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一学习方法 > 高一语文 >

部编版高一语文红烛课文及知识点

时间: 梦荧0 分享

部编版高一语文第二课课文《红烛》用了象征手法,沉郁顿挫、满腔激情的风格。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部编版高一语文红烛课文及知识点,仅供参考。

部编版高一语文红烛课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二课《红烛》课文原文

红烛

闻一多

“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

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然后才放光出?

一误再误;

矛盾!冲突!

红烛啊!

不误,不误!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

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红烛啊!

既制了,便烧着!

烧罢!烧罢!

烧破世人的梦,

烧沸世人的血——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红烛啊!

你心火发光之期,

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红烛啊!

匠人造了你,

原是为烧的。

既已烧着,

又何苦伤心流泪?

哦!我知道了!

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

你烧得不稳时,

才着急得流泪!

红烛啊!

流罢!你怎能不流呢?

请将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间,

培出慰藉的花儿,

结成快乐的果子!

红烛啊!

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灰心流泪你的果,

创造光明你的因。

红烛啊!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二课《红烛》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1946),名亦多,字友三,亦字友山,家族排行叫家骅。后改名多,又改名一多。民主战士。他致力于研究新诗格律化的理论,在论文《诗的格律》中,他要求新诗具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辞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著有诗集《红烛》(1923)、《死水》(1928)。学术著作有《古典新义》、《楚辞校补》、《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闻一多的主要著作收集在《闻一多全集》中,共4册8集,1948年8月由开明书店出版。

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的大会上,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后一次讲演》,会后回家,再到民主周刊社主持记者招待会,招待会结束后,闻立鹤接父亲回家,即将到家门时,潜藏的特务开枪射击,闻一多头部中弹身亡。

2009年闻一多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关于闻一多主要研究资料有:《闻一多纪念文集》(三联书店,1980)、陈凝《闻一多传》(民享出版社,1947)、王康《闻一多传》(湖北人民出版社,1979),梁实秋《谈闻一多》(台北传记文学社,1967),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人民日报1980年2月12日)

二、写作背景

1922年闻一多赴美国留学,他不堪忍受受到的歧视,写过许多爱国诗篇。1926年从美国归来,但看到的是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政治腐 败、经济凋弊的黑暗现实,极为失望。正是这种为现实所冷却了的爱和期望,成为了其诗的深层根基。

《红烛》这首诗写于1923年。诗人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就写下了这首名诗《红烛》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

三、内容结构

1.引子: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诗的主体部分就是扣住“灰”与“泪”“自 焚”与“流泪”)来展开抒情的。

2.第一小节:诗人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

“红”是赤诚的象征。红烛,在诗人眼里,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在这样的红烛面前,他提出了自我要求:“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诗人的心应该也这样的红,否则就不配做诗人。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那颗心,真是一颗赤子之心,是那么纯洁率真,晶明透亮,灼灼发热。在这首诗中,可以说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人与物化,意与境融”。一个“吐”字;逼真的描绘了诗人那种火热的爱国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态。

3.第二、三节:对红烛自我牺牲精神的讴歌。

这两节诗用设问手法,自问自答,生动的表现了一个思考觉悟的过程。前后两种截然相反的答;表明了诗人的醒悟,同时也更有力的表现了红烛精神的可贵。

诗人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蜡比作躯体,把火比做灵魂。作者认为,躯体和灵魂应该是互相存的,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起初觉得这是大惑不解认为红烛自己“一误再误”,诗人认为这真“矛盾”,自相冲突,不可理解。但诗人终理解了红彻悟了,对先前的认识来了一个彻底的自我否定。诗人理解了红烛,由衷的赞美红烛的奉献精神。

上一节说“一误再误”,错怪红烛的语气很强烈,又包含着自作聪明的意味;下一节说“不不误”用了反复手法,否定语气更加强烈。一反一正两种回答,相形之下,更强烈的表现了认识根本转变,包含着对先前自作聪明的惭愧,由顿悟而对红烛产生了深为敬仰的感情。诗人悟彻了光是要“烧”出来的,只有自我燃烧,只有无私奉献,才能放出光芒。这正是与利已主义哲学完对立的一种新的人生观。

诗人的思考,实际上反映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在探索人生真谛的思想历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得的觉悟。

4.第四节:诗人对红烛的殷殷寄语,也是诗人的自勉自励。

“既制了,便烧着”,便要燃烧不息,“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人生的天职也在于奉献,活着就要让生命之火熊熊燃烧,让智慧和才能放出灿烂的火光。诗人借着红烛的形象激励自己,表达自己的信念和心愿。

