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语文学习 > 语文阅读题方法与例子

语文阅读题方法与例子

时间: 慧良1230 分享

语文阅读题方法与例子

  基础知识、阅读与作文是语文考试的三大块,其中阅读理解占比很大,也很容易丢分。做好阅读理解题,可以帮助考生在语文考试中保持出色的成绩,与其他考生拉开差距。小编在此整理了相关知识,快来看看吧!

  解题步骤

  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

  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

  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主要题型及解题方法

  一、题型:段意、主要内容的归纳

  1.记叙文

  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

  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

  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二、选择或概括文章的中心

  有很多的问答题都是根据中心解答的,例如:谈谈你的收获;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有什么启发。

  有些文章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中心句。写人的,主要是赞美主人公的某些优秀品质。写景主要赞美景的美丽可爱。写物比较复杂一点,单纯写物,就是表达对物的喜欢;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的文章,在此类文章的结尾部分,仔细地揣摩,看它那些带有议论性的话,如果有写人的成分,那就是借物喻人,如果有说理的意思,那么一定就是借物喻理。

  三、理解句子的含义

  所谓的含义就是蕴含在文章里面的意思,它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的,要通过我们仔细地揣摩,采取一找二写的方法来完成。

  句子的意思有明暗两种:明的就是在文章结束那些议论性的话,你把它拿过来,稍加整理,也能回答;暗的难度大一点,必须在通晓全文的基础之上,把文章中一些重要的事件所反映的思想感情,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四、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总起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

  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篇末点题;照应开头。

  五、修辞手法的运用和作用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六、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方法1:顾名思义,扩充关键字的意思,然后连接成一句话。

  方法2:找近义词的方法,注意要能替代到文中,仍保持通顺。

  方法3:结合这个词所描述的对象具体描述。

  七、选择正确的读音

  一般出现的是多音字,根据自己的积累和文章中的词语作出恰当的选择。

  八、选择恰当的字词

  1.仔细阅读字词所在的句子,了解句意,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

  2.认真分辨两个词语的区别是什么。

  九、标点符号的作用

  1.破折号的作用

  ①解释说明

  ②话题的转换

  ③表示话语的中断

  ④时间或声音的延续

  2.省略号的作用

  ①引文的省略

  ②列举的省略

  ③说话断断续续

  3.引号的作用

  ①直接引用

  ②特殊含义

  ③强调意思

  ④特定称谓

  十、给文章加上恰当的题目

  1.根据文章的主要事件、主要人物,加上简短的修饰语。(比较保险)

  2.根据文章的中心,用中心词作为题目。

  十一、文章的写作顺序

  1.时间先后顺序

  2.地点变换的顺序

  3.事情发展的顺序

  4.按总分、总分总、先分后总的顺序

  十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并列

  一面……一面……

  一会儿……一会儿……

  既……又……

  2.递进

  不仅……而且……

  不但……还……

  连……也……

  3.选择

  不是……就是……

  或是……或是……

  宁可……也不……

  4.转折

  尽管……可是……

  虽然……但是……

  却……

  然而……

  5.假设

  如果……就……

  假使……便……

  要是……那么……

  6.条件

  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都……

  不管……也……

  7.因果

  因为……所以……

  由于……因此……

  既然……那么……

  实例分析

  01

  许三观是城里丝厂的送茧工,这一天他回到村里来看望他的爷爷。他爷爷年老以后眼睛昏花,看不见许二观在门口的脸,就把他叫到面前,看了一会儿后问他:

  “我儿,你的脸在哪里?”

  许三观说:“爷爷,我不是你儿,我是你孙子,我的脸在这里……”

  许三观把他爷爷的手拿过来,往自己脸上碰了碰,又马上把爷爷的手送了回去。爷爷的手掌就像他们工厂的砂纸。

  他爷爷问:“你爹为什么不来看我?”

  “我爹早死啦。”

  他爷爷点了点头,口水从嘴角流了出来,那张嘴就歪起来吸了两下,将口水吸回去了一些,爷爷说:

  “我儿,你身子骨结实吗?”

  “结实。”许三观说,“爷爷,我不是你儿……”

  他爷爷继续说:“我儿,你也常去卖血?”

  许三观摇摇头:“没有,我从来不卖血。”

  “我儿……”爷爷说,“你没有卖血,你还说身子骨结实?我儿,你是在骗我。”

  “爷爷,你在说些什么?我听不懂,爷爷,你是不是老糊涂了?”

  许三观的爷爷摇起了头,许三观说:

  “爷爷,我不是你儿,我是你的孙子。”

  这段文章是余华小说《许三观卖血记》的开头。问同学们读后的第一感觉。他们有的回答有趣,或者说无聊,当然也有很多说这段话是为了点出本书的主题——当地农村把卖血当做一种谋生能力。

  再问这段话是用什么方式、如何点明主题的?好多都说不上来了。也有孩子说是通过语言描写来点明主题。这也对,但这种解答仅仅解决了“什么方式”的问题,无法解决“如何”的问题。

  同学们阅读出现的问题就在这里。他们目前除了浅层次阅读,尚不会去分析语言环境,体会表达情绪,找准文章脉络,因此就发现不了文章背后隐藏的深层次内涵。于是答题只能答一半了。

  我们来看看这段话到底在说什么?

