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一学习方法>高一语文>

家读书心得感悟5篇

时间: 巧绵1291 分享

  《家》是巴金《激流三部曲》中最受欢迎的一部。《家》是描写“五四运动”之后,成都地区一个封建大家庭从繁荣走向奔溃的故事

  读后感1

  巴金笔下的《家》描述了一个五四时期封建的大公馆里。在这个大家庭里,有个三兄弟,姓高,名叫觉新,觉民,觉慧。高老太爷是这个家庭的权威。三兄弟都有着创新的的精神。

  大哥觉新是一个忍受者,他虽然有着新思想。他是这个大家庭的长孙,就是因为这个缘故,他被剥夺了学业与爱情。待父亲去世之后,家里的重担子都落到了他的身上。他只能默默地忍受着,忍受着家庭里任何命运的不公,忍受着自己心爱的梅表姐默默的守寡而不能陪伴在她的身边,忍受着爷爷的任性妄为……他只是一个忍受者,仅仅只是一个忍受者。

  和觉新比起来,觉民就比较开放多了。他和弟弟觉新一起接受西方文化知识的熏陶,有着先进的思想、昂扬的斗志,是新时代的新青年。不久后,觉民爱上了张太太家的女儿,琴。琴是高家亲戚里面最美丽、最活泼的姑娘,她也是一个有着理想、有着抱负的勇敢的新青年。觉民白天忙着功课,晚上按时去琴那里教书。

  觉慧是这三兄弟中最具批判与反抗意识的一个人,也是当时社会进步青年的典型代表。他是一个“人道主义者”,平等地对待各个阶层的人。

  最后觉新终于领悟到了是旧的制度、礼教和迷信夺去了他的青春、他的幸福和他的前途。他意识到了这一点,而他又不能够抵抗这一切,他只有绝望,只有痛苦,他就此醒悟了,同二弟觉民一起,助三弟觉慧终于逃离了这个家,使他们被束缚着的家,到上海去一面求学一面从事进步的革命工作。

  我认为觉新,觉民和觉慧就是现在社会中三个不同的人群。觉新就相当于社会中刚刚毕业求职的大学生们,他们不停地去聘职,而他们只能听公司老板的命令。对于这些,他们只能默默地承受,他们不敢对老板倾诉,也不敢反抗,他们就像觉新,在这个大公馆里面,不敢说话,不敢反抗。觉民觉民就像现实中的中年人,非常稳重,成熟。而三弟觉慧就像冲动的青年,不顾后患地去追求。这样虽好,但是不顾后患未免表现得太冲动了。

  《家》是巴金的著作,是《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封建社会中旧制度的无情,它给我的印象很深。

  巴金说:“我不要单给我们的家庭写一部特殊的历史,我所要写的应该是一般的封建大家庭的历史,这里面的主人公应该是我们在那些家庭里常常见到的,我要写这种家庭怎样必然地走上崩溃的路,走到它自己亲手掘成的墓穴。我要写包含在那里面的倾轧、斗争和悲剧。我要写一些可爱的年轻的生命怎样在那里面受苦、挣扎、而终于不免灭亡……我写《家》的动机也就在这里。”

  家读后感2

  故事情节集中发生在1920年冬天至1921年秋天这段时间里,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罪恶,撕开了封建大家庭里被温情、亲情所掩盖的勾心斗角与自私,暴露了“诗礼传家”的封建大家庭的荒淫无耻。同时,也描写了一批青年在新思潮的召唤下艰难的走向新的时代。《家》的主要人物有觉新、觉明、觉慧、琴、鸣凤,巴金笔下的这群年轻人拥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因而也有了不一样的人生轨道。高老太爷是这个大家庭的权威,在虚无的世界里主宰着一大群人的命运。觉新向旧势力屈服,成为了他曾经所憎恶的人;觉明和琴在新思潮的召唤下勇敢但艰难的远离家乡,失去了父母和亲人的支持,包括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支持。

  巴金言:在写《家》中的那群年轻人时,他仿佛和他们一起在魔爪下,和他们一起享受生命的欢愉,也陪着他们哀哭。《家》是巴金自我掘开思想坟墓里他曾经目睹的、耳闻的真实的存在。