“烧罢!烧罢!...监狱!”当时,民众深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思想文化的毒害,如沉睡梦中尚未觉醒,血性犹存然而麻木不仁,有如身陷囵圄受着禁锢。诗人认为:自己的职责,就在于从梦中唤醒世人、救治世人的灵魂。使民众觉悟,使民众奋起,使民众热血沸腾,使民众走向光明,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所设置的精神监狱中解放出来。

诗人爱国的赤诚之心是与祖国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

使用拟人手法,一开始,首先揭示了一种很矛盾的现象:“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诗人的注意力转到烛泪上面,矛盾的现象已经包含着疑问。这一节开头的呼唤,是同情的呼唤,是惊疑的呼唤。

第六节诗人驰骋想象,亲切的问讯红烛:“何苦伤心流泪?”诗人同情,惊疑,思索。这里抒发的正是诗人在现实生活的游涡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挣扎。诗人经过一番求索,他恍然大悟:“哦,我知道了!”他寻求到的答案,是还有“残风”的存在。红烛“心火发光”,自身“烧蜡成灰”,世上并非都像诗人自己那样怀着敬意,那种邪 恶的势力不但毫无敬意,相反“来侵你的光芒”。

红烛流泪,是为烧得不稳而急得流泪。红烛不怕牺牲自己,相反,他要充分的牺牲自己,为世人创造光明,他“急”的只是不能给世人带来更多的光明。

诗人自己怀着拯救祖国文明的美好意愿,不是同样受到黑暗丑恶势力的干扰和阻挠,感到壮志难酬,为此而痛哭流涕么?冷酷的现实就是这样,你要创造光明,不但要牺牲了自己,还要“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二课《红烛》练习题

基础积累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烧沸.(fèi)耕.耘(gēng)家谱.(pǔ)躯.体(qū)

B.灵魂.(hún)边缘.(yuán)殴.伤(ōu)脂膏.(gāo)

C.捣.破(dǎo)干涉.(shè)开辟.(bì)残.风(cán)

D.慰藉.(jiè)蜕.变(tuì)粘.着(nián)创.造(chuà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选项是()

A.烦躁藩篱诡密慰籍

B.红烛嬉闹渣滓残风

C.光茫蜡炬耕耘脂肓

D.捣破监狱寒喧沸水

3.下列各句中句意表达明确且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著名学者吴组缃教授生前说过,《红楼梦》的思想艺术成就被人们认识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B.闻一多先生,是英勇的革命烈士,是激情的诗人,是优秀的学者。

C.鲁迅先生那崇高的革命品质和伟大的形象,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D.李磊和韩海二人久别重逢,异常亲切,他马上给了他一个热情的拥抱。

4.文学常识填空。

(1)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作者是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多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__。

(2)闻一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表作有诗集《》《》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

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红烛

闻一多

“蜡炬成灰泪始千”

——李商隐

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

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然后才放光出?

误再误;矛盾!冲突!

红烛啊!

不误,不误!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

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红烛啊!

既制了,便烧着!

烧吧!烧吧

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红烛啊!

你心火发光之期,

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红烛啊!

匠人造了你,

原是为烧的。

既已烧着

又何苦伤心流泪?

哦!我知道了!

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

你烧得不稳时,

才着急得流泪!

红烛啊!

流吧!你怎能不流呢?

请将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间,

培出慰藉的花儿,

结成快乐的果子!

红烛啊!

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灰心流泪你的果,

创造光明你的因。

红烛啊!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5.开头第一句和第二句是否重复?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首诗,诗人由红烛联想到诗人的心,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或相关处是什么?用红烛与诗人的心相比有什么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感受全诗,结合你对作者的了解,想想诗人所要表达的是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蜡烛有红有白,诗人缘何以“红烛”为题?它运用了一种什么样的表现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烧吧!烧吧!/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谈谈你对这几句诗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点拨

1.B(A项,“耕”应读“gēng”。C项,“辟”应读“pì”。D项,“蜕”应读“tuì”。)

2.B(A项,密一秘,籍一藉。C项,茫一芒,肓一膏。D项,喧一暄。)

3.A(B项,语序不当,正确的语序是:闻一多先生,是优秀的学者,是激情的诗人,是英勇的革命烈士;C项,搭配不当,“品质”不能浮现。D项,表意不明,“他”指代不明。)

4.(1)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老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

