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历史学习方法 > 做中考历史题的方法四个步骤

做中考历史题的方法四个步骤

时间: 慧良1230 分享

做中考历史题的方法四个步骤

  中考历史的知识并不算很复杂,也不算很繁多,只要掌握了技巧,大部分题目就能迎刃而解。小编在此整理了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到您。

  做中考历史题的方法四个步骤

  例:观察下面所给的年代尺,根据年代尺提供的时间,判断对下面年代尺解读最准确的是( )

  ┃ ┃ ┃

  1862年 1898年 1905年

  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B、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C、中国思想近代化的进程

  D、中国近代教育的进程

  方法指导:四步法攻克选择题

  四步法具体表述是:“审视题目、回顾教材、分析选项、得出结论”,应用时可以简化为:“审题、回顾、分析、结论”。应用这种答题方法的好处是容易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思维定式,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已学知识,促使学生对已学知识达到熟练的程度。

  审视题目要求学生通过审题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确定考点,这个要求在初期训练时有一定难度,但长期坚持下去,有利于学生答题能力特别是审题能力的提高。

  回顾教材要求学生结合第一步审题分析出的考点,将所学与该考点相关的内容详细地回顾出来,为第三步的具体分析选项做好准备。

  分析选项要求学生对选择题的四个选项逐一加以分析,选择要给出选择的确切理由,不选要给出不选该选项的确切理由,而且要对理由做到“内心确信”。

  得出结论要求学生在分析对比四个选项的基础上,认真甄别,最终确定选项。

  黄老师解析:

  1.审视题目:本题是一道年代尺,看年代尺需要注意每一个具体年份以及这些年份体现出的主题,1862年、1898年、1905年都与近代教育有关,由此可见,本题考点是近代教育。

  2.回顾教材:1862年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1898年戊戌变法时,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它的创办表明中国近代教育迈出了重要的一步。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

  3.分析题目:A选项: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化进程,1895—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A不选。B选项: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1898年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1911年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B不选。C选项:中国思想近代化的进程:1915年新文化运动(思想文化近代化的开端),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到了领导作用。故C不选。

  4.得出结论:A、B、C三个选项涉及的年份都与近代教育不符合,故选D。

  学习历史的三个功用

  学习历史到底有什么用处呢?我个人认为学习历史一共有三个功用,而第一个功用是“启发智能”。

  我先说个故事给各位听。在古代有一对兄弟,都是小孩子,兄弟俩非常聪明。有一次他们的私塾老师有事进城,要中午才回来。私塾老师怕他不在的时候,兄弟俩会偷跑出去玩,于是规定功课,要两人背书,回来后考试。

  要背什么书呢?老师手边有的书,兄弟俩都已背过;手边没有的书,自然也没办法叫他们背。于是老师灵机一动,黄历上不是有“初一宜某某、忌某某”“初二宜某某、忌某某”……吗?就叫他们背黄历吧!

  果然,知徒莫若师。老师前脚一走,这对兄弟后脚就跑出去玩了。很快地,中午就到了,哥哥看老师快回来了,连忙回私塾开始翻黄历。他才刚看完一遍,老师就回来了,这时弟弟才姗姗来迟。

  老师开始考他们兄弟功课了,先问哥哥,哥哥就开始背“初一宜某某、忌某某”“初二宜某某、忌某某”……真是滚瓜烂熟,一字不差。原来哥哥过目不忘,居然只是看一遍就记下内容了!

  哥哥背了快一半,老师很满意,就换成考弟弟。各位这时会想:“弟弟完全没看书,这下他糟了吧?”错了,弟弟一样从头背“初一宜某某、忌某某”“初二宜某某、忌某某”……一样滚瓜烂熟,一字不差!

  可是弟弟背到中间,突然停了下来。老师很奇怪,问他为何不背了,弟弟说:“刚刚哥哥就只背到这里。”原来这弟弟比哥哥还厉害,他只在旁边听一遍就记下来了!

  这对兄弟如此聪明,各位知道他们两个是谁吗?

  答案是:我也不知道。

  大家不要笑,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要问各位:“聪明有用吗?”

  聪、明、有、用、吗?

  这对兄弟的天资,绝对胜过我们十倍。但他们在历史上,却没有留下姓名。各位就可以知道,聪明如果不能提炼成智慧,是半点用也没有的。

  那么聪明要如何提炼成智慧呢?

  最好的方法,是接近有智慧的人。但能不能遇见有智慧的人,他愿不愿和你交友,能认识到多深,这都是不能掌握的事。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读有智慧的书。因为有智慧的书就在那里,它不会跑。

  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用古人的智慧,来启发我们的智慧。

  打个比方,历史就是磨刀石,它最大的功用就是磨利我们脑子中名叫智慧的那把刀。磨刀石不能帮助我们披荆斩棘,只有刀才可以。光是记忆历史是没有用的,只有从历史中学到智慧才是有用的。

  如果以为光是记住古代的历史,就能解决今日的问题,那就好像拿着磨刀石去切东西,自然问题百出。这不是磨刀石没有用,是我们的用法错了。

  为什么读历史没有用,因为你本来就不是以“有用”的方法来读历史。

  书有古今,智慧没有古今。如果想让自己的智慧更加充实而锐利,那么学习历史是最简单的快捷方式。

  历史是总结了在过去的几千年中,上自帝王将相,下到贩夫走卒,各种各样的人与事。如果不能从历史中磨炼智慧,我们所读的古人古事都早已逝去腐朽,他们连骨头都烂成灰了,光是背诵他们的事迹又有何用?他们的智慧,才是我们应该活用的宝贵资产。

  历史学的第二个功用是“审时度势”。这个世界上,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才。而历史学正是为了培养眼光不局限于当代,而能洞彻事物发展脉络与前因后果的人才,这也就是古人会把历史学当成是领袖必备教育的原因。

  历史的第三个功用,也是最后一个功用,就是“感动人心”。

  荀子说:“百王之无变,足以为道贯。”经过无数个时代却始终没有改变的东西,才能作为纵贯古今的“道”而存在。什么是这样的东西呢?那就是人性,就是良知。

  要改变世界,只能从改变人心开始。要成就大事业,也一定要了解人性、掌握人性。只有人心变了,世界才能改变。

  历史是追求真实之道的学问,只有从真实出发才能提炼出真实的道理,也唯有“真”才能打动人心,才能真正改变世界。

  当年我还是学生的时候,第一次阅读《史记·秦始皇本纪》,读到最后的“后五年,天下定于汉”,不禁潸然泪下。因为历史终究没有放弃我们,人类最后还是走向了光明。

  在那一刻,《史记》越过了两千多年的时空深深感动了我,而我从此深信历史学必能感动人心。

  如同前面所说,生在这样一个充满机会的巨变时代,只要我们肯抱持“历史终究会走向光明”的信念,就一定能开创一个比过去更加美好的新时代。

  与同生于第三次巨变时代的各位共勉之。


做中考历史题的方法四个步骤相关文章:

1.初三中考历史复习方法

2.2017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

3.2019年中考冲刺:历史复习方法

4.2019中考历史复习策略 中考历史得高分的技巧

5.做四年级数学题的考点与备考方法

43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