  巴金向那“垂死的制度”喊出他的控诉的时候,也深深的震撼着许多读者,那一群在阴影下生活的少年在心理上、身体上都备受折磨。从这一部小说看出,坚定的信念和新的思潮对一代人的改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家读后感3

  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一直是我的鼓舞的源泉。----题记

  “家”,一个温馨、亲切的地方,一个一回忆起来就心头一门暖流的地方。在 家里,我们可以尽情享受亲情的温暖,可以随意释放生活的烦恼。家,是一个港湾,一个充满爱的避风港,累了,困了,伤心了,委屈了,都可以躲进来,避过风 吹雨打,等待云升日出,期许云淡风轻。

  可是,在那个时代,在巴金的笔下,“家”,不再温暖,不再是避风港,而是 一个牢笼,是一只无形的手。在这个“家”里,没有快乐,有的只是吵闹;没有温 暖,有的只是离散;更没有民主,有的只是无谓的权威。高家是一个豪门,但在这 个钱多,人也多的地方,没有原本应该存在的知足常乐,这里的一切都被封建礼教 这只黑暗的大手所统治着。于是,在这里,上演了一出出摄人心魄、令人悲痛的惨 剧,所谓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让一对对情侣们不得不劳燕分飞,主人们之间的交 易,葬送了一个个旖旎如花的生命······看着那些可爱的年轻的生命在痛苦挣扎 的时候,我的心也不由得揪紧了,那可是充溢着青春活力的一代啊!

  青春,想起觉新的青春 。小说中觉新一直是一个被封建大家庭和新思想所困 扰的人。他虽然接受过“五四”新思想的教育和洗礼,但又因为他处于“长房长 孙”的特殊地位,在专制和压迫下,摒弃了他宝贵的青春,无奈中选择了“作揖主 义”和“无抵抗主义”,把年轻有为的自己活生生地断送了。

  青春,想起觉明的青春。彷徨、犹豫的觉明,也曾在封建礼教与现代新思想的 边缘徘徊着,一边是有着千年历史的封建旧土地,另一边是“五四”新思想的新土 地。但是觉明在弟弟觉慧的影响下,在新思想的不断冲击下,毅然选择了与旧势力奋 斗。他为了自己的爱情,为了琴,大胆的反抗了高老爷的意志,,拒绝了冯家的亲事, 带着琴离家出走。也正是因为他的斗争,为自己、为琴博得了幸福,也让琴摆脱了 像瑞钰、梅表姐一样的命运,成了高家最最幸福、最最美丽的女子。

  青春,想起觉慧的青春。觉慧是一个新青年的典型,他热情、大胆、叛逆,追 求着新思想。在奢靡的高家,觉慧敢于向各种封建礼教做斗争。在家里,他支持并 且帮助了觉明逃婚,又大胆地向婢女鸣凤表达自己的爱情;在社会上,他积极地参 加新青年所组织的各种活动……是觉慧,给他的哥哥们带来了精神的食 粮;是觉慧,给这个高家大院带来了清新的空气。他发誓,他要做一个具有明主主义和 人道主义思想的反抗者,于是,他也选择了离家出走。

  青春,想起我自己的青春。对于高家三兄弟而言,我们是幸福的,是幸运的, 因为我们把握着自己的美丽青春。那我们该怎样去把握它呢?无疑的,读书学习是 青春亘古不变的主题,怎样做人是青春永恒的必修课。我们需要接受青春赋予我们 的知识文化,也需要聆听青春给予我们的教诲。可以说,人生是一个大舞台,我们 自己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是这个舞台上永远的主角,但,如何让我们的人生大舞 台掌声迭起、星光闪耀?我想,这只有用我们的旖旎青春来打造,若这个大舞台星 光黯淡、寂寞无言,那我们的青春也将不再美丽,不在充满活力。

  雨果曾将说过:“青春是一年的青春,青春是生命的春天。”从我们呱呱坠地 到我们升入天堂,漫漫几十年的人生路,青春,这个花样年华,无疑是最最美好、 最最宝贵的,在这里,充满着对憧憬的追寻,洋溢着活力的交响曲。

  看来青春真的是一个美好而富有诗意的字眼!