(2)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红烛死水

5.不重复,这是一种反复的修辞方法,起强调的作用,强调了蜡烛具有鲜艳夺目的红色。

6.在作者心里,心应该有两种颜色,就是黑或者红,黑的是丑的,红的是美的,红心和红烛的共同之处就是红。作者在前两句强调了红烛红得纯粹,美得让人心醉,第二句引入了诗人与红烛作对比,并且以“可是一般颜色?”的问句做结尾,将诗人的奉献精神和赤诚表现得一览无余。奠定了基本情感及文化品格。

7.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为理想而脚踏实地的奋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一片赤子之情。

8.用“红烛”来象征自己对祖国的一颗赤诚的心。象征的表现手法。

9.表现诗人的历史使命感:他要以自己的生命火焰照亮世人,让他们觉醒,使他们感奋,从而积极行动起来,去捣毁人间地狱,求得自身的解放。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二课《红烛》教案

【素养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对于诗歌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

2.理解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

3.理解“红烛”这一意象的精神内涵。

【教学重难点】

把握整首诗歌的情感结构,体会闻一多诗歌的“三美”艺术。

【教学方法】

1.语言品读法:诵读法、点拨法。

2.点拨法:抓关键核心意象“红烛”,了解情感结构,进而深化主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初读李商隐“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诗句时,可曾引发你的思考?可曾被诗句所描写的“蜡烛”所触动?那么,你曾经想到的,可以用蜡烛来形容的人,包括谁?我想,这些问题,在懵懂时期的我们,都或多或少的经历过。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一位诗人—闻一多,看看他是怎么写“烛”的。

二、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闻一多

闻一多(1899—1946)原名家骅,湖北淆水县人。出生书香门第,自幼喜爱古典诗歌、绘画和戏曲。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翌年正式入学。“他到清华学校以的致命伤1916年开始到1920年上半年,经常有旧诗发表。在学校中颇有诗名”。“五四运动以后,他致力于新诗的创作。……他自己编过一本手抄的《真我集》,录存1920年至1921年间写的新诗。”在清华九年中,闻一多在文学、绘画和戏剧演出等方面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人物轶事】身处异乡却心系祖国

1922年,闻一多远渡重洋留学美国,他的行囊里装的还就是薄薄的一本杜甫诗集。美国的发达他看在眼里,中国的贫穷和战乱他刻在心里。在家书中,他说:“一个有思想的中国青年,留居美国的滋味,非笔墨所能形容。”在美国,有的中国同学去理发,却因为就是有色人种,门都没进去,告到法院虽然胜诉。

可就是店老板还就是要求中国学生只能偷偷地来理发。毕业典礼上,惯例就是男女生成对上前接受毕业文凭,但六个中国男生只能自己结成三对走向讲台。

因为没有美国女生愿意和他们站在一起。每每耳闻目睹这些事,闻一多都会痛苦地折断手中的笔。当时的中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他知道,很多不堪卒读的话语。都可以用来形容祖国的苦难,但他写下的诗句却就是“我要赞美我祖国的花,我要赞美我如花的祖国”。有人说:“到处丑恶,不值得爱。”

闻一多痛心地反驳道:“不对,只要就是你的祖国,再丑、再恶,也要爱他。”他常把自己的诗寄给国内的朋友们。也常常提醒道:“不要误会我想的就是狭义的家,我所想的就是中国的山川,中国的草木,中国的鸟兽,中国的屋宇,中国的人”。

2.了解写作背景

1922年闻一多赴美国留学,他不堪忍受身为中国人受到的歧视,写过许多篇爱国诗篇。1926年他怀着对祖国的渴念和期望从美国归来,但看到的是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经济凋弊的黑暗现实,令他极为失望,他痛呼“我来了,我喊一声: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正是这种为现实所冷却了的爱和期望,成为了本首诗的深层根基。

《红烛》是闻一多的第一本诗集(红烛)的序诗。这本诗集编人了他从“五四运动到留美初期的部分作品,于1923年9月出版。序诗的写作是在这个时间以前。其时,诗人身在远离祖国的地方,这个被“五四”运动的洪流冲激过的、从“世家望族、书香门弟”里挣脱的书生,与当时千千万万的青年知识分子一样,面临着历史的抉择,思考着人生和自我的价值。

3.了解“新月诗派”

新月派:现代新诗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

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与诗的形式格律化,为了实现这一理论原则,新月派诗人在诗歌艺术上做了有益的尝试,首先是客观抒情诗的创作,即变“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为主观情愫的客观对象化。然后再用想象来装成那模糊影像的轮廓,把主观情绪化为具体形象。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后期

