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尾草的功效与作用 狗尾草主要价值
狗尾草(学名:Setaria viridis (L.) Beauv.),一年生。根为须状,高大植株具支持根。秆直立或基部膝曲。叶鞘松弛,无毛或疏具柔毛或疣毛;叶舌极短;叶片扁平,长三角状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狗尾草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狗尾草的功效与作用的资料,欢迎阅读。
狗尾草的功效与作用
【出处】《纲目》
【拼音名】Gǒu Wěi Cǎo
【别名】莠(《诗经》),光明草、阿罗汉草(《纲目》),狗尾半支(《纲目拾遗》),谷莠子(《植物名汇》),洗草(《贵州民间方药集》),犬尾草、犬尾曲(《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狗尾草的全草。夏、秋采收,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40厘米,根须状,秆直立或基部膝曲,通常较细弱。叶鞘较松弛,无毛或具柔毛;叶舌具长1~2毫米的纤毛;叶片扁平,长5~30厘米,宽2~15毫米,顶端渐尖,基部略呈圆形或渐窄,通常无毛。圆锥花序紧密呈圆柱形,长2~15厘米,微弯垂或直立,绿色、黄色或变紫色;小穗椭圆形,先端钝,长2~2.5毫米;第一颖卵形,具3脉,第二颖具5脉;第一外稃与小穗等长,具5~7脉,有一窄狭的内稃。谷粒长圆形,顶端钝,具细点状皱纹。花果期夏秋间。
【生境分布】生长于荒野、道旁。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性味】
①《陆川本草》:凉,淡。
②《四川中药志》:性平,味淡,无毒。
【功能主治】
除热,去湿,消肿。治痈肿,疮癣,赤眼。
①《纲目》:治疣目,贯发,穿之即干灭也。凡赤眼拳毛倒睫者,翻转目险,以一、二茎蘸水戛去恶血。
②《纲目拾遗》:治疔痈癣。面上生癣,取草效茎揉软,不时搓之。
③《贵州民间方药集》:解热,治目疾。又用治麻(疣)子。
④《陆川本草》:去湿,消肿。治黄水疮。
⑤《重庆草药》:治目疾流泪起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鲜者1~2两)。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附方】
①治远年眼目不明:狗尾草研末,蒸羊肝服。(《分类草药性》)
②治羊毛癍(一名羊毛痧):以狗尾草煎汤内服,外用银针挑破红瘰,用麻线挤出瘰中白丝如羊毛状者,否则胀死。(《周益生家宝方》)
【备注】西藏地区使用的狗尾草,为金狗尾草的全草。
【摘录】《*辞典》
狗尾草产地生境
产中国各地;生于海拔4000米以下的荒野、道旁,为旱地作物常见的一种杂草。原产欧亚大陆的温带和暖温带地区,现广布于全世界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1]
生长习性编辑
狗尾草喜长于温暖湿润气候区,以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及粘壤土为宜。[3]
发生规律编辑
狗尾草为一年生晚春性杂草。以种子繁殖,一般4月中旬至5月份种子发芽出苗,发芽适温为15-30℃,5月上、中旬大发生高峰期,8-10月份为结实期。种子可借风、流水与粪肥传播,经越冬休眠后萌发。[3]
综合防治编辑
狗尾草主要危害
与农物争夺水分、养分和光能:杂草根系发达,吸收土壤水分和养分的能力很强,而且生长优势强,耗水、耗肥常超过作物生长的消耗。杂草的生长优势强,株高常高出作物,影响作物对光能利用和光合作,干扰并限制作物的生长。
杂草是作物病害和虫害的中间寄主:不少杂草是年生或多年生植物,病菌和害虫常年在杂草上或根部寄生或过冬,次年春天再迁移到作物上进行危害。
降低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由于杂草的直接和间接(病虫害传播)危害,会明显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
影响人、畜健康:如麦田杂草毒麦和种子,含有毒麦碱,混入小麦粒内,可引起人和牲畜中毒;苍耳籽内也含有毒物质,误食多量后,会造成人、畜中毒。
增加管理用工和生产成本:杂草较多的农田,其除草的用工量消耗多,同时由于大量用工,增加了生产成本。[4]
狗尾草俗称毛毛狗,为果园杂草的优势种之一,繁殖力强,危害严重。
防治措施
合理轮作:这是改变杂草生态环境抑制和减轻杂草危害的重要农业措施。
物理除草:最常用的是利用地膜覆盖,提高地膜和土表温度,烫死杂草幼苗,或抑制杂草生长。
土壤耕作:利用犁、耙、中耕机等农具,在不同时间和季节进行耕作,对杂草有杀除作用。
人工除草:狗尾草适生范围广,传播途径多,因此,对苹果园四周及果园内要适时中耕2-3次,把杂草消灭在幼苗阶段。
药剂防除:可用克芜踪,拉索、扑草净、敌草隆等除草剂防除。[4]
化学成分编辑
全草含粗脂肪2.6%,粗蛋白10.27%,无氮浸出物34.55%,粗纤维34.40%,粗灰分10.60%。[1]
狗尾草主要价值
饲料
秆、叶可作饲料。
药用
可入药,治痈瘀、面癣。[1]
其它
小穗可提炼糠醛。全草加水煮沸20分钟后,滤出液可喷杀菜虫。[1]
看了“狗尾草的功效与作用”的人还看了: