲁镇了吧。孔乙己来到一个悬崖边,望着脚下深不可测的幽邃,想着别人的嘲讽与戏弄,眼圈渐渐得红了。又心一狠,跳崖,死了。

  自此鲁镇消失了这个叫孔乙己的人,只有酒店的掌柜还天天念叨着那19文钱。

  孔乙己续写4

  孔乙己是一个本性善良但是迂腐的人,他从来不会欠酒店的钱,只是偶尔就会做一些小偷小摸的事情,这就让他的人物性格非常的矛盾,让别人猜不透,他到底是一个正直的人,还是一个邪恶的人,因为他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所以,他的文化水平不是很高,但却总是那么的生僻,就像他的人物介绍一样,他穿着长衫,但却永远站着喝酒,他没有钱去死要面子,明明就跟那些短衣帮的人一样,很穷,但却仍然要穿着长衫,装作很有钱的样子,这说明,他深受封建制度的毒害,看重等级制度,认为自己的地位始终比其他人要高,就因为自己是读书人,但实际上,他连秀才都没有考到。

  孔乙己他简直就是一个迂腐读书人的缩影,是一块朽木,好吃懒做,死要面子,终成不了大器,但是,我们始终不能对他的评价刻薄,就是因为他把茴香豆分给孩子们,这一情节让他的人物形象大幅提升。让大家认为,这其实是一个虽然落魄但是和蔼的老头。而到了最后,他因为投诉,被别人打断了双腿,可是就算是这样,他仍是用手走着,去买了最后的一碗酒喝。喝完酒用双手走了出去,就像是从来没有来过一样,而大家再也没有见到他,他也永远欠下了酒店那19文钱。他经常给大家带来欢乐,但大多数,大家只是把它当做茶余饭后的笑料,等它消失了,没有人会去关心他的死活,大家只是在谈论着,他是不是又去偷书了?还是招惹了哪户人家?他即便去偷书,也不愿意面对现实,他总是认为自己不是在偷书,而且就是因为他是一个读书人。

  他的结局令大家感到有些悲伤,他大约的确死了,他就是当时那个社会的缩影,当时那个社会的控诉,他的出现,他的结局,都是当时们人的一个再平凡不过的故事罢了,他一生悲惨,虽然读过书,但也说得耻辱,他身上就没有过几个钱,有的那一点钱都用来买酒喝了,他整天活在自己的幻想里,认为总比其他人高一等,可是就是不愿面对现实,他是一个悲剧,但是,他的一生就是那么的好笑,总是能让大家笑得前仰后合。

  所以,在我们看来,在观众看来,在当时的人们看来,他是一出喜剧,可是在那个世态炎凉,人人都吃不饱饭,无心关心他人的社会,他的故事,和他的经历,是一场对那个社会的控诉,同时,也是一场无聊,且无用的闹剧。

  孔乙己续写5

  暮色开始四合,漫天压下来的黑似乎也惊扰到了树上不知名的鸟,扑愣愣的飞走了。地上的一条小路上,出现一条比暮色更深的暗痕—血痕,暗痕的一头是一只蠕动的“虫”,正在延长着暗痕。轻快的风中裹着些不和谐—呻吟,无疑了,是孔乙己,拖着刚被打断的血淋淋的腿正往家里“走”。

  幽幽的飘来饭菜的香味,孔乙己抬起头,咽了口唾沫,很快又低下头去,他知道,什么玉盘珍馐、什么金石宝玉,只属于世界,从不会属于自己。叹了口气,又“之乎者也”一番便又向前“走”了。

  推开松垮垮的门,孔乙己便像是获了大赦,兀自倒向硬邦邦的床,他累了,他被打累了,也被骂累了。

  迷糊糊的仿佛有人敲门,孔乙己千百个不愿意,但他还是爬去开门了,因为他是读书人,是知书达理的。开了门,见一老人,便问﹕“老先生有何贵干啊?:”老人道:“吾姓孔名丘字仲尼,迷了路敢情借宿一宿。”听罢,孔乙己有些愤怒了,心想:真是人善被人欺,竟敢冒充圣人来欺我。但不管心里怎么想,孔乙己还是尽量心平气和的说:“老先生当是累昏了吧,怎敢说自己是圣人。”老人道:“吾道吾为孔丘,未曾提什么圣人,还请先生宽容吾借宿。”孔乙己更是心里叫苦说:“你若孔夫子,当知其一切,请言汝生平及学说。”老人具言之,孔乙己有些惊奇,从屋中取出久不用了的灯,擦去一层薄薄的灰尘,点了起来,悉微的灯光映着老人的脸,与圣人画像无异。孔乙己颤巍巍的说道:“先生如何到此?”老人道:“未知,一切天意吧”孔乙己忙把老人让进屋。虽说子不语怪力乱神,但孔乙己在读圣贤书之前,家中还是有闲钱去看戏的,戏文里的神鬼他是信得,所以他相信圣人真的来了,来解救他了。

  这一夜,孔乙己与孔夫子相谈甚欢,从“为政以德”到“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从修身到治国,孔乙己只觉得这些年圣贤书没有白读,当孔乙己谈到自己的经历时,泪便下来了,孔夫子很气愤,便劝孔乙己“以德服人”,让孔乙己对那些奸商恶霸去讲“仁”,孔乙己起初是不肯的——不敢的。但禁不住圣人对他的教导,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且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相关文章:

1.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续写孔乙己

2.滥竽充数续写

3.人教版初三下册第二单元关于续写的作文4篇

4.续写作文范文

5.续写《皇帝的新装》精彩范文600字

6.《穷人》续写作文

7.关于空白与语文想象力的培养方法

365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