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严谨",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4.了解“三美”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辞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详解】

闻一多主张诗歌的音乐美是首要的。他大肆宣扬格律,声称“诗所以能激发情感,完全在它的节奏;节奏便是格律……”认为“格律可从两方面讲……属于视觉方面的格律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属于听觉方面的有格式,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还认为“整齐的字句是调和的音节必然产生出来的现象,绝对的调和音节,字句必定整齐”,对于字数整齐了但音节却不一定调和了这个问题,他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那是因为只有字数的整齐,没有顾到音尺的整齐”。也就是说,音尺、韵脚等音乐性因素的组合,构成了诗的韵律、诗的节奏,而音节和韵脚的和谐又构成了诗的音乐美,成为诗的基本动力。

新诗绘画美理论是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主要是指诗的词藻的选用,即诗歌语言要求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

新诗建筑美理论是先生根据汉语的特点提出来的:“我们的文字是象形的,我们中国人鉴赏文艺的时间,至少有一半的印象是要靠眼睛来传达的。原来文学本是占时间又占空间的一种艺术。既然占了空间,却又不能在视觉上引起一种具体的印象——这是欧洲文字的一个遗憾。

三、诵读全诗,感受诗韵

1.读准字音

吐出(tǔ)烧沸(fèi)捣破(dǎo)

脂膏(zhīgāo)慰藉(jiè)耕耘(gēngyún)

2.给全诗标出节奏和重读,诵读全诗。

3.诵读指导(示例)

红烛啊!语调深沉,饱满,上场

不误,不误!两个相同的句式读出区别,后一个要更强调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注意断在“要”字后面,“烧”与“光”为重音

这正是自然的方法。“正是”后断开,重音强调

红烛啊!字韵饱满,充满激情

既制了,便烧着!坚定而有力,“烧”字重音

烧吧!烧吧!渐高,第二个“烧”字加强重读

烧破世人的梦,排比句式,接续紧凑

烧沸世人的血──“血”字拉长音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语气坚定而有力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读出决绝果敢的语气

4.教师范读。

5.学生朗读,教师点评。

四、文本研究

【思考1】速读全诗,概括每一小节的内容。

明确第一节:对红烛颜色之红的赞美;

第二节:困惑于红烛的自我燃烧;

第三节:找到红烛燃烧的高尚理由;

第四节:感伤怜悯红烛的燃烧;

第五节:困惑于红烛的流泪终明白缘由;

第六节、第七节:开导安慰红烛的流泪;

第八节:引用“莫问收获,但问耕耘”重申红烛精神使情感归于理性沉静。

【思考2】这首诗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句诗“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诗歌主体扣住了引子中的哪两个字写红烛?说一下理由。

明确“灰”与“泪”两层。

2、3、4节——“灰”

5、6、7、8——“泪”

【思考3】开头“红烛啊,这样红的烛”对全诗有什么作用?

明确是全诗抒情的中心和总纲。一开头,诗人就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红”是赤诚的象征。红烛,在诗人眼里,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在这样的红烛面前,他提出了自我要求:“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诗人的心应该也这样的红,否则就不配做诗人。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那颗心,真是一颗赤子之心,是那么纯洁率真,晶明透亮,灼灼发热。在这首诗中,可以说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人与物化,意与境融”。一个“吐”字;逼真的描状了诗人那种火热的爱国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态。

【思考4】自读2、3节,先说红烛“一误再误”,后又写“不误不误”是不是矛盾?

明确这两节诗,诗人用设问手法,自问自答,生动的表现了一个思考觉悟的过程。前后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表明了诗人的醒悟,同时也更有力的表现了红烛精神的可贵。诗人悟彻了,光是要“烧”出来的,只有自我燃烧,只有无私奉献,才能放出光芒。这正是与利已主义哲学完全对立的一种新的人生观。诗人的思考,实际上反映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在探索人生真谛的思想历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获得的觉悟。

【思考5】怎样理解“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明确第8、9两节的呼唤,一声是同情的呼唤,一声是劝导鼓励的呼唤。“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这样的因果关系是多么不公平、不合理,为着“创造光明”,结果只落得“灰心流泪”,但这是社会使然。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只有做不屈的奉献。诗人劝勉红烛,也是劝勉自己:“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收束得精警有力,诗情得到了凝聚与升华。人们通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本是理所应当的。但是,在不合理的社会中,耕耘者需要更高的思想品格,只要创造光明,个人的得失荣辱一切在所不计。这正是闻一多人格美的集中体现。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毫不顾惜个人的得失荣辱,是极其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

【思考6】品读语句

①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可是一般颜色?

明确“这样”是指示代词,这里指性质,用“这样红”,表明诗人凝视着红烛,也能唤起读者对红烛的印象,想到烛火照得红亮的样子,“这样红”远比“鲜红”的形象丰富得多。“吐”字,逼真地描状了诗人那种火热的爱国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态,远比“掏”字爽快率直。

②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

明确用“侵”字性质明确,红烛创造光明,残风却容不得这片光明,残风是一种恶的势力,它的行径完全是恶的行径。此其一。其二,“侵”字的适用范围大,因而给人以丰富的想象,风有大有小,而烛火在或大或小的风中也程度不同的摇曳晃动。用“着急”更能表现出红烛一心为人世间创造光明,唯恐不能为人世间创造光明,以无私奉献为天职的灵魂。

③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引号的作用)

明确“烧”字不加引号,就不能着重标明它的特殊含义。加上引号,引人注目,字义丰富而又突出。

④哦!我知道了!(叹号如改逗号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明确用叹号:经过思考找到明确后的快感显得很强烈。改用逗号,语气不强。

⑤才着急得流泪!(叹号的作用)

明确用叹号着急的心情表达得很强烈。

五、探究把握—情感结构

【任务指引】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就指出:“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如果拿一棵树来类比诗歌,白居易认为情感是它的根本,语言是它的苗叶,声音是它的花朵(“华”同“花”),思想是它的果实。情感之于诗歌犹如根本之于树木,而“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可见,诗歌的情感何其重要。

【分析】:

诗人用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领导全篇,是诗歌的主题所在中心所在,“蜡炬成灰”一句表达了彼此忠贞不渝、海誓山盟,是坚贞爱情的写照,由于时代背景和诗人的创作心志不同,闻一多赋予了新的思想情感,即托红烛言牺牲自我的高尚品格,表达的是对理想信念无比忠贞的坚守和歌颂。引子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让诗人的情感有了统摄,全诗正是以此为中心,同时也有情感即将展开的提示,起了铺垫、烘托、暗示的作用。

《红烛》引李商隐诗句不仅是因为这句诗概括了全诗的主旨,点出了蜡烛甘愿自我牺牲直至生命终止的高尚人格,更是安排内在情感结构的需要:诗人先验地知道并接受了“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事实,在心底生出赞叹、困惑、怜悯、认可和歌颂,而不是诗人在红烛下看着摇曳的烛光慢慢悟出红烛的精神,继而托物言志、引为知音,而是诗人无比清楚理性地明白自己的献身事业,对红烛生出的一系列的感情变化,实则都是诗人的自我对话,是在反思自身的倾心交流,诗人的志向得以一步步抒发,更加坚定不移地忠于自己的理想去献身世人,由此,情感得以建构。

引用李商隐的诗句还取得了客观上的另一种效果,即与全诗结尾所引“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形成呼应,以引用起,以引用终,让诗歌首尾照应、丰润圆满,加上中间部分的赞叹、困惑、疑问等情感,全诗体现出一种起承转合的美,诗歌经由“蜡炬成灰泪始干”到“莫问耕耘,但问收获”,中间也有困惑不解,认为红烛是误了自身,但后仍归于继续燃烧,是诗人自己对理想的短暂徘徊和疑问,但诗人没有丧失信念,他很快认识到燃烧是为了照亮世人,继而安慰鼓励红烛,这也是诗人的自我激励,由此更见出诗人的高尚和伟大来。诗歌的情感呈现出一个封闭式的紧凑结构。

《红烛》首尾引用正是与其他部分相结合的匠心独运,并不是与其他部分截然分开的,全诗构成一种冷静———热烈———冷静的圈形情感结构,可以简单地以图示来表达:

六、明晰主旨

诗人以物化的红烛表现自己的拳拳赤子之心,通过隐喻的笔法描写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挣扎,表达了无私奉献、唤醒民众的热情,从侧面抒发抒发诗人火热的爱国情感,凸现诗人献身祖国、敢于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

七、烛光灯影中的诗韵—分析灯烛意象

雨夜的烛光是渴望团圆的梦想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解读:烛光旁,孤影长,相隔天涯两相望,唯有相思长。这雨夜的烛光正是漂泊异乡、归期无望的李商隐对团圆的梦想。