  许三观的爷爷一会叫孙子为“我儿”,一会又说“你爹为什么不来看我”,一会又叫孙子为“我儿”,说明他老眼昏花,可能还总是失忆;爷爷“口水从嘴角流了出来”,说明他年纪大得已经有些痴呆。就这样一个老眼昏花、失忆、老年痴呆的老人,这样一个连儿子、孙子都分不清的老人,却只清晰地记得一件事:卖血,而且还清晰地明白卖血对一个农村男子的重要性,“你没有卖血,你还说身子骨结实?”

  如果根据文章提供的语境理解到作者表达的意图,就可以比较全面地作出品析:文章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了一个老年痴呆的老人形象,又通过这个老人言语间形成的强烈对比,来突出农村里对卖血这一观念的认识,点明了主题。

  02

  许三观的四叔正在下面瓜地里浇粪,有两个女人走过来,一个年纪大了,一个还年轻,许三观的叔叔说:

  “桂花越长越像妈了。”

  年轻的女人笑了笑,年长的女人看到了屋顶上的许三观,她问:

  “你家屋顶上有一个人,他是谁?”

  许三观的叔叔说:“是我三哥的儿子。”

  下面三个人都抬着头看许三观,许三观嘿嘿笑着去看那个名叫桂花的年轻女人,看得桂花低下了头,年长的女人说:

  “和他爹长得一个样子。”

  许三观的四叔说:“桂花下个月就要出嫁了吧?”

  年长的女人摇着头,“桂花下个月不出嫁,我们退婚了。”

  “退婚了?”许三观的四叔放下了手里的粪勺。

  年长的女人压低声音说:“那男的身体败掉了,吃饭只能吃这么一碗,我们桂花都能吃两碗……”

  许三观的叔叔也压低了声音问:“他身体怎么败的?”

  “不知道是怎么败的……”年长的女人说,“我先是听人说,说他快有一年没去城里医院卖血了,我心里就打起了锣鼓,想着他的身体是不是不行了,就托人把他请到家里来吃饭,看他能吃多少,他要是吃两大碗,我就会放心些,他要是吃了三碗,桂花就是他的人了……他吃完了一碗,我要去给他添饭,他说吃饱了,吃不下去了……一个粗粗壮壮的男人,吃不下饭,身体肯定是败掉了……”

  许三观的四叔听完以后点起了头,对年长的女人说:

  “你这做妈的心细。”

  年长的女人说:“做妈的心都细。”

  这段是《许三观卖血记》开头接下来的一段。按照刚才的思路引导同学们去深入理解。

  这段话实际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通过拉家常,用“桂花越长越像妈了”“和他爹长得一个样子”“桂花下个月要出嫁了吧?”这些邻里之间常用的寒暄语、客气话过渡到“退婚”的话题,强调了当地对“卖血”这一男人能力的看重。第二个层次是通过对话中引出的选女婿办法,或者说是一种风俗,“一个粗粗壮壮的男人,吃不下饭,身体肯定是败掉了”,再次强调了对“卖血”的看重。

  如此就很好理解作者的意图,他不是无缘无故地写上这段家长里短,而是借角色的口,用对话中营造出农村对“卖血”的认知,来反复强调小说主题。

  03

  有一年,我应邀到一所中学演讲。中国北方的农村,露天操场,围坐着几千名学生,他们穿着翠蓝色校服,脸蛋呈现出一种深紫的玫瑰红色。冬天,很冷。

  我从不曾在这样冷的地方讲过这么多的话。虽然,我以前在西藏呆过,经历过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但那时军人们急匆匆像木偶一般赶路,缄口不语,说话会让周身的热量非常快地流失。这一次,吸进冷风,呼出热气,在腊月的严寒中面对着一群眼巴巴的农村少年谈人生和理想,我口中吐冒一团团的白烟,像老式的蒸汽火车头。

  演讲完了,我说,谁有什么问题,可以写个纸条。这是演讲的惯例,我有什么地方说得不妥当,请大家指正。孩子们掏出纸笔,往手心哈一口热气,纷纷写起来。老师们很负责地在操场上穿行,收集字条。

  我打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很生气,这个世界是不平等的。比如,我为什么是一个女孩呢?我的爸爸为什么是一个农民?而我同桌的爸爸却是县长?为什么我上学要走那么远的路,我的同桌却坐着小汽车?为什么我只有一支笔,他却有那么大的一个铅笔盒?

  我看着那一排钩子一样的问号,心想这是一个充满了愤怒的女孩,如果她张嘴说话,一定像冲出了一股乙炔,空气都会燃起蓝白的火苗。

  这段文章选自毕淑敏《呐喊是必须的》,在给同学们讲解“每段场景描写都是一个坑,你需要去琢磨为何挖了这个坑”时引用的。问同学们第二段的作用,都知道是场景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现场的寒冷,渲染了现场气氛,为后面的情节做了铺垫。但具体是为哪里做铺垫,也有人回答出是为后面女孩的提问做铺垫。那么这种铺垫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回答不上来了。

  那就要深层次去理解一下女孩提出的问题。她提的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性别歧视、阶级差异、贫富差距,这三个问题,每个都是很难解决的社会问题。她既然提出这三个问题,说明她正在承受这样的社会问题带来的后果。对这个女孩来说,她提出的都是冷峻的话题,对她生活的农村来说,面临的都是冷酷的现实。那段天气寒冷的描写,就是为这里的“冷酷”“冷峻”做铺垫。


语文阅读题方法与例子相关文章:

1.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南浦别举例子作用

2.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全汇总

3.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教你如何拿高分

4.语文快速阅读方法有哪些

5.二年级语文课堂阅读技巧及阅读理解解题方法

4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