  可是,郭敬明却说:“青春是道明媚的忧伤。”仔细想想,这也对,在青春的 岁月里,我们难免在选择长大和活力的时候,同时选择了惶恐与不安了,我们那颗 敏感且脆弱的心虽然存储着美好的幻想,承载着我们乃至父母所有的希望和寄托。 但在不易发现的一隅仍隐藏着一些细微有莫名的感伤,淡淡的抑郁和无穷的烦恼。 有时,我们会把这份感伤埋藏的很深很深,但有时,我们亦会任意的发泄。但总而 言之,不论是欢笑,亦或是泪水,使他们共同的构造了人生最绚丽的风景。

  “青春,毕竟是美丽的东西”。巴金先生在《家》的后记中这样写道。是啊, 青春是美好的,她洋溢着希望与憧憬,她充满着活力与精彩,她弥漫着追寻与探索……“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 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青春毕竟是美丽的东西,我们一定要 好好珍惜,用她来悉心点缀我们的人生。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悔 恨终生。

  “家”,缓缓落幕了,而青春,永不帷幕。

  家读后感4

  那牢笼,那黑暗的牢笼,散发着腐朽,滋养着丑恶。那不是家,那不配成为家。那是一座千年的牢笼,里面尽是残酷的刑具,杀人的器物。那是保守者的天堂,进步者的地狱。在那里,只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毫无家的温馨。在那里,只要你服从,绝对的服从,容不得争辩。家,家,家是什么?家是一个权力的试验场,家是一个争斗的火药库。

  高家大院,这个千年的僵尸集中营。高老太爷无疑是那高高在上的“盖世太保”,他的那些保守的儿子,也许就是那残忍好斗的“纳粹分子”。而他的那些渴望自由与光明的孙子们就成了受苦受难的犹太人了。他们在经受了五四的洗礼后,俨然成了进步的细胞。可他们那些自以为是正统的卫道家长们,却把他们当成了腐蚀身体的坏细胞,想把他们用中国那数千年的包含着杂七杂八的枯草的中药治好,甚至不惜从身体中剔除出去,最后来一句大公无私。然而进步与保守是不可妥协的,犹如正义与邪恶一般。而正义终会战胜邪恶,进步终会打倒保守。他们唱着自由的歌,迈着豪迈的步伐,昂首挺胸,迎接那冉冉升起的光明。

  高家大院,这个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缩影。折射出中国社会的苦难,一个民族的屈辱。也深深地印证着一个真理:当社会陷入苦难之中,青年才是真真的救世主。

  高家大院,走近一步会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仿佛是地狱修罗的道场。高老太爷,这个千年的僵尸,不死不生,不生不死,两只眼就是做梦也挥之不去的阴影,注视着自己年轻时所挣下的那一切,谁敢破坏,他可要用那千年的朽木吓死他,打已经不是他的所长了。他用他的余威使他的孙儿们颤抖不已,就是他死了,进入了坟墓,这种余威仍不可抹杀。但这种余威总有消失的时候,况胆大的人对它早已司空见惯,吓吓可以,但绝不至于死人。因而,光明是压不住的,黑暗总有消失的一天。这不,光明驱逐了黑暗,在我们的头颅上照耀。

  读《家》,给人一种窒息的感觉,仿佛被什么东西压得喘不过气来。有人说,这是进步与保守力量斗争的激烈所致;有人说,这是黑暗的腐朽所发出的恶气。众说云云。至于什么理由,我也无从说起。只能说,《家》里的那种感觉,是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所无法体会的,亦无发给出一个让所有人都信服的理由。我只能说,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因为今天的我们真的很幸运。

  今天,我们的自由,是我们的前辈用生命去争取的;我们的尊严,是我们的前辈用鲜血换来的。原来,今天这和平的环境,竟是我们的祖先用鲜血绘制的一件艺术品。现在我可以说,高家大院那令人发呕的味道不正是我们的前辈为了他们心中的梦想所留下的血与肉嘛。至于他们的梦想是什么?那就是“自由万岁”。

  家读后感5

  《家》以娴熟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众多富有典型的形象。每个形象都写得血肉丰满、个性鲜明、栩栩如生。