泣血的烛泪是无限思念的延长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解读:“烛泪”是李商隐相思诗中具有特殊意义的象征语汇,是诗人心中无限思念的延长。

暖艳的红烛是对良辰美景的追忆

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解读:颈联再忆昨夜,“春酒暖”“蜡灯红”的温煦氛围,更增怀想之情。

恍惚的烛影是心事难圆的象征

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解读:暗淡的烛影寄托着诗人孤寂凄冷之情,寄托着诗人寥落不遇的身世之感。他所感受的痛苦是人生根本性的痛苦。所以,以烛影象征心事难圆的无奈,是很恰当的。

【对点练习】

无题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香微度绣芙蓉。

刘郎①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注:①刘郎:刘晨,东汉传说人物,与阮肇采药时遇仙女,结为夫妇,半年后回家,不知已过百年,返天台山寻访仙女,行迹渺然。

1.这是一首情诗,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明确①全诗写与情人别离后的思念。②先从梦醒时情景写起,然后将梦中与梦后、实境与幻觉来柔合在一起,创造出疑梦疑真、亦梦亦真的艺术境界。③借用刘郎的典故,点明蓬山万重的阻隔之恨。③借景抒情。全诗着意摹写缠绵悱侧的相思相忆和不知所以的婉曲心理,而整个相思相忆的心理流程又与斜月、晨钟、烛影、香晕的环境描写层递而下,在梦幻交织中创造出一个凄迷哀丽的境界,既避免了艺术上的平直,又恰到好处地突出了"远别之恨”的主旨。

2.分析尾联用典的效果。

明确借用刘晨的故事来表现自己的相思之情。(1分),这种艺术手法让诗歌变得委婉含蓄、典雅精练。(2分)让古代事典和作者目前的情感巧妙地结合起来,增强了可读性,意蕴更丰厚。(1分)

八、积累提升

闻一多名句

1.对奴隶,我们只当同情,对有反抗性的奴隶,尤当尊敬。

2.个人之于社会等于身体的细胞,要一个人身体健全,不用说必须每个细胞都健全。

3.尽可能多创造快乐去填满时间,哪可活活缚着时间来陪着快乐?

4.我爱中国固因它是我的祖国,而尤因它是那种可敬爱的文化的国家。

5.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民。

九、课后作业

以“红烛”为中心,写一篇500字的小短文。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二课《红烛》教学反思

《红烛》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和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的经典作品。闻一多抓取红烛这一生活当中常见的事物作为写作对象,通过对话红烛来表现自己志愿献身祖国、勇于自我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其感情火热真挚、层层递进。

围绕“批判性思维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渗透”这一主题,我搜集了大量资料、翻阅了很多相关书籍,后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单元目标,确定了十二分钟片段教学目标:

1.分析红烛的特点。(重点)

2.结合诗中的词语和句子进行分析。(难点)

3.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增强爱国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首先,我选取新宁当地一处形似红烛的名为“蜡烛峰”的景点,进行趣味导入。这样的导入既彰显了当地特色,又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更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思维。

《红烛》是一首有年代感的现代诗,唯有深入精读才能体会它的时代背景和艺术之美。因此,我希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诗,初步感知全诗。随后,我采用组图展示的形式,将红烛的“作用、灰、泪”等物象特点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深入体会红烛的特点以及作者寄寓的情感。接着,我再请学生积极回答问题,自由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进一步引导其他同学进行质疑,补充讲述不同观点。

在这次教学中,我和学生一起品读诗歌、回味经典,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火热的爱国之心。课后我对本堂片段教学进行了认真反思,就优点而言:我以当地特色景观为话题切入点,师生互动,快速营造了和谐而又活跃的课堂气氛;有效抓住咏物诗的物体特征,以图片形式直观展现红烛的物象特点;用贴近学生心灵的教学方式,使本来有年代感的诗更容易被感受。

当然,其中也有些许不足。其一,我没有及时把握好进一步激发学生思维、提升学生语文兴趣的佳时机,如在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和设计预期截然不同,我没有当堂处理;其二,教学指令不够明确,教学语言不够凝练,教学环节衔接也不够紧密,致使教学过程不紧凑。

回顾与反思的目的是实现自我提升。为此,我今后将努力提升,加强备课——不单要备教材,更要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全面模拟、整体考量,提高自身课堂驾驭能力。同时,我将加强自身语言表现力,用更生动、更明确的课堂语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179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