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一学习方法>高一物理>

高一物理必修一公式大全

时间: 淑娟4587 分享

高中物理比较抽象、理论化,更注重概念和模型的建立,这使得很多同学觉得高中物理特别难。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一物理必修一公式,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物理必修一公式

高一物理必修一公式大全
高一物理必修一公式大全

高一物理必修一牛顿运动规律

一、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

1.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揭示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

(2)牛顿第一定律是惯性定律,它指出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只与质量有关。

(3)肯定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4)牛顿第一定律是用理想化的实验总结出来的一条独立的规律,并非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

(5)当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从运动效果上说,相当于物体不受力,此时可以应用牛顿第一定律。

2.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1)揭示了a与F、m的定量关系,特别是a与F的几种特殊的对应关系:同时性、同向性、同体性、相对性、独立性。

(2)牛顿第二定律进一步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决定于物体的受力情况和初始状态。

(3)加速度是联系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桥梁,无论是由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还是由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都需求出加速度。

3.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1)力总是成对出现于同一对物体之间,物体间的这对力一个是作用力,另一个是反作用力。

(2)指出了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特点:“四同”指大小相等,性质相等,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同时出现、消失、存在;“三不同”指方向不同,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不同,效果不同。

二、应用牛顿定律时常用的技巧方法

1.理想实验法。2.控制变量法。3.整体与隔离法。4.图解法。5.正交分解法。6.关于临界问题处理的基本方法是:根据条件变化或过程的发展,分析引起的受力情况的变化和状态的变化,找到临界点或临界条件。

小编推荐:高中物理选择题解题技巧

三、物理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的典型问题示例

1.力、加速度、速度三者的关系知识点:

(1)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决定了其加速度的方向,合力与加速度的关系F=ma,合力只要不为零,无论速度是多大,加速度都不为零。

(2)合力与速度无必然联系,只有速度变化才与合力有必然联系。

(3)速度大小如何变化,取决于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方向之间的关系,当二者夹角为锐角或方向相同时,速度增加,否则速度减小。

2.关于轻绳、轻杆、轻弹簧问题的相关知识点:

(1)轻绳:①拉力的方向一定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②同一根绳上各处的拉力大小都相等。③认为受力形变极微,看做不可伸长。④弹力可做瞬时变化。

(2)轻杆:①作用力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②各处作用力的大小相等。③轻杆不能伸长或压缩。④轻杆受到的弹力方式有:拉力、压力。⑤弹力变化所需时间极短,可忽略不计。

(3)轻弹簧:①各处的弹力大小相等,方向与弹簧形变的方向相反。②弹力的大小遵循F=kx的关系。③弹簧的弹力不能发生突变。

3.物理关于超重和失重的问题相关知识点:

(1)物体超重或失重是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或对悬挂物体的拉力大于或小于物体的实际重力。

(2)物体超重或失重与速度方向和大小无关。根据加速度的方向判断超重或失重:加速度方向向上,则超重;加速度方向向下,则失重。

(3)物体出于完全失重状态时,物体与重力有关的现象全部消失:①与重力有关的一些仪器如天平、台秤等不能使用。②竖直上抛的物体再也回不到地面。③杯口向下时,杯中的水也不流出。

高一物理中的相互作用知识点

一、弹力问题

1、弹力的产生:

条件:(1)物体间是否直接接触。(2)接触处是否有相互挤压或拉伸。

2.弹力方向的判断:

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方向相反,指向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弹力的作用线总是通过两物体的接触点并沿其接触点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

(1)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压的物体(受力物体)。

(2)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受力物体)。

(3)绳的拉力是绳对所拉物体的弹力,方向总是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沿绳背离受力物体)。

补充:物体间点面接触时其弹力方向过点垂直于面,点线接触时其弹力方向过点垂直于线,两物体球面接触时其弹力的方向沿两球心的连线指向受力物体。

3.弹力的大小:

(1)弹簧的弹力满足胡克定律:F=kx。其中k代表弹簧的劲度系数,仅与弹簧的材料有关,x代表形变量。

(2)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二、关于摩擦力的问题

1.对摩擦力认识的四个“不一定”:

(1)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2)静摩擦力不一定比滑动摩擦力小。

(3)静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运动方向共线,但一定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

(4)摩擦力不一定越小越好,因为摩擦力既可用作阻力,也可以作动力。

2.静摩擦力用二力平衡来求解,滑动摩擦力用公式F=μFn来求解。

3.静摩擦力存在及其方向的判断:

存在判断:假设接触面光滑,看物体是否发生相当运动,若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物体间存在静摩擦力;若不发生相对运动,则不存在静摩擦力。方向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三、物体受力分析

1.物体受力分析的方法:

2018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梳理总结

2.受力分析的顺序:先重力,再接触力,最后分析其他外力。

3.受力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

(1)分析物体受力时,只分析周围物体对研究对象所施加的力。

(2)受力分析时,不要多力或漏力,注意确定每个力的实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在力的合成和分解中,不要把实际不存在的合力或分力当做是物体受到的力。

(3)如果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用假设法分析。

(4)物体的受力情况会随运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必要时根据学过的知识通过计算确定。

(5)受力分析外部作用看整体,互相作用要隔离。

四、物理正交分解法在力的合成与分解中的应用

1.正交分解时建立坐标轴的原则:

(1)以少分解力和容易分解力为原则,一般情况下应使尽可能多的力分布在坐标轴上。

(2)一般使所要求的力落在坐标轴上。

高中物理必修一目录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物体与质点

参考系

坐标系

2.时间和位移

时刻和时间间隔

路程和位移

矢量和标量

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

速度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电磁打点计时器

电火花计时器

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

用图像表示速度

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加速度

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探究

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进行实验

处理数据

做出速度——时间图象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用图象表示位移

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之间的关系

5.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加速度

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绵延两千多年的错误

逻辑的力量

猜想与假设

实验验证

第三章相互作用

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力和力的图示

重力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2.弹力

弹性形变和弹力

几种弹力

3.摩擦力

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4.力的合成

力的合成

共点力

5.力的分解

力的分解

矢量相加的法则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理想实验的魅力

牛顿物理学的基石——惯性定律惯性与质量

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制定实验方案时的两个问题怎样由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3.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

力的单位

4.力学单位制

5.牛顿第三定律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牛顿第三定律

物体的受力分析

6.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

7.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超重和失重

从动力学看自由落体

学好高中物理的诀窍

很多高中生在学习物理的时候总是出现很多问题,但如果找到了很好的学习方法和窍门,那么物理并不难。除了学生们应该具备很扎实的基础外,还应该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下面就是小编为各位介绍的学好高中物理的诀窍。

学好高中物理的诀窍一

1、多理解,就是紧紧抓住预习、听课和复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地理解。预习可分为粗读和精读。先粗略看一下所要学的物理内容,对重要的部分以小标题的方式加以圈注。接着便仔细阅读圈注部分,进行深入理解,即精读。上课时可有目的地听老师讲解难点,解答疑问。

2、物理课后进行复习,除了对公式定理进行理解记忆,还要深入理解老师的讲课思路,理解解题的“中心思路”,即抓住例题的知识点对症下药,应用什么定理的公式,使其条理化、程序化。

学好高中物理的诀窍二

1、积累:是学习物理过程中记忆后的工作。在记忆的基础上,不断搜集来自课本和参考资料上的许多有关物理知识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有的来自一题,有的来自一道题的一个插图,也可能来自一小段阅读材料等等。

2、在搜集整理过程中,要善于将不同物理知识点分析归类,在整理过程中,找出相同点,也找出不同点,以便于记忆。

学好高中物理的诀窍三

1、课前认真预习 预习是在课前,独立地阅读教材,自己去获取新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前预习未讲授的新课,首先把物理新课的内容都要仔细地阅读一遍,通过阅读、分析、思考,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重点、难点、范围和要求。

2、对于物理概念和规律则要抓住其核心,以及与其它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区别与联系,把教材中自己不懂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对已学过的知识,如果忘了,课前预习时可及时补上,这样,上课时就不会感到困难重重了。

489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