  小说中的人物有七十来个,其中既有专横,衰老的高老太爷,荒淫残忍的假道学冯乐山,腐化堕落的五老爷克定,又有敢于向死向封建专制抗议的刚烈丫头鸣凤,温顺驯良的梅芬,善良厚道的长孙媳瑞钰等;以及受新潮思想、向往自由平等的觉慧、觉民、琴等青年觉悟者和叛逆者的形象。其实,《家》一书是写在中国社会剧烈大变革时期一代青年走过的历程。觉新、觉民、觉慧三弟兄代表了三种不同的性格,他们出身在四世同堂,黑洞洞的大家族公馆中。因为性格的不同所走的人生道路也就完全不同。

  觉慧应该是巴金老先生笔下具有一个代表性的新青年的一个典型人物。巴金曾在他的这个第十版序中这样写到:“一个旧礼教的叛徒,一个幼稚然而大胆的叛徒。我要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要他给我们带进来一点新鲜空气,在那个旧家庭里面我们是闷得透不过气来了。 ”觉慧正是这样一个人物,他有着新思想,看到了社会的弊端,他反对旧礼教。同时,他也很幼稚。但是,他敢于反抗,并且最终冲出了那个封建礼教的大家庭的束缚,乘着不停东流的绿水走入了他向往的新生活。

  书中还有一个特别显著的气息:到处闪耀着青春的色彩。这种单纯而自然的环境就是作者本人所写的那样:“永生在青春的原野”,“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它一直是我的鼓舞源泉。”

  巴金老先生笔下的《家》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而《家》的那些子弟们正代表了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例如:高家中专横、衰老、腐朽的最高统治者高老太爷。他代表的正是政府机构中腐败、贪婪的官员。那些官员仗着自己的官职,随意支配人,在无形中,人们对他产生了怨恨,对他也产生了无形的威胁。还有像狡猾贪婪的四老爷克安的贪官,他们运用自己的小聪明,毫无顾忌地从公家手中“榨钱”,行贿受贿是样样不缺。社会中也有像腐化堕落的败家子五老爷克定的青少年,他们整日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他们由于承受不了社会各方面的压力自甘堕落。尽管有如此之多的“乌云”,但它永远遮挡不住“太阳”的光辉。

  总之,《家》这部作品从思想内容上,对摧残人的青春、生命的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愤怒的控诉,对那些在封建礼教的重压下受苦、挣扎最后作了牺牲品的人们寄予了无限的同情,对那些为争取自由的生活而奋斗的人们进行了大力的歌颂。

  这个社会永远都是在进步的,并不会因为有什么不进步的羁绊而停止,而且它也不能够停止;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得了时代的潮流。在走过的途中,它会喷发出应由的水花,这就会形成一股股奔腾的不息的激流,具有排山之势,向着唯一的海流去。

相关文章

1.巴金的家读后感精选

2.《家》读后感1500字

3.《家》读后感范文5篇

4.《家》读后感500字作文

5.家读后感

家读书心得感悟5篇

《家》是巴金《激流三部曲》中最受欢迎的一部。《家》是描写五四运动之后,成都地区一个封建大家庭从繁荣走向奔溃的故事。 家读后感1 巴金笔下的《家》描述了一个五四时期封建的大公馆里。在这个大家庭里,有个三兄弟,姓高,名叫觉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巴金的家的读后感高一
    巴金的家的读后感高一

    每看一本书,自己的内心世界或多或少会有一些感悟,甚至于感叹书中的人物的品质。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巴金的家的读后感高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

  • 巴金家读后感高一800字五篇2021
    巴金家读后感高一800字五篇2021

    巴金家一文中的觉心是觉民兄弟的大哥,也很聪明,但他很懦弱,不敢反抗,爷爷的话不敢违背,最后做了牺牲品,自己的幻想破灭。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

  • 巴金家读后感高一800字范文
    巴金家读后感高一800字范文

    《家》给我们塑造了专横、衰老的高老太爷,荒淫残忍的假道学冯乐山,腐化堕落的五老爷克定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又有敢于向死向封建专制抗议的刚烈

  • 巴金家读后感高一800字
    巴金家读后感高一800字

    巴金的代表作是《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三部,内容是通过一个大家庭的没落和分化来写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和革命潮流在青年一代

354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