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语文 >

高三语文背诵知识点归纳

时间: 赞锐20 分享

能力是一个人的长度;勤奋是一个人的宽度;善于抓住机遇构成这个人的高度。长度宽度高度的乘积,就能算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容量。是的,学习也是如此,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三语文背诵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三语文背诵知识点归纳

高三语文背诵知识点归纳1

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罢:通“疲”;疲劳。形容词。“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

颁:通“班”;“斑”;头发花白。形容词。“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板:同“版”;字版。名词。“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同曝”晒。动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暴:同“曝”暴露,显露。动词。“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暴:同“曝”;暴露,显露。动词。“忠义暴于朝廷。”

杯:同“杯”;酒器。名词。“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同“背”背叛,违背。动词。“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被:通“被”;顶。动词。“被明月兮佩宝璐。”

被:同“披”;穿着。动词“闻妻言,如被冰雪。”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俾倪:同“睥睨”;斜着眼看。形容词。“见其客朱亥,俾倪.”

辟:通“避”;躲避。动词。“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

辟:通“僻”;行为不正。形容词。“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弊:通“敝”;困顿,失败。形容词。“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通“敝”;疲惫,衰败。“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弊:通“敝”;疲惫,衰败。形容词。“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徧:同“遍”遍及,普遍。动词。“小惠末徧,民弗从也。”

宾:同“傧”;迎接客人的人。名词“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高三语文背诵知识点归纳2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语:王语(yù)暴以好乐(动词,告诉)

2、庶几(shùjī):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差不多)

3、他日:他日,见于王(另一天,过了几天以后)

4、直……耳:直好世俗之乐耳(只是……罢了)

5、蹙頞(cùè):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收紧额头,指愁眉不展)

6、无他: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没有别的原因)

二、通假字

1.可得闻与(与通“欤”)

2.今王田猎于此(田通“畋”)

三、词类活用

1、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乐:名作动,欣赏音乐)

2.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少、众:形作名,少数人,多数人)

3.今王豉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钟、鼓、管、籥:名作动,敲钟、打鼓、吹管籥)

四、句式

1、暴见于王。(被动句)

2.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介词短语后置)

3.他日,见于王。(省略句,被动句)

五、难句翻译

1、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译:大王你那样喜欢音乐,那齐国实行王道该差不多了吧。

2、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译:独自一个欣赏音乐是快乐的,跟别人一起欣赏音乐是快乐的,哪一种更快乐呢?

3、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译:大王曾经把喜欢音乐的事告诉了庄子,有这件事吗?

六、释字义

①庄暴:人名,即下文提到的的庄子。

②见(xian现)于王:被齐王召见或朝见齐王。

③乐(yuè):《说文》:“五声八音总名。”《易》曰:“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礼记·乐记》:“先王之

所以饰喜也”“天地之和”“德之华也”。可见,古代的乐是为了身心合德而作。音乐是道德感情的心声,也是回归天地万物

和谐境界的途径。

④庶几:差不多。朱熹《集注》云:“近辞也,言近于。”,这里指“差不多治理好了,有希望了”。

⑤变乎色:改变了脸色。朱熹《集注》云:“变色者,惭其好之不正也。”赵注则说是宣王恼怒庄暴把他“好乐”的事告诉孟

子。

⑥直:不过、仅仅。

⑦独乐乐:独自一人欣赏音乐快乐。前一个“乐(yuè)”欣赏音乐名词后一个快乐作动词用,以下几句类似的句子同。

⑧钟鼓之声,管龠之音:这里泛指音乐。

⑨举:皆、都。

⑩疾首蹙頞(cùè):疾,《说文》:“病也。”蹙,《说文新附》:“迫也。”引申为聚也。赵注云:“疾首,头痛

也;蹙,愁貌。”王夫之《四书稗疏》云:“疾首者蓬头不理,低垂丧气,若病之容耳。”頞,《说文》:“鼻茎也。”

(11)极:《说文》:“栋也。”《通训定声》按:在屋之正中至高处。引申为极致,极端。

(12)田猎:在野外打猎。在春秋战国时代,这是一项带有军事训练性质的活动。由于它要发动百姓驱赶野兽,各级地方官员都要

准备物资和亲自参与,所以古人主张应该在农闲时候有节制地举行,以免扰乱正常的主产秩序。

(13)旄:旗帜,这里指仪仗。

(14)诸:相当于“之乎”,“之”是代词,代之前的“王尝语庄子以好乐”。“乎”是疑问语气词,相当于“吗”

高三语文背诵知识点归纳3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湛奥》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楚辞·离骚》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左传·僖公十年》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僖公五年》

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亡羊补牢,犹未迟也。

《战国策·楚策》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六十四章》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七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述而》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

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权修》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孟子·尽心上》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移居》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陶渊明《杂诗》

及时当勉强,岁月不侍人。

陶渊明《杂诗》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枚乘《上书谏吴王》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

高三语文背诵知识点归纳相关文章:

高三语文必背知识点大全

高三语文必备知识点总结

高三语文重点知识点归纳集锦

高三语文必修三课文背诵篇目梳理

高考语文必背重要知识点梳理

高三语文必背必修1知识点与基础要点梳理

有关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的梳理

高三语文必背诵知识点基础归纳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归纳详解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总结

107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